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大包干
小岗村,位于安徽凤阳县东部,隶属小溪河镇,距京沪铁路4公里,距省道307线7公里,距明光、临淮两个淮河航运码头均20公里。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以前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004年,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带领全体党员、民众进行新的创业,小岗村又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2008年9月30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到小岗村视察。景点有“大包干纪念馆”等。
1
2008年以前,小岗村由两个自然庄组成,即小岗和大严队。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部,隶属小溪河镇,距京沪铁路4公里,距省道307线7公里,距明光、临淮两个淮河航运码头均20公里。小岗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拥有849户、3823人,耕地面积8713亩,人均耕地2.28亩。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自强不息的小岗人创造出了“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小岗村也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而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1]
小岗村小岗村位于凤阳县东部的小溪河镇,“大包干”前隶属于梨园公社,当时仅仅是一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以“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队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油料总产3.5万斤,相当于过去20年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22元的18倍。(1978年,小岗村拥有五百一十七亩耕地和十头牛,也就是说1955年到1970年这15年间小岗村年均每亩耕地生产粮食133000/517/15=17斤。目前的生产水平小麦每亩需种子15~20斤。数据参考扩展阅读《风起青萍末》)
目前,小岗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拥有849户、3823人,耕地面积8713亩。3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小岗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修建多条水泥道路,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有112户农户通上自来水,修建了“大包干”纪念馆、档案馆和信息中心等;从人均纯收入来看,小岗村2007年人均达到6000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56元高出2400多元,比该村2003年的2300元增加了近2倍,年均增长近千元。随着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家庭都购置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基本家用电器和小型农用机械,许多农户看上了数字电视,有4户村民购置了高档轿车,102户翻盖了新房,28户村民搬进了住宅新区。
客观地说,小岗村30年来变化很大,进步明显。“大包干”虽然激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迅速实现了丰衣足食愿望,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大包干”本身却难以全面推动小岗村走上小康之路。然而,“大包干”精神永不过时,永远是我们的财富。小岗村的富裕之路仍然需用“大包干”精神去开创,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创新。
2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史。自强不息的小岗人创造出了小岗村精神,那就是“自力更生的奋发图强精神,实事求是的和谐求真精神,敢为人先的突破创新精神”。小岗村也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而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客观地说,小岗村30年来变化很大,进步明显。“大包干”虽然激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迅速实现了丰衣足食愿望,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大包干”本身却难以全面推动小岗村走上小康之路[2]。然而,“大包干”精神永不过时,永远是我们的财富。小岗村的富裕之路仍然需用“大包干”精神去开创,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创新。
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小岗村20年来,小岗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奋斗,不断创业,农民生活水平和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向小康迈进,1997年,小岗村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万斤增加到120万斤,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22 元增加到2500元,分别增加了39倍和112倍。彩电、冰箱、摩托车等高档生活用品已进入家庭,楼房、平房、瓦房代替了过去的茅草屋,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程控电话已开通,道路绿化及村庄建设按现代化新农村的模式进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不断发生变化。
为重振“大包干”雄风,加快小岗村经济发展,小岗村全面加强了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小岗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凤阳县委、县政府为小岗村制定了十分宽松的招商引资政策,并决定把小岗村作为观光农业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建设。按照文明村的要求,目前已制订了村庄综合规划,兴建了通往小岗村的柏油路和村内水泥路,在村内全面实施了改水、改厕和绿化、美化工程,建起了大包干陈列室、村民图书阅览室、档案室、卫生室、广播电视室、农民科技文化学校和一座含幼儿园的完全小学。小岗村与张家港市长江村结为友好村,实行东西联动,共同发展。
