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放自我

《庄子》优游自得的哲理

 

《外篇·卷四下·第十一·在宥·一》

 

引言:这一节的题目叫做《在宥》,“在”是自在,自适,自得。“宥”是宽宥,宽恕,宽容。为什么讲“在宥”?因为人被困死了,“自我”被约束了。庄子讲了八个方面:淫于色,淫于声,说仁,说义,说礼,说乐,说圣,说知。“说”就是悦,喜悦,追求,偏爱,偏执。人不是被色迷惑了,就是被名声诱惑了;不是被仁义约束了,就是被义气欺骗了;不是被礼节拘谨了,就是被靡靡之音征服了;不是被圣人吓到了,就是被“知识”愚弄了。所以感觉很不自在,很不开心,很不放松,很不闲适。忧郁呀!紧张呀!恐惧呀!心是紧锁着的,神经是紧绷着的,惴惴不安,如履深渊,担惊受怕,提心吊胆,疲于奔命,四处应付,八面周旋,弄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向哪里去?

有解救的办法没有?有!就是“在宥”,就是宽容,就是放下,就是舍得,“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解放自我,找回自我,闲适自我,保持你纯真的本性,保持你固有的德行。“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什么叫“无解其五藏”?就是,不要伤害五脏。不要让香烟毒雾弥漫肺脏,让肝脏充满厚味酒浆,让脾胃塞满了生猛野味,追求刺激,让心脏整日起伏跌宕,让四肢百骸不得休息将养。什么叫“无擢其聪明”,整天思虑,整天谋划,整天钻营,整天想着对付人,讨好人,欺骗人。怎么送礼?怎么奉承?怎么周旋?处心积虑,绞尽脑汁,投机取巧,挑拨离间,搬弄是非,造谣中伤。到头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人一旦有了我要干出些名堂来的想法,就不淡定了,不从容了,而且十之八九是干不出名堂来的;一旦有了混出个人样来瞧瞧的思想,十之八九是混不出人样来的。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一心成功,则难以成功,一心成事,则难以成事。既然要解放自我,就要“尸居而龙见”。“尸居”,不是死了,而是像死了一样,寂然、淡定、平和、静笃,无思无虑,波澜不惊,从容镇定,荣辱不惊。本来是初出茅入,偏想着一举成名;本来是赤手空拳,却想着一夜暴富;本来是没有调查研究,仅凭经验就主观武断,就去“拗”,去搬动,去拉扯,去搅扰,十有九是要出错的。“从容自在,无为虚淡,若风动细尘,类空中浮物,阳气飘颻,任运去留而已。”[.郭庆藩:《庄子集释》]有人说,这样做人,省事儿,不是省事儿,而是进入了人生的高境界,这是需要品位的,需要修养的,需要德行的,系要爱心的,需要涵养的,需要对“无为而治”有充分认识的。这样做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了好像没有做,为了好像没有为,一切出于自然,处于应当,顺乎潮流,应合天意。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察也。宥,宽也。[.郭庆藩:《庄子集释》]听说圣贤,自在的,宽容的对待天下,没有听说治天下的。“宥使自在则治,治之则乱也。”[.郭庆藩:《庄子集释》]“治”就是统御,就是按照君王的意志,想把天下弄成什么样,就弄成什么样。比如“立教以驭苍生”了,“伯乐治马”了,都是立足于治,要你怎么样,你就怎么样。而“在宥”天下则不然,自由自在,宽恕容忍,按客观规律办事,“无为而治”,“任物之自为也。”[.郭庆藩:《庄子集释》]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若不任性自在,恐物淫僻丧性也。若不宥之,复恐效他,其德迁改也。”[.郭庆藩:《庄子集释》]古今那些“无为而治”的统治者,都是怕伤害到物的特性;那些“宥”天下的人,是害怕失掉其德行。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能按照事物的特性办事,能不改变德行,还要治理天下干什么?也就是说:“无治乃不迁淫。”[.郭庆藩:《庄子集释》]性是正的,德是定的,还用颁发那些政纲,政策,办法、措施、法律干什么?自然是“有政不及无政,有为不及无为。”[.郭庆藩:《庄子集释》]保持人的本性,保持德行的纯真,天下就不需要治理吗?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只要遵守四时更替,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就行了,而一谈到商品交换,则必然产生规则;一旦谈到人与人的交往,则必然产生规则。规则是人定出来的,定规则,就是治。治天下,重点不在治,在于理,在于顺应,在于教化,在于引导,还是需要“不淫其性,不迁其德”的。

