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明

大明

《诗经欣赏》—大雅‧文王之什·《大明》

(峻岫)

这是西周建国之初,从周文王到周武王的一段历史史诗。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大明》,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二圣相承,其明德日以广大,故曰“大明”。”[《毛诗注疏》]意思是,周文王有明德,所以周武王才会做天子,拥有天下。文王的道德得到发扬光大,所以这首诗歌名之曰《大明》。朱熹说:“此亦周公戒成王之诗。”[南宋·朱熹《诗经集传》]意思是《大明》这首诗歌是周公旦所作,用以告诫周成王的。“先言在下者有明明之德,则在上者有赫赫之命。达于上下去就无常。此天之所以难忱而为君之所以不易也。”[南宋·朱熹《诗经集传》]其实此时并无“告诫”的意思。所以有人认为《大明》这首诗歌是,“追述周德之盛,由于配偶天成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说的是周朝“历代夫妇,皆有圣德以相辅助。并生圣嗣。所以为异,使非天作之合,何能圣配相乘,不爽如是。故诗人命意,即从此着笔,历叙其婚媾天成,有非人力所能为者。”[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诗歌分为八章。第一章,诗人写道: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注释】“明明”:光采夺目的样子。“在下”:指人间。“赫赫”:明亮显赫的样子。“在上”:指天上。“忱”:信任的意思。“维”:犹“为”。“位”:同“立”。“适”dí:借作“嫡”,嫡子。指纣王。“挟”:控制、占有。“四方”:指天下。

光辉明亮普照大地,光采夺目现在天上。天命无常难预测,普天之下难为王。天命殷嗣帝辛王,不料四方皆失国家亡。

第二章,诗人写道: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注释】“挚”:古诸侯国名,任姓。“仲”:指次女。挚仲,挚国之中女,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自”:来自。挚国之后裔,为殷商的臣子,故说太任“自彼殷商”。“嫔”:妇,指做媳妇。“京”:周京。指周太王古公亶父自豳迁于岐,其地名周。其子季历于此地建都城。“乃”:就。及:与。“大”:同“太”。“有身”:有孕。“文王”:姬昌,殷纣时为西伯侯,又称西伯昌.为周武王姬发之父。

太任本是挚姑娘,美人本来生殷商。远嫁周原做儿妇,嫁给王季做新娘。太任王季成一双,推行德政好主张。太任一日怀身孕,生下儿子是文王。

第三章,诗人写道: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注释】“翼翼”:恭敬谨慎的样子。“昭”:借作“劭”,勤勉。“事”:服事、侍奉。“聿”:犹“乃”,就。“怀”:徕,招来。“厥”:犹“其”。“回”:邪僻。“受”:承受、享有。“方”:大。此言文王做了周国国主。

伟大英明是文王,小心翼翼人格强。勤勉努力奉上帝,带来幸福和吉祥。德行光明照四方,因此承受祖业好担当。

第四章,诗人写道: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注释】“监”:明察。“在下”:指文王的德业。“初载”:初始。“作”:成。“合”:婚配。“洽hé:水名,源出陕西合阳县,东南流入黄河。“阳”:河北面。“渭”:渭河。“涘”:水边。“嘉”:美好,高兴。“止”:语末助词。“大邦”:指殷商。“子”:未嫁的女子。

上帝在天能明察,天命文王集身上。年富力强好岁月,天作之合婚姻强。文王迎亲洽水北,就在渭水河边上。文王婚礼喜洋洋,娶来殷商好姑娘。

第五章,诗人写道: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注释】“伣”qiàn:如,好比。“天之妹”:天上的美女。“文”:占卜的文辞。“梁”:桥。此指连船为桥,以迎新娘。“不”:通“丕”,大。“光”:荣光,荣耀。

殷商有位好姑娘,长得就像天仙样。卜辞表明很吉祥,文王亲迎渭水旁。造船相连作桥梁,婚礼隆重显荣光。

第六章,诗人写道: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注释】“缵”zuǎn:续。“莘”:国名,在今陕西合阳县一带。姒姓。文王又娶莘国之女,故称太姒。“长子”:指伯邑考,周武王的兄长。“行”:离去,指死亡。“笃”:发语词。“保右”:即“保佑”。“命”:命令。“尔”:犹“之”,指武王姬发。“燮”:读为“袭”。袭伐,即袭击讨伐。

