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胃虚寒验方

1、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温里剂-温中祛寒) 出自《伤寒论》

厚朴12克(炙,去皮) 生姜9克(切) 半夏6克(洗) 甘草6克(炙) 人参3克

原方: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斤(洗) 甘草3两(炙) 人参1两

治: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脾满便难,脾实虚也;今腹满而不便难,脾虚病也。主虚寒。亦用之治“发汗后腹满者”[1]

2、附子粳米汤(温里剂-温中祛寒)   出自《伤寒论》

制附子15克,半夏、甘草各10克,大枣10枚,粳米15克  

原方:附子一枚,半夏半斤,甘草2两,大枣10枚,粳米半斤。

治: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鸣,气也。

3小建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

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4、理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治:本方功效类同小建中汤。方原出自《伤寒论》,同名类方又有29首。主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5、理中丸(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人参(15克) 干姜(15克) 白术(15克)甘草(15克) {原方丸剂各用90克}

【异名】人参汤(《金匮要略》卷上)、治中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鸡峰普济方》卷十二)、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

治:本方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作丸剂,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一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6、厚朴温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肺之脾胃虚方》

方1:厚朴(姜制) 陈皮去白,各一两(各9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五钱(各5g)干姜七分(2g)

方2:厚朴、陈皮各30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15g 干姜2g生姜3片(本方为研末为散,如作汤剂则用方1剂量)

治:脾胃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方解】本方证因脾胃伤于寒湿所致。寒性凝滞,湿性粘腻,易阻气机,若寒湿着而不行,困于脾胃,则致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遂成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等症。寒不温不去,湿不燥不除,气不行不畅,故当行其气、温其中、祛其寒、燥其湿。方中厚朴辛苦温燥;行气消胀,燥湿除满为君药。草豆蔻辛温芳香,温中散寒,燥湿运脾为臣药。陈皮、木香行气宽中,助厚朴消胀除满;干姜、生姜温脾暖胃,助草豆蔻散寒止痛;茯苓渗湿健脾,均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功兼佐使。诸药合用,共成行气除满,温中燥湿之功,使寒湿得除,气机调畅,脾胃复健,则痛胀自解。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胃寒湿气滞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痛,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本方重点在于温中,对于客寒犯胃致脘痛呕吐者,亦可用之。

2.加减变化  若痛甚者,可加肉桂、良姜以温中散寒止痛;兼身重肢肿者,可加大腹皮以下气利水消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妇女白带等属寒湿气滞者。

7、四逆汤 出自《伤寒论》(温里剂-温中祛寒)

炙甘草(君,二两,约6克) 干姜(臣,一两半,约9克)附子(使,一枚,生用,破八片,约12克)

治:病危。本方乃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方。主治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现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各种高热大汗所致之虚脱,各种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属于阳衰阴盛者。

本方具有抗休克、强心、升血压之作用,用治危症病人之少阴大寒者,少阴者,肾脉也。《南雅堂医案》云:少阴为病,内寒外热,腹痛下利清谷,四肢厥冷,恶寒不渴,拟用四逆汤主治。附子1枚(生用)、干姜1钱5分、炙甘草3钱。《伤寒论汇要分析》:苏某妻,30余岁。月经期间不慎冲水,夜间或发寒战,继即沉沉而睡,人事不省,脉微细欲绝,手足厥逆。此乃阴寒太盛,阳气大衰,气血凝滞之故,拟大剂四逆汤:炮附子25g,北干姜12g,炙甘草12g,水煎,分4次温服,每半小时灌服1次,此为重药缓服办法,如1剂顿服,恐有“脉暴击”之变。服全剂未完,四肢转温,脉回,清醒如初。此大剂量使用者,须辨证施治。

心肌梗塞治用

《伤寒论汤证论治》云:赵某某,男,58岁,农民。胸闷气短年余,服冠心苏合丸可缓解。突然心痛难忍,心神不安,冷汗出,四肢冰冷,神昏欲睡,面色赤,唇紫甲青,四肢逆冷,冷汗不止,下利,臭味不浓,舌质淡,脉微欲绝。西医诊为急性心肌梗塞伴休克,中医诊为少阴病,当即针人中、内关,神渐有爽。急以回阳救逆:制附子18g,干姜10g,炙甘草25g,肉桂3g,急煎,冷服。良久,四肢渐温,冷汗消,面色已复常态,口语已利,脉复渐有神。《天津医药通讯》(1972;11:1):在治疗的10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23例并发休克,经治无一例死亡。其中亡阳型用四逆汤治疗。认为本方有升压、强心作用,如与生脉散等合用,可解决较长时间用升压药以后停药血压下降的问题。

高血压治用

《广西中医药》(1980;1:30):刘某,女,55岁,高血压病十余年,服滋潜清降药反剧。精神萎靡,步态蹒跚,面赤颧红,彻夜难寐,口干不渴,身着棉衣,四肢逆冷,大汗淋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欲绝。血压20.0/14.7kPa。证属阴盛格阳。拟四逆汤加味:熟附子9g,干姜6g,炙甘草6g,党参12g,龙骨12g。一剂后手足转温,仍心烦难寐。上方加黄连3g,服3剂,诸症悉除,渐能入睡,血压18.7/12.0kPa。

