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划重点 | 最新解读——数字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前言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在生产环节费时费力,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并且流通环节多,供应链链条长,农产品损耗率高,还缺少农产品供应链监管体系。这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供应链参与者的经济效益,还会导致农产品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造成农产品资源的浪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要求的逐步提高,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来解决农产品供应链问题,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是我国供应链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是推动农产品供应链的高效率运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普惠三农实现“降本、增收、提效”的必经之路。

一、数字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农产品供应链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流通环节和监管环节。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数字技术,实现生产环节的农情监测和智能决策、建立电商平台、建设智慧物流、构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供应链各环节效率。

01 生产环节:农情监测+智能决策

农产品供应链的最前端是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生产环节主要应用农情监测系统和智能决策系统。农情监测系统是运用物联网、互联网、传感网以及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监测系统,在田地中放置检测温湿度、土壤水分等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田环境的监测,再配备视频监控、机械化装备,可实现农田生产环境的可视化管理、机械化种植。农业生产者在手机或电脑上就可以监测到农田的基础环境、农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智能决策系统主要是将农情监测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智能处理、智能决策和智能预警等,还可以联系专家进行在线指导。此系统集成了农业生产管理知识模型,实现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预警防治的智能化管理。

02 销售环节:电子商务

农产品销售直接关联到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且农产品流通节点过多和物流成本过高等问题,会影响到消费者获得产品的价格。互联网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尽是可能实现生产与消费直连。目前,我国逐渐衍生出以下5种不同的农产品电商模式。

C2B/C2F模式属于订单农业,消费者在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产品预定,农户根据订单生产所需要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以家庭配送的方式将农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此模式是消费者直接定制农产品,农户的经营风险小。

B2B模式是商家对商家模式,前端商家从生产者手中采购农产品,后端商家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前端商家交易,减少次级批发商的加入,为中小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商节省成本、提供便利。美菜网是典型的B2B模式,后端商家是中小餐饮企业,通过电商平台联系到前端商家。

B2C模式是商家对消费者模式最为主流,分为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像淘宝平台型经营,扮演一个中介的角色,给商家和消费者建立一个连接的平台;另一种是像我买网垂直型经营,专注于农产品的售卖。

O2O模式是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目前分为两类,一是像盒马鲜生新零售模式,消费者可以在线上下单,线下自提或者送货到家,二是像多多买菜社区化模式,在线上下单,第二天线下自提。O2O模式会建立很多前置仓,物流配送快捷便利。

F2C模式是农户将农产品直接通过互联网平台卖给消费者,是一种农产品直销的模式,此模式属于一个理想的电商模式,生产与消费直连,减少中间商加价。不过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较为分散,规模化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种模式才能够真正普及。

03 流通环节:智慧物流

物流是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纽带,智慧物流是在流通环节采用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智能化管理,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物流运输的智能把控,二是冷链仓储的规划管理。

物流运输的智能把控是以大数据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为基础,对车辆与农产品的种类、数量和来源进行信息绑定,应用定位技术、导航技术对运输路线进行最优规划,减少运输成本的浪费,实现车辆的实时可控,并能够及时准确的反应农产品物流运输的相关信息。

冷链仓储的规划管理主要是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观察农产品运输仓储环境,重点监控环境的温湿度,以气调保鲜技术和低温冷链保鲜技术保持农产品的贮藏寿命,减少损耗,防止食品污染与变质,对农产品的仓储全过程实现可控和可追溯。

04 监管环节:追溯体系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监管环节以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为依托构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能够确保农产品供应链全过程的安全,实现农产品信息和各流通环节的公开透明。农产品可追溯体系赋予了政府、企业、消费者监管权,可对农产品的生产来源、所处环境、物流运输、品牌真伪等信息进行查询或管理,还可对供应链进行正向或逆向追溯。

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主要是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RFID射频识别技术、二维码等各种装置或技术,实时采集农产品供应链中需要监控的信息,将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加工过程、质量检测、物流仓储等关键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通过二维码的方式设置了“一物一码”,实现农产品供应全过程的可追溯。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农产品的智能化管控,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但仍存在追溯信息会被篡改的问题,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可以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征。目前区块链在农产品追溯方面的应用还在不断探索实践之中。农产品追溯体系中运用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还可以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农产品信息监管。

二、农产品供应链发展趋势

01 数字化开启农产品供应链源头

从农产品供应链源头开始,通过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以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农产品在供应链前端的信息,并配以区块链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不被篡改,通过电商平台促使生产与消费直连。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保证农民种出品质更好的农产品,数字化管理让农业生产更高效,有利于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数字化平台还可以拉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促进农产品消费升级,提升农民收益。

02 数字化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

生鲜农产品具有易损坏、易腐烂的特点,运输与普通物流运输不同,因此,必须考虑流通过程中农产品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气体含量等。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是冷链物流的关键,提升流通环节基础设施设备技术水平,以物联网技术实现流通全程监控;通过导航定位与云计算等技术,提高运输智能调度水平与线路优化水平;推广产地仓+电子商务模式,建立产地仓,并通过电商平台与网络直播等模式,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实现产销互联。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缩短农产品供应链,解决物流中“断链”问题,全面提升冷链物流服务品质,有效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

03 数字化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近年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背景下,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因数字化趋于完善。由各种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带领,逐渐实现农产品生产数字化、机械化、标准化,打造了区域性的品牌;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订单农业,减短农产品供应链条,建立了产销密切衔接的农商关系;国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以电子追溯等数字化方式开展追溯工作,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标准,实现农产品信息互通共享。

04 数字化助力农产品供应链升级

5G和人工智等新兴数字化技术,加快应用在农业领域,可以促进农产品供应链的创新发展。在5G技术的推动之下,能够提高物联网设备中数据的传输速度、数据精度,能够建立更全面、实时的物联网络;在农业自动化方面,使机器接收指令的速度更快、操作更精准;5G通信网络可以获得农产品供应链上各环节的全部信息、完整数据,使得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可追溯。5G最大的优势在于通信速度快、数据容量大、保证数据完整性,而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机器换人、替人思考。人工智能能够让机器完全代替人工,打造无人农场,更高效、精准的工作;还能够对数据进行学习、挖掘、推理,实现智能决策,辅助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进行智能化管理。人工智能促进农业整体的效率提升与科学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向着智慧农业时代迈进。新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技术和产业的结合,助力农产品供应链升级。

三、小结

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在农业生产、冷链物流、农产品监管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利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农民做出正确决策,提高消费者获得农产品效率,连同农产品检测、物流运输等相关信息数据,形成农产品供应链全程可追溯管理体系,确保生产标准化、农产品品质,并且能够精准、快速、高效地为需求方提供其所需要的农产品信息。因此,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是各环节参与者的核心发展点,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未来还会有新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助力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 | 肖文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综合服务平台

中农大农业规划设计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论坛】吕建军:都市农产品供应链重塑
陈天恩研究员:数字化供应链技术如何服务于生鲜农产品产销
洪涛:数字农产品是乡村振兴的核心
生鲜供应链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
生鲜供应链现状与发展方向
数商云:打通产销对接,构建新型数字化农副产品供应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