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为培训视频1
userphoto

2022.09.23 湖南

关注

NR覆盖关键指标:

  5G 中覆盖类的关键指标主要还是 RSRP 和 SINR ,但是 5G 中
RSRP/SINR 的种类和 LTE 不同。具体来说, LTE 中的 CRS 功能,
在 5G 中被剥离为两种测量量 SSB 和 CSI -RS,如下表

SS-RSRP/SS-SINR 

  •  SS-RSRP:协议中定义为在SSB测量配置周期内,小区下行承 载辅同步信号的RE上功率的线性平均值。UE的测量状态包括 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和RRC_CONNECTED态
  • SS-SINR:定义为主服务小区承载辅同步信号的RE的功率, 除以在相同频率带宽内的噪声和干扰功率
  • SS RSRP和SINR:在同步信道上测量,受网络规划(拓扑, RF参数)以及波束扫描的影响,能够表征小区的覆盖能力

CSI-RSRP/CSI-SINR

  • CSI-RSRP:协议中定义在不同天线端口下配置的CSI测量频率带宽上的RE的CSI参考信号的功率线性平均值,UE的测量状态是RRC_CONNECTED态
  • CSI-SINR:协议中CSI信干噪比定义为在携带CSI RS信号的RE上的CSI接收信号功率,除以对应带宽上的干扰噪声功率
  • CSI-RSRP和SINR:受用户分布,小区负载等影响,表征网络对用户的服务能力

覆盖优化目标

NR覆盖优化的目标主要有三个:

  1. 􀀀优化信号覆盖,保证目标区域的RSRP/SINR满足建网的覆盖标准,保障用户接入
  2. 解决路测过程中发现的RF问题:如弱覆盖、越区覆盖、乒乓切换、切换带不合理、干扰问题等
  3. 结合吞吐率情况,优化覆盖区域和切换带,当然速率还和环境强相关的Rank等因素

覆盖优化目标(续) 

 针对不同的目标场景,覆盖优化的建议标准有所不同,如下表

02 5G覆盖规划特点

 

LTE和NR覆盖差异(续)

 

NR广播波束场景化

 

 

NR广播波束场景化 

 参数NRDUCellTrpBeam.CoverageScenario可以配置覆盖场景,配置建议:
       􀀀 一般情况下,推荐配置为场景DEFAULT,适合典型三扇区组网
       􀀀 当水平覆盖要求比较高时,推荐配置为场景SCENARIO_1、SCENARIO_6、SCENARIO_12,远点可以获得更高的波束增益,提升远点覆盖
     􀀀 当小区边缘存在固定干扰源时,可以考虑场景SCENARIO_2、SCENARIO_3、SCENARIO_7、SCENARIO_8、SCENARIO_13,缩小水平覆盖范围,避开干扰

 NR广播波束场景化(续)

􀀀 参数NRDUCellTrpBeam.CoverageScenario可以配置覆盖场景。
配置建议:
􀀀 当只有孤立的建筑时,推荐配置为场景SCENARIO_4、SCENARIO_5、SCENARIO_9、SCENARIO_10、SCENARIO_11、SCENARIO_14、SCENARIO_15、SCENARIO_16,可获得水平面覆盖较小,不适合连续组网
􀀀 当只有低层楼宇时,可以从场景SCENARIO_1~SCENARIO_5中选择
􀀀 当存在中层楼宇时,可以从场景SCENARIO_6~SCENARIO_11中选择
􀀀 当存在高层楼宇时,可以从场景SCENARIO_12~SCENARIO_16中选择

NR广播波束倾角、方位角

 NR支持远程调整下倾角和方位角的功能,调整以1° 为粒度,可以降低选站规划和站点优化难度和成本

 

NR功率分配原理 

 5G RAN2.1支持对SSB、Common PDCCH(RMIS DCI、Paging DCI、OSI DCI)、User PDCCH、PDSCH Msg-2、CSI-RS进行静态功率调整,即:相对于“基准功率”,设置偏置
􀀀 小区基准功率ReferencePwr=MaxTansmitPower-10*lg(RBcell*12)
􀀀 其中:MaxTransmitPower表示每个通道的最大发送功率,单位为dBm,可通过参数NRDUCellTrp.MaxTransmitPower配置
􀀀 RBcell表示小区总带宽对应的RB个数,每个RB包含12个RE 

