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单反 Version1.2----zhuan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单反 Version1.2----zhuan

 

留学英国期间,出去旅游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有非常多的同学都会利用假期在英国或者去欧洲旅游,拍下美好的相片作为永久的回忆。正好主页君也准备出去旅游了,最近也开始在研究单反照相机了,正好看到一篇很实用的文章,分享给所有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研究,拍下美美的相片.

2012.06.05:Version 1.0

2012.06.08:Version 1.1(主要更新内容:2个Q&A)

2012.06.15:Version 1.2(主要更新内容:镜头、机身样张对比)

最近有不少朋友想入单反,问我选什么样的机器合适。于是就想到了专门写一篇帖子,谈谈我粗浅的认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因为我自己对Canon的机型、镜头比较了解,这篇帖子就以对Canon的介绍为主。其实其中的方法、思路等等对于其他各个厂家也都是共通的,钟爱Nikon或者其他品牌的读者可以举一反三。

时间关系,有些原理就不详细地展开了,有机会的话,在今后的版本中补充进去~(说明书上会有详解的东西,我也就不做过多叙述了)

先是目录,大家可以根据目录按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地看~

目录

一.为什么要入单反,单反和单电及卡片机的区别

二.看懂单反的参数

三.看懂镜头的参数

四.Canon和Nikon单反简单分级

五.Canon各型号单反的定位

六.购机建议

七.常用拍摄小Tips

八.Q&A

 
-------------------华丽的分割线,之后就是正文咯--------------------

一.为什么要入单反,单反和单电及卡片机的区别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单反、单电和卡片机

单反,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不数码的我们就忽略了...)DSLR(这个D是相对于以前的非数码单反的),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顾名思义,就是内部有一块反光镜,通过反光镜及五棱镜光学取景的相机。

,(也叫微单,不过“微单”是索尼公司的注册商标)单镜头电子取景相机,SLT,Single Lens Translucent,简单地说就是所有没反光镜,电子取景的,可以更换镜头的相机。

,泛指一切轻薄的数码相机(DC,Digital Camera)。

接着我们就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了。 

单反/单电与卡片机的区别是什么?

前两者有很强的操控性,可以换镜头,能让你获得自己想要的拍摄效果;而后者不能,但是后者要轻便得多~ 

单反与单电的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单反有反光镜和五棱镜,通过光学取景(虽然现在的机器也可以强制升起反光镜进行电子取景,But...你要是喜欢这样那就不用买单反了,入单电吧~)

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单反相对于单电的优点有:

1.操控性更好更便利:因为机身体积大,机身上可布置的按键也就更多,操作也就更便捷;而单电基本都是屏幕菜单操作的,比较慢

2. 镜头更好,成像质量更出色:现在CMOS已经比较成熟了(白天室外已经没什么差别了,主要晚上或弱光环境拼高感),主要影响成像质量的就是镜头。而好镜头 有个普遍的特点:重。这也是没办法的,萤石镜片玻璃镜片都重;要轻的复合片树脂片,就容易变形之类的,自然成像就不如前者。而单电的重要卖点就在于相对于 单反的轻便,所以单电的镜头成像质量总体上肯定不如单反的

3.光学取景器实时取景(不过现在电子取景器也基本做到实时了),可以看到真实的被摄景象

4.长得帅,拉风(或者说...装Bility)~(审美问题因人而异~)

单电相对于单反的优点有(都通过优点来说吧~~相机也是爱听好话的嘛,哦呵呵呵~):

1.轻便!(别小看这个优点,即使你试机的时候可能不觉得单反重,但是用着用着多半就嫌重了,所以入单反前一定要做好觉悟哦!)

2.电子取景器对焦更快,全屏幕都可以是对焦点

3.人工智能的前景更出色

通过上述的比较,希望各位再加上自己冷静的思考(虽然多半还是会头脑发热~),确定适合自己的相机类型

如果确实觉得适合入单反的,OK!下面就开始具体介绍单反啦~

二.看懂单反的参数

这一段我们来介绍一下不同级别单反之间会有所区别的主要性能参数一些入门新手可能看不明白的,我加上了注解以Canon EOS 600D为例:

