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安丘曾是毒姜重灾区 专供出口后几乎没人用毒了

山东安丘曾是毒姜重灾区 专供出口后几乎没人用毒了

2013年05月15日 08:49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尹丽 闫格

原标题:神农丹“重灾区”的6年蜕变

■编者按:  

近日,“毒生姜”新闻又给人们的餐桌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央视报道,在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一些农民在种植生姜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这样种出的生姜,当地农民自己根本不吃,却销往国内多地市场。 

而同属于潍坊市管辖的安丘市,生姜种植面积达15万亩。虽然同样是种植生姜,但由于大多数供出口,在相当严格的高毒、剧毒农药管理下,“神农丹”在这里几乎“绝迹”。   

一个是内销,一个是出口。不同的“目的地”,导致了不同的生姜质量。我们不禁发问:“内销生姜,何时才能像出口生姜一样安全?” 

5月10日至13日,法治周末记者在安丘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查,得知在6年前,安丘的大片姜田同样是神农丹“重灾区”。  

是什么造成了安丘生姜种植的蜕变?蜕变前后,当地姜农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当地农业执法部门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安丘模式”能否复制到其他生姜产地,又能否借鉴到其他的农产品生产管理中?  

我们将为读者解开这些疑问。

早上刚过8点,马振荣下地干活了。他是山东省安丘市的一名普通姜农。入夏以来,他种下的生姜进入了旺盛的生长期,繁忙的“打药季”已经过去。 

姜田在种植生姜三四年后,很容易出线虫病、姜瘟等病虫害。病虫害对生姜产量影响很大,严重时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为此,今年刚刚开春时,姜种还没播下,马振荣就用溴甲烷把姜田熏蒸了一遍。溴甲烷是种有强烈熏蒸作用的农药,能高效灭虫、防腐、除草。而土壤被熏蒸后,残留的气体能够迅速挥发。   

农业中使用溴甲烷并不违反现行法规。不过,由于溴甲烷对臭氧层有消耗作用,我国正在推进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淘汰这种农药。但即便农业用药再严格,马振荣也并不担心。相反,正因为用药严格,他的生姜卖得比一般生姜要贵不少。  

几年前,马振荣与当地合作社签订了合同。他地里产出的生姜,只供应给合作社,最后经外贸企业出口。  

因此,在“毒生姜”风波尚未平息时,姜农马振荣也并不发愁。  

6年前,神农丹撒得像化肥一样厚  

加之出售神农丹的商户众多,其中很多是小作坊式的零售点以及流动商贩,当地农业部门很多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与种植出口生姜的姜农相比,安丘的内销生姜市场在近期陷入萧条。  

马振荣所在的山东省安丘市,一直将生姜作为传统优势蔬菜种植,不少姜农也因此致富。目前,本地种植的生姜绝大部分供出口,仅有少部分流入国内市场。 

在安丘市大黑埠村,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姜蒜批发市场”。临近地区生产出的生姜,很大一部分都汇集到这里,然后再销往全国各地。  

以往,即便是当下的生姜销售淡季,前来运输的货车也日均20多辆。但5月11日下午,法治周末记者看到,市场里来往的货车屈指可数。  

“没法卖。”一位徐姓姜贩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前几天(生姜价格)还是一块八,现在一块一。”  

如果这样的情形发生在6年前,马振荣的心情很可能随着大幅跳水的生姜价格陷入谷底。

据安丘市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安丘生姜的出口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长期以来,日本、韩国是国际市场上安丘生姜的主要买家。 

不过,那时马振荣种植生姜的面积小,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一种名为“神农丹(主要成分为涕灭威)”的剧毒农药,受到包括他在内的不少姜农的热捧。 

与溴甲烷相比,神农丹价格低廉,操作也方便得多。“一亩产出一万斤生姜的姜田,哪怕用两箱神农丹,价格也不超过300元。”马振荣说。  

而用药的时候,他只需一边走,一边抖动着手中撕开口的神农丹包装,将黑色的颗粒均匀地撒向姜田。   

不用多久,1袋重量为1千克的农药就可撒完。撒完后,再拿铁锨铲起土,盖住地表黑色颗粒状的神农丹。被倒空的蓝绿色农药袋子,也常被他随手扔到一旁的土地上。  

秋收时,这块姜田里的生姜,将流向不确定的国内市场。  

“当时,神农丹撒得像化肥一样厚。”马振荣皱着眉头说。他深谙这种农药的毒性,“只要50毫克,就能马上放倒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 

