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林禅门五形拳古谱诀【转】

少林禅门五形拳古谱诀

祁美娟  

少林之拳式,以五拳为最著,即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此五拳者,各有其妙用。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龙拳练神,精而习之,不难有龙行虎奔之效,而且获祛病延年之益。综五拳之手法,共一百七十三手,依少林技击术功夫之次第,须与一切普通运气使力,及各种马步手法等,俱习之娴熟,而后始可练习五拳术。至五拳之次第,以虎为先,蛇次之,鹤又次之,龙拳则最后,盖以龙拳之使运,全用气功为主,周身夭矫如游龙之行空,所谓骨节通灵身心手足,均一气贯串,上下相印,然非数年功夫不易到此境界。据少林师法巨子所传授,谓少林自明季以后,已由释宗而与道术相参贯,即如五拳之气功,其中已十分之九系道家修养功夫,可谓释道合并之征矣。      

1.龙拳练神,练时周身无须用力,遍体活泼,伸缩自然,起落有方,暗听气息沉于丹田其动作口诀如下:  步由斜马站,拳掌合抱胸。串步提曲腿,足尖朝外踩。上下掌分开,左前右耳轮。

右掌心朝上,左掌心上亮。身微向前曲,微曲单腿立。落步跟后腿,掌势反扭回。

前掌朝上托,后掌打下着。目视正前方,龙形够一半。右龙容易使,专看左龙换。

回身扣足踪,转身又龙形。目开一线明,舌顸口水生。鼻息自然寻,精神日渐宏。

初习十五度,继至五十功。缓和此势练,循环内气增。      

2.虎拳练骨,练时须鼓实全身之气,一气整贯,始终不懈,关节开放,骨节通灵,骨壮坚实,功力大增。

其动作口诀如下:   

斜马站得牢,拳掌合抱好。两手急变相,落在腹旁挂。掌心俯下倾,弧弓挂上胸。

串马步必跟,足落又撵空。小马推上去,半马急用功。此势叫虎形,势简艺术深。

内意如龙状,呼吸莫发声。左右上步使,两种都一样。回身要扣足,扭顺虎扑出。

进步一溜风,老虎要伤人。锻炼有百日,筋强骨变壮。何功能到此,老虎有胆量。

人人此虎形,威武有精神。      

3.豹拳练力,豹喜跳跃,必须短马起落,全身鼓力,两拳紧握,发出五指如钩,指竖似铁,气达劳宫穴,力达指梢。

其口诀如下:   

半马桩法明,拳掌合抱成。双掌钩五指,豹用爪伤人。小串单爪击,进步双钩用。

有力横臂封,抓住不放松。就叫铁扫帚,欺敌不适透。合步双钩击,敌从又不识。

本是麻辫绳,习惯已养成。串步单豹爪,上步双钩换。勿要老师讲,左右都能看。

妙哉豹爪功,势简易练成。内意如前写,不必细多问。辛勤多加练。豹功独得厚。

说了不如做,单等百日后。      

4.蛇拳练气,气练吞吐抑扬,以沉实、静柔为主。蛇有进退自如、回环自然之趣。蛇缠蛇脱,练久则有柔软如练、内实如钢之功。

其动作口诀如下:   

子午步法斜马生,拳掌合抱势若拱。两手拼成十指梢,五指巧入小吃劳。

串步开始蛇吐信,上步又是蛇入洞。提捉蛇缠蛇脱能,木球沾实不离分。

大蟒要钻蛇穹窿,蛇身本形更同情。浑身破绽依然有,毒蛇直入绝对可。

串步上步再进步,应用二指拼拢护。抽步换步来回收,后留一掌保护头。

提牛转身二指点,欲破叉手划小圈。串步双托用掌棱,印掌须有木扳功。

形中内蕴是前意,专叫胸中意长存。蛇形本来妙且能,坑坑洼洼急避封。

身腰回转似蛇意,关节松换手更灵。吞身吸胸气意使,吸住对方退无能。

心灵手巧防不住,平素练习有长处。人体比蛇关节僵,动腰动腿不慌张。

蛇形健身大有益,身强体壮寿而康。      

5.鹤拳练精,练时须凝神铸神,舒臂运气,神闲志暇,上吸下呼,手心相应。

其动作口诀如下:   