  • 机身特性:APS-C规格数码单反  APS-C指的是一种特定的画幅,也就是相机感光元件CMOS的面积。要解释这个,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全画幅。全画幅是相对于以前的135胶片相机而言的,因 为那种相机的胶片感光面积是36mm*24mm,所以我们就称感光元件CMOS面积为36mm*24mm的相机为全画幅相机。与全画幅相对的,APC是一 种相对定位于业余消费市场的规格,分为三种(H,C,P)最常见的是APS-C规格的机器。APS-C规格的感光元件尺寸是24mm*16mm左右,不同 的厂家有自己的微调,如Canon的一些尺寸为22.3mm*14.9mm,Nikon的则有的是23.2mm*15.4mm。那么感光元件面积大有什么 好处呢?成像质量更高。所以看一个CMOS,不要只看像素哦,面积也是很重要的。
  • 传感器尺寸:22.3mm*14.9mm  就 是上面说的感光元件尺寸。APS-C规格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等效焦距换算系数。我们通常所说的广角(镜头焦距40mm以下)、标准镜头(镜头焦距 40mm~60mm)、长焦(镜头焦距60mm以上。这些都只是大致的,不是严格的数据~)其实是根据35mm胶片的画幅大小来确定的。由于APS-C规 格的感光元件面积更小,那么50mm的镜头在其上面的成像画幅就不如在全画幅相机上来得大了,只能相当于某个更长的焦距的画幅,于是就有了等效焦距换算系 数。Canon APS-C规格系数为1.6,Nikon为1.5(和面积有关,详细的就不赘述了)
  • 影响处理器:DIGIC 4  作用是把感光元件原始电信号(单反RAW格式的照片存的就是原始电信号)转化为直接可见的JPG照片。数字越大越新,你会发现越新发布的机器,影像处理器越新,而且Canon会不吝啬地将新处理器用在新的入门级单反上——这也就说明这个东西不是很重要
  • 取景器视野率:垂直/水平方向约95%(眼点约为19mm) 取景器视野率就是指你从取景器里看到的画幅和实际拍摄得到的画幅之比,95%就是看到的会比实际的要小。眼点指的是能看到取景器内完整画面时,眼睛与取景器的最远距离。
  • 放大倍率:约0.85倍(使用50mm镜头对无限远处对焦)  放大倍率指的是50mm标准镜头对无限远对焦时,取景器里面景物的大小与你实际看到的景物大小之比(我想,APS-C规格的机器应该使用的是等效焦距为50mm的镜头为标准的吧)

其他一些有所区别的重要性能参数:

有效像素;显示屏尺寸及像素;产品重量;产品体积;连拍功能;存储卡类型;ISO感光度

三.看懂镜头的参数

主要介绍Canon的镜头

EF:Electronic Focus电子对焦,也是Canon镜头卡口的名称(对应于Nikon的AF)

EF-S:APS-C规格数码单反专用卡口,只能用在APS-C规格的单反上

IS:Image Stabilizer影像稳定器,即镜头防抖系统(对应于Nikon的VR)

L:Luxury奢华,红圈头的标志~

USM:Ultra Sonic Motor 超声波马达,能快速对焦

UD:Ultra-low Dispersion 超低色散镜片,两片UD一起用大体与用一片萤石镜片的效果相近

S-UD:Super Ultra-low Dispersion 超级超低色散镜片,光学性能接近萤石镜片

来看几个实例:

EF-S 15-85mm f/3.5-5.6 IS USM

APS-C画幅专用镜头,焦段15mm到85mm,15mm端最大光圈f/3.5,85mm端最大光圈f/5.6,有镜头防抖功能,有超声波马达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焦段70mm到200mm,最大光圈恒定为f/2.8,L奢侈镜头(红圈头),有镜头防抖功能,有超声波马达,为该系列的第II代镜头(之前有一款EF 70-200mm f/2.8L IS USM)

教大家几个分辨镜头好坏的小规律~

1.越贵越好,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废话~):但真的差别不会很明显。借用某位前辈在一篇帖子里的比喻:80分的东西卖1000,85分的卖3000,87分的可能就要卖10000了。

2.越重越好:好的成像都是好的镜片堆出来的,好镜片就要重~你想想看好了,玻璃片自然比复合片稳定,也自然更重。超低色散的萤石镜片就更重了。

3.镜头口径越大越好:好镜头一般支持更大的光圈,光圈的定义就是:入光口径/焦距(用一个变焦镜头,你一边变焦一边朝镜头里面看,会发现焦距越长,里面那个通光的口径越大的)

