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祖道一开的“杂货铺”,要不要进来瞅瞅?

2022年,老虎当值,虎虎生威。

禅宗里,也有不少禅师与虎有缘。

有一位面目和虎年挺配——虎视牛行。不仅如此,他还引舌过鼻,颇有异人之相。这看上去奇异的人,行的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儿。
 

说他平常不过,却被人称为“祖”,带了139位徒弟,对禅宗在中国的发展,甚至在世界的走向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他踏杀天下人,开创了“跑江湖”,却被婆子称为“马簸箕”家的小子。

他接得住佛陀老祖到六祖惠能的衣钵,也开得来与时俱进的“杂货铺”。铺里要啥有啥,丰俭由人,要不进去瞅瞅?保管你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总有一款适合你

过年家人聚餐,表妹1岁多点的娃娃抓着长辈们给的压岁钱懵懵懂懂。

有人逗娃:“来,给一张?”说着,假装伸手拿娃手里的钱。娃见状,紧攥着钱往怀里贴。

大人来了兴头;“要不把钱给你妈吧?”

娃眼见着手里的钱就要被抽出一张,“哇”的一声,拼命抱着人生的“第一桶金”,抵抗着大人的“强取豪夺”。

人们常说,人握着空拳来到这个世界,临走时两手一撒,啥也带不走。那么小的娃就很“财迷”,甚至面对的是亲妈。

有人觉得娃小不懂事,很正常;有人觉得逗娃的玩笑,莫当真;有人认为好家教从出生那天抓起,很重要;有人认为人的劣根性与生俱来,很不堪……

如果上面那位“杂货铺”主人马祖道一禅师在场会怎样呢?


僧问马祖:“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

马祖答:“为止小儿啼。”

僧又问:“啼止时如何?”

祖回:“非心非佛。”

僧打破砂锅问到底:“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

祖曰:“向伊道不是物。”

这厮紧逼不放:“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

祖道:“且教伊体会大道。”


这是马祖道一接引禅人的一则著名公案。

“我要”“我的”“给我”,大到国际纷争,小到个人烦恼,我们平时是不是特像那张嘴大哭的娃儿?不停伸手向外抓取,抓着了还不放。敢动我的奶酪?小主和你拼了!

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该不该拿,反正先夺为敬!所以,娑婆世界这么多战争、愤怒、打闹,就是不好好过日子,不平平常常过生活。由此,开“杂货铺”的马祖道一才拿出六组惠能传的拨浪鼓——“即心即佛”,朝总是向外界求、要、争、夺,却一辈子要不够、求不得而哭得稀里哗啦的“娃儿”,“卜愣”一敲,小儿顿时不哭了。

此刻,试着向内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奇经八脉?皮肉下拳头大样的心?还是见到了六祖?佛祖?马祖?“哎呀,众生皆具佛性,我就是佛嘛,老子天下第一喽!”没准,当你脚还没出杂货铺,就被马祖一棒子“非心非佛”打回来了。

“嗨,一切都是假的,虚幻不实的!”“空了,没了,只剩虚无了!”“人生有啥意义?能吃点啥吃点啥吧!”当面对至亲的离去、感情的创伤、事业的下滑、人生的打击、身体的衰老、疾病的折磨,甚至并不遥远的炮火,是不是突然生出如此慨叹?


当年,大梅法常禅师因马祖的“即心即佛”得悟,马祖改用“非心非佛”接引人时,不忘派人用此句去勘验法常。

法常不愧马祖真传弟子,让来人回马祖:“这老汉一天忽悠人,管你非心非佛,我自即心即佛。”

马祖听后,四字回敬:“梅子熟了。”

禅人庞居士也不是省油的灯,专去试探:“人们都朝你这来,不知梅子熟了没啊?”

大梅:“熟了,你向何处下口呢?”

庞居士很狂:“百杂碎。”

大梅一伸手:“还我核子来。”


《指月录》里牧庵忠对此桥段,有旁白《非心非佛颂》:“二月风光景气浮,少年公子御街游。银床踞坐倾杯酒,三个孩童打马毬。”

马球也好,蹴鞠也罢;是也好,非也罢,其实指向都是一回事。就像有位廉使问马祖,弟子吃酒肉即是?不吃即是?马祖颇接地气地回答:“若吃是中丞禄,不吃是中丞福。”

若是你,吃还是不吃呢?是不是还琢磨着福好还是禄好?先不说拟思即差了,就说这吃不吃不都是自己的事么?

现实生活中,我们给自己人设了太多的岔路去选择。哪个对自己有利,哪个是最佳选择,哪个失去得更少,哪个获取得更多,怎样做不至于后悔,哪样才能鱼和熊掌兼得……

这些看似没有战争硝烟却堪比真刀实枪的你来我往,只是文字故事?