子午步法斜身立,拳拳拱成如作揖。上步抬肘先碰上,提足备用踩前方。

束展两掌前后打,白鹤独立站鸡行。曲膝形歪足扁踩,鹤展单翅把身操。

正面开足向前趟,足尖踢出敌难防。双指分开戳左右,好像白鸽欲飞扬。

单腿曲立像睡觉,一腿横生踹裤裆。转身回身走弯圈,返身须要足扣边。

轻避袭击闪开浪,挨近对方更不慌。肘灵膝活贴身靠,管叫敌人冤枉叫。

白鹤飞去黄鹤继,灰鹤啄食更有趣。白鹤本来不伤人,被迫无奈动无名。

鹤形活动煞好看,能使弱人成铁汉。鹤形内意同上叙,锻炼拳术有凭据。

斯人不知内意从,思想集中功夫深。      

行拳注意如下:   

拳术者所以长体力、脑力及果敢冒险等之力者也。然行之不得其法,则非徒无益而反有伤身之害。故特举行拳注意之要结于下,以便研究云。   

第一、活动   

行拳时宜先伸缩四肢,以运动全体筋骨血脉,并宜呼吸数次,以舒展肺体,庶免生色激暴等弊。   

第二、呼吸   

行拳时宜先存口气于丹田,使始终不泄,可免伤气等症。行拳后,气虽急不可大开肺量,逞其呼吸,但口亦不可紧闭。   

第三、坐卧   

凡行拳后,切不可即行坐卧,盖大运动后百脉震动,气息方炎于此时,而或骤使之静,则血气不匀,而气急头晕等病因之而作,于养身一道大有窒碍,故善养气者,未有不注意于此法也。   

第四、饮食及动静   

行拳后不宜饮食,当随意行走八九分钟,待血气既定,然后可以随意自由。   

第五、叫应   

夫行拳心目手足须随时叫应,方能实用,如足踢则手应之,手出则目注之,而心问之,须时时流动四顾,周身不可注意一端。      

掌法口诀   

南少林拳的掌法,即推、塌、圆、碾、磨五掌。谈五掌就要先谈

这个连环是南少林拳法的标志。
是一对圆圈,在一起相扣相连而成,无棱角缝隙可寻,就像两个车轮子,象征人体运动时圆若车轮,活似弹簧,伸缩自如,舒展滚动方便。它既是一种巧力、以分力制直力的技击法,又是一种立圆或平圆的锻炼方法。若能坚持锻炼,掌握了这种圆力和连环力,应制敌则不难也。譬如飞驰的车轮,若用石子投之,高速飞驰的车轮必然将投去的石子带向前方或者后方,而不会弹回来。

有口诀曰:   

连环本来无隙缝,横竖斜缠满是轮。外貌好像柔软功,其中寓有技击性。

依法推求细找寻,基本五掌见奇能。推塌圆碾与磨外,龙虎豹蛇鹤见形。

续添柔和功苦练,全凭连环演实真。方始就学连环掌,扶微开窍密识同。

难道圆圈少妙用,本圈就是叫化中。练成武艺通灵性,一巧足以破千斤。

身灵步活通神机,双手运使见奇功。      

推、塌、圆、碾、磨五掌介绍如下:   

1.推掌 推宜朝上举,推掌如托天。

其口诀曰:   

拳掌合抱斜马桩,两掌运使腹部藏。迈腿双推由下起,晃摇身躯实有余。

体重失去平准处,追倾千斤紧马逼。更串连步往前赶,急用塌掌决无疑。   

2.塌掌 塌掌如塌山,塌为向下落。

其口诀曰:   