5G RAN2.1支持对SSB、Common PDCCH(RMIS DCI、Paging DCI、OSI DCI)、User PDCCH、PDSCH Msg-2、CSI-RS进行静态功率调整,即:相对于“基准功率”,设置偏置
􀀀 计算其他信道或信号每RE上功率(dBm)=ReferencePwr+偏置+10*lg(RFChannelNum)
􀀀 偏置指的是各物理信道或信号相对于“基准功率”的偏置值,见前文覆盖影响参数
􀀀 RFChannelNum表示射频物理通道个数

覆盖问题分析流程
覆盖问题优化原则

  1. 原则1:先优化SS RSRP/CSI-RSRP,后优化SS SINR、CSI SINR
  2. 原则2:先优化越区覆盖,再优化重叠覆盖
  3. 原则3:优化切换带、控制重叠覆盖,保障SS RSRP/CSI-RSRP的同时优化乒乓切换
  4. 原则4:优先调整软参,其次才是硬调或站点拓扑调整

5G覆盖参数核查

NR覆盖优化的初始阶段是获取基础数据,包括:
􀀀 规划参数,包括PCI、PRACH、邻区等
􀀀 基础工程参数
       站址分布,基站经纬度等
       AAU通道数、挂高、方位角、下倾角
􀀀 小区规划覆盖距离
􀀀 电子地图、覆盖场景分类等
􀀀 小区配置参数:主要是接入、重选、切换、功率配置相关参数
􀀀 小区性能统计

 

 

5G弱覆盖问题分析 

覆盖区域RSRP小于网络设计值,空口质量差,显著影响网络接
通率、掉话率、小区吞吐率
 发现弱覆盖, 通常需要排查如下因素:
􀀀 设备故障、工程质量
􀀀 建筑物遮挡
􀀀 TRP发射功率配置低
􀀀 网络结构
 弱覆盖的优化手段通常有:
􀀀 调整天线或AAU方向角和下倾角
􀀀 增加天线或AAU挂高
􀀀 调整基站发射功率
􀀀 新增站点或者室内覆盖系统

 弱覆盖优化案例

        问题路段位于Cell1和Cell2的侧面,将这两个小区的覆盖场景从DEFAULT(默认场景),调整为SCENARIO_1(水平110度垂直6度), 扩宽水平波瓣宽度可加强对问题路段的覆盖电平
       Cell3的覆盖场景从DEFAULT(默认场景),调整为SCENARIO_7(水平90度垂直12度),增加垂直波宽可以有效提升对路面的纵深覆盖,从区域覆盖预测对比结果可以看出优化后该小区正面覆盖区域明显变好。广播波束下倾角下压3度可以提升对近点的覆盖电平

5G越区覆盖问题分析

越区覆盖

越区覆盖一般是指某些小区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域
􀀀 如下图所示,Cell A为越区覆盖小区

常见原因分析
􀀀 天馈因素:天线(或AAU)挂高太高、方位角、下倾角设置不合理,或者基站发射功率太大
􀀀 站址因素:由于“波导效应”使信号沿着街道传播很远
􀀀 无线环境因素:大片水域反射等场景
对网络的影响
􀀀 业务感知:越区覆盖容易引起乒乓切换或带来干扰,业务感知差,且容易掉话
􀀀 网络指标:掉话率高、切换成功率低、速率低等

 越区覆盖问题解决措施

如果站高明显过高,则降低天线高度
􀀀 适当调整方位角,避免扇区天线的主瓣方向正对道路传播,使天线主瓣方向与道路方向稍微形成斜交
􀀀 如果方位角基本合理,则考虑调整下倾角。下倾角的调整包括电子下倾和机械下倾两种,优先调整电子下倾角,其次调整机械下倾角
􀀀 在不影响小区业务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小区发射功率
􀀀 以上措施若效果不明显,则根据实际测试情况,配置邻区关系,保证切换正常,保持业务连续

