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俗语“姐走门槛断,哥去侄不往,兄死弟就嫂”,还有道理吗?

眼下,在笔者的家乡,陆陆续续很多村民开始收割玉米了,与往年一样,玉米收割后用农机运到家门口,村民开始围在玉米堆旁剥皮,当然,有些村民的玉米成熟好了,机械收割后,很少用剥皮,不过,今年,玉米长势较晚,不得不人工进行清理!而每当有邻居收割玉米后,四邻都会前来帮忙,大家围在玉米堆旁一边做着农活,一边唠家常!这也是农村人情味的体现,当然,有时邻里之间的闲聊,往往有些话让人深思,富有道理!虽然,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文化程度有限,可是对于这些俗语,却比较熟悉,今天我们谈论的这句俗语“姐走门槛断,哥去侄不往,兄死弟就嫂”,蕴含古人的经验,现在还有道理吗?

点击加载图片

俗语“姐走门槛断,哥去侄不往,兄死弟就嫂”,从字面意思来讲是与亲情有关的,也是反映亲戚亲疏的!字面意思是,姐姐去世了,就很少来往了;哥哥过世后,侄子也不亲近了;长兄过世后,倘若小叔子还没有成婚,那么嫂子会改嫁和小叔子成亲!

在农村,俗语“姐走门槛断”,倘若姐姐去世了,对于姊妹来说,一般会为了避嫌,很少再往姐姐家串门了,为的也是怕别人说闲话!而对于姑舅亲来说,也就是姐姐的娘家人来说,姐姐不在了,娘家人也就很少去串门了,毕竟,在亲缘关系中,姐姐作为纽带联系着相互的关系,对于外甥来说,去看舅舅倒也无可厚非,可是对于舅舅或者侄子来说,没有了姑姑或者姐姐,自然去的次数也就少了,慢慢的也就断了往来!

点击加载图片

“哥走侄不往”,一般情况下,叔伯之间随着分家后,相互间的关系也慢慢的淡了起来,尤其是,叔伯之间年事已高,小辈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有些常年在外,即便自己的父母也很少能回来看看,更何况是叔伯了!再加上,兄弟之间,往往会因父母的伺候,以及祖辈的家业产生矛盾,也会因为妯娌间的关系变得生疏,因此,在农村,哥走侄不往的现象不再少数!

点击加载图片

而俗语“兄死弟就嫂”,就目前来说是有悖人伦的,不过,在古代却有这种说法!俗话说,“兄死弟就嫂,姐死妹填房”,在古代,很多农户家境贫寒,有时父母给老大张罗了婚事就没有钱去给其他子女操办了,而一旦长兄去世后,嫂子早晚会改嫁的,这对孩子或者家庭来说都很无奈!因此,在古代有了“兄死弟就嫂”的俗语,这样不仅能让家庭更加的稳定,也能省下结婚的花销!当然,这句俗语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了笑谈,毕竟,人的价值观以及婚姻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点击加载图片

俗语“姐走门槛断,哥去侄不往,兄死弟就嫂”,古人的经验在理?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在农村,流传着很多的俗语,其中有在理的,也有不符合现实的,对于有道理的我们要虚心学习,但是对于没有意义的,还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坚决摒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村里老人说:“姐走门槛断,哥去侄不往,兄死弟就嫂”,啥意思?
农村俗语“姐走了,门槛断;哥死了,侄不亲”,还有道理吗?
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有道理吗?
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有道理吗?涨知识
为何说“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古人经验之谈,说透社会现实
农村俗语“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是不是真有这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