小岗村人坚信,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导下,进一步弘扬大包干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艰苦创业,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把小岗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小岗村正在走向美好的未来。
3
经过充分调查和研究,小岗村制定了振兴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确保该村从2003年起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400元以上。
第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凤还巢”和人才工程,利用在外务工经商的80多名“第二代小岗人”的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优势,大力推行现代农业。目前,全村95%以上农户都种植了葡萄,总面积达600亩,人均葡萄年收入超2000元;2006年,3名大学生被优惠政策吸引到小岗村,通过从农民手中租地尝试种植大棚双孢菇,当年建35棚,占地28亩,2007年发展到179棚,占地150亩。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养殖业迅速发展,计划养殖种鸡150万只,以龙虾为主的水产养殖面积已达200多亩[3]
第二步:以“纪念馆”带动旅游业。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自2005年6月建成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50000多人,实现门票收入100多万元。小岗村被省旅游局和省农委确定为滁州市唯一一个农家乐旅游示范村,还被列为省市县青少年教育基地。该县把小岗村旅游列入旅游发展规划,与县内的皇陵、皇城、韭山洞等景点连线、捆绑推介。
第三步:着力办好工业园,实现小岗村跨越发展。2004年初,组件成立小岗村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打开了小岗村工业经济发展之门。小岗村大学生创业园、外来人员创业园等均初具规模。近年来,第二代小岗人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办起了小岗面业、钢构厂、装饰材料厂、节能电器公司等工业企业。
展望未来,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小岗村人民将继续解放思想,把大包干精神转化为发展热情,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突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小岗。
小岗村系全国十大名村,十大美丽乡村。现有人口3800多人,贯穿南北的小岗大道连接省道101和省道307线,交通十分便利。
为加快小岗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产品交流,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繁荣市场,带动三产发展,小岗村委会经营考察论证,通过招商引资,于2007年兴建小岗村农贸市场,一期工程现已全部完工。
该市场占地面积12亩,门面商业用房48套,砖混摊位400个,钢结构大棚可防雨季。市场内设有干鲜、水产、家禽、肉类、豆制品、百货、五金、粮油交易等功能区,可较好地解决约20000多人的农副产品购销问题,也可提供上千人的就业。随着小岗村中心村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公共服务设计不断完善,人气将不断聚集,市场的辐射和带动力将不断增强,小岗村农贸市场正以崭新的姿态、百般的热情喜迎八方宾客,诚邀各界前来投资兴业。
4
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位于凤阳县东部25公里处,距南洛高速凤阳出口15公里。享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等称号。小岗村在凤阳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凤阳县文化旅游局、凤阳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精心策划、量身打造,大力发展小岗村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目前,小岗村已开发形成的旅游项目有:大包干纪念馆、当年农家、村文化广场、葡萄采摘园、蘑菇大棚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等景点。
大包干纪念馆: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包括展览室、报告厅、门厅、餐厅和相关辅助设施。展览馆共分溯源、抉择、巨变、崛起、关爱等五大部分,全面介绍了大包干发生、发展的历程。馆名是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同志题写的。
当年农家:人生就是一段记忆。当年农家,以保存完好的茅草房、瓦房、厨房、猪圈、牛棚、茅厕等组成的农家院落为载体,通过生产、生活用具等实物展示,再现了上世纪60-80年代生产、生活场景,使人们穿越时空,收藏时间,留住记忆。
葡萄园:小岗村葡萄科技示范园占地600亩。种植藤稔、夏黑等优质葡萄品种,纯绿色食品,可提供采摘服务。每年8月份举办葡萄节。
村文化广场:包括雕塑、广场、紫藤长廊、邓塘、生态停车场,占地15600平方米,是村民休闲、娱乐和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
蘑菇大棚(大学生创业园):首先是由3名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而后吸引了众多大学生来到这里种植双孢菇。2007年,发展到179棚、占地150亩,现已成为大学生创业园基地。
小岗村(一)、小岗村“两委”在小岗村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发展生产,引导群众种植高效、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就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介绍如下:村内现有葡萄600亩(自2001年张家港长江村来小岗建80亩葡萄示范园以来,每年都有增加)最多的一户是严德友(种植180亩,其中承包张家港长江村80亩,租严岗100亩土地种植葡萄。)品种主要是藤捻、夏黑等,亩均纯收入达3000多元。目前是小岗村农民的主导产业。
(二)、双孢菇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现在的双孢菇产业园始建于2006年,由3名科技学院大学生领建示范,带动村民种植。当年建35棚,占地28亩;2007年发展到159棚,占地150亩。由13户大学生、18户村民、5户外来人员种植。园区分大学生创业园、村民创业园、外来人员创业园。产业园区内修沙石路面8500平方米,打深水井2口,建泵站一个,铺供水管道4000米,架低压线路一条长2600米。总投资200多万元。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也必将吸引更多的人到小岗投资、创业。
(三)、小岗村无公害大棚蔬菜示范园也正在积极筹建中。
当年农家:人生就是一段记忆。当年农家,以保存完好的茅草房、瓦房、厨房、猪圈、牛棚、茅厕等组成的农家院落为载体,通过生产、生活用具等实物展示,再现了上世纪60-80年代生产、生活场景,使人们穿越时空,收藏时间,留住记忆。