8、参附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世医得效方》卷六

方:人参12克  炮附子9克

另方:人参附子(炮,去皮、脐) 青黛各15克

主治:病危。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现用于心力衰竭见有上述症状者。凡大病虚极欲脱,产后或月经暴崩,或痈疡久溃,血脱亡阳等,均可用本方救治。但一见阳气来复,病情稳定,便当辨证调治,不可多服,免纯阳之品过剂,反致助火伤阴耗血。

9、大建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金匮要略》

川椒(6克 ) 干姜(12克) 人参(6克)

治:此方温中补虚,降逆止痛。症见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腹痛连及胸脘,痛势剧烈,其痛上下走窜无定处,或腹部时见块状物上下攻撑作痛,呕吐剧烈,不能饮食,手足厥冷,舌质淡,苔白滑,脉沉伏而迟者用之。

10、附子汤(温里剂-温经散寒)出自《金匮要略

方:炮附子(12g)  茯苓三两(9g)  人参二两(6g)  白术四两(12g)  芍药三两(9g)

主治:温经助阳,祛寒化湿。凡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但因风湿关节肿痛者,不宜用本方。

注明:附子汤与真武汤组成药物仅一味之差,均主治肾阳虚衰兼水湿泛溢之证。不同之处:附子汤重用附、术,并伍以人参,重在温补脾阳而祛寒湿;真武汤附、术半量,更佐生姜,重在温补肾阳而散水气。《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11、当归四逆汤(温里剂-温经散寒)出自《伤寒论》

[组成]当归三两(12g)    桂枝三两(9g),去皮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甘草二两 (6g),炙  通草二两(6g)    大枣二十五枚(8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月艮)。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现代常化裁运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偏头痛、新生儿硬肿症等属于血虚,阳气不足,寒侵经脉所致者。

化减运用:

老年慢性头痛用本方加减:当归9g,桂枝9g,赤芍9g,细辛3-6g,甘草6g,通草6g,大枣1枚。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川芎、生地、白术;肝肾阴虚如以肝阳偏亢为主者则加天麻、钩藤、白蒺藜、蔓荆子;若以肾阴虚为主者则加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痰湿郁甚者加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川芎、莪术;疼痛甚者加蜈蚣、地龙、全蝎。日1剂水煎服。

虚人感冒用本方加减:当归、白芍、桂枝、细辛、木通、防风、紫菀、生姜、大枣、甘草。日1剂水煎服。治疗虚人感冒42例,结果:全部治愈。

肩周炎用本方去通草、大枣,加葛根30g,鲜姜3片。日1剂水煎服。同时配用十香暖脐膏(附子、干姜、吴萸、丁香、肉桂等),松香散(松香、姜黄各10g,冰片3g)外贴痛处。治疗肩周炎33例,结果:痊愈17例,显效6例,有效10例)。又用本方加减: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鸡血藤、甘草、大枣。日1剂水煎服,12剂为1疗程,一般服l-3个疗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结果:痊愈30例(无疼痛,功能恢复正常),有效1例(疼痛轻微,功能恢复稍差),无效1例。

坐骨神经痛用本方加减:白芍15-30g,当归、桂枝、乳香、没药、制川乌各10-15g,威灵仙10-13g,细辛3-5g,甘草5-10g。日1剂水煎服。随证加减。并用小活络丹,每次5丸,日2次服。治疗坐骨神经痛62例。结果:痊愈55例,基本痊愈3例,显效3例,无效1例。又用本方去通草,加牛膝15g,威灵仙、鸡血藤各30g,制川草乌、乳香、没药各10g,痛剧者酌加田三七末(冲服)6g。治疗坐骨神经痛20例。结果:痊愈18例,好转2例。

肥大性脊椎炎用本方加狗脊、伸筋草、杜仲、牛膝。日1剂水煎服。治疗肥大性脊椎炎24例。临床上除局部症状外,常见冷痛、活动受限等“寒痹”征象。结果: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

12阳和汤(温里剂-温经散寒)出自《外科症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黄一两(30g)  麻黄五分(2g)  鹿角胶三钱(9g) 白芥子二钱(6g),炒研  肉桂一钱(3g),去皮,研粉  生甘草一钱(3g)    炮姜炭五分(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方解]阴疽一证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而成。阴寒为病,故局部肿势弥漫、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并可伴有全身虚寒症状;舌淡苔白,脉沉细亦为虚寒之象。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13、回阳救急汤(温里剂-回阳救逆)出自《伤寒六书》

【组成】熟附子(9g)  干姜(6g)  人参(6g)  甘草炙(6g)  白术炒(9g)  肉桂(3g)  陈皮(6g)  五味子(3g)  茯苓(9g)  半夏制(9g)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煎之,临服人麝香三厘(0.1g)调服。中病以手足温和即止,不得多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麝香冲服)。

【功用】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恶寒蜷卧,吐泻腹痛,口不渴,甚则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

