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对人生障碍,这样行动达到目标


在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里,毛姆描述了一个在40岁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主题的人,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在书的开始,我们分明看到的是“一个证券经纪人的幸福生活”,职业稳定,家庭美满。然则风云突变,这兄弟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主题——画画儿。从此他抛妻弃子,跑到了巴黎学习画画,之后穷困潦倒,因缘际会来到了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终于在他临死的最后几年,他完全投入到了画画的享受中,并完成了颇具神性的巨作,死去之后一把火将巨作燃尽。

这部小说是一部传记,其真实原型是法国后印象派巨匠保罗·高更。而小说最后所描述的那幅被烧掉的巨作,其原型也是高更最为具震撼力的画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不就是“门卫问题”吗?)

这幅作品有摄人心魄、如梦如幻的感觉,欣赏这幅画也许能发现你的人生主题。

而我想问的是,假如你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主题”,你是否也如《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一般,追寻神性的声音,全心投入到自己的主题之中呢?

拦在通往你人生主题道路前方的,是一堵堵又长又高的墙;而自己身上突然凭空多了几道绳索,它们拉住了你前进的步伐。如果你真的做了一个义无反顾的选择——走直线,就必须挣脱这几道绳索,用尽全力冲破一堵堵高墙,如同斯特里克兰德及高更,面对的是收入锐减、不被亲人理解、为外界嘲笑的窘境。我曾经在《现在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提到“浮士德契约”,你是否愿意为了自己的人生主题而跟魔鬼签一份契约呢?

走直线,看上去路途很近,但每一步都充满艰辛。“只有诗人和圣徒才能坚信,在沥青路面上辛勤浇水会培植出百合花来。”

有一回,有人找到我谈及这个话题,我给他画了以上这幅图。我说:“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他说:“前有高墙,后有拉力。欲进不能,欲退不甘。”

多数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难题:欲进不能,欲退不甘。

但是我们可以把这幅图分解一下,你就会发现新的思维方式。

█  应对拉力

如果你身上有多个拉力,将你向各处拖动,不让你向自己的方向前进,这代表着什么?看到这幅图的人一般会认为,这代表着其他人的看法、社会的看法、家庭的看法……想象一下,假如一个男人,背着房贷,干着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33岁,想去分享,去写东西,去支持别人。你什么看法,他家人什么看法,他老爸老妈什么看法……很多人一想到这里,内心就拽出各种力量,一个力量说:“那是你的人生主题啊,去干吧。”一个力量说:“别整那些不靠谱的,赚钱才是王道。”另一个力量说:“早跟你说去个国企,稳定了,这辈子就踏实了。”还有其他的力量。古人讲“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都学过初中物理:当一个物体被多种方向的力量共同作用时,它所行动的方向一定是这多个力量的合力。

因此,当一个人内心被很多力量拉拽时,如果力量均等,那他就会留在原地,但很纠结。

一些人为了让自己不纠结,便行动起来,就采用了饮鸩止渴的方法,把自己内心的那个方向拿掉,似乎一下就能动起来了。这就是之前提到的,继续做“战士”,成为别人的“画笔”。为什么他会把自己的这个方向的力量去掉?因为拿掉别人施加的力量太难了,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啊,相比起来拿掉自己内心的力量似乎是更容易。但是,这类朋友自己的一辈子往往会带着深重的遗憾。

当然,这类朋友也很难像《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主人公那样,无情地斩断任何其他方向的力量,那该如何是好?


1. 把力量的强度和角度画出来,做道物理题

“你能画一下来自不同方面的力量吗?假如你自己的人生主题是正前方,那其他方向的力量是什么方向呢?”

“然后你能画一下不同力量的强度吗?假如10分是最强,各自的力量都有几分?”