四.Canon和Nikon单反简单分级

停产的老型号就不列出来了 

入门级:

Canon:1100D,550D,600D

Nikon:D3100,D3200,D5100

进阶级:

Canon:60D

Nikon:D90

准专业级:

Canon:7D

Nikon:D7000,D300S

专业全幅机:

Canon:5D Mark ii,5D Mark iii,1DS Mark iii,1DX

Nikon:D700,D800,D3S,D3X

型号规律:

Canon的机型是位数越少的越好,两位数以上,同等位数,数字越大越新(是数字小的机型的升级款);一位数的,数字越小越专业,升级机型在后面加Mark ii,Mark iii以此类推

Nikon的规律...说实话我没有找到Nikon的规律...有谁知道么?求教育~~

 

五.Canon各型号单反的定位

1100D是去年新出的一款初级入门机,很轻,价格也很便宜,而且有四种颜色供选,是Canon第一款彩色单反。

600D所代表的三位数机型是一般的入门机型,不过性能已经很强大了,用的CMOS和60D以及7D是一样的(550D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画质上和两款更高级别的机器几乎是持平的,主要区别就是操控性、耐用性和做工等等了。当然还有个优势就是:更轻!

60D所代表的两位数机型是进阶机型,不过现在这个型号很尴尬,夹在7D和600D之间不上不下的~

一位数机型就要分别讨论了

7D是数码APS-C画幅的旗舰级机器了,操控性非常强大,目前只有一代,是09年出的机型

5D 是全幅机了,也是Canon画质最好的机型(光论画质的话比1DS还要好)。婚纱摄影、毕业照等等对画质要求高,又不需要抓拍、连拍的场合,经常可以看到 5D系列的身影~(前几天路过光草,遇到拍毕业照的,摄影师用的就是5D系列配EF 50mm f/1.2L 红圈定焦头~)

1D系列不是全幅机,而是APS-H规格的(感光元件尺寸27.9mm*18.6mm)定位应该是专业的体育摄影(需要高连拍速度)啊等等的。并且可以扩展到非常高的感光度(感觉像是狗仔队专用...配个超长焦远距离偷拍,正需要高感...)

1DS 系列是全幅机,但是已经是非常老的机型了,最新的1DS Mark iii是07年的机型了,虽然是全副旗舰机,但是其成像质量似乎已经被后来出的5D Mark ii,5D Mark iii推倒在沙滩上了~~但是做工,机身性能都非常出众。据说对焦系统有人眼识别,就是通过记录你的眼球运动,实现你看哪机器就在哪对焦,如果这个功能非 常精准、有实用性的话,抓拍倒是很不错。但是ISO感光度扩展后只有3200,出人意料地低~~大概因为那个时候全幅的CMOS技术还不够成熟吧~(V1.1更新的内容)

1DX是一个新出的机型,感觉像是1D系列的升级款。画幅变成了全副,连拍功能达到了恐怖的每秒12连拍(双DIGIC 5+单DIGIC 4的影像处理器果然不是盖的~)高感更是可以扩展至ISO 204800。这个系列就是追求极致的机身性能而非画质了。

六.购机建议

终于来到核心模块啦~

如果你是要买自己的第一台单反,我是非常推荐1100D(尤其对女生以及预算比较低的)或者550D/600D的。基本的单反操控这两个机型都能满足,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有些什么区别: 

1.CMOS 的像素:1100D是1200万,550D/600D是1800万。不过这点像素差其实不是太大的问题,你又不会每张照片都放得很大去盯着看,正常显示、 打印较大尺寸的照片都没什么差距,而且像素低、感光元件面积又相同,意味着1100D的CMOS每次像素点所占面积更大,其高感表现可能也更出色。事实 上,1100D在ISO 3200都有一定的实用性,完全不逊于550D/600D(相比像素,我个人还是认为高感更重要。现在的相机,白天光线好的环境下拍摄基本无差了,就是拼 镜头;晚上或弱光环境下需要高感的时候才真正开始拼CMOS。要知道Nikon的D90,D300S,D700,D3S可都只有1200万像素~)

