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劳

《诗经欣赏》—大雅‧生民之什·《民劳》

(峻岫)

这是一首周代劝诫君王富民强国的诗歌。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民劳》,召穆公刺厉王也。厉王,成王七世孙也。时赋敛重数,繇役烦多,人民劳苦,轻为奸宄,彊陵弱,众暴寡,作寇害,故穆公以刺之。”[《毛诗注疏》]召穆公就是召伯虎,召幽伯之子。周厉王,姓姬,名胡,周夷王姬燮之子,西周第十位君主,在位期间,暴虐无道,老百姓起来反抗,周厉王逃到彘地(今山西霍县境内),并死于此,谥号厉王。这是首歌就是召穆公劝诫周厉王的诗歌。宋人朱熹说:“《序》说以此为召穆公刺厉王之诗。以今考之,乃同列相戒之词耳。未必专为刺王而发。”[南宋·朱熹《诗经集传》]何谓“同列相戒”?“康公与成王同时,穆王与厉王并世。”[《诗经注疏》]因为他们是同时代的人物,因此只能说是告诫。此说:“'同列相戒’,稍宽泛。今合两家之说,当云'召穆公刺厉王用事小人以戒王也’。[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因此这首《民劳》就是“召穆公警同列,以戒王成。”[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的诗歌。

诗歌分为五章。第一章,诗人写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注释】”:乞,求。《郑笺》注释:“汔,几也。”“诡随”:不怀好意。“寇虐”:抢劫残害行为。“憯”:曾。“柔”:安、善的意思。

百姓实在太辛劳,只是祈求能安康。惠及中国老百姓,安定诸侯平家邦。诡诈之人莫放纵,无良小人要提放。抵御敌寇来进犯,不怕坏蛋手段强。安抚远近的人民,安定我王护家乡。

第二章,诗人写道: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注释】”:聚合。“惛怓”:朝政纷争混乱。“劳”:功劳。“休”:庆的意思。

百姓实在太辛劳,只是祈求能修养。惠及中国老百姓,可使人民团结强。诡诈之人莫放纵,谨防坏蛋乱朝纲。抵御敌寇来进犯,莫使百姓添忧伤。不弃前功更努力,能使君王福气长。

第三章,诗人写道: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注释】罔极”:无恶不作。“慝”:邪恶。“有德”:有德之人。

百姓实在太辛劳,只是祈求能喘息。爱护京师老百姓,安抚天下平四方。诡诈之人莫放纵,警惕小人反无常。抵御敌寇来进犯,莫让邪恶四处藏。仪容举止要得体,亲近贤能品德强。

第四章,诗人写道: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注释】”:通“憩”,休息。“厉”:恶。“正”:通“政”。“戎”:汝。“式”:用也。“弘”:广大。

百姓实在太辛劳,只是祈求能小憩。惠及中国老百姓,可使人民有话讲。诡诈之人莫放纵,歪门邪道要提放。抵御敌寇来进犯,莫使国政变荒凉。你虽年轻资历浅,作用巨大能辉煌。

第五章,诗人写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注释】缱绻”:喻朝政纷乱不顺。“玉女”:玉:好,爱。女:汝,你。“大”:郑重。

百姓实在太辛劳,只是祈求能安康。惠及中国老百姓,可使人民无残伤。诡诈之人莫放纵,小人巴结要提放。抵御敌寇来进犯,莫使国政变不祥。衷心爱戴我君王,大力劝谏为相帮。

这是一首劝诫君王的诗歌。诗歌结构精巧,语言恳切,谆谆教导,再三强调,民亦劳止是诗歌的第一句话。开口说'民劳’,便已凄楚。“汔可小康”,亦安于时运而不敢过望之辞。”[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所谓“民亦劳止”就是老百姓太辛苦了。“汔可小康”就是齐王小康,盼望小康。诗歌第四句:“惠此中国”,与其把“中国”说成是“京城之中”,不如说“中国”就是指君王统治的天下。“惠此中国”就是惠及中国,有利中国。紧跟着就是“汔可小康”、“汔可小休”、“汔可小息”、“汔可小愒”、“汔可小安”,让老百姓安康、修养生息,就是惠及中国,就是民富国强。这些话反复出现在诗句中,可谓苦口婆心,语重心长。诗歌谆谆教诲做君王就是要为天下,为人民,为百姓。惠此中国该怎么办呢?“无纵诡随,以谨无良。”“无纵诡随”,这句话,也是每章都出现的一句话。诡随”就是“不顾是非,而妄随人也。”[南宋·朱熹《诗经集传》]这种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难以提放,所以再三提及,再三叮嘱。再三、再四地重复的另一句话就是“式遏寇虐”。意思就是遏制、阻止坏人肆虐作恶。诗歌末尾两句也是语重心长。第一章,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柔远”就是怀柔远方,“迩”就是近的地方。远近都要实行怀柔政策。第二章说:“无弃尔劳,以为王休。不要忘记了自己的功劳,继续发扬传统,才能争取更大的光荣。第三章说:敬慎威仪,以近有德。这里说的是道德仪容,做君王要谨慎,要有威仪,更要有德性。第四章说:戎虽小子,而式弘大。你虽然还年轻,但是要努力,要广大祖宗的事业,这是大有可为的。第五章说,王欲玉女,是用大谏。对你期望很大,所以我才最大限度地劝诫你。“诗起四句,说安民,中四句说防奸,非君上不足以当此。未末两句辅成君德,似戒同列词耳。每章皆然,特各变其意,以见深浅之不同。而中坚四句,尤反复提唱,则其主意专注防奸,也可知。”[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这首《民劳》把人民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劝诫君王“无纵诡随”,“式遏寇虐”,目的就是“惠此中国”,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两千多年前的故人尚且清楚民富国强的道理,难能可贵。(署名 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左传诗书杂记「左传所引诗经解析」(七)
(31)《雅》中之美:威仪(《尚书》《诗经》美学语汇研究之五)
《诗经》第二百五十三篇《既醉》
大雅·生民之什
《读书》首发 | 黄德海:呦呦鹿鸣——《诗经》的“观”
〖诗词鉴赏〗古典诗词赏析:《诗经》205篇 <181-20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