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安石的什么作品让苏东坡看了都赞叹不已: “此老乃野狐精也”

点击加载图片

是唐宋八大家里面唯一当过宰相,推行过变法运动的人。可以说既有高度又有格局。因此能写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样的诗篇。他思想之深刻,胸襟之宽广,眼光之深邃,是其他人所不能比拟的。这不仅反映在政绩功业上,也体现于为人为文上。其文章个性鲜明,“瘦硬通神”,具有独特的非凡魅力。

王安石主张“文道合一”,讲究文章的现实意义:经世致用,针砭时弊。注重说理和逻辑推理。语言朴素精练,概括性强。虽有时少了些韵味,但却不失大家风范。

就其诗词来说,前期作品生机勃发,“不平则鸣”。敢于正视民间疾苦。风格直截刻露;后期作品,尤其是罢相之后,则变得内敛、含蓄、深沉,“穷而后工”。重炼意和修辞,特别是写物咏怀之作,空阔苍茫,淡远超然。

点击加载图片

他的这首《桂枝香 金陵怀古》和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内涵丰富,意境恢宏。“一洗五代旧习”,冲破了五代至宋初“词必艳科”的浮华婉约、绮丽浓艳、郎情妾意的藩篱。注入了家国情怀和民间疾苦的内容。开拓了词的意境,提升了词的格调,为宋词的发展指出了向上一路。对于宋词中后期的繁荣做了有力的铺垫。

王安石这首《桂枝香 金陵怀古》应写于罢相之后,采用的是经典的起兴手法。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点击加载图片

“桂枝香”是词牌名。《古今词话》记载,以“金陵怀古”为题材的《桂枝香》词作有30余家,“独介甫最为绝唱”。王安石,字介甫。也就是说“此词一出,余词尽废”。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流传至今的也就只有这一首了,其余的早已难觅踪迹。

据说,就连才气冲斗牛的苏东坡读了这首词之后,也忍不住赞叹道:“此老乃野狐精也”!由衷羡佩王安石。“野狐精”一语出自禅宗。原指不识正法的旁门。但也可以用来赞叹不拘常规的机灵敏悟。苏东坡曾多次用此语来赞叹王安石的作品。苏虽然才情横溢,但王安石作品中的历史观和胸襟格局却是他所不能及的。因此对王十分赞赏,英雄相惜意味浓厚。

点击加载图片

上阕写景,为下阙的议论作好铺垫。

登上金陵这座六朝古都,极目远眺,正值晚秋时节,已有一丝肃杀之气。千里长江蜿蜒无际,犹如白娟飞舞。翠绿的山峰,好似箭头汇聚,挺拔耸立。远航的帆船在残阳西照的光影里渐渐远去,酒肆的旗幡斜插在门前,背迎西风飘动。天边的帆船在残阳如血的光影里焕发出五彩的斑斓。辽阔的天空则云淡风轻。展翅高飞的白鹭,恰似在银河中翱翔。这壮美的景色,即便最美的画笔也难以描绘。

开篇四字“登临送目”,不疾不徐,气度雍容。一“登”一“送”,颇具动感。把读者引领到能够俯瞰金陵全城的高处。为下面的全景式描绘乃至全篇的铺叙,选好了视角。

点击加载图片

作者竭尽笔力,描绘了一幅奇幻的金陵深秋晚景图:似炼的长江,如血的残阳,江上船帆点点,在晚霞映照下徐徐驶向水天相接的天边。翠峰高耸,白鹭翱翔,酒旗漫卷西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场景绚烂多姿,分外妖娆,一派繁华盛世景象。画面祥和而广阔,动人心魄。为下阙论述六朝“悲恨相续”的历史悲剧做了厚实而沉稳的铺垫。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点击加载图片

下阕一个“念”字,自然转入对历史的拷问与深思——追忆金陵六朝的往昔,达官贵人们竞相过着无比奢侈的生活。令人悲叹的是,隋朝韩擒虎的大军已经到了宫门外,而荒淫的陈淑宝和他的宠妃张丽华却还在楼上嬉戏。这样的亡国悲剧一代接着一代,相继不断。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们都喜欢来此登高凭吊过去,却只是哀叹王朝的兴起与灭亡;叹息六朝往事已如烟、如东流之水一去不返。只剩下一抹寒烟,几缕残留着绿意的衰草而已。直到今天,卖唱的歌女们还经常吟唱那“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的亡国之音啊。

作者谆谆告诫:过去的六朝时代,同样有着与今天一样的美好壮丽的景色和盛世繁华。但“悲恨相续”的王朝更替却一再上演。而且这样的历史还没有终结。悲剧仍在继续。如果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那么重蹈覆辙的剧情,一定还会重现。