【方解】本方证是由寒邪直中三阴,阴寒内盛,真阳衰微欲脱所致。素体阳虚,寒邪直中,三阴受寒,故腹痛、吐泻、肢厥、神衰、脉微俱见;身寒战栗、唇指青紫、无脉乃阴寒内盛,阳微欲脱之兆。治当回阳固脱,益气生脉。本方以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生姜组成。方中以附子配干姜、肉桂,则温里回阳,祛寒通脉之功尤著。六君子汤补益脾胃,固守中州,并能除阳虚水湿不化所生的痰饮。人参合附子,益气回阳以固脱;配五味子益气补心以生脉。麝香三厘,辛香走窜,通行十二经脉,与五味子之酸收配合,则散中有收,使诸药迅布周身,而无虚阳散越之弊。诸药相合,共收回阳生脉之效,俾厥回脉复而诸症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四肢厥冷,神衰欲寐,下利腹痛j脉微或无脉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呕吐涎沫,或少腹痛者,可加盐炒吴茱萸,温胃暖肝,下气止呕;泄泻不止者,可加升麻、黄芪等益气升阳止泻;呕吐不止者,可加姜汁温胃止呕;若无脉者,可加少许猪胆汁,用为反佐,以防阳微阴盛而成阳脱之变。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休克、心力衰竭等属亡阳欲脱者。

14吴茱萸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组成]吴茱萸一升,洗(9g)  人参三两(9g)  生姜六两(18g),切  大枣十二枚(4枚),擘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方解]本方证乃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巅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胸满脘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则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等均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既能温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呕,一药而两擅其功,是为君药。重用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用为臣药。吴茱萸与生姜相配,温降之力甚强。人参甘温,益气健脾,为佐药。大枣甘平,合人参以益脾气,合生姜以调脾胃,并能调和诸药,是佐使之药。四药配伍,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食后欲吐,或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凉,舌淡苔白滑,脉弦细而迟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呕吐较甚者,可加半夏、陈皮、砂仁等以增强和胃止呕之力;头痛较甚者,可加川芎以加强止痛之功。肝胃虚寒重证,可加干姜、小茴香等温里祛寒。

    3.现代运用  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4.使用注意  胃热呕吐,阴虚呕吐,或肝阳上亢之头痛均禁用本方。

15、归脾汤  出自《正体类要》,原载宋·严用和《济生方》

[组成]白术  当归  白茯苓  黄芪炒  远志  龙眼肉  酸枣仁炒,各一钱(3g)  人参一钱 (6g)  木香五分(1.5g)  甘草炙,三分(1g)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16、温脾汤 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方》★

[组成]大黄(15克) 当归(9克) 干姜(9克)附子(6克) 人参(6克) 芒硝(6克)甘草(6克)

另方:大黄(6克,后下)干姜(6克) 炮附子(9克)人参(6克)甘草(3克)

治:腹中积冷,阳虚寒积,便秘,肚脐下绞结,苔白不滑,脉沉弦迟。现代常用于治疗肠梗阻、幽门梗塞、慢性痢疾、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属于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者。若腹中胀痛者,加厚朴、木香以行气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吴茱萸以增强温中祛寒之力。

17、实脾散 出自《严氏济生方》

方:厚朴(姜制)白术 木瓜(去瓢) 木香草果仁 大腹子 炮附子,去皮脐 白茯苓干姜炮,各一两(各30g) 甘草炙,半两(15g)

治:脾肾阳虚,肾半以下水肿,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涨满,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沉弦而迟。沉主实,弦主瘀,迟主大寒,宜温之。

18、健脾化育汤(现代名中医方)

人参15 山药15 半夏15 白术15 芡实15 熟地15 茯苓30 薏苡仁15 白芥子9 肉桂6 河黎勒1.5

治:健脾除湿,化痰强肾

19四君子汤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15g),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解]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本方与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20六君子汤 出自《医学正传》

人参  白术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 陈皮一钱(3g)  半夏一钱五分(4.59)  上为细末,作一服,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21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人参一钱(3g)  茯苓二钱(6g)  白术二钱(6g)  茯苓二钱(6g)  甘草七分(2g)  陈皮八分(2.5g)  半夏一钱(3g)  砂仁八分(2.5g)  木香一分(2g)  上加生姜二钱(6g),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22、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人参切,去顶  茯苓去皮  白术  陈皮锉  甘草各等分(各6g)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加生姜五片,大枣二个,同煎至七分,食前温服,量多少与之。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等。

23保元汤(《博爱心鉴》) 

黄芪三钱(9g)  人参一钱(3g)  炙甘草一钱(3g)  肉桂五分(1.5g)(原书无用量,今据《景岳全书》补)上加生姜一片,水煎,不拘时服。

功用:益气温阳。

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证。倦怠乏力,少气畏寒;以及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

24、参苓白术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500g)  薏苡仁一斤(500g)    缩砂仁一斤(500g)    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g)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s)    白茯苓二斤(1000g)    人参二斤(1000g)   甘草炒,二斤(1000g)    白术二斤(1000g)    山药二斤(1000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今有同仁堂制中药)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方解]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脾胃虚弱,纳运乏力,故饮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见肠鸣泄泻;湿滞中焦,气机被阻,而见胸脘痞闷;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25、加味平胃散 出自《现代日本汉方》,源自《医方考》。

