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足痹方

足跟痛,又称“脚跟痛”,为一种常见骨科疾病,表现为足跟疼痛,肿胀、麻木、局部压痛、行走不便等特征,与足跟的骨质、软组织、关节、滑囊、筋膜等病变有关。足跟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足跟部皮肤是人体皮肤中最厚的部位,其皮下脂肪致密而发达,在脂肪和跟骨中有软组织和筋脉的存在,一旦足部受寒或是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足跟病变,从而发为疼痛,导致行走不便。

足痹方苗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其医药源远流长,博《马关县志.风俗篇》载,“苗人……,有良药接骨生筋,祛湿散寒,其效如神。”而此方,便是流传已久的“足痹方”。“足痹方”乃依照古老苗医外治之法,以苗族古方为据,配伍多味道地黔岭药材熬制而成。其专治各种足跟痛症,膏贴直接敷于足跟患处,即能强效发挥散瘀定痛,行气活血,强筋活骨之功,效专而力强,能有效治愈病症,快速摆脱足跟痛。

苗医原理足膝者,筋骨之府。肝主筋、肾主骨,故足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而虚则风寒湿气袭之。因此,肝肾亏虚,足部筋骨失养,又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从而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为足跟痛症。

足跟痛分类

1、气滞血瘀型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血行缓慢、瘀血阻滞,脉络被阻,则气血运行不畅而痛,且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行走受限。

2、寒凝血瘀型气血运行缓慢,复感寒邪,寒主凝滞、主收引,致使经络被阻、气血凝滞不通而痛,疼痛拒按,喜热怕凉。

3、肝肾亏虚型年老之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经脉失充,则筋失所养,骨失所主,骨萎筋弛,故站立或行走时跟部酸痛、隐痛、乏力,疼痛喜按,触之痛减。

足痹方治疗三部曲

第一步:通经络,消疼痛,除肿胀。

膏药贴于足跟患处后,药效直接透皮入内,直达病灶深处,快速发挥作用,通过打通足部瘀塞经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无菌性炎症,从而达到消肿,消炎、止痛的目的。

第二步:清瘀毒,祛寒邪,止足痹。

药效持续作用,持久渗透于病变部位,强效疏通筋脉,祛除寒邪,促使血液循环,将精微物质运送至足部病变部位,濡养筋脉肌肉,并通过循环将足部代谢沉积的毒素和瘀血排出,恢复足部气血通畅状态,解除足痛痛苦。

第三步:调肝肾,舒筋络,养筋骨。

药效通过刺激足底60多个与身体器官相应的反射穴位,激发经气,带动药效直达相关脏腑,达到调理肝肾。肝肾功能正常,才能滋养全身筋脉和肌肉。筋脉舒展有条,筋骨有所养,气血流通顺畅,根治足跟疼痛。

产品信息

主要成分】续断、红花、海桐皮、威灵仙、伸筋草,骨碎补等多味地道苗岭珍贵药材。

功能主治】足跟痛

用法用量】取本方膏贴直接贴敷于足跟疼痛部位即可,每付可贴三天,十付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1、有皮肤过敏者停用,无须另作处理;

2、用药期间尽量少运动,避免足部损伤和病情加重。

性状规格】苗药膏贴,1付/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足后跟疼痛的原因!
足后跟疼痛是什么原因?
2个中药秘方告诉你民间是如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
你问我答 | 脚跟痛是什么原因?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脚后跟疼的治疗方法(4)
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