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孝陵景
在即将进入明孝陵的时候,请允许我先给大家讲解一下明孝陵的历史背景和概况。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因马皇后早于朱元璋去世,先行葬入陵墓,她的谥 (shi)号为“孝慈”,故称孝陵。明孝陵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古都南京的第一处世界遗产。 

    朱元璋曾写有这样的诗句:“天为帐幕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具有宏大的帝王气概和独特理念追求的朱元璋,在其陵墓的建造上也是用这样的胸襟来实现自我的。

    据传,朱元璋建都南京初始即召集明代第一谋士刘基,开国重臣徐达、汤和等人,深入钟山,勘选陵址。他们先“觅龙”,也就是勘察山川形势,寻觅龙脉;再“察砂”,也就是勘探评价龙脉所在地的风水格局;然后“观水”,也就是观察陵址四周的水脉分布;最后是“点穴”,也就是根据前面的工作,最终确定陵址的精确位置。

    当他们踏遍钟山后,朱元璋要求每人书写陵址藏于袖中,然后一同取出,结果,众人不约而同地都写着“独龙阜”三个字。

    为什么君臣会不约而同地选择独龙阜呢?原来,独龙阜是位于钟山主峰南麓的一个独立山岗,高约 70米,直径达三四百米,就象一座巨大的天然坟茔。在独龙阜的东面和西面各有一条高约90米的山脊,东面的称为龙砂,西面的称为虎砂,南面偏西是水面开阔的前湖,北面则是钟山主峰,这正合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理念。站在独龙阜远眺,正前方有高约50米的孙陵岗,也就是现在的梅花山,此是“近案”,更远处有方山,呈俯伏拜揖之状,此为“远朝”。按照风水学说,独龙阜的确是一个天造地设的皇家风水宝地。 

    但是,这块风水宝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晚唐诗人杜牧的名句,这四百八十寺中有一寺就建在独龙阜,那就是十分著名的开善寺。开善寺是梁武帝为宝志和尚所建造,宝志就是著名的济公和尚的原型。皇家要征用这块地方,任你多大的庙宇也得搬。朱元璋建造孝陵前,动用 5万多禁军拆迁了开善寺,将它搬迁到钟山东麓,并赐名“灵谷禅寺”,号称“天下第一禅林”,就是今天同在我们钟山风景区的灵谷寺。 

    洪武十四年( 1381 年),孝陵开始兴建。次年葬入马皇后。洪武三十一年( 1398 年) 朱元璋驾崩,葬入孝陵。直到永乐十一年( 1413年),永乐皇帝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造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建陵工程才告结束,历时 32 年之久。当时的皇陵规模宏大,仅陵园四周筑成的皇墙就有 45华里,几乎把钟山全部包括在内。
 
    明孝陵开创了新式帝陵制度,并一直影响到后来的明十三陵以及清代皇陵。其中,最重要的两项革新,一是它的陵宫布局呈现一种新颖的“前方后圆”和“前朝后寝”的格式,这种建筑布局反映的是礼制,突出的是政治和皇权。二是它的神道依山势地形作蜿蜒曲折之变化,取法于天,取象于地,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之思想。

    明孝陵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又一个高峰的产物,是明初政治思想、社会文化、审美意识、建筑技术和国家财力的结晶。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天造地设的山川形胜,与明孝陵协调相融,浑然一体,使自然环境更富文化底蕴,使人文景观更具自然色彩。明孝陵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瑰宝,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各位游客:这儿是明孝陵的入口处,我们首先看到的这座 一门两柱冲天式 石牌坊,叫做“下马坊”,这是明王朝皇权的象征,文武百官至此,均得下马步行。六百多年岁月的侵蚀,下马坊曾经断裂倾倒,眼前所见的这座下马坊是 1980 年重新修复的。

    下马坊附近还有两块石碑,一块是明嘉靖十年( 1531年)嘉靖皇帝将孝陵所在的钟山,与北京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并称二岳,特改钟山为“神烈山”,并在下马坊东侧竖立了“神烈山碑”,此碑原有方形的碑亭,现仅存斗形石柱础四个;另一石碑是“禁约碑”,竖立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镌刻着禁止破坏陵墓及谒陵的有关注意事项。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 正式进入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从下马坊至大金门约有近千米。大金门两侧原接有护卫陵区的外郭皇墙,现在还能看到与皇墙的接口。六百多年风雨过后,百官下马的道路早已湮没,圈围紫金山的皇墙也已不见了踪影,只有这座大金门,依然默默地守望着孝陵。