苍术4-6,厚朴4,陈皮4,甘草1.5,生姜2-3,大枣2-3,神曲2-3,麦芽2-3,山楂2-3。此方日本中医失数道明方,裁化自《医方考》。

26、启脾汤 出自《万病回春》

白术4,茯苓4,人参3,莲肉3,山药3,山楂2,陈皮2,泽泻2,大枣1,生姜3,甘草1。(日本中医失数道明方,引自万病回春)

治: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肠虚弱。

27、人参启脾汤 出自《医统》卷二十三

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5分,半夏(制)5分,藿香5分,砂仁5分,橘红7分,神曲(炒)4分,麦芽(炒)4分,黄连(微炒)4分,甘草(炙)4分,木香3分(磨)。

治:不进饮食,胃肠虚弱

28、和胃饮 出自《景岳全书》

陈皮、厚朴4.5 干姜6 炙甘草3

治:寒湿伤脾,霍乱吐泄,胃脘不清,虚寒不食,涨满腹痛。

29、平胃散

苍术五斤(9克) 厚朴(姜制)(6克) 陈皮(去白) (9克)各三斤二两 甘草(炙)(3克)三十两

用法:煎,去姜枣,食前。

歌:平胃散是苍术朴 陈皮甘草四般药

主治:燥湿健脾,消胀散满。

30枳实导滞丸(消食化滞剂)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大黄一两(30g)  枳实麸炒  神曲炒,各五钱(各15g)  茯苓去皮  黄芩去腐  黄连拣净  白术各三钱(各9g)  泽泻二钱(6g)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温开水送下,食远,量虚实加减服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食积证。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31保和丸(消食化滞剂)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两(各30g)

    [用法]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方解]本方证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饮食过度,食积内停,气机不畅,则脘腹痞满胀痛;脾胃升降失职,浊阴不降,则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清气不升,则大便泄泻等。治宜消食化滞,理气和胃。

32、健脾丸(消食化滞剂)《证治准绳》

    [组成]白术炒,二两半(75g)    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甘草各七钱半(各22g)    白茯苓去皮,二两(60g)  人参一两五钱(45g)    神曲炒  陈皮  砂仁  麦芽炒取面  山楂取肉  山药  肉豆蔻面裹煨热,纸包槌去油,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 (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33枳实消痞丸(失笑丸)(消食化滞剂)出自《兰室秘藏》

  【组成】干生姜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各6g)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各9g)  厚朴炙,四钱(12g)  枳实  黄连各五钱(各15g)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食远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小丸或糊丸,每服6~ 9g,饭后温开水送下,日2次;亦可改为汤剂,水煎服)。

 【功用】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苔腻而微黄,脉弦。

34、葛花解酲汤(消食化滞剂)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木香五分(1.5g)  人参去芦  猪苓去皮  白茯苓  橘皮去白,各一钱五分(各4.5 g)白术  干生姜  神曲炒黄  泽泻各-钱(各6g)  青皮三分(1g)  缩砂仁  白豆蔻仁  葛花各五钱(各 15g)

【用法】上为极细末,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观代用法:共为极细末,和匀,每服9g,温开水调下。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分消酒湿,理气健脾。

【主治】酒积伤牌证,眩晕呕吐,胸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大便泄泻,舌苔腻,脉滑。

35、健脾益肠汤(慢性结肠炎)

淮山药、马齿苋 党参各15克 柴胡白术 白芍 陈皮各10克茯苓12克     黄连5克 广木香9克  甘草3克 日服一剂,分两次服。10服为一疗程。

辨证:腹胀加枳壳、厚朴;肛门坠胀加煨葛根;兼脾阳虚加附子、炮姜;久泻加乌梅、五倍子;肠充血加茯苓、桂枝。

治:脾虚泄泻,慢性肠炎。《脾胃论》云: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大便泄泻,从黄芪建中汤;感寒而泄用理中汤加紫苏。

36、黄芪建中汤

 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生姜(9克) 大枣(6枚) 黄芪(5克)炙甘草(6克)

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大便泄泻。《温热论》作者,大清温病中医大家叶天士为黄芪建中汤治虚劳提出具体指征:(1)久病消瘦;(2)胃纳不佳,时寒时热,喘促短气,容易汗出;(3)脉虚无力:(4)有操劳过度史:(5)阴虚内热者忌用。



[1] 《伤寒论》原文。

1、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温里剂-温中祛寒) 出自《伤寒论》

厚朴12克(炙,去皮) 生姜9克(切) 半夏6克(洗) 甘草6克(炙) 人参3克

原方: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斤(洗) 甘草3两(炙) 人参1两

治: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脾满便难,脾实虚也;今腹满而不便难,脾虚病也。主虚寒。亦用之治“发汗后腹满者”[1]

2、附子粳米汤(温里剂-温中祛寒)   出自《伤寒论》

制附子15克,半夏、甘草各10克,大枣10枚,粳米15克  

原方:附子一枚,半夏半斤,甘草2两,大枣10枚,粳米半斤。

治: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鸣,气也。

3小建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

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4、理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治:本方功效类同小建中汤。方原出自《伤寒论》,同名类方又有29首。主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5、理中丸(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人参(15克) 干姜(15克) 白术(15克)甘草(15克) {原方丸剂各用90克}