2.显示屏尺寸及像素数:1100D是2.7英寸27万像素,550D/600D是3英寸104万像素。这个就是你用相机拍完照,在相机里查看照片的时候会体现出差距,但是你把照片传回电脑后,就跟这屏幕没什么相干了~当然高像素屏确实用着会舒服一点~

3.高清摄像:1100D只支持720P高清,550D/600D支持1080P全高清。不过我几乎不用这个功能~各位按需吧。更清晰同时也意味着烧存储卡,就看是否确有必要了~

4.产品重量和体积:1100D是450g,129.9×99.7×77.9mm;550D是470g,128.8×97.5×75.3mm;600D是515g,133.1×99.5×79.7mm;1100D最轻,550D最小哦~(长期使用这些都是优势啊优势!)

5.连拍速度:1100D最高3张/秒,550D/600D最高3.7张/秒。

6.600D 支持闪光灯无线主控单元功能,1100D和550D不支持。这是个什么功能呢~简单地说就是可以通过相机的自带闪光灯无线地控制其他闪光灯同时闪光。摄影 室布光什么的时候会更方便(后面两者可以通过有线控制来实现)。但是这么个功能,你入门时候是绝对用不上的——首先你就不会去买那么多闪光灯,是吧~

7.600D有个旋转屏,见下图。不过我个人是觉得~~没啥大用,你要是爱拍视频,也许有点用~

买这三款机型入门,我都推荐买套机的。1100D配EF-S 18-55mm IS II;550D或600D的话,就配EF-S 18-135mm IS吧。

注:本贴中价格的报价日期为2012.06.05,黑色为ZOL中关村在线参考价,棕色加粗为易讯网上的报价(如果没有则空缺。有趣的是单机是ZOL的报价低,套机反而是易讯的报价低了),仅提供参考。单反及镜头的价格一直是浮动的(比如前阵子跌了,最近又涨回去了)

1100D配EF-S 18-55mm IS II:3600RMB,3599RMB总重量约710g(机身+电池+镜头+存储卡)!

说 明:18-55mm的焦段在APS-C画幅上等效焦段就是28.8-88mm,基本覆盖了常用焦段了(长焦端略短,能多涵盖一些85-135mm最佳人像 焦段就更好了。不过有88也够用了)。毕竟这个镜头很便宜,不能要求太多。同时也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轻!200g的挂机套头啊!配上1100D非常便携!

550D配EF-S 18-135mm IS:5700RMB,5699RMB总重量约985g

600D配EF-S 18-135mm IS:6200RMB,6098RMB总重量约1015g

说明:550D/600D虽然也设有18-55mm套头,但是我觉得你既然已经决定买这个档次的机器了,那就多掏点银子入18-135套头吧,非常值。第一,等效焦段28.8-216mm,完全覆盖常用焦段了;第二,成像质量更高;第三,这个镜头单买的话要3100RMB3129RMB,但是在套机里面一起买只比单机价格增加了2000不到!很划算。

综上,1100D最大的突出优势就是轻、便宜,还能挑颜色(很多女生喜欢红色的),其操控性对入门来说完全足够了

550D和600D差在哪儿呢?主要就是旋转屏了(无线主控几乎用不到),还有就是价格~如果你不刻意追求新款,不经常拍视频的话,我觉得550D即使放在现在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有些朋友希望入门时候更“一步到位”一些,想入更高级别的机型。那接下来就来介绍一下更高级别的机型和入门机(以600D为比较对象)的差别吧。

在此我们将比较600D和60D、7D以及5D Mark ii/iii的区别(1系列我就不比较了,会买1系列的都是诸如记者之类的业内人士,也不需要看这个帖了吧~)

感光元件CMOS 就不用多说了,5D是全幅机,36mm*24mm,2100/2200万像素,600D/60D/7D用的是同一款CMOS,22.3mm*14.9mm,1800万像素

最高快门速度,600D为1/4000秒,高阶机型为1/8000秒——其实你用来捕捉水滴什么的,1/4000也够用了~

自动对焦系统, 最好的是5D iii,最新,机型也最好;其次是7D;再次是5D ii(昵称:无敌兔),因为发布得早,所以对焦系统不如7D;60D和600D都是9点自动对焦,不过60D中央是双十字的,可以理解为更敏感一点。其实 你如果不是抓拍的话,一般都是中央最敏感对焦点对焦,然后重新取景的,我个人觉得这个差别也不那么重要