    各位游客:这是一座用来安放“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碑楼建筑遗存,俗称“四方城”。碑楼建筑平面呈正方形,四面各开一券门,当年碑楼顶部为重檐歇山顶,覆盖黄色琉璃瓦,现在顶部已荡然无存。碑楼内石碑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十一年( 1413年)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楷书阴刻,共2746字,书法优美,镌刻工整。主要内容是歌功颂德,文中也提到孝陵“不藏金玉,器用陶瓦”。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组成,碑座是一只巨大的石龟,高 2.08 米,古人称为“赑( bi)屃(xi)”,是龙生九子之一,特别能负重。它身上所背负的这块碑,是我们南京地区古代碑刻中最大的一块,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1972年,有一位美国客人来南京游览,见到这块碑后大吃一惊,并目测了尺寸。回到美国后,在一家报纸“信不信由你”专栏里发表了游记,介绍这一高达20余英尺(即8.78米)的石碑。一位衣阿华州的读者不相信世界上有如此巨大的石碑,特地写信给南京的旅游部门询问是否真有此碑。其实,这块碑比起明成祖原来打算用的高达75米的阳山碑材来,可谓小巫见大巫。 

    阳山碑材位于明孝陵东面 25公里处的阳山西南麓,当年明成祖朱棣为了颂扬其父朱元璋的功德,也为了表现自己的孝心,在阳山开凿石碑,后因政权稳定了,工程也确实超过了人力之所为,故而停工弃之不用。但碑料已与山体大体脱离,总高度达75米,总重量为31167吨,堪称绝世碑材。 

    请大家随我前行,四方城的西北便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御河桥,俗称红桥。河宽约20米,是一天然河道,也是明孝陵的第一道排水通道。过了御河桥就是陵墓的神道。 

    游客朋友们,当你们走在神道石板路上的时候,脚步一定要放轻,稍不留心,说不定会惊醒在地下沉睡了六百多年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

    在明代以前的帝王陵寝中,神道都是笔直的,和陵寝的主体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明孝陵的神道却是顺应了自然的地势,蜿蜒曲折。关于这条神道作弯曲形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当时有人提议铺设一条直的神道,铲平陵宫前的孙陵岗,也就是现在的梅花山,朱元璋没同意,他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为我守门吧”;另一种说法是与北斗七星的布局有关,蕴涵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还有的说铲平吴大帝陵工程量太大,又怕坏了龙脉,同时,朱元璋体恤民情,因而让神道拐了个弯等等。不论当初朱元璋出于什么目的,孙陵岗的保留成了孝陵的一道天然屏障,形成了婉转曲折的神道布局。这种布局在客观上起到了与自然风貌和谐、收敛视野、曲径通幽的艺术效果,同时增加了孝陵的庄重气氛。

    孝陵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东西向,现称石象路。石象路长 615 米,路两侧分列着 6 种 12 对 24 只石兽,每种 4 只,两蹲两立,分别是狮、獬 (xie)豸(zhi)、骆驼、象、麒麟和马。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明孝陵神道的 6 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 80 吨,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一路上用人力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 

    在石兽尽处,神道折向正北。这是第二段神道,长 250 米,俗称翁仲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对圆形擎天柱,上面刻有蟠龙纹饰,这就是华表,也称望柱。从这里开始,路两侧有武将、文臣石像各两对, 均为一对有须、一对无须,分别代表老年、青年。武将身穿甲胄,手执金吾,威仪凛凛;文臣头戴朝冠,手拿朝笏 (hu),神情肃穆。他们都是陵墓的忠实守护者。明孝陵神道石刻融整体宏大与局部精细为一体,它代表了中国明初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翁仲路尽头是棂星门。 棂星门又称龙凤门,是孝陵神道上一处重要的礼仪性建筑,原为六柱三门冲天式牌楼,其柱础及抱鼓石均系明代原物, 2006年经中山陵园管理局考古清理,恢复柱础及抱鼓石原有形制,计划将其复建,重现历史原貌。 