拳掌合抱子午桩,降龙伏虎塌字功。对方仅知进与退,缠绵跟随不放空。

指尖接触确待发,腕根松软藤备弓。必要时机爆发弩,吞吐二字须认真。   

3.圆掌 圆掌是车轮,圆手去拨云。

其口诀曰:   

拳掌合抱马步盆,圆手回旋自然功。上来中来随它意,连环两掌避其能。

拨云之际连环箭,巧打妙用快如针。欲知圆掌通神灵,车轮交错不透风。   

4.碾掌 

碾如滚笼动,碾掌制千斤。

其口诀曰:   

拳掌合抱蹲裆步,顺碾横碾定不住。对方若进长击拳,速退顺碾步又斜。

千斤接到胸腹部,横碾退步让一边。顺手再托心不善,横碾竖碾借力空。   

5.磨掌 

磨如搅水同,磨圈百转功。

其口诀曰:   

拳掌合抱马步裆,推塌圆碾独磨强。磨圈百转保命长,引手搭手不相让。

搭手交锋逮不住,不想引入圈套框。磨掌搅水要起腿,落地发人退难防。

受创不如因何故,身若弹簧一尺长。 

 

少林五拳桩
相传当年达摩创立了豹虎鹤龙蛇五拳。作为这些拳术的基础,又创立了五种相应的桩法,分别练力骨精神气。这五种桩法是一套,练法有一定顺序。即豹虎鹤龙蛇。 
豹拳桩 
两腿左右分开,间距略宽于肩,两脚平直,五趾抓地,如松生根,若磐石之固。膝微屈,身体稍微下沉。百会上顶,身躯正直,百会——会阴——双涌泉联线中点为一垂线,鼻尖——肚脐为一垂绞。双肩下塌(切忌耸肩),大臂上抬,左右分开,攥拳,屈肘分向两侧,小臂上举,手比头高,手心向前,五指分开,意在指尖。抓时吸气,松开五指时呼气,徐徐呼吸四十九次。抓时,目光视脚前方一片地方。然后大臂下垂,小臂横放在腰间,手心向上,伸开五指,意在指尖,用力抓四十九次,并以手指带动全身,抓时吸气,松开时呼气。最后,双臂下垂于体侧,身体下蹲,手心向内,伸开手指,意在指尖,用力抓四十九次,抓时吸气,松开时吐气这一过程为一遍。再重复,逐渐把时间增长,半小时以上为佳。 
豹拳桩为什么能练力呢?按中医理论,爪(指甲)为筋之余,且十二经络尽从指尖始。练豹拳桩时,意在指尖,气随之亦集中于指尖,随着呼吸,一张一驰,气从指尖沿筋络运动,入于肝,使肝强壮,而肝为罢极之本,肝强,人就不容易疲劳,就有力气,不仅有爆发力,而且有耐力。这就是豹拳桩能练力的道理。豹拳桩练得有根基之后,可练虎拳桩。 
虎拳桩 
两脚左右分开,比肩略宽、两脚平直,五趾抓地,膝微屈,身体稍微下沉。头要正,百会上顶,脖梗且直。身躯正直,百会——会阴成一垂线,鼻尖——肚脐成一垂线。两眼平视,怒目扬眉,凝视前方目标,要有一种虎威。大臂向左右平伸,略与肩齐,屈肘,小臂与大臂成三角形,五指张开如抓物,意中要有虎爪之利。背筋松开,如披上层气。 
站桩时,五指用意,用力一抓一放;同时肩胛骨松开,象蒲扇一样,随手指的抓动,带动两臂一张一驰地前后摇动。脚和腿骨也随意念一松一张。更重要的是,双手前抓时,用意念使脊背向后顶,好像要把每个脊椎骨都撑开似的;脊椎也随手指一张一弛,整个身子轻微地前后摇动。呼吸亦与脊柱的张驰相配合。 
练虎拳桩的要点在于松开背脊和肩胛,背若披气,身体轻微运动,呼吸随手指、腿、足各骨节一张一驰,且要有虎威。 
鹤拳桩 
两脚分开,身体直立。开始是,重心移至右腿。用腰背带动左腿,轻轻提起,屈膝,小腿和足踝放松下垂,身躯直。百会——会阴——左涌泉穴在一条垂线上;鼻尖肚脐亦成一垂线。左手轻扶左膝,右手上举,臂微屈,手在右耳上方,手心朝向左前方,左膝也朝左前方。形加鹤立,神态安闲。 
然后,左脚以左膝为轴心,用腰腿力量,向左前方踢出。站好时吸气;收腹、提肛、提外肾,意在足小趾。踢出时脚尖与大腿平(或略高些),踢出就呼气,松腹、松外肾、驰肛,小腿和脚自然落下,左腿依然抬起不动。这样小腿就像钟摇一样,一起落;鼻息也随之一吸一呼;小腹、外肾、肛门也跟着一张一驰。如此反复地踢。开始时可踢十三次,以后逐渐增加,能踢一百次以上就有点功夫了。 