【异名】人参汤(《金匮要略》卷上)、治中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鸡峰普济方》卷十二)、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

治:本方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作丸剂,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一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6、厚朴温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肺之脾胃虚方》

方1:厚朴(姜制) 陈皮去白,各一两(各9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五钱(各5g)干姜七分(2g)

方2:厚朴、陈皮各30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15g 干姜2g生姜3片(本方为研末为散,如作汤剂则用方1剂量)

治:脾胃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方解】本方证因脾胃伤于寒湿所致。寒性凝滞,湿性粘腻,易阻气机,若寒湿着而不行,困于脾胃,则致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遂成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等症。寒不温不去,湿不燥不除,气不行不畅,故当行其气、温其中、祛其寒、燥其湿。方中厚朴辛苦温燥;行气消胀,燥湿除满为君药。草豆蔻辛温芳香,温中散寒,燥湿运脾为臣药。陈皮、木香行气宽中,助厚朴消胀除满;干姜、生姜温脾暖胃,助草豆蔻散寒止痛;茯苓渗湿健脾,均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功兼佐使。诸药合用,共成行气除满,温中燥湿之功,使寒湿得除,气机调畅,脾胃复健,则痛胀自解。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胃寒湿气滞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痛,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本方重点在于温中,对于客寒犯胃致脘痛呕吐者,亦可用之。

2.加减变化  若痛甚者,可加肉桂、良姜以温中散寒止痛;兼身重肢肿者,可加大腹皮以下气利水消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妇女白带等属寒湿气滞者。

7、四逆汤 出自《伤寒论》(温里剂-温中祛寒)

炙甘草(君,二两,约6克) 干姜(臣,一两半,约9克)附子(使,一枚,生用,破八片,约12克)

治:病危。本方乃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方。主治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现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各种高热大汗所致之虚脱,各种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属于阳衰阴盛者。

本方具有抗休克、强心、升血压之作用,用治危症病人之少阴大寒者,少阴者,肾脉也。《南雅堂医案》云:少阴为病,内寒外热,腹痛下利清谷,四肢厥冷,恶寒不渴,拟用四逆汤主治。附子1枚(生用)、干姜1钱5分、炙甘草3钱。《伤寒论汇要分析》:苏某妻,30余岁。月经期间不慎冲水,夜间或发寒战,继即沉沉而睡,人事不省,脉微细欲绝,手足厥逆。此乃阴寒太盛,阳气大衰,气血凝滞之故,拟大剂四逆汤:炮附子25g,北干姜12g,炙甘草12g,水煎,分4次温服,每半小时灌服1次,此为重药缓服办法,如1剂顿服,恐有“脉暴击”之变。服全剂未完,四肢转温,脉回,清醒如初。此大剂量使用者,须辨证施治。

心肌梗塞治用

《伤寒论汤证论治》云:赵某某,男,58岁,农民。胸闷气短年余,服冠心苏合丸可缓解。突然心痛难忍,心神不安,冷汗出,四肢冰冷,神昏欲睡,面色赤,唇紫甲青,四肢逆冷,冷汗不止,下利,臭味不浓,舌质淡,脉微欲绝。西医诊为急性心肌梗塞伴休克,中医诊为少阴病,当即针人中、内关,神渐有爽。急以回阳救逆:制附子18g,干姜10g,炙甘草25g,肉桂3g,急煎,冷服。良久,四肢渐温,冷汗消,面色已复常态,口语已利,脉复渐有神。《天津医药通讯》(1972;11:1):在治疗的10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23例并发休克,经治无一例死亡。其中亡阳型用四逆汤治疗。认为本方有升压、强心作用,如与生脉散等合用,可解决较长时间用升压药以后停药血压下降的问题。

高血压治用

《广西中医药》(1980;1:30):刘某,女,55岁,高血压病十余年,服滋潜清降药反剧。精神萎靡,步态蹒跚,面赤颧红,彻夜难寐,口干不渴,身着棉衣,四肢逆冷,大汗淋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欲绝。血压20.0/14.7kPa。证属阴盛格阳。拟四逆汤加味:熟附子9g,干姜6g,炙甘草6g,党参12g,龙骨12g。一剂后手足转温,仍心烦难寐。上方加黄连3g,服3剂,诸症悉除,渐能入睡,血压18.7/12.0kPa。

8、参附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世医得效方》卷六

方:人参12克  炮附子9克

另方:人参附子(炮,去皮、脐) 青黛各15克

主治:病危。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现用于心力衰竭见有上述症状者。凡大病虚极欲脱,产后或月经暴崩,或痈疡久溃,血脱亡阳等,均可用本方救治。但一见阳气来复,病情稳定,便当辨证调治,不可多服,免纯阳之品过剂,反致助火伤阴耗血。

9、大建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金匮要略》

川椒(6克 ) 干姜(12克) 人参(6克)

治:此方温中补虚,降逆止痛。症见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腹痛连及胸脘,痛势剧烈,其痛上下走窜无定处,或腹部时见块状物上下攻撑作痛,呕吐剧烈,不能饮食,手足厥冷,舌质淡,苔白滑,脉沉伏而迟者用之。