2008年9月30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小岗村视察农村工作后,凤阳又举办了“江淮情——凤鸣九州”大型文艺演出。凤阳县文化旅游局、凤阳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把发展凤阳旅游工作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并提出:“振兴凤阳、旅游有责;发展经济、旅游先行”的企业口号。通过举办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全面预热凤阳旅游市场。
目前,来自全国各地参观者、旅游者络绎不绝,日接待量1000多人,农家乐示范户日接待近200人次,吃乡村土菜,宿农家院,体验农家乐,小岗旅游日创收近2万多元,全县日旅游收入10余万元。自9月30日以来,全县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比同期增长300%。
小岗村为国家4A级景区,门票价格:20元。① 景区开放时间:8:00—17:00 ② 儿童票:身高1.2米—1.4米半票,1.2米以下免票 ③ 预订老年票、军官票须凭证购买。
5
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勇于打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冒着坐牢的危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在大包干协议书上,明确写明:收下粮食后,首先交给国家,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如果队干部因为分田到户而蹲班房,他家的农活由全队社员包下来,还要把小孩养到18岁。事实正如他们想的一样,关于大包干对与错的争论一直争论了多年。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个文件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界定,彻底地解决了人们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双包”制在全国的广泛推行。
中国改革开放的顺序也是“农村包围城市”。30年伟大的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是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安徽省小村庄——凤阳县小岗村。
从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签订全国第一份包干到户合同起,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为主的责任制迅速在中国得以推广。1987年,全国有1.8亿农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占全国农户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八。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
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简称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通知》指出:1983年1月发出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经过一年的试行,取得明显的成效,证明所提出的基本目标、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央决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指导农村工作的正式文件,继续贯彻执行。1984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水平,梳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通知》要求:土地承包期一般延长到十五年以上,以鼓励农民增加投资,培养地力,实行集约经营;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如果树、林木、荒山、荒地等,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制止对农民的不合理摊派,减轻农民的额外负担;农村工业适当集中于集镇;发展林牧渔业;加强农村工作的领导,提高干部的素质;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教育工作。
16日至26日,农牧渔业部召开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讨论如何贯彻落实《通知》精神,表示要用大胆探索、勇于改革的精神,巩固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把主要精力转到抓好商品生产上来,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邓小平重要讲话
1985年6月29日,邓小平发表了《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的谈话:
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它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有的。
我们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农村见了成效,我们才有勇气进行城市的改革。
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发表了《改革的步子要加快》的谈话:
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这是我们原来没有预想到的。当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那时候是万里同志主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还有一些省犹疑徘徊,有的观望了一年才跟上,有的观望了两年才跟上。中央的方针是等待他们,让事实教育他们。
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乡镇企业每年都是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率,持续了几年,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有点功绩的话,就是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这个政策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使我们知道我们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总之,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非常显著。当然,这并不是说农村的问题都解决了。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