上帝有命从天降,天命吉祥周文王。周原之地京都上,迎娶莘国姒姑娘。长子虽然早离世,幸好尚存是武王。皇天保佑周武王,率领军队伐殷商。

第七章,诗人写道: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注释】“会”:借作“旝”,军旗。“其会如林”,极言殷商军队很多。“矢”:同“誓”,誓师。“牧野”:地名,在今河南淇县一带,距商都朝歌七十余里。“兴”:兴盛、胜利。“临”:监临。“无”:同“勿”“贰”:同“二”。

殷商调来兵与将,军旗猎猎树林样。武王誓师在牧野,他说我们力量强。上帝监视众将士,不要有啥二心想。

第八章,诗人写道: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注释】“檀车”:用檀木造的兵车。“驷騵”:四匹赤毛白腹的驾辕骏马。“彭彭”:强壮有力的样子。“师”:官名,又称太师。“尚父”:指姜太公。“鹰扬”:如雄鹰飞扬,言其奋发勇猛。“凉”:辅佐。“肆伐”:意同前文之“燮伐”。“会朝”:黎明。

牧野是个好战场,檀战粼粼气势扬。驷马驾车真雄壮,还有太师是姜尚。就好雄鹰展翅翔,诚心诚意佐武王。讨伐殷商帝辛氏,一到黎明天下光。

《大明》是一首内容丰富,气势蓬勃,热情饱满的颂歌。也是一首西周早期的历史史诗,诗歌既有“明德以广”、也有“告诫成王”,还有“配偶天成”的内容,但主要是颂扬。诗人以饱满的热情,崇敬的心情,激越地词句,由衷地赞美,从周文王诞生,到“天作之合”的婚姻,再到他的儿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登上天子之位,所建立的惊天伟业,勾画出了一幅西周之初伟大的历史画卷。

第一章,诗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描绘出一位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的周文王,犹如天上出现的太阳普照大地一样。此时虽然还是殷王的天下,但是殷纣王大逆不道,已经不挟四方了。第二章,承接第一章,说到周文王的诞生。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是说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娶了挚国任姓的中女,诞生了周文王。“挚国”本是商朝的诸侯国,所以说太任是来自殷商的美女。太任与季历结婚,生下周文王。第三章,诗人写道:周文王最初只是殷商封的西伯侯,但是他小心翼翼,兢兢业业,“昭事上帝”,所以上帝特别眷顾他,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厥德不回,以受方国。第四章,“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得到上天的眷顾和护佑,在盛年的时候天作之合”。在渭水河边迎娶大邦之子。第五章说,这位大邦之子,是一位漂亮的仙女。于是在渭河边架起桥梁,迎娶新娘。第六章,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老天爷命令周文王在周京娶了美貌的莘国的长女太姒。不久笃生武王”。武王继承文王遗志,一心讨伐无道的殷纣王。第七章,写牧野兴师,第八章写牧野大战,天亮的时候,已经是一片清朗朗的天空,已是周王朝的天下了。

诗歌不写事件,只写人物。着力塑造周文王的光辉高大如日中天普照大地的高大形象。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既生动形象又“赫然可畏”,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先的无限崇拜的心情。中心段落,主要写两次成功的联姻,第一次是周文王的父亲季历迎娶太任,重点突出了太任的身世,“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本是名门之女,怀孕生下周文王。周文王有娶了一个天仙般的美女,莘国之女,人称太姒,太姒生长子伯邑考,次子姬发,就是周武王。古人重视孝道,祖先一辈筚路蓝缕,艰苦卓绝,开创的事业,交代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目的在于告诫后人,必须继承祖先的遗志,承先启后,把祖先的功德发扬光大。最后一章,描写牧野之战,既简洁,又明快,既有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这样的大场面的概括,又有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对军师姜子牙功勋的肯定,目的还是为了启迪后人。最后一句肆伐大商,会朝清明。作为结尾,一语惊天,气壮山河,可敌千钧。(署名 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36 大明 | 诗经·大雅 | 儒家
赵雨讲课录音整理:校公选课:文学经典与人文价值(2013年8月16日 七)
《诗经·大雅·大明》赏析[论语说文]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
《诗经》课堂:《大雅·大明》/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519期)
诗经带拼音:大雅·文王之什·大明原文解释翻译
236、大明之周颂《我吟诗经》 ——二十四、大雅·文王之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