    游客朋友们, 走完神道,明孝陵的引导建筑便参观完毕了。现在,我们就将进入明孝陵的陵宫区。

    这里就是“金水桥”,桥基和两岸石堤是明代的原物。这条御河是明孝陵的第二道排水通道。至此,明孝陵的建筑开始按南北中轴线设置,直至地宫。

    从金水桥向北 200 米,顺坡而上,就是明孝陵主体建筑的正门“文武方门”。 文武方门原有五门,三大两小,正门顶部为单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毁于清代咸丰年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武方门是在考古调查的基础上于 1998年按原貌恢复的。门外东侧墙下,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碑由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竖立的,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镌刻着保护明孝陵的告示。其内容大意为:鉴于明孝陵内御碑及附近古迹历年破坏、毁损情况严重,端方总督大人下令竖立围栏对其加以保护。游人越栏参观或可能对前述御碑及陵区古迹造成损坏之行为,一律禁绝。正门两侧延伸有高大的围墙,把明孝陵的陵宫建筑全部围在墙垣之内。 

    进入陵宫大门是一个庭院,据史料记载,东西两侧原有御厨、具服殿和井亭等建筑物。近年来,经考古勘探和清理,发现并整理出了御厨和具服殿基址。御厨坐东朝西,面阔五开间。御厨前有一井亭,井亭平面成六边形。亭周围有内外两圈柱础,柱础石完好保存至今。与御厨相对,西面的建筑叫具服殿,是供皇帝谒陵时驻足休息、更衣的地方。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碑殿,碑殿在明代时是孝陵享殿的前门,在清代咸丰年间被毁,现存的石构须弥座台基东西两侧,原有砖墙连接陵宫外垣 (yuan),现已无存。 

    现存的碑殿建于清代,碑殿内有康熙三十八年( 1699年)所立的“治隆唐宋”碑,意在称赞朱元璋的功绩超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是康熙第三次南巡时,见孝陵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建筑破落,陵区荒芜,遂手书“治隆唐宋”四字,“交与江宁织造曹寅制匾悬挂殿上,并行勒石”。“治隆唐宋”碑东西两侧是乾隆南巡,晋谒孝陵时的题诗碑,侧后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三十八年(1699年)谒陵的记事碑。其中西侧卧碑上便刻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的题名。 

    游客朋友们, 位于享殿之前,东西各有一座神帛炉,由黄、绿琉璃件组装而成,小巧玲珑。炉顶为单檐歇山式,正中辟券门,门内为小室,用于焚烧祭祀所用的神帛和祝版。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享殿。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于洪武十六年( 1383 年)建成,是举办大型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清同治十二年( 1873年)重建的享殿,规模比原来的孝陵殿小得多。现存的三层须弥座台基之上的殿基有大型柱础56个,按照台基的面积和柱础的位置,我们不难想像出当年这座殿宇的宏大规模。当年的享殿内供奉着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神位。享殿的前后各有踏垛三道,中央踏垛居中部分称“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均为浮雕图案。 


    穿过享殿便是内红门,又称“阴阳门”。过了这道门,就意味着阴阳两界相隔。也就是这道门,将陵寝分为“前朝”和“后寝”,“后寝”是朱元璋及皇后亡灵的安息之地,由少数守陵太监在内部守护,除皇帝和经特许的大臣以外,一般人不得入内。朱元璋所开创的“前朝后寝”帝陵制度,也在此处得以体现。内红门在明朝时有三座门,现已恢复了其形制。

    穿过内红门, 便是一座大石桥,又称“升仙桥”,当年朱元璋灵柩由此过桥入葬,寓意逝者升仙,故得名。升仙桥下的御河是孝陵的第三道排水通道。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明孝陵的核心处,眼前这座用大条石筑成的大型建筑便是方城。它前高 16.25 米,后高 8. 13 米,东西长 75.26 米,南北宽 31 米。 方城下部为石刻须弥座,上面用条石砌筑,在束腰部分刻绶带纹和方胜纹。方城的东西两侧有影壁,俗称“八字墙”,墙壁高 7米,长20.66米,上面覆盖着琉璃顶,下部是两层砖雕须弥座,墙面四角装饰砖雕花纹,内容有石榴、万年青、牡丹等,象征子孙繁衍、江山永固和幸福美满,这些砖雕是中国明代早期砖雕艺术的杰出代表,经历600多年,花纹仍清晰完整,因而十分珍贵。 