踢完左腿以后,改为左脚独立,一切要求和以前一样,只是右腿提起,左脚下垂,斜向前方,右手扶右膝,左手屈臂上举,手在左耳上方,手心朝左前方。踢腿方法同前。踢完右脚后,再换左脚。如此反复,应练半小时以上。 
练鹤拳桩一定要象仙鹤一样,神态安详,全身放松。提腿、举手、吸腹、提外肾后,气必然注入肾俞、命门,从而强肾。按中医说法,肾为藏精之府,故强肾就是练精。另一方而,踢腿时,意在小足趾,而足小趾通膀经,膀胱与肾一阳一阴,互为表里。这就加强了强肾练精的效果。这是鹤形拳桩专主练经的原因。 
龙拳桩 
身体站正,左脚向左大步横跨,屈左膝,右腿蹬直,武术中称为扑式。两脚平直,五趾抓地。身躯自左向右倾斜,压于左腿上,但脊柱直而不弯,百会向左上方顶,右手拧臂翻掌,掌心朝天,尽力向左上方伸出,右腿猛力右蹬,将身子尽力伸长,左肩靠在左膝上,左手翻掌向外,同时,扭转脊柱(但不能弯曲),仰面朝天,双眼睁大,远望青天,但目光内含,似与天地之气相接。呼吸均匀、自然而又绵长。 
过一段时间后,收右腿,正身形(但重心勿上抬),右脚虚步点地,双手迅速收回,于胸前穿掌交叉。然后右腿立即大步向右迈出,屈右膝,左腿蹬直,以百会领头,颈向右倾身展体,同时,两臀和头如同斜线,松肩伸臂、翻腕展掌,右臂尽力前伸,五指分劲,掌心朝天,左手尽力沿体左侧向后拧臂倒伸,翻掌朝天。 
接着,百会使劲向右上方顶,左掌进一步前伸,左脚更用劲右蹬,将身子进一步伸长。右手回护左肋,手心向外。同时,扭转身躯,仰面朝天,睁大双眼远视蓝天,似与远天清阳之气相接,但目光内含。呼吸自然、均匀,绵长。再过一段时间,改为左弓右蹬式,如此交替反复。时间逐步增长,能达半小时以上,就可以出功夫。 
龙拳桩第一要领是要把全身各条筋膜关节都伸展开。古人说关节是神气游形之室。关节僵直,神就呆滞不灵活。龙拳桩把全身筋度关节都撑开了,使神气畅行其间,从而达到练神的目的。仰面视天,则是为了取天空清阳之气,使之入骨。 
龙拳桩的第二个要领是:左右变换之时,动作要迅速,而且要有整体感。古人论 神龙无首,就是说它变化莫测。龙拳桩变换时就要有这个意思。 
如果说豹拳桩主要能使人增强体力,吃苦耐劳,虎拳桩主要是强筋健骨,鹤拳桩主要是壮肾培本的话,那么,龙拳桩的功能则在于改善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灵活性,增强应变能力。 
蛇拳桩 
身体站正,两脚稍稍分开。开始时,左脚向前半步,左足足尖虚点地面,右腿稍弯屈,重心落在右腿上。身躯直,百会——会阴成一垂线、鼻尖、肚脐成一垂线,脸微向右侧。左臂曲肘前伸,左肩如倚物,食指轻挑,高度低于鼻。食指与大拇指成圆弧状,指尖轻微内扣余三指轻轻弯拢,中指对准劳宫穴,离劳宫穴距离约一二横指。右臂曲肘,小臂贴于肋际,手背朝外,食指指向前方,手势同左手样。意在左手食指指尖,呼吸自然。这种步法,武术中称为跨虎,又称虚步。整个式子又叫倚马问津。 
然后,移步向前,重心落于左腿,右脚前跨半步,虚步点地。右臂屈肘前伸,右肩如倚物。右手食指微挑,略低于鼻,手的姿势和以前一样。意在右手食指指尖。左臂曲肘,小臂贴于腰际,手势同前。自然呼吸。如此反复,时间逐渐增长,最好每次练半小时以上。 
蛇拳桩主练脾,古人论 脾脏主意。故练此桩,主要是练意气合一,进一步练丹田之气。而且,按照五行的说法,脾属土,能和合四脏,有统一上述四种桩法的功能。即通过气,将神精骨力融合成为整体。 
练这五种桩法目的是充分发挥人体的潜在能力。但练时一定要按顺序习练,其顺序为豹虎鹤龙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练豹拳、虎拳、鹤拳、龙拳、蛇拳等,为达到内气外放打下基础。