10、附子汤(温里剂-温经散寒)出自《金匮要略

方:炮附子(12g)  茯苓三两(9g)  人参二两(6g)  白术四两(12g)  芍药三两(9g)

主治:温经助阳,祛寒化湿。凡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但因风湿关节肿痛者,不宜用本方。

注明:附子汤与真武汤组成药物仅一味之差,均主治肾阳虚衰兼水湿泛溢之证。不同之处:附子汤重用附、术,并伍以人参,重在温补脾阳而祛寒湿;真武汤附、术半量,更佐生姜,重在温补肾阳而散水气。《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11、当归四逆汤(温里剂-温经散寒)出自《伤寒论》

[组成]当归三两(12g)    桂枝三两(9g),去皮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甘草二两 (6g),炙  通草二两(6g)    大枣二十五枚(8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月艮)。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现代常化裁运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偏头痛、新生儿硬肿症等属于血虚,阳气不足,寒侵经脉所致者。

化减运用:

老年慢性头痛用本方加减:当归9g,桂枝9g,赤芍9g,细辛3-6g,甘草6g,通草6g,大枣1枚。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川芎、生地、白术;肝肾阴虚如以肝阳偏亢为主者则加天麻、钩藤、白蒺藜、蔓荆子;若以肾阴虚为主者则加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痰湿郁甚者加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川芎、莪术;疼痛甚者加蜈蚣、地龙、全蝎。日1剂水煎服。

虚人感冒用本方加减:当归、白芍、桂枝、细辛、木通、防风、紫菀、生姜、大枣、甘草。日1剂水煎服。治疗虚人感冒42例,结果:全部治愈。

肩周炎用本方去通草、大枣,加葛根30g,鲜姜3片。日1剂水煎服。同时配用十香暖脐膏(附子、干姜、吴萸、丁香、肉桂等),松香散(松香、姜黄各10g,冰片3g)外贴痛处。治疗肩周炎33例,结果:痊愈17例,显效6例,有效10例)。又用本方加减: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鸡血藤、甘草、大枣。日1剂水煎服,12剂为1疗程,一般服l-3个疗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结果:痊愈30例(无疼痛,功能恢复正常),有效1例(疼痛轻微,功能恢复稍差),无效1例。

坐骨神经痛用本方加减:白芍15-30g,当归、桂枝、乳香、没药、制川乌各10-15g,威灵仙10-13g,细辛3-5g,甘草5-10g。日1剂水煎服。随证加减。并用小活络丹,每次5丸,日2次服。治疗坐骨神经痛62例。结果:痊愈55例,基本痊愈3例,显效3例,无效1例。又用本方去通草,加牛膝15g,威灵仙、鸡血藤各30g,制川草乌、乳香、没药各10g,痛剧者酌加田三七末(冲服)6g。治疗坐骨神经痛20例。结果:痊愈18例,好转2例。

肥大性脊椎炎用本方加狗脊、伸筋草、杜仲、牛膝。日1剂水煎服。治疗肥大性脊椎炎24例。临床上除局部症状外,常见冷痛、活动受限等“寒痹”征象。结果: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

12阳和汤(温里剂-温经散寒)出自《外科症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黄一两(30g)  麻黄五分(2g)  鹿角胶三钱(9g) 白芥子二钱(6g),炒研  肉桂一钱(3g),去皮,研粉  生甘草一钱(3g)    炮姜炭五分(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方解]阴疽一证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而成。阴寒为病,故局部肿势弥漫、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并可伴有全身虚寒症状;舌淡苔白,脉沉细亦为虚寒之象。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13、回阳救急汤(温里剂-回阳救逆)出自《伤寒六书》

【组成】熟附子(9g)  干姜(6g)  人参(6g)  甘草炙(6g)  白术炒(9g)  肉桂(3g)  陈皮(6g)  五味子(3g)  茯苓(9g)  半夏制(9g)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煎之,临服人麝香三厘(0.1g)调服。中病以手足温和即止,不得多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麝香冲服)。

【功用】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恶寒蜷卧,吐泻腹痛,口不渴,甚则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

【方解】本方证是由寒邪直中三阴,阴寒内盛,真阳衰微欲脱所致。素体阳虚,寒邪直中,三阴受寒,故腹痛、吐泻、肢厥、神衰、脉微俱见;身寒战栗、唇指青紫、无脉乃阴寒内盛,阳微欲脱之兆。治当回阳固脱,益气生脉。本方以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生姜组成。方中以附子配干姜、肉桂,则温里回阳,祛寒通脉之功尤著。六君子汤补益脾胃,固守中州,并能除阳虚水湿不化所生的痰饮。人参合附子,益气回阳以固脱;配五味子益气补心以生脉。麝香三厘,辛香走窜,通行十二经脉,与五味子之酸收配合,则散中有收,使诸药迅布周身,而无虚阳散越之弊。诸药相合,共收回阳生脉之效,俾厥回脉复而诸症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四肢厥冷,神衰欲寐,下利腹痛j脉微或无脉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呕吐涎沫,或少腹痛者,可加盐炒吴茱萸,温胃暖肝,下气止呕;泄泻不止者,可加升麻、黄芪等益气升阳止泻;呕吐不止者,可加姜汁温胃止呕;若无脉者,可加少许猪胆汁,用为反佐,以防阳微阴盛而成阳脱之变。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休克、心力衰竭等属亡阳欲脱者。