按照农业部规定,涕灭威(即神农丹的主要成分)只能用在甘薯、棉花、花生、烟草、月季上,严禁在一切蔬菜、果树、茶叶和中药材上使用,对人畜更是具有高毒性。 

如此被明确限用的剧毒农药,在6年前的安丘,却很容易买到。

“那时候,姜农们都用,从村口的门市店能直接买到。”马振荣对法治周末记者说,“也就是差不多十块钱吧。”  

彼时,同内销生姜相似,出口生姜的农药残留检验,也相对宽松。加之出售神农丹的商户众多,其中很多是小作坊式的零售点以及流动商贩,当地农业部门很多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在2007年,一场危机令这样的日子戛然而止。  

出口危机倒逼农药管理变严  

重压之下,神农丹等一批高毒、剧毒农药很快被安丘市农业部门列入严格禁用的名单。也是在2007年,姜农马振荣也发现,原本到处都能买到的神农丹,“越来越不好找了” 

在这一年,日本进口农产品频繁出现农业化学品超标现象。同时,日本国内也发现了违法使用未登记农药问题。 

于是,日本出台“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这一制度涉及农药化学品734种,几乎对所有农业化学品在食品中的残留都作出了规定。设限数量之广、检测数目之多,限量标准之严,前所未有。

在把关“突然变严”的情况下,安丘生产的大量使用过神农丹的“问题生姜”运往日本后被就地销毁。 

对安丘而言,原本大好的出口形势也突然面临严峻的问题——如果在生姜种植过程中继续使用神农丹,就意味着出口受阻,很可能给当地经济造成重创。  

重压之下,神农丹等一批高毒、剧毒农药很快被安丘市农业部门列入严格禁用的名单。也是在2007年,姜农马振荣也发现,原本到处都能买到的神农丹,“越来越不好找了”。  

次年,安丘市农业局出台了《安丘市农药管理办法》,首次确定了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对市内31个批发商,819个零售点设立市场准入门槛。  

随后,农业局又对所有合法农药实行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只能销售已备案的农药。对全市农资配送车辆也进行登记备案,由公安部门对农资配送车辆进行检查。 

此外,农业局还大力推广“连锁经营”,即农药批发业户与零售业户签订连锁协议——倘若零售业户私自购进、出售未经备案登记的农药,连锁总店发现后必须即时举报。  

在愈趋严格的农药管理下,种植内销生姜的马振荣“打起了小算盘”。“当时,反正都管得这么严了,要不干脆种出口生姜。”他回忆。

但是出口生姜的种植成本,与内销生姜高出几倍甚至10倍。  

光是用溴甲烷熏蒸除虫除菌,他就必须先给姜田覆盖上一层“地膜”。熏蒸完土地,还未等播下姜种,先期投入早已超过了3000元。  

这与廉价但毒性大的神农丹相比,似乎是个又笨又贵的方法。 

但马振荣还是“动心了”。 

原来,生姜价格有“贵三年,贱三年”之说。如果与外贸公司签订2年至5年期的合同,无论国内市场价格如何,外贸公司承诺按合同价格收购。 

更高的价格打动了马振荣。以出口日本为例,每吨生姜价格达1000美元,平均每斤生姜3元钱。而此时,国内市场价格哪怕平稳,也不过两块多钱。就这样,原本一直盯着国内市场的姜农马振荣,开始“转型”做出口生姜。与他一道“转型”的姜农不少,从事生姜加工的企业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部分姜农用剧毒农药种生姜
剧毒生姜你敢吃吗
我们只能吃剧毒农药姜的悲哀
农产品重镇安丘:焦虑与淡漠
山东生姜被曝含剧毒 榕批发市场生姜多来自山东
生姜暴跌为哪般?姜农们该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