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熟女人必备的4件奢侈品

戏可逢场灯可尽,空明犹喜一潭星。

——张充和

毫不谦虚的说,民国是一个公认的女神频出的时代。

集颜值才华

与一身的

民国女子们,几乎倾倒了她们身后的每个年代。

张爱玲的才,林徽因的情、杨绛的贤……各具鲜明的特点,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还在追捧怀念。

有别于他人的浓墨重彩,张充和单取了一个“淡”字,艳冠群芳,担起了民国“最后一位才女”的称谓。

《中国面孔》里盛赞她是少有的,“集智慧、才华、出身、颜值、气质、事业于一身的完美女子。”

她却把“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当作座右铭,阐述了女神低调、奢华、风趣、内涵才是最高境界。

有趣是我的人生标配

张充和出身大家,是著名教育家张武龄的女儿,也是张家姐妹中最小的一位。

作家叶圣陶曾说过:

“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张氏姐妹,大姐温婉,二姐刚烈,三姐执拗,唯有四妹张充和古灵精怪,活的散淡。

她信誓旦旦地说:“我这辈子就是玩。”

这让她活成了多面人生,一生不失趣味。

张充和的趣闻很多。

小时候飞机从头顶上飞过,她惊讶地说:“还有这样的风筝?”

十七岁,她随三姐来到北京,想要考取北大,假托“张璇”去考试,却把两个“第一”:

一个数学鸭蛋,一个国文满分,都抱回了家。

因为这份活泼,三姐喜欢介绍她为:“这个小喇叭是我的四妹张充和。”

她的朋友见她喜欢戴一顶红色的帽子,又送了她“小红帽”的雅号。

有趣是一种软实力。

张充和很快因为风趣幽默风,结交到了很多好友,比如靳以,比如卞之琳。

这些才子,几乎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重量级人物。

张充和与他们一起结伴出游,却并不拘谨,反而落落大方,待之如同邻家玩伴。

半路心血来潮,还进到一家照相馆,拍了一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照片。

更可乐的是,后来这张照片,还被她用作去办理学校的游泳证。

当时管理员极度质疑,她还一本正经地和人辩驳:

“什么话,我一向是喜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这人世的。譬如,来者是一位独眼龙,难道你就剥夺了人家游泳的权利?”

最后连管理员也动摇了。

贾平凹曾说:

“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

张充和便把有趣一直进行到底,直到老去,依旧乐执其中。

婚后她前往美国定居,执教大学。因为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她的课堂次次爆满。

她便戏称自己:“三千弟子皆白丁。”

晚年有人想收集她的诗文著作,她更是笑语:

“我写东西就是随地吐痰,留不住。谁碰上就拿去发表了。”

如此比喻,估计中外文学史上也没谁了。

关于女人的情趣,卢梭曾经从一个男性的角度说过:

“女人最使我们留恋的,并不一定在于感官的享受,主要还在于生活在她们内在的某种情趣。”

张充和便是具有这种特质的人。

有人说有趣是灵魂的至高境界,张充和却让其成为女神的标配。

因这有趣的构成,天真的审美,让人生不负三月的春光。

字如其人是我的坚守

张充和八个月的时候,母亲把她过继给了叔祖母。

叔祖母出身于旧时大家李鸿章一族,后嫁入张树声一脉,极具眼界,亦极其疼爱充和。

因此,不惜重金聘请吴昌硕的弟子——精于楚器研究的考古学家朱谟钦先生,教授古文和书法。

这使充和4岁会背诗,6岁识字,能诵《三字经》、《千字文》,10年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一生钟爱书法。

无论走到哪里她都带本字帖。

抗战时期,她随姐姐远赴昆明。

当时日本人日日轰炸,制造恐怖,每日都要面对死亡。

张充和便在防空洞简陋的书桌旁,看书临帖,静度艰辛。

后来在昆明,她遇见了另一位老师沈尹默。

沈尹默有趣味、有个性。

他对张充和说:“我只教你方法,但你不要学我的字。”

他带她领略多种书体,研究拓片。

张充和自此格局大开,形成了独特的娟秀、疏朗、清越的风格。

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教授白谦慎,评价张充和说:

“她的书法,一如其为人与修养,清淡之中,还有一种高雅气质。”

练字练气,往往字如其人。

张充和活了一百零二岁,90年坚持每日临帖三小时,修身养性,终身坚守书法理念中传达的人文精神。

一生平静由此加持。

她说:“心情烦,什么都不想做,我还可以写字。”

后来她初到美国,和丈夫生活艰难,并不抱怨。

无论多么拮据,她也不用自己的书法技艺换取金钱,始终恪守淡泊志远,宁静守性。

周国平说过: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这让张充和活成了云淡风轻。

灵魂契合是我的归属

如此才华横溢,张充和的身边自然不乏倾慕者,但她却选择了晚婚。

她的追慕者中,最为痴心的是著名诗人卞之琳。

二人初次相遇是在沈从文家里。

张充和大方地拉着羞涩的卞之琳说:

“卞诗人,卞师兄,卞老乡,今后请多多关照!现在,你就跟我同坐一条长凳子吧。”

卞之琳的青春懵懂,被这温暖俏皮的话一下子撩动了。

自此频频写诗、写信,含蓄地表达对张充和的倾慕。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遗憾的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张充和虽然出身大家,但是养母并不守旧,亦是兼容西方文化,养成了她个性的自由奔放。

她深知自己活泼淡然的性格,和卞之琳的含蓄隐晦、呆板无趣的风格并不契合。

陈丹青《荒废集》:

“人不免有所偏爱、有所倾向,但前提是有所判断、有所选择。”

张充和选择了断然拒绝。

后来,她年逾三十,同龄的女子大多已经婚嫁,她却并不急切,依旧淡然。

心有诗书,从来不怕单身一人,生活里住满精彩,也就脱离了空虚。

与其与并不情投意合的伴侣将就一生,倒不如晚一点让灵魂找到契合的归属。

她活得充实且风生水起,直到34岁遇见了傅汉思,才付出了自己的情窦初开。

1948年11月二人喜结秦晋,次年1月双双赴美定居。

傅汉思全家都深爱中国文化,对中国的书法昆曲也相当热爱。

他不仅欣赏张充和,还经常和她一起写书法、唱昆曲。

有一次,他们同去大学讲解昆曲。

傅汉斯的学生纷纷称赞老师才艺俱佳。

傅汉思却充满溺爱地看着张充和,对学生说:“这都是你们师母调教的好,你们的师母才是高手,我不算什么。”

兴趣相同,相互欣赏,最好的爱情不就是这样吗?

大龄剩女在我们这个时代,都需要相当的勇气。

张充和活的清醒,晚婚于她不是羁绊,反而是成就。

婚姻的本质是爱和扶持,只要是那个人,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人生如戏是我的态度

张充和一生最热爱的东西是昆曲。

《曲人曲事》里,她曾动情地说:“昆曲占了我生命的大部分”。

1935年,患上肺结核的张充和,从北平回到苏州休养,受大姐影响,疯狂地迷恋上了昆曲。

“人有了兴趣,才会有那份责任,想要做好。”

投入的热爱不但治愈了她的身体,也让她自此活在美与时空的脱离里。

她认为演戏重要的是表现内涵。这成为她一生的态度。

1940年,张充和在重庆登台,主演《游园惊梦》,轰动一时。

汪曾祺在《晚翠园曲会》里曾记述:

“她唱得非常讲究,运字行腔,精微细致,真是'水磨腔’。我们唱的'思凡’'学堂’'瑶台’,都是用的她的唱法(她灌过几张唱片)。她唱的'受吐’,娇慵醉媚,若不胜情,难可比拟。”

当时张充和开创性的表演,引起了很多名角的关注。

他们要求和她同台,张充和却婉言谢绝。

她游于艺,亦参透人生如戏,自然不重人生得失,亦不想受名利所累。

在美国定居后,张充和与傅汉思一起,致力于昆曲在国际社会的传播。

她的后人,在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事上,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傅汉思去世后,90岁的张充和重回故土。

她身着一袭绛红色的丝绒旗袍,仪态万方,内蕴悠长地与苏州曲社的曲友们欢聚一堂,重温经典。

相隔了半个世纪,容颜老去,优雅依旧举世轰动。

她将戏中融入内蕴,也将涵养自始至终握在掌心里,活成了永恒。

2015年6月18日,张充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

一个世纪的生活里,她没有大的波澜和惊险,也没有被改造和异化,离去也平静安详。

女神奥黛丽·赫本曾说:

“女人的美丽不在于她的穿着,她的身材,或者她的发型。在于她给予的关怀,爱心,和她的激情。”

张充和勤于书法,画亦清丽;文字写于水,并不结集成册;

戏重于投入,而并不沉埋;等待良人,静待灵魂知己。

她淡然,超脱,将激情都用在生命的塑造上,关怀,爱心皆洒于热爱。

我们这个时代喜欢尊崇女神。

张充和用自身告诉天下的每一个女人,活成神不能缺的一是智慧,二是情趣,三是内涵,四是心境。

因为智慧关乎人生的抉择,情趣关乎生活的打开方式,内涵关乎精神的修养,心境关乎生命的取舍。

这才是人的一生最精彩的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充和:民国才女,真正的大家闺秀,35岁才结婚,却把日子过成诗
真正的美人,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所有旷日持久的单恋,都会变成过眼云烟
张充和:看见自己、爱上自己,世间不再颠沛流离(民国往事21)
“最后的才女”张充和:如何能活出最美好、最精致的样子?
张充和,她选择留在自己的时代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