14吴茱萸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组成]吴茱萸一升,洗(9g)  人参三两(9g)  生姜六两(18g),切  大枣十二枚(4枚),擘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方解]本方证乃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巅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胸满脘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则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等均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既能温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呕,一药而两擅其功,是为君药。重用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用为臣药。吴茱萸与生姜相配,温降之力甚强。人参甘温,益气健脾,为佐药。大枣甘平,合人参以益脾气,合生姜以调脾胃,并能调和诸药,是佐使之药。四药配伍,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食后欲吐,或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凉,舌淡苔白滑,脉弦细而迟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呕吐较甚者,可加半夏、陈皮、砂仁等以增强和胃止呕之力;头痛较甚者,可加川芎以加强止痛之功。肝胃虚寒重证,可加干姜、小茴香等温里祛寒。

    3.现代运用  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4.使用注意  胃热呕吐,阴虚呕吐,或肝阳上亢之头痛均禁用本方。

15、归脾汤  出自《正体类要》,原载宋·严用和《济生方》

[组成]白术  当归  白茯苓  黄芪炒  远志  龙眼肉  酸枣仁炒,各一钱(3g)  人参一钱 (6g)  木香五分(1.5g)  甘草炙,三分(1g)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16、温脾汤 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方》★

[组成]大黄(15克) 当归(9克) 干姜(9克)附子(6克) 人参(6克) 芒硝(6克)甘草(6克)

另方:大黄(6克,后下)干姜(6克) 炮附子(9克)人参(6克)甘草(3克)

治:腹中积冷,阳虚寒积,便秘,肚脐下绞结,苔白不滑,脉沉弦迟。现代常用于治疗肠梗阻、幽门梗塞、慢性痢疾、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属于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者。若腹中胀痛者,加厚朴、木香以行气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吴茱萸以增强温中祛寒之力。

17、实脾散 出自《严氏济生方》

方:厚朴(姜制)白术 木瓜(去瓢) 木香草果仁 大腹子 炮附子,去皮脐 白茯苓干姜炮,各一两(各30g) 甘草炙,半两(15g)

治:脾肾阳虚,肾半以下水肿,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涨满,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沉弦而迟。沉主实,弦主瘀,迟主大寒,宜温之。

18、健脾化育汤(现代名中医方)

人参15 山药15 半夏15 白术15 芡实15 熟地15 茯苓30 薏苡仁15 白芥子9 肉桂6 河黎勒1.5

治:健脾除湿,化痰强肾

19四君子汤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15g),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解]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本方与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20六君子汤 出自《医学正传》

人参  白术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 陈皮一钱(3g)  半夏一钱五分(4.59)  上为细末,作一服,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21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人参一钱(3g)  茯苓二钱(6g)  白术二钱(6g)  茯苓二钱(6g)  甘草七分(2g)  陈皮八分(2.5g)  半夏一钱(3g)  砂仁八分(2.5g)  木香一分(2g)  上加生姜二钱(6g),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22、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人参切,去顶  茯苓去皮  白术  陈皮锉  甘草各等分(各6g)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加生姜五片,大枣二个,同煎至七分,食前温服,量多少与之。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等。

23保元汤(《博爱心鉴》) 

黄芪三钱(9g)  人参一钱(3g)  炙甘草一钱(3g)  肉桂五分(1.5g)(原书无用量,今据《景岳全书》补)上加生姜一片,水煎,不拘时服。

功用:益气温阳。

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证。倦怠乏力,少气畏寒;以及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

24、参苓白术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500g)  薏苡仁一斤(500g)    缩砂仁一斤(500g)    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g)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s)    白茯苓二斤(1000g)    人参二斤(1000g)   甘草炒,二斤(1000g)    白术二斤(1000g)    山药二斤(1000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今有同仁堂制中药)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方解]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脾胃虚弱,纳运乏力,故饮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见肠鸣泄泻;湿滞中焦,气机被阻,而见胸脘痞闷;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25、加味平胃散 出自《现代日本汉方》,源自《医方考》。

苍术4-6,厚朴4,陈皮4,甘草1.5,生姜2-3,大枣2-3,神曲2-3,麦芽2-3,山楂2-3。此方日本中医失数道明方,裁化自《医方考》。

26、启脾汤 出自《万病回春》

白术4,茯苓4,人参3,莲肉3,山药3,山楂2,陈皮2,泽泻2,大枣1,生姜3,甘草1。(日本中医失数道明方,引自万病回春)

治: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肠虚弱。

27、人参启脾汤 出自《医统》卷二十三

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5分,半夏(制)5分,藿香5分,砂仁5分,橘红7分,神曲(炒)4分,麦芽(炒)4分,黄连(微炒)4分,甘草(炙)4分,木香3分(磨)。