 

少林五拳之豹拳

凌召 

豹之威不及虎,而力则较虎为巨。因豹喜跳跃,腰肾不若虎之弱也。练时必须短马起落,全身鼓力,两拳紧握,五指如钩铜屈铁。故豹式多握拳,又名金豹拳也。

1金豹手 

两脚立正,两拳握抱于腰际,拳心空含,正头颈,吞津气沉于丹田,目平视右侧前方。此名金豹定身(1)。接着,提起右脚朝右侧前方跨落一步,左脚蹬力呈右弓步,两拳抱腰不变,目视右前方(2)。接着,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上体左转正身,两脚蹲呈马步桩势;左右手变豹爪,运力画弧于腹前,右爪在上,左爪在下,爪心均朝前(3)。气刚吸满则闭息,上体右转,左脚蹬力呈右弓的同时,左手豹爪收于左腰际,右手豹爪挽力朝右前上提起,肘与肩平,豹手高与额平(4)。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

2金豹三通炮 

接上动,收下右手于腰际时,左豹手快速向前打出(5)。收左手又打出右手(6)。继之收右手,打出左手(7)。金豹拳均以快拳打出,手步一齐,此式则以左右手共击3次而得名。眼手不离方称妙也。出拳时必须全身聚力,两腋注力夹紧,呼吸自然。

3金豹卧山 

接上动,配合鼻吸气的同时,左拳收回于腰际,右拳用慢力朝前上提击,至与额平止,气刚好吸满(8)。随后闭息,右手用力内压至右大腿时,身体重心左移坐,左手用力朝左上抬移,右手上推移至胸前,此时刚好呈右仆步(9)。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意力全注于肱肘。

4金豹直拳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脚蹬力朝右拥身呈右弓步,左拳下压收于左腰际,右拳用慢力朝前由下向上通提(10)。继闭气将右拳慢力收至右颌前时,气已闭不住;此时,翻右拳疾如炮火一般,配合口发音朝前方击出,左手上护于右肩前(11)