    方城正中有一高大的拱门,拱门内是一深长的隧道,隧道上作券顶,两侧底部为石刻须弥座。隧道有 54级台阶,直达后部宝城前垣和明楼间的夹院。隧道前后原先有门,现仅存门臼石等遗迹。出隧道左右各有台阶,拾阶便可到达方城顶部的明楼。这种带有幽深隧道的方城建筑形式也是明孝陵的独创。在隧道东壁上,有1926年国学大师章太炎题刻,刻石为菱形平面,其上篆刻“民国十五年八月二十九日余杭章炳麟、滕冲李根原、崇明徐兰墅同谒孝陵记于隧中”34字,著名国学大师留下“到此一游”的题刻,也可以说是明孝陵历史上的一段奇文轶事。 

    游客朋友们,明楼俗称“马娘娘梳妆台”,东西长 39.15米,南北宽18.40米。正面南门开三孔券门,东、西、北三面中部各开一券门,地面铺的是方砖。明楼原来是有顶的,覆盖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角,十分壮观,可惜毁于清朝咸丰年间清军与太平军的战火,仅存四壁。明楼也是明孝陵的创新,明代以前的帝王陵墓没有这样的建筑。考古专家认为,宝城御河及大石桥以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建筑单元,方城明楼是宝城宝顶的大门和门楼。在宝城宝顶前面建造这样一座高大的方城和明楼,再加上一条深邃的隧道式券门,增添了孝陵庄严神秘的气氛,更能显示出帝王的威严和民众对他的绝对尊崇。 

    方城后就是宝城宝顶,正面的石壁上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楷书大字。这几个字据说刻于民国初年,是用来回答游人询问,指明宝城土下为朱元璋葬处。宝城是一座环绕宝顶的封闭性城垣建筑,平面为不规则圆形,直径在 325米至400米之间,四周砖墙长1100多米,墙壁高约7米,墙顶厚约2.1米,以条石作基础。宝城内的宝顶就是独龙阜,坟丘利用独龙阜山岗,依山就势而筑,后又经过人工修缮和填补,所以显得高大丰圆,气势不凡。考古调查发现,坟丘上面加筑了卵石层,既可以防止雨水冲刷,也可以防盗。宝顶上,树木参天,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地宫就在这宝顶之下。 

    但是,许多游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究竟朱元璋是否葬在明孝陵?有民间传说,朱元璋死后,南京城的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殡,目的就是迷惑百姓,以防真实葬处泄露而引起陵墓被盗。其实,从史料记载和常识推论来看,皇陵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安危,无论如何朱元璋是不可能放弃花费巨大人力、物力所建造的明孝陵的。 1999年,考古专家利用精密的磁测技术对宝顶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下面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地宫所在,面积达到4500平方米。但究竟地宫内是何布局,随葬了些什么珍贵物品?沉睡的朱元璋面貌如何?我们只能待地宫开启的那一天方能真相大白。 

    在明孝陵的东侧还埋葬着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史称“东陵”。“东陵”与孝陵共用一条神道。明孝陵的这一布局特征开创了第一代皇帝陵墓的神道为后世子孙所共用的制度,并为北京十三陵所继承。

    另外,在钟山的北面还有朱元璋的十几位开国功臣的陵墓,它们形成了对明孝陵的拱卫格局,习惯上称为“明功臣墓”。明功臣墓中已有 6座(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吴良、吴祯、仇成)随明孝陵一起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家有时间可以前去参观游览。 

    明孝陵经过 600多年的历史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部分已不复存在,但它的大部分建筑遗存都完好地保留在原地,空间布局上完整如初,文化遗存所在的自然景观未受损坏,它们足以体现明孝陵在中国帝陵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独特的设计理念、制度格局、营造规模、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如今分布于北京、湖北、河北等省、市的明清皇家陵寝都是以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而建造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明孝陵不愧为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是中国文化发展到高度成熟时期的一项综合性成果,它开创了明清帝陵的一代新制,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和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明孝陵导游解说词
南京明孝陵景区导游词
明孝陵与中山陵,钟山龙蟠的隐喻(叶平)
【阅读悦读|图说 】倪熊《朱元璋的明孝陵:有保留,讲“风水”,图创新》
探秘钟山密林深处明孝陵
福安人从外地传回的游记:徒步紫金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