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尧治天下,与夏桀治理天下,截然相反。一个让老百姓,自由自在,快乐欢心;一个叫老百姓累的死去活来,苦不堪言。叫老百姓欢心快乐,是不恬淡,不静笃,是违反天性的;叫老百姓苦不堪言,更是违背天理人性的。尧是圣人,桀是暴君,“尧以德临人,人歌击壤,乖其静性也;桀以残害于物,物遭忧瘁,乖其愉乐也。尧桀政代斯异,使物失性均也。”[.郭庆藩:《庄子集释》]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不恬不愉”,是一种自然无为的状态,一种恬淡虚无的状态,如此才可以长久。“尧以不恬涖人,桀以不愉取物,不合淳和之性;欲得长久,天下未之有也。”[.郭庆藩:《庄子集释》]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毗”,助的意思。人大喜,有助于阳气升发;大怒,则阴气盛。“人喜怒过分,则天失常,盛夏不暑,隆冬无霜。既失和气,加之天灾,人多疾病,岂非反伤形乎!不可有为作法,必致残伤也。”[.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医认为:喜属阳,怒属阴,大喜伤阳,大怒伤阴。阴阳不平衡,再加上冷热寒暑,四时更替之时没有调节好,人必然生病。假若作息不规律,饮食无节制,熬夜,酗酒,思虑过度,郁结不舒,气脉不通,岂有不生病之理。)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乔诘,意不平也”。“卓鸷,行不平也。”[.郭庆藩:《庄子集释》]意不平,则愤;行不平,则铲,于是乎就会出现盗跖那样的恶人,也会出现曾参、史?那样的善人。曾参即曾子,史?即卫国大夫史鱼,他们都是那个时期的贤人。)故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举天下以罚其恶者不给。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慕赏行善,惧罚止恶,举天下斧钺不足以罚恶,倾宇宙之藏不足以赏善。”[.郭庆藩:《庄子集释》]见善则赏,你赏的过来吗?见恶就罚,你罚得过来吗?赏来赏去,还有多少善人没有赏到;罚来罚去,还有多少恶人没有罚到。都说赏罚要分明,赏罚分明了,正气必然上升吗?天下就太平了吗?)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自夏商周三代一下,哪个朝代没有赏,哪个朝代没有罚,贪的自是贪,廉的自是廉;腐的自是腐,清的自是清;烂的自是烂,正的自是正;香的自是香,臭的自是臭。“忘赏罚而自善,性命乃大足耳。夫赏罚者,圣王之所以当功过,非以著劝畏也。”[.郭庆藩:《庄子集释》]赏罚的作用,是针对功过的,赏不能使道德善,罚不能使恶行止。惯犯“二进宫”,“三进宫”的都有,屡教不改者时时作奸犯科。罚他几个钱,关他几天禁闭,他的性情就改了?错误就没了?“人惧斧钺之诛,又慕轩冕之赏,心怀百虑,事出万端,匈匈竞逐而不知止。”都不是处于真性情的,矫饰的行为。)而且说明邪?是淫于色也;说聪邪?是淫于声也;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说,爱染也。淫,耽滞也。”[.郭庆藩:《庄子集释》]喜欢漂亮的,是因为对姿色的贪恋;喜欢聪慧,是对声名颂誉的偏执;喜欢仁,使德行乱了;喜欢义,违背了常理。)说礼邪?是相于技也;说乐邪?是相于淫也;(“礼者,擎跽曲拳,节文隆杀。乐者,咸池大夏,律吕八音。说礼乃助浮华技能,爱乐更助宫商淫声。”[.郭庆藩:《庄子集释》]好礼,必然喜欢繁文缛节;好乐,必然沉浸在优美动听的乐曲中。一切的偏好,都是偏执,都是过分。)说圣邪?是相于艺也;说知邪?是相于疵也。(一切的过分,都是在伤害你的气血,损伤你的性情。“说圣迹,助世间之艺术;爱智计,益是非之疵病也。”[.郭庆藩:《庄子集释》]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脔卷怆囊而乱天下也。(所谓八者,是指:淫于色,淫于声,淫于仁,淫于义,淫于礼,淫于乐,淫于圣,淫于知(智),这八种搅乱人们性情的思想活动,都要不得,都是你是掉了自我。“必存此八者,则不能纵任自然,故为脔卷沧囊也。”[.郭庆藩:《庄子集释》]脔卷”,就是不舒放,拘谨。“沧囊”,是心乱慌张的样子。“天下群生,唯知分外,不能安任,脔卷自拘,夸华人事,沧囊悤速,争驰逐物,由八者不忘,致斯弊者也。”[.郭庆藩:《庄子集释》]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岂直过也而去之邪!(该放下就放下,该抛弃就抛弃。“乱天下之经,不能忘遗,已是大惑。方复尊敬,用为楷模,痛惜甚也。”[.郭庆藩:《庄子集释》]乃齐戒以言之,跪坐以进之,鼓歌以之。吾若是何哉?这八种淫乱,天下人丢不掉,放不下,抛不开,忘不掉。忘掉色,还有声;忘掉仁,还有义;忘掉礼,还有情;忘掉圣,还有知。一个个诱惑摆在那里,一个个甜果子等你去摘,一道道欢娱的门槛为你打开,进去了就拔不出来,摆脱不开。“诚禁致齐,明言执礼,君臣跪坐,更相进献,鼓九韶之歌,舞大章之曲。珍重蘧庐,一至于此。”[.郭庆藩:《庄子集释》]你能有什么办法?)