5豹子弄球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手五指伸开向左外画、挽臂扣指握拳收于左腰际;随后,右手屈肘下沉,肘尖至腹前腰际时,气刚好吸满,闭息后右手如握住一物朝怀内拉拢(12)。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的同时,两拳下收沉,全身力注于两腿(13)

6金豹举天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全身聚力,两拳自腰际朝前上方缓缓提举,至肘平肩时,气刚好吸满(14)。接着,闭气,双拳用力往下坠,全身聚力,怒目圆睁,至两手压至左右腰际而止(15)。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至此,右手金豹形已毕,换练左式。

7金豹手 

接上动,上体左转正呈马步桩,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两手向上胸抬移,至乳上时手心翻向内,两肱、臂、肘、拳俱用意力向左右撕折至气吸满时,再将气用鼻徐徐呼出(16)。接着,配合鼻吸气之际,两拳变豹手向腹前下压移,手心均向前,右手停于腹前,左手停于胸前(17)。气吸满后将气闭住,上体左转,右脚蹬力呈左弓步的同时,右手金豹爪收于右腰际,左手豹爪挽力朝左前上提起,肘与肩平,豹手高与额平(18)。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

8金豹三通炮 

接上动,收下左手于腰际时,右豹手快速向前打出(19)。收右手打出左手(20),继收左手打出右手(21)。自然呼吸,其他要领与右式金豹形相同,惟动作方向相反。

9金豹卧山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的同时,右拳收回于腰际,左拳用慢力朝前上提击,至与额平止,气刚好吸满(22)。之后闭息,左手用力内压至左大腿时,身体重心右移坐,右手用力朝上抬移,左手上推移至胸前,此时刚好呈左仆步(23)。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意力全注于肱肘。

10金豹直拳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脚蹬力朝左拥身呈左弓步,右拳下压收于右腰际,左拳用慢力朝前由下向上通提(24)。继闭气将左拳慢力收至左颌前时,气已闭不住,此时,翻左拳疾如炮火一般,配合口发音朝前方击出,右手上护于左肩前(25)

11豹子弄球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的同时,右手五指伸开向右外画挽臂扣指握拳收于右腰际;随后,左手屈肘下沉,肘尖至腹前腰际时,气刚好吸满,闭息,左手如握住一物朝怀内拉拢(26)。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的同时,两拳下收沉,全身力注于两腿(27)

12金豹举天 

接上动,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的同时,全身聚力,两拳自腰际朝前上方缓缓提举,至肘平肩时,气刚好吸满(28)。接着,闭气,双拳用力往下坠,全身聚力。怒目圆睁,至两手压至左右腰际而止(29)。随后,左脚朝右脚内侧收拢,正身伸立的同时,用鼻徐徐将气呼出,平心静气,放松身体,全功结束(30)。 

 

少林五拳之蛇拳

凌召 

蛇拳炼气。

蛇拳之运炼,气之吞吐抑扬,以沉静柔实为主。如蛇之气,节节灵通,来未着物也,若甚无力者;一与物遇,则气之收敛,胜于勇夫。有经验者自能知也。炼气柔身而出,臂活腰灵,骈两指而推按起落,若蛇之有两舌,且游荡曲折,有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之意。所谓百炼成钢而化绕指之柔,即为此写照也。

1右手蛇形 

两脚立正,身体正直,两手握拳抱于腰际,拳心空含,正头颈,吞津气沉丹田,二目平视右侧前方(1)。接着,右脚提起朝右侧前方跨落步,同时配合鼻均匀细长的吸气,上体下沉,蹲呈马步桩,全身向下坠力如沉千斤,两脚有如生根(2)。气吸满后,配合津液吞咽,将气沉入丹田。然后将气闭住,左脚急力蹬地伸直朝右用力呈右弓步,两肱夹紧,腋生劲,肘往后拉(3)。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再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身体缓缓向左转,同时,左右拳运力朝腹前合拢,右手停于右小腹侧前,左手停于右胸前,此时身体蹲呈矮马桩,头向左转目视左侧前方(4)。气吸满后再用鼻徐徐呼出。