视野率、放大率,7D是双100%(卖点之一),5Dii/iii的视野率是98%/100%,放大率0.71倍,60D/600D视野率都是95%,放大倍率0.95/0.85;视野率比较重要,但是95%和约100%实际应用没什么不适的

ISO感光度,5D ii/iii最高可扩展至25600,其他三款可扩展至12800,但一般也就用到3200了,再往上噪点就比较明显了;还有就是高阶机感光度支持1/3 档调整,比如说1600和3200之间你还可以手动选择2000,2500,而600D只能1600直接调到3200;我觉得这也不是什么问题,虽然现在 自己用的7D可以1/3档地调,但我大部分时候还是习惯地用100/200/400/800/1600/3200这些感光度~最多利用一下2000和 2500,低感部分没必要那么细致。

连拍速度,5D ii最高3.9张/秒,5D iii最高6张/秒,7D最高8张/秒,60D最高5.3张/秒,600D最高3.7张/秒。还是那句话,不常用~~甚至~~几乎不用...用的时候3张/秒也就够了~

白平衡,60D 以上高阶机支持2500K~10000K手动设置色温,600D只支持预设(Canon的预设为日光5200K,阴天6000K,阴影7000K,钨丝灯 3200K,白色荧光灯4000K)和自定义。一般也够用了,你实在对色温有非常精准的要求,教你一招:拍RAW,然后后处理。因为色温本来就是影像处器根据你的设置处理出来的,感光元件感应到的电信号还是一样的。

闪光灯同步速度入 门机的闪光灯同步速度是1/200s(可以简单理解为,使用闪光灯时使用的最快快门速度),60D和7D是1/250s,5D系列是1/200s(可能是 因为感光元件面积大了,快门帘幕速度就上不去了)。你想5D也能接受1/200s的速度了,入门机自然也没什么大碍。而且一般入门新手用闪光灯都是在弱光 环境下,这种时候快门速度快不了。逆光补光、对自然光加辅助光才可能需要较快的快门速度。

做工、耐用性等 等,这个自然是高阶机要好了。快门单元更精准寿命更长:5D/7D系列为15万次,60D为10万次,三位数机型好像是5万次,但是这5万次绝对够你用了 啊,就算你每个月都像毕业季那样过拍1000张撑死了吧?那也够你用4年了,而且三位数机型换个快门也就几百元~多数的情况是,快门没用多少次,新机型出 现了,你开始跃跃欲试想换新机器了。这种时候,耐用性反而就变成“缺点”了不是~让你找不到换新机器的借口了。还有就是60D是半金属机身,7D/5D系 列都是全金属机身,抗造耐摔~但是这种精密仪器你会摔嘛~就算机身摔得起镜头也摔不起啊,而且金属机身也就意味着:重!另外就是按键、表盘设计的便利性, 依然还是那句话,用起来没差多少...价格倒差了不少~既然是买入门机,就别追求这些东西了。

其实即使你有一定的基础,或者预算比较充足,在600D/和60D之间犹豫的话,我也不推荐60D。一 方面就如前面所说,增加的操控便利性其实没那么紧要,增加的重量倒是挺麻烦的~另外就是60D套机多出来的镜头选择并不比600D好——如果你真想入 60D,我依然推荐你选择EF-S 18-135mm IS套头。60D的其他两款套头:18-200mm和17-85mm,前者多出来的焦段很少会用,却因此损失了成像质量,而且绑作套机一起买的优惠额度也 不如18-135mm。17-85mm据说排线有设计缺陷,再说现在有15-85mm(7D的套头)了,而且单买15-85也没比买套机时候贵多少(不像 18-135,作套机买的时候明显合算)。

