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尿中出现了微量的白蛋白,即尿液白蛋白量高于正常值,但通过尿常规检查不能检测出的一种病理现象。从上世纪80年代起,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被逐步广泛用于临床工作,但普通大众对其概念和价值却非常陌生。全科医生应充分了解微量白蛋白尿的定义、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以更好地指导社区居民关注自身的肾脏健康。

定义

若患者出现以下3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都可被诊断为存在微量白蛋白尿:①患者地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总量达到30300mg;②尿白蛋白排泄率为20200μgmin;③尿白蛋白/肌酐的比值为2.530mgmmol(男性)或者为3.530mgmmol(女性)。

全科医生还须注意,因尿白蛋白排泄量可受很多因素干扰(如存在运动负荷、心功能不全或急性发热性疾病等),故只有在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时排除了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使患者于半年内重复进行此检查3次且其中≥2次检查结果符合微量白蛋白尿的标准者时,方可做出确定的诊断。

检测方法

目前,对于尿白蛋白的测定尚无统一标准,临床检验常用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吸附法。尿液标本的留取共有3种方式。

取任意时刻尿液,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方法较简便,适用于大样本筛查或门诊患者随诊时。

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总量,此方法是微量白蛋白尿测定的“金标准”,但因留取24小时尿液的程序繁琐,故不适合于临床筛查。

留取一段时间内的尿液(如过夜尿),测定单位时间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这种方法不受运动影响,但同样也不适合大样本筛查。

在收集尿液样本时,全科医生须注意:①避免运动和长时间站立后取样;②血尿或尿路感染可引起尿白蛋白升高,故须避免在此阶段留取标本。

临床意义

血管系统发生改变的征象。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是整个血管系统发生改变的征象,且因其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故亦可被看作反应动脉病变的“窗口”。

多种损伤的预后预测指标。还有研究显示,微量白蛋白尿不仅仅是肾脏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还是预测血管损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敏感指标。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物。在没有临床干预的前提下,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从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若在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医生即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则有可能阻止病情向大量白蛋白尿发展或延缓其发展速度。故病史>5年的Ⅰ型糖尿病患者须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即须立刻进行此项检查,结果正常者也须每年重复该检查。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微量白蛋白尿是高血压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有证据表明,高血压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为30%40%,且其发生与血压控制程度和高血压的病程相关。众多循证医学证据显示,降低微量白蛋白尿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并改善其预后。

慢性肾病患者的预后评估指标。微量白蛋白尿是肾病的重要临床症状。微量白蛋白尿是反映早期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特别是在慢性肾功能损伤性疾病中,如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中,控制微量白蛋白尿对于判断疾病程度及患者预后有很大的临床参考价值。

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关。微量白蛋白尿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均与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相关。

摘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高碧霞/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微量白蛋白尿?与蛋白尿有何区别?肾病患者要了解的事
夏季健康指南:如何早发现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怎样早期发现肾脏损伤?
糖尿病尿检出现微量白蛋白,肯定就是肾脏损伤糖尿病肾病吗?
24小时尿蛋白检查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的区别? - 年年岁岁花依旧的日志 - 网易博...
尿微量白蛋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