点击加载图片

作者婉转提醒当政者:繁华的背后是危机,平静的下面是惊涛骇浪。历史的教训已足够深刻,怎能不引起警醒呢?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焦虑。

综观全词,上阕以各种景物依次勾勒出了海、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壮美而凄凉;下阙则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与现实表达出沉重的叹息和忧虑。全词文字洗练,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怆。壮丽的美景与“悲恨相续”的历史和谐汇融,浑然一体,自成一格。不愧为传世名篇。

王安石毕竟是攀登上政坛顶峰的人物。其深沉的历史观和对现实的审视力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深邃思绪和灼灼眼光,也让人叹为观止。这也是王安石在文坛能独树一帜的根本原因。

点击加载图片

与其他人凭吊怀古抒发忧古伤今之情,表达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遭遇不同,在这首词里,我们看不到一丝个人悲情的表露,也无半点绮罗香泽之气。只会感觉“风骨清肃,超然物外”。体现了一代名相应有的冷静、理性和坚定。作为政治家,眼观千里,思接千载,面对殷鉴不远、“悲恨相续”的六朝旧事,他有着超越常人的忧患意识和历史的敏锐力。虽然美景如画,看似平和富足,但他分明已经嗅到了危机降临的味道——暴风雨就要来了!

果然,在王安石于1086年去世之后,仅仅过了40年,也就是1126年,北宋王朝就发生了历史上最为耻辱的事件——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掳至金国,大厦倾覆,人民生灵涂炭,北宋灭亡了。“悲恨相续”的故事又一次上演。

点击加载图片

历史上有人把靖康之难归罪于王安石,说他的变法导致了这场悲剧,实在有失公允。王安石主政时,国家富足,政绩显著。比如他力荐具有战略眼光的王邵掌管西北军事,结果大胜吐蕃、西夏。开疆拓土2000余里,一举奠定了军事优势,为赵宋立国之后所未有。既使变法不成功,但靖康之难距离王安石1076年罢相过去整整50年,50年的时间里,何时不可做?何事不可为?但凡徽钦二帝有中等之资,但凭北宋时期人才之盛,如能励精图治,决不至于落下如此下场。把锅甩给王安石,实在荒谬至极!

北宋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官僚集团的内耗严重。重用童贯、蔡京、周邦彦等奸臣,排斥贤良,对金国卑躬屈膝,焉能不败亡。

点击加载图片

另外“偃武修文”的国策导致文强武弱,消弱了武官的积极性。拳头不硬,如何抗金?

还有一点,都城开封乃四战之地,无险可凭借。必然靠数量众多的军队来守卫。林冲号称80万禁军教头,可见一斑。这严重耗费了国资民财,导致积贫积弱。

立国之初,赵匡胤就想迁都洛阳,但大臣们眷恋故土,赵光义也以“在德不在险”为由极力阻挠。太祖无奈放弃迁都打算。只说了一句“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不幸的是,他的话最终应验。

点击加载图片

宋神宗

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北宋术数大师、《皇极经世》的作者邵雍对靖康之难也早有预言。他著名的十首梅花诗里,第一首就写道“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黄”指金国的首都“黄龙府”。预见到了北宋灭亡和金国屡侵南宋的未来。邵雍告诫儿子,他百年之后,要带全家去蜀地避祸。

尽管王安石也预感到了危机,但变法遭到反对,最终失败。他已经罢相。处于闲居状态,除了在诗词中含蓄的告诫之外,实在也无能为力了。

点击加载图片

邵雍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虽罢相在外,王安石依然心系苍生,时刻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并未因闲居而超然一切,淡然一切。或是因为焦虑于“悲恨相续”在所难免,或许由于变法失败,壮志未酬,未免思虑煎熬。王安石于1086年郁然长逝,年仅66岁。

北宋词人黄庭坚与王安石同时代。目睹了王安石的所作所为,他这样评价他:“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陆九渊是南宋大哲学家,他评价王安石“洁白之操,寒于冰霜,公之质也”。

点击加载图片

梁启超

近代达人梁启超则这样评价:“悠悠千载,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他对于《宋史》诋毁王安石非常难过、悲痛。乃至于怆然而涕下。

斯人已逝,空留余憾在人间!

点击加载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让苏轼也甘拜下风的词作,好在哪里?
宋词桂枝香王安石
王安石写了一首词,苏轼看后称他“野狐精也”
唐朝四大才女每人两首代表作
“真野狐精”苏轼
王安石写下名篇《金陵怀古》,却为何被苏轼骂为“野狐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