关于镜头,入门机型用套机镜头挺合适的,如果想玩大光圈定焦(可以拍点特效),可以入EF 50mm f/1.8 II 650RMB,699RMB, 可以说是Canon性价比最高的镜头之一,在APS-C画幅上相当于80mm,正适合人像。至于更好的镜头,还是老话,效果差得不多,但是价格差很多。其 实就和机身一样,操控性好一点点,做工好一点点,价格就差很多。所以,其实所谓的“配套”,是比较合理的。什么样的机身配什么样的镜头。三位数的机身如果 配个红圈头,首先比例就不和谐~头重脚轻的~而且,常见的红圈挂机头(就是经常挂在机器上到处拍的)就是24-105 f/4L和24-70 f/2.8L,都是从24mm开始的焦段,放到APS-C画幅机上就等效为38.4mm了,几乎没有广角端了。如果为此你入更广角的红圈头,比如 17-40 f/4L的平民红圈头(是第二便宜的红圈头)5100RMB,4999RMB, 其实它的成像质量和15-85 f/3.5-5.6 5360RMB(一查才发现涨价了,啊哈哈哈我手里的镜头更值钱了~)是差不多的(后者因为是专门针对APS-C画幅的镜头,可能优化做得好,又由于不能 用于全幅机,所以就不贵)。如果你转而选择16-35 f/2.8L II的话,那可就贵死你了,10700RMB,10599RMB。所以我是不建议在APS-C规格的机器上使用红圈挂机头的。反过来也一样不和谐:你一个5D Mark iii的机身上配了一个EF 50mm f/1.8 II,这就无法体现出5D系列的画质优势了。

高阶型号镜头搭配建议:

60D 配 18-135mm IS套头,可以加50mm f/1.8或50mm f/1.4 2700RMB,2699RMB;70-200mm f/4L,5100RMB,4999RMB(小小白,最便宜的红圈镜头,而且还是白炮哦!“拉风”性价比最高~但是今天查的时候好像和17-40一个价了,见下图)

7D配15-85mm IS套头,可以加50mm f/1.4,70-200mm f/4L IS(爱死小小白,爱死源自“IS”)8200RMB,8499RMB,或70-200mm f/2.8L IS II(爱死小白兔)15300RMB,15299RMB

5D Mark ii/iii,推荐两种配法:

一:(两支变焦头覆盖常用焦段)24-105mm f/4L IS(5D系列套头)6200RMB ,7899RMB(这俩报价差得有点悬殊...)或24-70mm f/2.8L 11900RMB,12888RMB;加配70-200mm f/2.8L IS II

二:(全面定焦头极品画质~)24mm f/1.4L II,10600RMB,10599RMB;加50mm f/1.2L,10600RMB,10799RMB;加85mm f/1.2L II,14000RMB,13999RMB;加200mm f/2L IS,41900RMB

购机必备配件:

1.SD/SDHC /SDXC卡或CF卡(由机型决定),容量大小根据自己需求决定,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卡的写入速度。可以根据自己对连拍、摄影的需求来决定。对于入门机 型1100D,15M/s应该够了,对于550D/600D,30M/s足够了(15M/s也能用,连拍/拍视频的速度/长度会受限),再往上根据自己需 求来判断吧

2.UV镜,虽然说是说UV镜能滤掉紫外线,但其实差的UV镜在这方面没什么用,还减少入射光线(好的也会减少入射光,只是程度小)。现在UV镜主要的作用变成防尘了,推荐根据镜头来定UV镜的档次,大约买价格在镜头价值1/20左右的UV镜就可以了

3.摄影包,基本要求:软,能保护机身和镜头;如果能防尘防雨就更好了

4.备用电池,买机器送一块原装电池,再配一块国产电池备用就行了

购机推荐配件:

1.三脚架:想出好片,尤其是夜晚想拍一些长曝光的照片必备。旅行携带不便的话,可以使用替代品:豆袋

2.遥控器

3.LCD屏幕膜

4.拭镜纸、镜头笔、吹气球

购机可选配件:

1.18%标准灰度卡(背面为白色,可设置自定义白平衡)这个主要是为了准确测光的。但是现在数码机拍完就能看,其实只要根据前一张的效果来微调曝光设置获得想要的曝光就可以了。不过这东西体积不大,价钱也可以接受,放摄影包里放一张也无大碍

2.外接闪光灯

3.反光伞等专业设备,不过这个说下去就没底了~

购机不推荐配件:

1. 手柄:手柄的作用无非是两个(三个),1补充电力增加相机续航时间,2增加配重,在使用又重又长的镜头时更平衡,(3有些人认为竖拍更方便)。不过,一 者,现在电池续航能力都很不错了,配有备用电池一般完全够用了(而且充电很快的),二者,入门机不会配又长又重的白炮的,而且,加了配重也未必对每个人都 好~但是增加重量,总是麻烦的事~