2独蛇扫林 

接上势,左脚蹬力上体朝右转呈右弓步的同时,左拳下压收于腰际,以鼻快速吸气之际,右拳急力向右侧上猛转,呈拳心向上时,闭气内旋腕使拳心向下(5)。接着,右拳一收,左手快力朝右前打出,肘臂不可伸直,以屈蓄为准(6)。继收左拳打出右拳(7),再收右拳打出左拳(8)。此连环三拳的出力法均以抖腕劲而为之,呼吸自然。

3猛蛇出穴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身体重心左移,左手变爪随旋体朝左侧拉移,右爪朝左侧推移,至身体下蹲呈矮马桩时,左爪停于左膝前,右爪停于左爪上方之左膝外,头右偏注视右侧方,此时气刚好吸满,配津液吞咽入腹后,再用鼻徐徐呼出(9)。接着,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右手伸食中二指呈二龙手式随吸气朝右下侧方画移,直至臂伸直,气注二指,此时气刚好吸满。左手也同时呈二龙指上移至胸前,劳宫穴含空;目视右手指(10)。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继之再配合鼻均匀细长的吸气,同时,左手向右画移,继向下弧形朝左侧膝外方画指,气注左手指尖,至膝外侧停住,右手内收至胸前停住,此时气刚好吸满,上体左旋,目注左手指端(11)。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继之再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右手向左画移,继向下弧形朝右侧膝外方画指,气注右手指尖,至膝外侧停住;左手内收至胸前停住,此时气刚好吸满,上体右旋,目注右手指端(12)。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尽。

4双蛇分路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右手旋腕指呈手心朝左,随吸气向左侧移动,身体左吞;左手左移,肘贴于左肋,手心朝上,高与肩平;右手画至左手处停住,全身重量坐于左腿,此时气刚好吸满;头右转目视右侧方(13)。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同时,左脚蹬力朝右拥身呈右弓步;左右手同时朝左右分开。右手高与肩平,手心朝下,以肋力将气贯注于指端;左手斜指于左后侧方,虎口朝上,气贯指端;直至气吸满为止(14)。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尽。

5盘蛇击虎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手变掌收于腰肋际,手心朝下,右手变掌内收至肩前时继翻掌使掌心朝前,虎口朝下,向前方缓力推移至臂直,此时气刚好吸满(15)。然后将气闭住,右手翻掌呈掌心朝内,收至腋前时气已闭不住,立即左手上护右肩前,右手猛地抖臂屈指呈拳朝前急力打出,虎口朝上,同时用鼻将气喷出(16)。接着,配合鼻吸气,左拳收于左肋际;右肘下沉,以肱为力将右拳缓缓收回,立于右肩前方;目注右拳(17)。然后将气闭住,全身聚力下沉注于双腿,两拳握力下沉,腋肋生劲,至气闭不住而止(18)。继之用鼻将气徐徐呼出。

6双蛇通天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两拳用缓力朝前上举,至肘尖与口平时,气刚好吸满(19)。然后,吞咽将气闭住,两拳下收,同时全身劲力下注,沉于两腿,犹有生根之意,至两拳收至腰际时停住,继之用鼻徐徐将气呼出(20)。至此,蛇形右手已练完毕,接着进入左势。

7左手蛇形 

接上势,左脚提起朝左侧方跨落步,同时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上体下沉,蹲呈马步桩,全身向下坠力如沉千斤,两脚有如生根(21)。气吸满后,配津液吞咽,将气沉入丹田。然后将气闭住,右脚急力蹬地伸直朝右拥呈右弓步,两肱夹紧,腋生劲,肘往后拉(22)。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再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体缓缓右转,同时,左右拳运力朝腹前合拢,左手停于左小腹侧前,右手停于左乳前;此时身体蹲呈矮马桩,头右转目视右侧前方(23)。气吸满后再用鼻徐徐呼出。