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所以,如果你莅临天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无为”,实行“无为而治”,除此以外别无办法。只有无为,你才能顺应性命之安适,生命之规律,宇宙之法则。除非“不得已者,非迫于威刑也,直抱道怀朴,任乎必然之极,而天下自宾也。”[.郭庆藩:《庄子集释》]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贵以身为天下”就是天下以身为贵;“爱以身为天下”,就是天下以爱为贵。不要危害性命,不要违反天性,才可以託化天下;爱惜自身,才可以活在世上。“若夫轻身以赴利,弃我而殉物,則身且不能安,其如天下何!”[.郭庆藩:《庄子集释》] 只有“贵身贱利,内我外物,保爱精神,不荡于世者,故可寄坐万物之上,託化于天下也。”[.郭庆藩:《庄子集释》]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解其五脏”就是分化,肢解,伤害,损伤五脏。“擢其聪明”就是耍聪明,耍心眼儿,玩弄阴谋,处心积虑。“五藏,精灵之宅;聪明,耳目之用。若分辨五藏情识,显擢聪明之用,则精神奔驰于内,耳目竭丧于外矣。”[.郭庆藩:《庄子集释》]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尸居”就是寂寞,寂静,默然,入定,清心寡欲,无喜无忧,无得无失,不悲不愁,就像死了一样。“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有静气,能从容,则镇定,才能应对千变万华的世界,利欲熏心的世界,急功近利的世界,尔虞我诈的世界。“常无其心而付之自然”[.郭庆藩:《庄子集释》]真龙才能显现,惊雷才能滚滚,思想才能驰骋,行动才能自由,动辄必有“天助”,“神顺物而动,天随理而行。”[.郭庆藩:《庄子集释》]这样的自我,是从容的自我,笃定的自我,淡泊的自我,宁静的自我,闲适的自我,高尚的自我,真的自我。(峻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外篇卷4在宥诗解1自在宽宥乐生不恬赏罚为事性命何安
引导性政治架构下的统治德性问题 | 陈赟
庄子·外篇·在宥 11
《庄子注》卷四
庄子(外篇)《在宥》笔记之一
3-庄子翼卷之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