最后提醒一件购机注意事项: 如果你是去数码广场/商场之类的地方现场购机,如果对方看你挺了解行情,报出了明显比较便宜的套机价格,那么你在购买配件的时候(一般都会同时买)一定要 小心了,要么事先查清楚自己想要的配件型号的价格,要么就拿个手机上网当场查。因为这种情况,商家往往在配件上赚你油水,不会白白让你买到那么优惠价格的 套机的。

机身、镜头样张对比:(Version 1.2更新的内容)

在此首先感谢方舟同学慷慨借用Canon EOS 550D机身及18-135mm IS镜头配Kenko 67mm UV镜

Canon EOS 7D 配 EF-S 15-85mm IS USM,1/160,5.0,ISO800

Canon EOS 7D 配 EF 50mm F/1.8,1/160,5.0,ISO800

 Canon EOS 7D 配 EF-S 18-135mm IS,1/160,5.0,ISO800

Canon EOS 550D 配 EF-S 15-85mm IS USM,1/160,5.0,ISO800

Canon EOS 550D 配 EF 50mm F/1.8,1/160,5.0,ISO800

Canon EOS 550D 配 EF-S 18-135mm IS,1/160,5.0,ISO800

Canon EOS 7D 配 EF-S 15-85mm IS USM,1/100,8.0,ISO3200

Canon EOS 7D 配 EF-S 15-85mm IS USM,1/100,8.0,ISO3200,加B+W 72mm UV镜

Canon EOS 7D 配 EF-S 18-135mm IS,1/100,8.0,ISO3200

Canon EOS 7D 配 EF-S 18-135mm IS,1/100,8.0,ISO3200,加Kenko 67mm UV镜

Canon EOS 550D 配 EF-S 15-85mm IS USM,1/100,8.0,ISO3200

Canon EOS 550D 配 EF-S 18-135mm IS,1/100,8.0,ISO3200

滤镜对比,从小到大依次是:

Kenko 52mm UV镜 (30RMB)

Kenko 67mm UV镜 (约70RMB)

B+W 72mm UV镜 (480RMB)

光从这张照片就可以看出透光性的差距了...

上述样张在下面相册中也有,可以打开多个窗口看放大图,更方便大家对比:

http://photo.renren.com/photo/243250518/album-620343052

总结一下:这次对比的三款镜头:EF-S 15-85mm IS USM,EF 50mm F/1.8,EF-S 18-135mm IS

反差和锐度的表现基本都是:15-85mm > 50mm F/1.8 > 18-135mm

但是就像大家看到的,差距非常有限~锐度的差距,你不放大照片基本看不出(而实际拍照时你也不会有多少张照片会放大到100%看的),反差、色彩炮和还稍微能看出点细微的差距。

至于机身,那放大到100%也难以分辨了:7D和550D本来就是一块CMOS嘛!高感(ISO3200)表现也差不多。

所以这下大家相信了吧,入门机完全有能力出好片,只是做工、操控便利性、手感不如高阶机:但那些对于入门新手来说,是他们追求的东西不?起码不是第一追求吧,想玩单反,多半是为了拍出好照片吧?

而且,拿着台高阶机,虽然帅气拉风,但同时也更嘲讽:拍出好照片是应该的,拍不出好照片可就要被戴上乱花钱的帽子了哦~~但是如果用的是入门机:本来就是入门学习中嘛,出不了好片有什么奇怪的,是吧~

顺便一提取景地,打个小广告:Hi-Story,坐落于复旦大学(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邯郸本部第六教学楼南面,在六教小食堂东~我朋友开的咖啡店,价位适合于学生群体哦~也来感受一下小资情调吧,欢迎大家前往捧场~附上几张现场照片


七.常用拍摄小Tips

通常好的照片是有一个主题/目的的,而照片其他的背景都是为了这个主题服务的,或助于突出这个主题,或助于丰富主题、表现主题。而多余的会分散注意力的元素,是需要尽力去除、简化的。

各种摄影技巧,都是为了根据不同情况的需要来实现这一点的。(Version1.1更新的内容)

