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课本中为什么要删除张衡的地动仪?网友:删除是对的!

咱们初中历史都学过张衡和地动仪,根据历史课本的描述,张衡是东汉人,当时地震频繁,张衡为了及时掌握地震的动态,经过长期辛苦的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监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也就是咱们现在常说的地动仪。地动仪形如酒樽,一周八个方位上分别有八个含有龙珠的龙头,每个龙头下方有个蟾蜍与之对应。当某个方向发生地震时,这个方位的龙头就会在杠杆作用下张嘴,同时龙珠落入蟾蜍的嘴里,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段内容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只要上过初中的都知道,但是新版历史教材却删除了这段内容,这是为什么?难道存在什么错误吗?我们都学习了错误的知识?

首先要科普一下,真正的地动仪很早就失传了,谁也不知道地动仪的真实模样,我们初中课本上的地动仪插图,是历史学家王振铎先生于1951年复原的模型,插图下面也有小字标明是模型。但是当时上学的时候,老师们都没有重点强调,我们也没有仔细看,这就导致很多人以为那就是真正的地动仪~

史书中关于地动仪的记载并不多,《后汉书张衡传》中对于地动仪的描述只有200字: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王振铎先生就是根据这仅有的200字,加上自己的推测,复原出了地动仪的模型,不过后来被很多学者指出,这个地动仪存在着原理性的错误,根本不可能监测记录地震。

其实关于张衡的地动仪,很早就存在着大量的质疑和争论, 主要有三点。

一、现在科技如此发达,尚不能准确监测记录地震,而东汉时期科技落后,古人也根本不懂地震的原理,不可能造出监测地震的仪器。

二、史书中关于地动仪的记载太少了,无法互相印证,无法证明它真实存在过。

科普作家方舟子说,国内外专家复原过那么多模型,但是没有一个能真正监测地震,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很可能跟现在的模型一样,就是个摆设!

所以呢,出于对历史真实性的慎重,教育部删除了历史教材中关于地动仪的内容。

对此大部分网友的态度是支持的,毕竟是历史课本,还是应该尽量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模棱两可的内容删除了也好。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了, 您认为地动仪是否真实存在过呢?欢迎在下方评论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衡的动仪模型被移出教科书了吗?科学家:房梁下吊块肉都比这强
冷知识(184)张衡和他的地动仪为什么从课本中移除了?
课本上的张衡地动仪被证伪后,他成功造成原型,获科学界一致认可
张衡地动仪从课本删除!网友:不小心上了绝版课,专家:非常合理
张衡,一个被遗忘的明星
张衡发明地动仪,为什么却被课本删掉?原来我们都被骗了这么多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