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不只是经济特区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农村改革,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是就全国范围讲的,开始搞并不踊跃呀,好多人在看。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
胡锦涛在2008年新年茶会上指出,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我们要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回顾总结,以生动的事实、伟大的成就、成功的经验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决心和信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6
沈浩,男,党支部原第一书记,1963年出生于安徽省萧县圣泉乡孙秦庄行政村,2009年11月6日去世。铜陵学院(原铜陵财专)84届会计专业毕业,为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小岗村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2004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
沈浩在小岗村住下来了,一住就是几年。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二十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村民派了十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三年。
大包干纪念馆办工业、兴商贸 、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六年来,沈浩为带领着小岗村做了太多的事。农家乐生态游促进小岗村振兴发展,“大包干”纪念馆每年接待各地游客万余人次……
小岗村新带头人、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 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
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2009年11月6日凌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去世,胡锦涛在批示中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对沈浩的亲属和小岗村村民表示亲切慰问。
2009年11月8日,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省长王三运等看望沈浩同志亲属,并转达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亲切慰问。
应小岗村村民强烈请求,沈浩同志亲属同意将沈浩同志骨灰安葬在小岗村公墓。
7
调整产业结构
小岗村制定了振兴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确保该村从2003年起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400元以上。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凤还巢”和人才工程,利用在外务工经商的80多名“第二代小岗人”的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优势,大力推行现代农业。目前,全村95%以上农户都种植了葡萄,总面积达600亩,人均葡萄年收入超2000元;2006年,3名大学生被优惠政策吸引到小岗村,通过从农民手中租地尝试种植大棚双孢菇,当年建35棚,占地28亩,2007年发展到179棚,占地150亩。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养殖业迅速发展,计划养殖种鸡150万只,以龙虾为主的水产养殖面积已达200多亩。
发展旅游业
以“纪念馆”带动旅游业。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自2005年6月建成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50000多人,实现门票收入100多万元。小岗村被省旅游局和省农委确定为滁州市唯一一个农家乐旅游示范村,还被列为省市县青少年教育基地。我县把小岗村旅游列入旅游发展规划,与县内的皇陵、皇城、韭山洞等景点连线、捆绑推介。
办好工业园
着力办好工业园,实现小岗村跨越发展。2004年初,组件成立小岗村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打开了小岗村工业经济发展之门。小岗村大学生创业园、外来人员创业园等均初具规模。第二代小岗人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办起了小岗面业、钢构厂、装饰材料厂、节能电器公司等工业企业。
展望未来,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小岗村人民将继续解放思想,把大包干精神转化为发展热情,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突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小岗。
8
大包干”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个大包干协议,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在保证国家税收和集体收入不减少的同时,使农民富裕了起来。小岗村的改革,推动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的推广,促得全国农民不断走上富裕的道路。
小岗村大包干前后的变化说明,中国没有懒人,所谓的懒人是由于制度和管理办法造成的,如何使人由懒变勤,调动人们的积极,也要了解小岗村的变革历程,小岗村的改革是各行各业人们都要关注的。
大包干纪念馆(新馆)于2005年6月19日建成开放,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齐康教授进行整体设计,整个纪念馆投资300多万元,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馆内分为主展厅、多功能厅、副展厅和餐厅等。纪念馆通过文字、图片、音像、实物、群雕等多种手段展示了《抉择》《追梦》《关爱》三大主题内容,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客观记录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各界人士对大包干的关注和支持。
大包干如星星之火,第二年就燃遍了近五千万人口的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此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
2005年笔乘出租车去小岗村的路上,出租车司机指着路边长势良好的农田介绍说,近年国家不但取消了农业税,还按照种粮的多少发放种粮直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种粮不但不交税,国家还给钱,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好事,农民都爱种粮食了,过去把地租出去的农民又把地要了回来自己种粮食。