1.机器到手后,请翻阅说明书了解基本操作

2. 请使用安全快门。一般快速速度快于1/等效焦距(单位mm)s的时候可以避免手抖造成的画面模糊,这个快门速度就是安全快门。实际应用时,一般建议使用更 快的快门,比如2倍于安全快门速度的快门。另外,如果镜头带IS功能,一般可以相当于提升了3~4级快门速度(每一级差2倍,即相当于提升了8倍或16倍 快门速度),这种情况下,推荐使用快于4/等效焦距的快门速度,一般不会糊(当然还是尽量快些好),不过要注意,如果快门太慢,即使你手不抖,被摄对象也 有可能抖动哦

3.一个镜头最佳成像光圈一般比最大光圈小两档(也就是最大光圈数值乘以2)。不过现在制作工艺越来越好,即使在最大光圈,镜头的成像质量也差不了多少。

4.拍摄夜景测光时,(尤其是矩阵测光这种比较平均的测光模式),由于测光的时候对亮灯处和黑暗处都做了测光,所以得到的曝光量是偏大的。这种时候请减少曝光量(降低ISO,加快快门或缩小光圈/增大光圈值)

5.艳阳天拍人像请利用阴影,否则太阳会照得模特睁不开眼

6.追踪拍摄等想拍动态效果的时候,请关闭镜头的IS功能(开关在镜头上)

7.使用IS时,半按快门后请保持相机位置0.5~1s以启用IS功能

8.关于白平衡色温~具体原理讲起来太繁琐了,教一个判断技巧:如果觉得照片偏蓝/不够红,希望更红一点,请增高色温;如果觉得照片偏红/不够蓝,希望更蓝一点,请降低色温

八.Q&A

有问题的可以留言,我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在此作答。

Q1.选什么样的镜头、焦段合适?(V1.1更新的内容)

看你常拍的题材。如果喜欢风景摄影,那么要注重一下广角端(视角大,画幅里能收录更多的内容,画面里的景象小)。
如 果经常拍人像,那么一般来说最适合的人像焦段是85-135mm:这个焦段是指,使画面主体为人像(半身像)时,85-135mm的焦距对应的拍摄距离正 合适。所谓正合适,就是较大程度地避免了透视畸变带来的影响。透视畸变,简单地解释,就比如:离你1米和2米的两样一样大的物体,你会觉得2米的那个比1 米的小很多;但是离你10米和11米的两个同样大的物体,你就会觉得它们差不多大了。所以你如果使用广角端,即很短的焦距,同样要把人像拍满画面的话,就 会和模特离得非常近(手持自拍的时候也有这个问题),这会造成“大鼻子”的透视畸变——因为鼻子比脸更接近镜头,就会显得更大;如果太远的话(很长的焦 距),整个人脸就会显得扁平,不生动~;知道了所谓85-135人像焦距的原理后,就可以灵活应用了——其背后的本质是拍摄距离来避免透视畸变,那么如果 你拍的人像占画幅的比例不那么大,也可以使用更短的焦距的。
特别长的长焦一般是用来动物摄影之类的。因为你不能离动物太近,所以就用长焦镜来“拉近”
总之,选机器也好,选镜头也好,都旨在“合适”,合适的就是好的。别人嘴里的好坏对你这一个体来说没有直接意义。

Q2.选Canon好还是选Nikon好?(V1.1更新的内容)

这 是个经典的无解老问题了~有些老话诸如什么“C适合人像,N适合风景”,现在工艺的水平,已经没什么差了(有机会你自己试试就知道了,当然设置要自己调好 了哦~别一个风景模式锐度高、一个人像模式锐度低然后都拍了人像在那里比~~)。因为这两家的镜头不兼容,所以你选了任何一个品牌,以后要转就不那么容易 了(成本高~)。选择任何一个厂家,都等于选择了其背后整个一套服务。原本Canon在数码领域有一定的优势,因为进军早,CMOS什么的也做得更好;不 过最近Nikon发布的一批新机器在像素上高得有点骇人(入门机D3200好像就2300万像素,比无敌三还高,D800 3600万像素是D700的三倍。。。)不知道有没有因此而损失高感表现~静候市场反应~。总之一句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单反的主要参数还是差不多的, 对其他厂家机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照本帖中的方法,自己去看看钟爱的品牌的机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形式感:如何让你的照片脱颖而出
如何用廉价头拍佳片
相机品牌之佳能
EF 8
用相机写一篇春日物语
人像摄影入门宝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