8独蛇扫林 

接上势,右脚蹬力上体朝左转呈左弓步的同时,右拳下压收于腰际,以鼻快速吸气之际,左拳急力向左侧上猛转,呈拳心向上时,闭气内旋腕使拳心向下(24)。接着,左拳一收,右手快力朝左前打出,肘臂不可伸直,以屈蓄为准(25)。继而收右拳打出左拳(26),再收左拳打出右拳(27)。此连环三拳的出力法均以抖腕脆劲而为之,呼吸自然。

9猛蛇出穴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身体重心右移,右手变爪随旋体朝右侧拉移,左爪朝右侧推移,至身体下蹲呈矮马桩时,右爪停于右膝前,左爪停于右爪上方之右膝外,头左偏注视左侧方,此时气刚好吸满,配津液吞咽入腹后,再用鼻徐徐呼出(28)。接着,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手伸食、中二指呈二龙指势遂吸气朝左下侧方画移,直至臂伸直,气注二指,此时气刚好吸满。右手也同时呈二龙指上移至胸前,劳宫穴含空,目视左手指(29)。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继之再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右手向左画移,继向下弧形朝右侧膝外方画指,气注右手指尖,至膝外侧停住;左手内收至胸前停住,此时气刚好吸满,上体右旋,目注右手指端(30)。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继之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手向右画移,继续向下弧形朝左侧膝外方画指,气注左手指尖,至膝外侧停住;右手内收至胸前停住,此时气刚好吸满,上体左旋,目注左手指端(31)。然后用鼻将气徐徐呼出尽。

10双蛇分路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左手旋腕指呈手心朝右,随吸气向右侧移动,身体向右吞;右手向右移,肘贴于右肘,手心朝上,高与肩平;左手画至右手处停住,全身重量坐于右腿,此时气刚好吸满;头左转目视左侧方(32)。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同时,右脚蹬力朝左拥身呈左弓步;左右手朝左右分开,左手高与肩平,手心朝下,以肋力将气贯注于指端;右手斜指于右后侧方,虎口朝上,气贯指端;直至气吸满为止(33)。然后用鼻徐徐将气呼出。

11盘蛇击虎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右手变掌收于腰肋际,手心朝下,左手变掌内收至肩前时继翻掌使掌心朝前,虎口朝下,向前方缓力推移至臂直,此时气刚好吸满(34)。然后将气闭住,左手翻掌呈掌心朝内,收至腋前时气已闭不住,右手立即上护左肩前,左手猛地抖臂屈指呈拳朝前急力打出,虎口朝上,同时用鼻将气喷出(35)。接着,配合鼻吸气,右拳收于右肋际;左肘下沉,以肱为力将左拳缓缓收回,立于左肩前方,目注左拳(36)。然后将气闭住,全身聚力下沉注于双腿,两拳握力下沉,腋肋生劲,至气闭不住而止;再用鼻徐徐将气呼出(37)

12双蛇通天 

接上势,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同时,两拳用缓力朝前上拳,至肘尖与口平时,气刚好吸满(38)。然后,吞咽将气闭住,两拳下收,同时全身劲力下注,沉于两腿,有如生根之意,至两拳收至腰际时停住,继之用鼻徐徐将气呼出(39)。随后收左脚于右脚内侧立正,放松身体,平心静气,自然呼吸,全功结束(4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卓然记录的“少林五拳”(上)
少林十二式易筋经动态教学!附详细练法及呼吸秘诀!
少林拳 秘传正宗五行拳之豹拳*
功夫少林达摩十二势易筋经/凌掌门
少林豹拳
少林五拳之豹拳/凌 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