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附子的学问
 来源:扶阳中医馆   提问:什么时候能用附子,什么时候不能用附?那么在用药的过程中确实发现有人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当出现这样的症状时,怎样判断呢?到底是量不够需要加量,还是应该在处方上做一些调整呢?
  
彭统涛:
附子的处方,附子的配伍,是一个大学问,同样是用附子,如果配伍不当,甚至用量不当,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疗效。很多病人在刚开始使用辛温扶阳药物时,可能会出现刚才讲到的一些问题。如果就以这个作为标准来衡量该不该用附子,那就可以说是不负责任了。
  大剂量辛温扶阳药和小剂量辛温扶阳药的辛温扶阳还有一个识证问题,证有显隐。显性的好办,可以胸有成竹。隐性的就难办了,这就要靠你推断这种推断要建立在有把握的基础上。这当然是要有经验积累的。过去,无论是在成都还是在南京,总会有同行认为,我之所以善用辛温,肯定是来找我的病人都是明显的阳虚,明显的寒症,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我的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其他医生那里转来的,是不是他们也再用附子呢?没有!相反的,很多都是在用寒凉,寒凉就是有热证,但是,按热证之为什么治不好?而转过来用附子反而好了呢?这就说明,不是善不善于用温热药的问题,而是善不善于辨识阳虚的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用大剂量辛温扶阳药和小剂量辛温扶阳药的问题,是否大的不会出现问题,小的就会出现问题呢?我看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在这个问题上,山西李可老中医的经验是值得重视的。举个例子,大的石头丢出去,往往只有一个落脚点,小的石头甩出去,落脚点就多了。就像打水漂一样,大石头丢出去,咚的一声就沉入水底,小的呢?小的可以大起很多水漂。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我们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用轻量的附子用时会上火,而用比较大量的附子比如60、70G,或反而下去了呢?中医是讲悟性的,如果你的悟性好,成为一个好的中医并不困难。现在“名医”太多了,当然这是好事,但我希望各位做真正的名医,真正的大家!只有这样,中医才会有发展,才会成为主角。
   再一个就是为什么要用附子,为什么喜欢用附子?为什么喜欢用扶阳药?这是人的生理决定的。从人的生理上来讲,就是阳为根本。人的生理决定于阳,因为阳能够统摄阴。整个生理物质都是由阳来统帅,阳能够决定人生的一切。包括我们的气、血、津、液都决定于阳。如果我们把握住这个根本,就能够达到最佳状态;从治病的角度上讲,可以达到最好的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扶阳问答
火神系列:应用大剂量辛温药后须知常见反应(上)
杂谈“附子、乌头、天雄”
大剂量服用辛温中药,须知服药后容易出现哪些反应(十、下)
冬吃萝卜夏吃姜与早吃萝卜晚吃姜
【肩膀疼,肩膀凉,肩膀举不起来?中医巧用两味药可化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