越区覆盖优化案例

现象描述:某局点NSA组网,在用TUE拉网测试时,发现在某个特定位置总会发生掉线,但相同位置用CPE拉网测试没有出现问题。

越区覆盖优化案例 

 问题分析
􀀀 现场核查发现PCI为338的站点位于一座小山上,站高较高,
覆盖较远
􀀀 CPE与TUE在同一地点,发生的现象却不一样。分析CPE测试的LOG,对比TUE测试的LOG,发现CPE在同一地点收到的PCI为338的信号要弱很多,至少低了20dBm,TUE与CPE现象不
一样原因主要有如下两方面:
􀀀 TUE规格为4T8R,CPE规格为2T4R,所以理论上TUE接收信号的灵敏度要比CPE好,更容易收到远处的信号
􀀀 TUE天线的位置在一辆中巴车的车顶上,高度较高、不受遮挡;CPE通常放于测试车内,还有路面绿化带的影响,受遮挡相对严重

越区覆盖优化案例

问题根因
􀀀 PCI为338的NR小区越区覆盖
􀀀 TUE天线灵敏度较高,且受遮挡较少,更容易接收到远处的信号
􀀀 PCI为313小区与PCI为338小区间的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
􀀀 解决方案
􀀀 将PCI为338的小区电子下倾角增加1度
􀀀 将PCI为338的小区功率降低3dB
􀀀 将PCI为338的小区到313小区的CIO由0改为3
􀀀 复测后发现越区覆盖问题解决,未触发异常切换

5G重叠覆盖问题分析

重叠覆盖问题主要体现为多个小区存在深度交叠,RSRP较强,但是SINR较差,或者多个小区之间乒乓切换导致用户感知差。可通过以下两个条件来判断是否存在重叠覆盖问题:
􀀀 绝对RSRP门限:重叠区域内,RSRP>该门限的小区数大于等于3个
􀀀 相对RSRP门限:与最强小区RSRP差值在一定门限(一般3dB)内的小区个数在3个或3个以上
􀀀 重叠覆盖产生原因主要是城区内站点分布比较密集,信号覆盖较强,基站各个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设置不合理,造成多小区重叠覆盖

对网络的影响
􀀀 业务感知:同频小区之间造成强干扰,导致业务质量差;发生频繁切换,容易掉话
􀀀 网络指标:接通率较低、掉话率较高、切换次数很多,切换成功率较低
重叠覆盖多发区域
􀀀 密集城区的十字路口、高架路、高楼的高层、水域周围等

重叠覆盖问题主要是解决好切换区域的各小区覆盖电平强度关
系,常见的优化方法如下:
􀀀 识别问题区域多个覆盖小区的主从关系,确定主服务小区
􀀀 通过调整波束、下倾、方位角、功率等手段加强主服小区的覆盖
􀀀 通过类似手段减小非主服小区在问题路段的覆盖,减小干扰
重叠覆盖优化案例
背景:某运营商5G实验局新建10个NR站点组成的“环形”场景,路测过程中发现某拐角区域主导小区交替频繁,存在乒乓切换现象,影响该区域的拉网速率

 原因分析:
􀀀 分析测试数据,在拐角处有3个小区(PCI=431/435/438)的SSRSRP电平值差异在3dB以内,拐角处共有3次同频切换,在NSA组网中,辅站频繁切换会导致测试速率短暂“掉坑”
􀀀 查询辅站A3事件的配置,A3的迟滞(Hys)和偏置(Off)之和是1dB,在重叠覆盖区域该门限过低,导致终端频繁切换
􀀀 A3公式: Mn+Ofn+Ocn-Hys > Ms+Ofs+Ocs+Off
􀀀 处理措施:
􀀀 通过参数,调整431小区波束下倾角到3度,调整438小区波束下倾角到2度
􀀀 调整435小区HandoverA3Hyst为4,增加同频切换难度
􀀀 优化效果:拐角处拉网切换次数减少为1次,速率也有所提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GNR无线覆盖优化指导手册
SSB多波束解决局部深度弱覆盖问题
5G(NR)网络RSRP测量和映射
5G NR无线覆盖优化指导书
无线网络优化毕业论文
5G路测下行速率优化指导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