9
村务公开制度
一、村务公开是指按照规定程序、时间、形式,将涉及村民权益的重要事项如实公布于众。
二、村民委员会负责村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接受村民监督。
三、村务公开的基本内容
1、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目标执行情况。
2、年度财务计划及各项收入和支出。
3、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和债权、债务情况。
4、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经营情况、土地等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经营承包方案及其承包费的收缴情况。
5、兴办集体经济项目和公益事业的“一事一议”情况。
6、救灾救济的发放情况。
7、被征用土地及其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收支情况。
8、宅基地的申报、批准和使用情况。
9、结婚登记和计划生育的落实情况。
10、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及人员分工情况。
四、村级财务在接受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一个季度公布一次,每季度首月的10日为村务公开日,其它事项可以根据需要和村民要求及时公布。
五、村务公开的形式
1、召开村民代表会公布。
2、在公开栏内张榜公布。
3、通过村广播公布。
村民公约
一、为了更好地发挥村民委员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推进依法治村,促进小岗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使全体村民在日常村务管理、生产生活中有章可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特制订小岗村村民公约,供全体村民共同遵守执行。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和村民自治章程,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争做“有闯劲、肯实干、善团结、会发展”的新时代小岗人。
三、自觉维护小岗形象,做到不利于小岗发展的话不说,不利于小岗发展的事不做,真心关爱小岗发展,为小岗村的发展献计献力。
四、服从村党委和村民委员会的管理和领导,积极参与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支持和监督村委会的工作,经常向村委会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五、爱护村内的水利、交通、通讯、供电、生产、文化教育、村委办公、娱乐休闲等公共设施,不在村组道路上堆放杂物,保证道路畅通。
六、邻里要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家庭成员间要平等相处,尊老爱幼,保护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七、自觉服从旧村改造规划要求及宅基地管理规定,设施建设必须按村委会统一规划施工,不得随意改变规划,乱占乱建。
村民代表职责
1、学习、宣传宪法和法律,认真宣传贯彻村委会的工作部署和决定,积极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各种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2、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就地视察,进行调查研究,经常听取和反映村民意见,回答村民的询问,积极协助村委会推进工作。
3、积极参加村或村民小组组织的各项活动,应邀列席村民委员会及村里召开的有关会议。
4、审议修改村委会拟订的各项制度,推举产生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
5、听取村民委员会的年度工作报告及财务收支、经济发展等情况报告,审议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等重大事项。
6、每年对村委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廉洁勤政等情况进行民主评议。
农贸市场
小岗村小岗村系全国十大名村,十大美丽乡村。现有人口3800多人,贯穿南北的小岗大道连接省道101和省道307线,交通十分便利。
为加快小岗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产品交流,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繁荣市场,带动三产发展,小岗村委会经营考察论证,通过招商引资,于2007年兴建小岗村农贸市场,一期工程现已全部完工。
该市场占地面积12亩,门面商业用房48套,砖混摊位400个,钢结构大棚可防雨季。市场内设有干鲜、水产、家禽、肉类、豆制品、百货、五金、粮油交易等功能区,可较好地解决约20000多人的农副产品购销问题,也可提供上千人的就业。随着小岗村中心村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公共服务设计不断完善,人气将不断聚集,市场的辐射和带动力不断增强,小岗村农贸市场以崭新的姿态、百般的热情喜迎八方宾客。
旅游项目
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位于凤阳县东部25公里处,距南洛高速凤阳出口15公里。享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等称号。
小岗村在凤阳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凤阳县文化旅游局、凤阳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精心策划、量身打造,大力发展小岗村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目前,小岗村已开发形成的旅游项目有:大包干纪念馆、当年农家、村文化广场、葡萄采摘园、蘑菇大棚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等景点。
档案馆
30年前,敢为天下先的小岗村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按下了18颗鲜红手印,创造性地“包干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30年来,小岗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农村和社会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全景记录、认真保存这段特殊时期的历史画卷,在各级政府和省、市档案系统的大力支持下,经过1年多的筹备建设,正式开馆。
小岗村档案馆共投资185万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全框架结构,为明徽派风格建筑。该馆集村务行政、档案图书、科技培训、涉农信息、文化娱乐等为一体,功能设置主要为档案室、图书馆、接待室、电教中心、党员活动室和行政办公区,是省档案局开展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主体工程。
