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经》的大智慧(127)
userphoto

2023.07.30 湖北

关注

编者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可能大家都听过这句话,但是很多人不懂它的内涵是什么。这句话出自非常流行的一部佛经——《心经》。其实,这句话的意思,远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它包含非常深厚的“般若空性智慧”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

《心经》一共只有260个字,虽篇幅短小,但内涵却极其丰富,是般若智慧的高度浓缩,而且流传久远广泛,在佛教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禅宗文化”选择连载广东云门寺明向大和尚所讲的《心经》讲记,希望传承正见正信的佛教文化,帮助大众认识到心经中的大智慧,启迪我们本具的大智慧。

什么叫中观?

第三个是“中观”。什么叫中观?权教菩萨(还没有明心见性的)虽能“入空”证道,“出假”度生。但入空的时候,认为有理可证,这是证道的执着。出假的时候,认为有生可度,这是度生的执着。总之,偏离中道。空、法两边不忘,不能离开执着,所以不能圆融中道,须以“中观”照之。入空时不着于空,出假时不住于相,色空是平等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当体即空”,就是“色不异空”。

即假:“即假”是什么意思?“空不异色”。

即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自然而然念念度生,不见有生可度。心心求佛,而不见有佛可求。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菩萨。所以,也没有圣可求,也不见有凡可度。所以无证、无度而不妨终日如是度、如是证。

空假圆融,色空无碍:这就是中观。中观起什么作用?中观起的作用是破权教菩萨空、假两边的执着:证空的时候以为有个理体可证,出假度众生的时候认为有众生可度。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认为有佛可求、有生可度都是不圆融,还有障碍。必须要由中道来圆融、破执。虽念念度生,而不见众生可度;心心求佛,不见有佛果可成。所以无证、无度,但不妨碍终日证、终日度。终日用功又不著用功之相,不着终日度生想。所以如是证、如是度,空假圆融,色空无碍,这就是中观。中观是为了破除权教菩萨没有实证真心本性而落两边的执着。

中观好处——圆满成就菩提

两边的执着不能圆融,不能彻底破除,还有一些障碍,不能圆满成就菩提。这就须要中观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破执。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中观。“色不异空”是空观。“空不异色”是假观。

我们(上面)是用三观来解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第三种方法来解释这四句话。

我们再从第四个方面来分析这四句话。即从反面的角度看(这四句话),不是从正面角度来看。

什么叫妙体、妙用?

如果色异于空,色即失去了妙体。如果色是在空性之外,就会失去妙体。

如果空异于色,空不在色之中,就失去妙用。

如果色法、一切万法离开了空性,或者说一切万法离开了我们的真心本性,那么它就失去了妙体。“异”就是“离开”或“不同”的意思。就是失去真空理体。

如果我们的空性是在一切万法之外,那么空性如何表现它的妙用?没办法表现它的妙用。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心有没有用?一切万法都是我们心性显现的,都是我们的妙用,都是我们的相和用。相是我们心性所显现的。所以,我们的心性表现在哪里?处处都是我们心性表现的地方,处处都是色受想行识,都是我们心性的表现。我们的真如本性没离开过一切万法,所以圆融无碍。一切万法明明了了清清楚楚,因为这是相。如果没有我们的真性,怎么能显现一切万法的相。一切万法都是我们真如本性的相和用。

这个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说。如果色、空不是一体,色空不“相即”的话,这体、用就有隔阂了,有障碍了,就不能圆融了。一切万法就是因为空性才能成立,所以一切万法都不能离开妙体。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烧瓦、砖、瓷器,肯定要用泥巴。假设这个泥巴不是空性的话,假设泥巴有主宰性、独立性、永恒性,我们怎么搞,它都不会变,它就不可能因为火、工艺种种的因缘和合能变成种种的器具。正因为泥巴没有三性,所以不同的因缘表现不同的状态。万法之所以能生、能灭,就是没有自性(三性)。反过来这样说:假设泥巴有自性,即有主宰性有独立性有永恒性,就是说自己可以主宰自己,不受控制,不受影响,可以独立,火来烧也不变,影响不了的。所以缘起的当下就是性空。怎么才能缘起?就是因为性空,才能缘起。

我们从缘起看到一切法没有这三性。正是因为它没有三性,就不能独立、主宰、永恒。所以,不同的因缘聚合就生起不同的现象、不同的法。正是因为一切法“性空”,所以它必然表现为缘起状态。正是一切法都是缘起的状态,所以它没有自性。

体妙用的好处——缘起性空才有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

缘起性空,正是因为性空才缘起,所以说这个法、这个色、这个相就是不能离开空性的,离开空性就没有法的存在,它就失去妙体!如果没有缘起的表现,就失去了妙用!

正是性空缘起,所以表现出来大千世界无量的、生生灭灭的变化。大千世界为什么这么丰富?就是因为空性!如果有自性的话,就全部都是死寂的、不动的。你也是死的,我也是死的、僵硬的。世界没有死的人,也没有活的人出来,也没有新生的出来。天天建一个房子……地球将来就全都是房子。这就不行了。比如老虎说它要主宰,要生个百胎千胎的,可以主宰嘛,可以说了算嘛。行吗?不行!

正是这个世界是缘起,没有三性,才表现得世界丰富多彩,这就很妙了。不妨碍妙用。不妨碍有电,不妨碍电视机很丰富。为什么这么丰富?就是不断的缘起。不同的程序,就表现不同的变化。如电脑程序改变了,另外的东西就出来了。事物也就是一样。

我们首先要解脱,不能执着。要是执着、光是顾着丰富多彩的话,就会跑到丰富多彩的地狱里去,刀枪剑树,油锅“咕噜咕噜”的响……那也是缘起的!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但跑到地狱的这个性空缘起,不好啊,你受不了。

首先要明白缘起性空(色不异空),破掉我们的我执,然后从空性起妙用(空不异色)。没有前面的基础,一不小心就掉到地狱里去。破除“我执”才能圆融无碍。

从反面来说,色是不能够离开空性的,空性是不能够离开色的。如果离开,万法根本都不可能存在,我们的心也失去了妙用。所以,从反面可以证“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连载待续)

明向法师

现任广东省韶关市云门山大觉禅寺方丈,广东佛学院云门学院院长,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政协委员、韶关市佛协常务副会长、乳源瑶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韶关市人大代表等职。

往期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传承 | 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124)

传承 | 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125)

传承 | 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1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什么意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与“缘起性空”是相通的
心经-色空不二
读书||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十三讲(二)
执着,会把生命变成累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