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类癌是癌吗


“类癌”一词首先出现于1907年,当时人们发现一种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肿瘤,其生长慢,病程长,并有恶变的倾向,故取名叫类癌,也称为嗜银细胞癌。至今已经可以肯定:类癌就是癌,而不能顾名思义,仅仅理解为类似于癌。类癌细胞不仅在形态上有癌细胞的特征,亦有浸润和转移现象发生。特殊的是类癌细胞还具有内分泌性质,可以引起类癌综合征。

类癌好发于消化道,最常见的部位是阑尾,其次是回肠、直肠、直肠乙状结肠结合部、胃等。类癌通常表现为黏膜下小结节,常为多个并发,生长缓慢,直径在0.5厘米~2厘米,50%可发生转移,一般转移到肝脏的多见,也可转移到肺、骨、脑等部位。除消化道外,还可见到发生于支气管的类癌。因生长部位、肿块大小、分泌活性物质多少而使患者的临床表现轻重各异,有的患者可以没有自觉症状,所以给术前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阑尾类癌本身缺乏特殊表现,常出现右下腹疼痛,也有恶心、呕吐和发热等,容易与阑尾炎混淆。阑尾类癌患者几乎没有能在术前做出诊断的,都是因误诊为阑尾炎而手术或因其他原因开腹是才被发现。多数患者被发现时病变仅限于阑尾本身,单纯阑尾切除已可获得良好效果。对类癌已浸及盲肠壁或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时,应进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应注意的是,切下的阑尾一定要做病理检查。

小肠及肠系膜类癌的恶变率较高,容易侵犯临近组织或发生转移而出现腹部肿块,肿块压迫可引起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是类癌的主要信号之一。因此,如有“不明原因”的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等,即应疑为类癌的可能,需及时到医院检查。

类癌细胞释放出的某些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等,可引起类癌综合征。表现为皮肤潮红,典型者面部及颈部皮肤有发作性充血、发红,并可延及躯干和四肢,一般为淡红色,发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反复出现;此外,还有难以治愈的腹痛腹泻、心跳加快、肝脏肿大等。腹泻多见于餐后或清晨,也可在皮肤潮红发作前后发生,严重者可有水泻,导致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发生昏厥、休克。晚期可出现心瓣膜病变。如果是支气管类癌引起的综合征,则可出现哮喘、呼吸困难或气急、心慌等。

类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一般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女性占23以上。类癌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关键是提高警觉,早期发现和治疗。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平均存活期为2年~3年,有广泛转移或癌瘤体积较大者,患者多在1年内死亡。因此,患类癌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摘自《健康》 2001年第12   姜琳/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类癌”究竟是不是癌
什么是直肠类癌?一般常见于这一部位,治疗效果还不错
体内是否有癌,看看脖子就知道?脖子3种迹象,暗示癌症已缠身?
癌症一查就是Ⅲ期?医生叮嘱:身体出现5种迹象,越早检查越好
胆囊有癌细胞,在身体上会有哪些表现?提前了解,做好预防
识别癌症,牢记六字,1分钟诊断身边亲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