小岗村档案馆的落成开馆,既是县委、县政府保管重要档案的基地,也是小岗村“存史育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为小岗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搭建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良好平台。对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大包干历史,对小岗村人民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大包干精神,推动小岗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小岗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对小岗村档案馆工作的指导,不断丰富、优化馆藏,全面提升档案馆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小岗村能以档案馆为平台,教育引导广大村民牢记历史,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发展环境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大力弘扬大包干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努力建设“制度创新实验村、现代农业示范村、城乡统筹先行村、全面小康新农村”的“四型”新小岗。
大包干纪念馆
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包括展览室、报告厅、门厅、餐厅和相关辅助设施。展览馆共分溯源、抉择、巨变、崛起、关爱等五大部分,全面介绍了大包干发生、发展的历程。馆名是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同志题写的。
村文化广场
包括雕塑、广场、紫藤长廊、邓塘、生态停车场,占地15600平方米,是村民休闲、娱乐和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
2008年9月30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小岗村视察农村工作后,凤阳又举办了“江淮情——凤鸣九州”大型文艺演出。凤阳县文化旅游局、凤阳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把发展凤阳旅游工作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并提出:“振兴凤阳、旅游有责;发展经济、旅游先行”的企业口号。通过举办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全面预热凤阳旅游市场。
来自全国各地参观者、旅游者络绎不绝,日接待量1000多人,农家乐示范户日接待近200人次,吃乡村土菜,宿农家院,体验农家乐,小岗旅游日创收近2万多元,全县日旅游收入10余万元。自9月30日以来,全县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比同期增长300%。
门票价格20元
10
“文化甘霖”润乡村。
过去,文艺院团到农村演出,大都以传统戏剧为主,而且形式单一。“凤阳农民文化大篷车”一改这种做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老百姓的语言,演农民身边人,说群众身边事,生动活泼,亲切感人,深受农民欢迎。
农民文化大篷车、20多支农民业余演出队、10支农民电影放映队活跃凤阳城乡,年均送书下乡1万余册、送电影下乡100多场、送戏30余场,近20万人次观看了电影、演出。在送文化下乡的同时,还开展政策法律宣传、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甘霖般滋润着鼓乡大地。
在组织“文化下乡”活动过程中,该县既把农民当成服务对象,又把农民当成文化建设的主体,培养文化骨干。2006年起,该县大力开展“农民文化大院”建设,15个乡镇、一个经济开发区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经费、有书报刊、有活动、有定人管理、有检查评比”等“八有”标准,由县直机关单位和乡镇联手帮扶购置设施、培训演出队伍,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大院”。
大学生扎根农村创业
大学生纳入到民兵组织,是一种全新尝试和探索,同时也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大学生们积极热情参与,牢固树立创业艰苦信心。一是组织的平台。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近几年刚刚从大学毕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相对都比较缺乏,需要有组织将他们联合起来,使其有归属感。通过整组,全县61名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编入民兵队伍后,他们普遍觉得在大学生民兵连中,有了组织的关怀,有了各级的帮助,有了家庭一样的温暖,让他们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坚定了大家干事业的信心。二是交流的平台。大学生在农村创业比较分散,他们在工作、生活上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有了难题也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加入民兵组织后,可以利用每月民兵组织活动,把一个乡镇、一个村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探讨交流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感受,相互激励,互帮互助,从而产生凝聚力、向心力,形成深刻的认同感,认为加入民兵组织后,大学生创业就一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团体,一个整体。三是学习的平台。每年都要集中一定的时间,对大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和军事训练。利用“青年民兵之家”、“大学生民兵之家”等场所举办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培训班,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能手。如小岗村大学生民兵之家,不仅订阅了十余种报纸杂志,还给他们添加了四台电脑,接上了国际互联网。所在小岗村工作的大学生形象地把它喻为充实科技知识的“加油站”。通过集中军事训练,不但提高了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增长了军事知识和掌握了解国防政策、法规。平时,他们是国防教育的宣传员。战时,就是一支民兵应急分队,一支具有战斗力的主力军。
组建中国农村第一个大学生民兵连,标志着我县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了新的拓展和质的跃升,标志着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探索出了一条“当新民兵、做新农民、建新农村”的新路子。
11
让土地焕发生机
30年前,一场发轫于农村的经济改革,掀起了中国全方位改革的帷幕。
30年间,农村改革不断深入,领域不断拓宽,新一轮改革中,农村改革的方向何在?
