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2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
四、2012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
2011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一年。这一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进取,坚定信念,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领域也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1.研发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已达8687.0亿元,比上年增加1624.4亿元,增长23.0%。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达到1.84%,比上年的1.76%有所提高。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30.1万元,比上年增加2.5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为4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1028.4亿元,增长15.1%;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7246.8亿元,增长24.0%。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7%、11.8%和83.5%。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6579.3亿元,比上年增长26.9%;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1306.7亿元,增长10.1%;高等学校经费支出688.9亿元,增长15.3%。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5.8%、15.0%和7.9%。
2011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4902.6亿元,比上年增加788.2亿元,增长19.2%;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49%。在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中,中央财政科技支出为2469.0亿元,增长20.7%;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为2433.6亿元,增长17.7%。
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显著增长的同时,科技人力投入也保持着稳步增长。据统计,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达到288.3万人年,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研究人员131.8万人年,占45.7%。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19.3万人年,占6.7%;应用研究人员35.3万人年,占12.2%;试验发展人员233.7万人年,占81.1%。企业R&D研究人员占全社会R&D研究人员比重为62.1%。
2.各项科技产出明显提高
我国专利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专利数量的提高。专利申请量达到163.3万件,比上年增长33.6%,授权量达到96.1万件,比上年增长17.9%,专利拥有量达到274.0万件,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2.6万件,比上年增长34.5%,发明专利授权量17.2万件,比上年增长27.4%,发明专利拥有量69.7万件,比上年增长23.4%。
2011年,我国作者在国内1998种科技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3.00万篇。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为16.81万篇,占SCI收录论文的11.1%,比上年提升了1个百分点,仍排在世界第2位;EI收录中国论文为12.74万篇,比2010年增长2.7%,占论文总数的26.6%,比上年提升了0.8个百分点,超过第2名美国将近7个百分点,排在世界第1位;CPCI-S收录了中国论文5.28万篇,比上年增长了39.3%,占收录论文的17.6%,比上年增加了5.1个百分点,排在世界第2位。
全国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44208项,比上年增长5.0%。从完成单位的类型看,企业完成18064项,占40.9%,是主要的重大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从应用重大科技成果前4位的行业看,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占18.9%,制造业占18.3%,农林牧渔业占14.0%,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占10.8%,这一排序与去年完全相同,反映了重大科技成果应用与经济社会重点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据对全国各省(区、市)技术市场统计,2011年度共签订技术合同25.6万项,比上年增加了2.6万项。合同成交金额47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增长迅猛,达到185.8万元,比上年增长9.2%。
3.科技进步环境改善明显
2011年,全社会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达到288.3万人年,比上年增加了32.9万人年,万人R&D活动人员数达到21.5人/万人,比上年增长12.9%;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由上年的839.0人/万人提高到1005.8人/万人。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1060.4亿元,比上年增长41.4%;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人均工资64252元,比上年增长14.0%;全国新增科研仪器设备费94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4.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
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148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0%。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884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548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占商品出口总额的28.9%。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明显,总量达到8865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7%。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473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也显著提高,比上年增长5.7%。
在取得以上进步的同时,通过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一是许多地区科技投入水平下降。有超过半数地区的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企业R&D经费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比重等指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有24个地区的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低于全国水平,有12个地区每名R&D活动人员新增仪器设备费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二是企业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有所减弱。全国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上年降低了0.06个百分点,全国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了0.49个百分点,18个地区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同程度低于上年,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比上年下降了9.08%,有25个地区的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低于上年。
三是环境改善表现不理想。主要的污染物排放量均在“十二五”初期出现反弹,其中,氨氮排放量高达260.4万吨,比上年高出140.2万吨,远远超出“十二五 ”时期108.3万吨的目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高出1261.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高出32.8万吨,固体废物综合利率却比上年下降6.7个百分点。
四是资本生产率全面下降。在中央和地方一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之时,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附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主要指标与上年比较
指 标
2010年
2011年
万人R&D活动人员数(人/万人)
19.05
21.50
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人/万人)
893.00
1005.82
万人R&D研究人员数(人/万人)
9.03
9.83
企业R&D研究人员占全社会R&D研究人员比重(%)
45.75
57.84
R&D经费支出与GDP比例(%)
1.76
1.84
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
4.58
4.49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2.15
2.03
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0.87
0.93
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比重(%)
0.69
0.72
万人科技论文数(篇/万人)
2.73
2.87
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数(项)①
319.00
338.00
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量(项/万人)
14.58
19.43
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项/万人)
1.05
1.39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项/万人)
1.92
2.94
万人技术成果成交额(万元/万人)
291.34
355.25
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比重(%)
39.37
29.59
万元生产总值技术国际收入(美元/万元)
4.96
5.38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②
8.80
8.8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11.26
11.57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
31.21
28.91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16.82
16.33
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2010年价万元/人)
16.26
17.37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
23.77
24.30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劳动生产率(2010年价万元/人)
28.60
30.22
劳动生产率(2010年价万元/人)
5.77
5.34
资本生产率(万元/万元)
0.35
0.34
综合能耗产出率(元/千克标准煤)
9.67
12.61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77.94
79.70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67.14
60.48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万吨)
120.29
260.44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
1238.06
2499.86
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2185.15
2217.91
百户居民计算机拥有量(台/百户)
32.31
50.29
万人国际互联网络用户数(户/万人)
3410.37
3826.5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2.39
2.43
①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
②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均为“规模以上”数据。
根据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可以将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五类(参见图1-1):
第一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28%)的地区,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和浙江,前五位位次与去年相同。
第二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28%),但高于50%的地区,包括辽宁、陕西、湖北、山东、福建、黑龙江和重庆。
第三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50%以下,但高于40%的地区,包括四川、吉林、湖南、安徽、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肃、河南和青海。
第四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40%以下,但高于30%的地区,包括河北、江西新疆、海南、广西、云南和贵州。
第五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30%以下的地区,只有西藏。
将2012监测与2011监测比较,全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比上年提高了0.23个百分点,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宁夏、天津、安徽、北京和四川等9个地区高于这一增幅(参见图1-2)。新疆、海南、河北、贵州等地区的降幅相对较大。
与2011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的排序比较,位次上升最快的地区是宁夏,比上年上升7位;安徽和河南比上年上升4位。位次下降最快的地区是河北,比上年下降5位;甘肃比上年下降4位;海南和新疆比上年下降3位。
2012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 2010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
图1-1 各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排序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据发布】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解读
2007年“效益深圳”统计指标统计结果
200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让第二研发大国在科技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
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