当你读到只言片语,已经走进了马祖的“杂货铺”,消费的是“是”还是“非”?照出了佛还是妖?是别人的故事与己何干?还是认六贼作父,忘失本源?

疫情此起彼伏,战火隆隆声声。后疫情时代,我们的心如何安放?当生活一地鸡毛,压力、焦虑、悲郁,按下葫芦起来瓢,祖师在公案里,佛在庙堂里,你在哪里?

众生皆是佛,为什么我们还是有烦恼?亲近善知识,学经诵典,持咒念佛,为何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文殊院三大士殿前一对网红楹联,不知被多少人念过: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马祖的“杂货铺”贴出了告示:

“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

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一生为更多人能过好现实生活而言传身教的圣严法师,也给过类似的答案:“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万象世界,祖师们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不管啥货色,都能承接得住。走出杂货铺的你我呢,灰头土脸,脚下抹油?还是不悲不喜,下船上岸?

其实,你我、祖师大德、诸菩萨、佛陀,本无差别。无差别的是啥,参参看?

江湖里的平常心

马祖是四川什邡人。据说有次回乡,乡里街坊喧而迎之,溪边婆子来了一句:“以为多稀奇呢,原是马簸箕家小子。”

此桥段虽附会,先不说“劝君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是否是马祖说的,只看“马簸箕家小子”这称呼倒是挺亲切,颇有家乡“二狗子”类的知根知底之趣,一下将马祖拉近距离之外,总是刨别人祖坟揭别个家底,自家根底却抛却云霄。

一如马祖对来求佛法的大珠慧海说:“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做什么?”现在看,于当下时代也颇有寓意。

都说“英雄不问出处”,可马祖道一不是英雄,因为他是平常如你我的真实的人。他有一句因“平常”而被人说滥了的话:平常心是道。这话实在!最真实的现实面向和精神旨趣就是和我们当下有链接,延至当下即是践行人间佛教。这正是禅的真实、应机、活泼泼、接地气的特质所在。

啥是平常心?马祖认为“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马祖只用五个字的“平常心是道”,就把看似玄乎得距离产生美的“禅”,一下拉回到了当下生活。吃饭如厕、学习工作、待人接物,每天日用平常细节中,都有“道”。当然,他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马祖常居江西,与湖南的石头希迁禅师各化一方。因此,参禅学道者江西湖南两地跑,渐成“跑江湖”风。

“石头路滑”就是马祖对弟子隐峰禅师到石头希迁处的友情提醒。马祖弟子众多,大珠慧海是龙象之一,有位源律师想掏点“真金”出来,问慧海平日如何用功,答案平常得出乎意料:“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咦,这不是和我们这些没悟道的普通人一样么?我们也每天吃饭睡觉呀!禅师说不同之处,只因“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源律师哑口无言。

说白了,马祖老婆心切无非让我们和平常生活打成一片。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拧巴着,错过了当下的真实,心行不一,弯弯绕都绕出成都五环了。

事儿来了,直下承当!“行住坐卧悉是不思议用,不待时节”,如是真实地活着,禅就不再高深莫测,道于日用自然显现。

文殊院祖师乘三和尚题在西花园的“掩两扇柴扉用酬粥饭 打击日瞌睡以了余生”,与马祖、大珠所言非他。两扇柴扉无非“两片皮”,嘴就让其归于嘴,莫说闲话打妄语。

从佛陀洗足说法到迦叶会心一笑,从达摩答梁武帝并无功德到六祖隐遁多年后开坛,从马祖成驹到花开五叶,从太虚大师到圣严法师,从宽霖和尚护法到空林禅子,佛法不在神坛,就在人间,在荆棘丛、林间路,在对机的当下,在人间佛教的你我践行中。

不管你从马祖的禅中看出了人与自然生态相处之道,还是从中申发出美学精神、哲学深度,不管哪一个朝向,也不管江湖路险,石头路滑,请让自己回归自己,回归当下真实。无论外境熙熙攘攘,内里万马奔腾,莫失了你那颗平常心。

农历二月初一

马祖道一禅师圆寂纪念日

今日我们重走祖师心路历程

于他的点滴智慧间

找那个真我

回归直下承当的

平常心

 

 



文字|雪心  插画|小名

美编|妙能  编辑|巍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马祖道一的禅学精神
马祖道一卓锡处——福建圣迹寺探秘(一)
茶道与禅道(下)
禅——以无心为修
多一点平常心
禅门丹法核心修法:三际托空与修证次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