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叔本华: 要么庸俗, 要么孤独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叔本华

我想,以叔本华之博学,未必不知道中庸之道,但他为何非此即彼,却不折中一下呢?

可能有些人,骨子里太硬气了,不愿意改变自己,即便可改,也是有限的部分,亦或形式上改一改,内在还是原先的核。

在坚持的人,在生活面前,也会逐渐变成一个妥协者,至少是一个局部妥协者,在庸俗与孤独这个二选一的题目里,从本质上讲,每个人都是当事人,只是在看似妥协的外表下,内心的那个自己,依然纯真如昨,不肯认输。

再慵懒的人,也有过最初的梦想,也曾参与过这道选择题的抉择,最后,绝大多数人选择了中间状态,扪心自问,冷暖自知。

点击加载图片

庸俗是庸俗者的通行证,孤独是孤独者的心痛,当我们隶属于生物族群,并在基因中天然具有群居特征的时候,孤独注定是一个人的战斗,但凡战斗,就绝无轻松可言。

也许妥协真的是一门艺术,也是生而为人的必需品,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时候松懈一下,也许是另一种哲学,期间也大有乾坤。

02

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叔本华

关于孤独,叔本华有自己的逻辑,孤独换取来的是内心的真正的平和,哲学之思,深邃而广远,他可能有自己的体会,更有自己的思考和刻骨铭心的感知。

以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孤独换取的是一份宁静,自知,自我的关照,甚至是自我的反复确认和核实,平和是一个层面的事,也许长远的孤独,并不能赢来平和,或者是一种变相的、被压制和特殊的平和。

点击加载图片

我有时认为佛教之于欲望,采取远离、遗忘、忽视、回避的态度,其实也是走了一个极端,因为不去想,所以就没有满不满足一说,也便少了烦恼,而这恰跟有欲望而完全去满足它,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极端——绝对的回避和绝对的满足,是否有殊途同归的可能或者嫌疑?至少是一个思考的题目。

孤独之于平和,恰若回避欲望之于换取宁静满足,也是很不易的,若要修到这一步,苦而累。但若换个角度思考这句话,则是另一番景象,因为刻骨的孤独,所以对生命有了更非同一般的体验和认知,于是,人便变得没有那呢浮躁,平和易得,这也未尝不是一种理解。

03

事物的本身是不变的,变得只是人的感觉。——叔本华

叔本华是将人的意志的力量和作用,看得比较大一些,他并非就一定觉得外物不变,只是认为意志的决定作用,对于人本身来说,影响似乎更直接更彻底。

就若佛教所说“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境由心造,境随心转,想法一变,环境和外物的感受和影响,也就跟着变了。

点击加载图片

由此我甚至想到,所谓唯心主义,并非否定物质的价值和影响,而是敏锐地意识到,意念之可变,较之环境之可变,更切实可行,更具主动性,而人的感觉一变,尽管外界实际上并未变化,但就跟变化了是一样的感受。唯心主义一定不会把我们看似极其简单的错误,拿来坚持,它有自己的逻辑。

也许唯心或者唯物的划分,只是人为的一厢情愿,凡客观存在者,皆为物质,依据而论,意识不也是一种物质吗?何来唯心唯物之争?不过其间深奥的论争,并非可以简单定义。

作为唯意志论者,叔本华太过看重生命意志的作用,惟愿我们做一个纯粹的人,不要做一个极端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为意志的世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叔本华:精神空虚的庸人喜欢社交,而有智慧的人则用孤独富养精神
叔本华: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叔本华:外在的富有与喧哗,是通往幸福之路的最大障碍
权力意志
5分钟看叔本华《孤独读书术》,如何读书能比别人高出10倍效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