我会用这两个问题来让客户更深度地体会不同力量的感受。

 

当人们真实地呈现出不同的力量时,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如果回到中学物理,当能清晰地描述出一个物体被作用的不同方向的力,就一定能计算出最终的合力。当一个人把加之于身的诸般力量都量化出来时,他也能发现最终的合力,方向是哪里,强度是多大。

此时,很多人会惊喜地发现,原来他还是会朝着自己的那个方向走,只不过力量有点小,方向有点偏。那个33岁干着本职工作但想分享的人,此时会发现:我还是可以的,哪怕是业余时间做做分享呢,也算是为我的人生主题做了点什么。这个力量很小,不那么聚焦。

面对这样一个局面,我们还可以做更有效的改变。

 

2. 调整拉力的方向

“如果你期待有一个力量可以发生方向上的改变,那会是什么改变呢?”

这是个开启思考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其实没必要把其他力量看成“妄图分裂自我完整的境外敌对势力”,只要把其他方向的力量稍微调整一点角度,那个合力就会更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前进。

每个人自己会想出更好的方法:

“我会给我的家人写封信,告诉他们我理解他们的关心,同时我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有方向和方法的。这样,他们依然不一定支持,但是他们不会反对了。”

“我会把我的同事、下属也拉进来,我给他们做分享,这既让我更开心,也给他们启发,没准反而能提升工作效率,产生更好的工作效果。”

 

3. 调整拖力的强度

“如果你期待有一个力量可以发生强度上的改变,那会是什么改变呢?”

这个问题同样能开启思考。一来我们可以让后向力量减弱,二来我们也可以让前向力量增强。

每个人同样会有很好的方案:

“我可以跟我的父母分开住一段时间,每个月见一面。这样我非但听不到他们的牢骚,每次见面时还能更加快乐。”

“我可以减少我的工作量。是的,我知道这样会带来收入降低,没有年终奖,但是我能空出时间干我想干的事了。”

“对于我老板的过分要求,我可以不接招。他主意变得快,今天一个主意,两天以后又变了。过去我总是疲于应对这种变化,而失去了为自己做事的节奏,如果我不接招,等待他的最终决定,那我就能更高效。”

█  应对阻碍

你面前有一堵高墙,它拦住了你朝自己的人生主题前进的步伐。那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不自信,或许缺乏能力,或许缺乏勇气。

当你遇到一堵真实的墙时,你怎么办?

办法无非几种:

1. 绕过去

沿着墙根平行走,直到发现有某道门,或者某个地方的墙头比较矮,然后翻过去。

这绕的方法,在书中前边已经提到了,就是人脉定位:探索对你有需求的市场。假设“解决问题”是一个人的方向,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愿意用自己的技术来处理数据、材料和很具体的事务,但他当前的技术能力还很一般。此时,一旦能先找到需要他这种一般技术的人群,那他就找到了高墙的薄弱处。这个方法我在书中已经详细讲过。

 

2. 拆掉墙,冲过去

这是《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的玩法。在他绘画能力还很一般的时候,他就敢抛家舍业,让生活的一切都为了画画服务。这需要敢撞得头破血流的巨大勇气和坚信在沥青地上浇水能开出百合花的强大信念。

 

3. 找梯子,爬过去

梯子,就是我们逐步提升的技能。我之前已经花巨大篇幅提到如何提升技能,按照“刻意练习”的玩法,两年时间就能打造一架不错的梯子,让这个人生主题成为一种可以挣钱的技能。

 

4. 撤退,先把其他拉力“落听”

电影《南征北战》里有一句著名台词:“我们现在大踏步地撤退,是为了以后大踏步地前进。”我特别理解很多朋友对稳定、安全感的重视,那些“背贷男”说:“不行,我一个月5000多元的房贷,正好这个工作收入高,三年内还完房贷先。”那些“恨嫁女”说:“先别扯理想,我先嫁个好老公,生个好娃娃再说。”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先完成那些“紧急”的任务,为的是让自己有个安定的“大后方”“根据地”,这跟理想主义不那么对胃口。但别以为每个人都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只要能看清楚,让自己心安,撤退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只不过,大踏步撤退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当自己的急事“落听”之后,再大踏步地前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前行路上,繁花似锦
创恒实验室硫化橡胶拉力试验机拉伸强度试验操作记录
无题
失明女囚的高墙人生
高中物理
独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