农民以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为公司的股东,在保证每亩收入不低于800斤稻谷、现金入股年回报率不低于10%的前提下,他们还受聘成为园区工人,参与公司利润分配,获得自己的数百元工资收入。
发端于民间的智慧表示尊重: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能有效解决单一农户分散经营的弊端,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与土地经营权集中相比,农业生产服务的集中更符合中国国情:即在保持农民对土地经营权的同时,政府或中介机构提供包括选种、播种、农药、收割等一系列的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也同样能形成规模经营。
不论是哪种方式,都应该坚持6条底线:坚守基本法律不违背、耕地保有面积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粮食产量质量不降低、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生态环境不破坏。
这就需要一系列政策的保证,经过多次讨论,最终成型的视察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扩大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试点,明晰的农村土地产权,保护农民权益;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完善相应合同、登记、备案等制度;培育土地流转市场,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编制耕地占补平衡的规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耕地,防止把农村建设用地指标集中到大城市使用……
拉动农村“大车”
由于历史欠账多,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仍然滞后,农村的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差距仍然很大。背负巨大包袱的农村,很难获得大幅度发展。
基层县市对此的反映却是力不从心。统筹需要实力,吃饭财政怎么可能拉动农村这辆大车?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是视察团里许多农业专家多年呼吁的难题。他们认为,必须首先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这就需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由城市逐步转向农村;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普通教育、职业培训和农技推广的支持力度;探索财税体制改革,开展增值税转型试点;允许试验区整合使用涉农资金,强化市级以下财政;将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农村,建立农村地区公共设施建设维护的制度性资金渠道……
拉动大车,需要强有力的车夫,统筹城乡需要更加简捷高效的政府。视察团对这种政府体系的定位是:城乡一体、精简高效、规范运转。
如何实现简捷高效,委员们也有自上而下的考虑:减少专业行政机构,整合市、区、县政府管理部门,设置综合运行部门;加快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并探索公共服务的实现形式,政府发包购买服务,方便农民;针对农村新型社区,稳妥推进居村委会改革,扶持和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完善基层自治机制;在试验区试行城乡居民按同等人口比例选举县级及以下人大代表等。
为农村发展“输血”
农村发展,资金相当“血液”。而现实情况是,本就“贫血”的农村,有限的资金仍然在大量外流。委员们认为,这与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金融体制有关。
单一农户由于不具备抵押财产而得不到贷款的情况正在得到改变,农民联合成立的公司从银行拿到了贷款。当地政府也积极搭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投融资平台,通过直接投资、委托贷款、贷款担保、贴息、补贴、奖励等支持方式,集聚金融和社会资金发展现代农业。
设立统筹城乡产业投资基金,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支持建立区域性非上市公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和林木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各类农副产品期货交易市场,使农民和农业企业实现套期保值,抵御市场风险;开展村镇银行、农村信贷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及小额信贷组织试点;发挥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等市场运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建立和培育土地质押担保中介机构;逐步构建农民土地质押的风险分摊机制,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等。
成渝两个试验区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让许多农户和公司遭受了灭顶之灾,也引起了委员们的深思。经过缜密的论证,他们提出应加快建立国家层面的巨灾保险制度,完善农业风险分摊机制。
改革试验原则上应当在现有法律和政策框架下积极推进,对确需突破法律和政策的内容,则须遵循有关程序上报审批,使试验区建设在整个西部乃至全国真正具有示范和带动意义。
起源:凤阳大包干实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里说:“我就不相信,有粮食吃,有饺子吃,他还会去讨饭?”
当年,“大包干”让小岗人不再外出讨饭!
“小岗精神,是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
重磅来袭!纪录片《小岗人家四十年》播出倒计时!精彩内容抢先知
大包干纪念馆门票欣赏
走进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 (参观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