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子为什么会“生锈”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常常会抱怨思维变得迟缓,记忆力、计算力等下降;以前能轻松完成的事情,现在却要花费很多的心思去完成。上述表现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脑子“生锈”了,就好比机器生锈运转不灵活一样。神经影象学及神经心理学研究发现,脑子“生锈”可在脑微出血方面找到相对应的答案。

所谓脑微出血是磁共振成像(MRI)上较常见的脑小血管病变标志,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其实质是含铁血黄素沉积。含铁血黄素沉积是一种含有大量铁的蛋白质,属于超顺磁性物质,具有磁敏感效应。MRI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ET2*WI)或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这种效应特别敏感,从而能使其显现于MRI图像上,呈圆形或类圆形黑色缺损,即为脑微出血。

通常所说的脑子“生锈”,其实是认知功能下降的表现。认知功能是人脑的高级功能,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患者日益增多。研究发现,脑微出血同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有关脑微出血同认知功能损害的报道始于2004年,英国科学家WerringDJ等发现脑微出血同执行功能损害有关。执行功能是一种重要的高级认知加工过程。此后不断有研究证实脑微出血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2012年,以大样本人群为对象的荷兰鹿特丹扫描研究结果显示,脑微出血数目越多,总体认知功能越差。脑微出血相关血管病理改变是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法国学者Cordonnier C等分析认为脑微出血可能在Azheimer病(初老期痴呆)的病理生理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老年人出现脑子“生锈”症状时,不妨行头颅MRI GRET2*WISWI检查,以明确脑内是否有“锈”——脑微出血。如果有,通过对脑微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防止脑微出血再发,不失为预防老年期痴呆的一种途径。

摘自《健康报》 2012.07.16     王小强   吴君仓/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子真的会‘生锈’吗?
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指南解读及研究进展
一网打尽脑微出血病变-SWI成像【NG精选】
SWI基础与应用
脑出血如何选择影像学检查?这些细节要知道
“铁环”是如何形成的?【YXZX02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