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民果汁被谁榨干? 再曝10亿债违约, 负债114亿, 要把企业当猪养

1月25日,汇源果汁公布,该公司近期收到债券持有人发出的赎回通知,要求该公司于2019年1月24日或之前按可换股债券本金额120%的赎回12亿港元全部可换股债券。根据可换股债券条件,该公司亦须于2019年1月23日到期日按可换股债券的本金额102%(即10.2亿港元)进行赎回。

至昨日,该公司并未向债券持有人支付赎回金额或到期赎回金额。该公司现正评估赎回通知及就可换股债券拖欠任何赎回金额及到期赎回金额的影响,可能触发该集团连带拖欠其他贷款融资及╱或该集团发行的债务证券,继而对该集团的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这个公告是什么意思?该公司并未向债券持有人支付赎回金额或到期赎回金额,这意味着汇源果汁违反借贷协议,10亿港元未能按时支付。另外,汇源果汁还被曝出高层动荡、负债百亿、面临退市风险,曾经的“果汁大王”到底怎么了?一度风光无限的“国民果汁”到底是被谁榨干?是曾经要收购它的可口可乐,还是家族管理、产品跟不上消费潮流?

1、“果汁大王”状况堪忧:公司负债总额高达114.02亿,业绩也一路下滑

18年4月,汇源果汁发布了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该报告显示,2017年,公司收入为53.82亿,同比下降6.26%;净利润为1.35亿,同比增长10.35倍。但这样的净利润不足以抵消5.46亿元的利息支出,截止2017年底,公司负债总额已高达114.02亿。

汇源总负债为114亿,资产负债率为51.8%。目前可口可乐的负债率在75%左右,康师傅在60%左右,114亿负债单独拎出来看比较惊悚,但放在总资产里看,还算在正常范围内。不过这114亿里面,有84亿都是通过银行、公司债券、融资租赁等渠道拿来的借款。

从汇源果汁近几年财报来看,公司业绩是一路下滑的,其股价在上市当年创下高点之后便一路下行,资产负债率也高企不下。财报业绩显示,汇源2014年首次出现亏损,亏损1.27亿元,2015年亏损扩大到2.28亿元。实际上,如果剔除政府补贴以及变卖资产的收入,汇源从2011年就已经处于亏损状态了。更能考察公司经营情况的扣非净利润显示,汇源果汁连续数年状况堪忧。

2、病根一:可口可乐收购的后遗症,“卖猪”未成,而销售渠道已经裁撤,元气大伤

汇源果汁的朱新礼信奉卖企业就像嫁女儿,也信奉把企业当猪养,认为李嘉诚的观念给他非常大的启发,李嘉诚说:“企业要当儿子来养,但是要当猪一样的卖掉。”你可以看到李先生做事业,兼并收购跟吃饭喝水一样常见。在商言商,我们对企业都有很深的感情,但我们要认清现实,将企业卖个好价钱。

2008年8月29日,汇源果汁暂停交易。朱新礼把手机关掉,躲进山里3天。8月31日,晚11点30分,朱新礼下笔签了收购协议,正式决定把经营16年的企业送走。2008年9月3日,轰动一时的交易公布,可口可乐、Atlantic Industries与汇源联合宣布:可口可乐以每股12.2港元的代价收购汇源果汁全部股份以及可转债,总收购金额超过24亿美元。但是他的计划并没能成型。这笔当时中国饮料界最大的“民企被外资全额收购案”闹得满城风云,朱新礼本人也因此备受指责。国家商务部最终依据《反垄断法》叫停了这笔收购,也打破了朱新礼为汇源构建的新蓝图。

由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条件十分苛刻,需要完全裁撤其销售渠道。为此,在并购前的准备阶段,当时汇源在全国21个销售大区的21名省级经理已基本离职。收购案流产后,汇源不得不重新招募渠道商、搭建销售体系和团队,但遭遇一次大动干戈的汇源大不如前。2009年,汇源业绩首次出现亏损,净利润-0.99亿元。另外,在收购被否之前,汇源主要把精力放在收购的交接准备以及转向上游产业的资源整合,在新品开发以及下游渠道的拓展上出现放缓迹象。

3、病根二:上市公司向北京汇源饮料提供了42.75亿元短期贷款

2018年3月29日,汇源果汁发布公告,承认一起公司的违规贷款。从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间,上市公司向北京汇源饮料提供了42.75亿元短期贷款,以便后者应对临时营运资金需要或还债。北京汇源饮料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兼董事长朱新礼的关联公司。朱新礼持有上市的汇源果汁65.03%的股份。

根据港交所规定,由于授予北京汇源饮料的贷款总金额,已经超过资产比率的8%,需要进行相关披露;然而,这笔贷款没有被及时披露,也没有经过董事会批准。目前贷款已经归还,上市公司也收取了1.5亿元利息。

4、病根三:高层动荡,被指家族式管理,职业经理人无用武之地

1月21日,汇源集团发布公告称独立非执行董事赵亚利辞职。公开资料显示,赵亚利还担任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一职。在此之前的1月11日,执行董事崔现国辞职;1月10日,非执行董事许清流辞职。许的另一重身份是亲亲食品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汇源集团接连传出了三位董事离职的消息。

据媒体报道,“关系太复杂,朱新礼想改已经改不过来了。2008年之前,二十多个大区经理中,几乎清一色来自山东。”一个在汇源工作了8年的生产经理说,他来自朱新礼的故乡山东沂源,在公司,不看能力看关系是常态,最终他因看不惯这样的管理方式离职。尽管朱新礼卸任5年,但很多事情仍然亲力亲为。在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他更愿意任用山东同乡。

5、病根四:市场份额下降,产品老化,不匹配现有的消费习惯和购买渠道

经销商表示,汇源的产品已经不匹配现有的消费习惯和购买渠道了,销售最好的1升装100%果汁和2.5L的果肉系列都不可能在如今比较火爆的便利店渠道售卖。而2.5升果肉系列的主力渠道是城乡结合部、乡镇、三四线城市等,1升百分百主要在一二线城市的KA渠道。还有批发商称,平时卖不动,只有年节时期会有大批村镇小卖部来打电话要货,尤其是果肉系列,“实惠”。

据咨询公司欧睿国际向媒体提供的果汁行业数据显示,在100%果汁这一项中,汇源的市占率仍为第一,但占比正在下滑。对比汇源果汁2016和2017年上半年年报数据,汇源销量的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53.4%下滑至2017年上半年的45.8%,零售额的市场份额则从44.2%下滑至37.5%。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目前国内主要果汁生产销售公司的主营业务都是低浓度的果汁,行业集中度比较饱和,以可口可乐(中国)、味全和北京汇源为首的行业龙头企业市占率均超过 10%,分别为14.6%、11.6%和11.0%。

6、上市公司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汇源果汁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问题在于公司的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销售渠道不够给力,企业很大程度上是家族式管理,职业经理人难有用武之地,导致高层动荡。另外,从42亿违规贷款也可看出来,这家企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缺失,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而这起事件也直接造成了汇源果汁在港股的上市公司停牌,至今难以复牌,并且面临退市危机。

如果问国民果汁被谁榨干?果汁大王为何身处逆境?最大的原因在于内因,在于自身。汇源果汁要想走出困境,需要针对病根,对症下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舍此,无其它良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破产罐头厂”到“果汁帝国”,如今欠下17亿债务
汇源困局
跌宕起伏的汇源果汁,对饮料行业有何启示?
未来3-5年的企业新品推广,离不开小众化思维!
谁“偷”谁?
欠债一百多亿,卖身可口可乐失败,汇源果汁究竟发生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