治:不进饮食,胃肠虚弱

28、和胃饮 出自《景岳全书》

陈皮、厚朴4.5 干姜6 炙甘草3

治:寒湿伤脾,霍乱吐泄,胃脘不清,虚寒不食,涨满腹痛。

29、平胃散

苍术五斤(9克) 厚朴(姜制)(6克) 陈皮(去白) (9克)各三斤二两 甘草(炙)(3克)三十两

用法:煎,去姜枣,食前。

歌:平胃散是苍术朴 陈皮甘草四般药

主治:燥湿健脾,消胀散满。

30枳实导滞丸(消食化滞剂)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大黄一两(30g)  枳实麸炒  神曲炒,各五钱(各15g)  茯苓去皮  黄芩去腐  黄连拣净  白术各三钱(各9g)  泽泻二钱(6g)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温开水送下,食远,量虚实加减服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食积证。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31保和丸(消食化滞剂)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两(各30g)

    [用法]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方解]本方证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饮食过度,食积内停,气机不畅,则脘腹痞满胀痛;脾胃升降失职,浊阴不降,则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清气不升,则大便泄泻等。治宜消食化滞,理气和胃。

32、健脾丸(消食化滞剂)《证治准绳》

    [组成]白术炒,二两半(75g)    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甘草各七钱半(各22g)    白茯苓去皮,二两(60g)  人参一两五钱(45g)    神曲炒  陈皮  砂仁  麦芽炒取面  山楂取肉  山药  肉豆蔻面裹煨热,纸包槌去油,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 (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33枳实消痞丸(失笑丸)(消食化滞剂)出自《兰室秘藏》

  【组成】干生姜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各6g)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各9g)  厚朴炙,四钱(12g)  枳实  黄连各五钱(各15g)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食远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小丸或糊丸,每服6~ 9g,饭后温开水送下,日2次;亦可改为汤剂,水煎服)。

 【功用】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苔腻而微黄,脉弦。

34、葛花解酲汤(消食化滞剂)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木香五分(1.5g)  人参去芦  猪苓去皮  白茯苓  橘皮去白,各一钱五分(各4.5 g)白术  干生姜  神曲炒黄  泽泻各-钱(各6g)  青皮三分(1g)  缩砂仁  白豆蔻仁  葛花各五钱(各 15g)

【用法】上为极细末,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观代用法:共为极细末,和匀,每服9g,温开水调下。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分消酒湿,理气健脾。

【主治】酒积伤牌证,眩晕呕吐,胸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大便泄泻,舌苔腻,脉滑。

35、健脾益肠汤(慢性结肠炎)

淮山药、马齿苋 党参各15克 柴胡白术 白芍 陈皮各10克茯苓12克     黄连5克 广木香9克  甘草3克 日服一剂,分两次服。10服为一疗程。

辨证:腹胀加枳壳、厚朴;肛门坠胀加煨葛根;兼脾阳虚加附子、炮姜;久泻加乌梅、五倍子;肠充血加茯苓、桂枝。

治:脾虚泄泻,慢性肠炎。《脾胃论》云: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大便泄泻,从黄芪建中汤;感寒而泄用理中汤加紫苏。

36、黄芪建中汤

 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生姜(9克) 大枣(6枚) 黄芪(5克)炙甘草(6克)

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大便泄泻。《温热论》作者,大清温病中医大家叶天士为黄芪建中汤治虚劳提出具体指征:(1)久病消瘦;(2)胃纳不佳,时寒时热,喘促短气,容易汗出;(3)脉虚无力:(4)有操劳过度史:(5)阴虚内热者忌用。



[1] 《伤寒论》原文。

1、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温里剂-温中祛寒) 出自《伤寒论》

厚朴12克(炙,去皮) 生姜9克(切) 半夏6克(洗) 甘草6克(炙) 人参3克

原方: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斤(洗) 甘草3两(炙) 人参1两

治: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脾满便难,脾实虚也;今腹满而不便难,脾虚病也。主虚寒。亦用之治“发汗后腹满者”[1]

2、附子粳米汤(温里剂-温中祛寒)   出自《伤寒论》

制附子15克,半夏、甘草各10克,大枣10枚,粳米15克  

原方:附子一枚,半夏半斤,甘草2两,大枣10枚,粳米半斤。

治: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鸣,气也。

3小建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

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4、理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治:本方功效类同小建中汤。方原出自《伤寒论》,同名类方又有29首。主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5、理中丸(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人参(15克) 干姜(15克) 白术(15克)甘草(15克) {原方丸剂各用90克}

【异名】人参汤(《金匮要略》卷上)、治中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鸡峰普济方》卷十二)、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

治:本方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作丸剂,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一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6、厚朴温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肺之脾胃虚方》

方1:厚朴(姜制) 陈皮去白,各一两(各9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五钱(各5g)干姜七分(2g)

方2:厚朴、陈皮各30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15g 干姜2g生姜3片(本方为研末为散,如作汤剂则用方1剂量)

治:脾胃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方解】本方证因脾胃伤于寒湿所致。寒性凝滞,湿性粘腻,易阻气机,若寒湿着而不行,困于脾胃,则致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遂成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等症。寒不温不去,湿不燥不除,气不行不畅,故当行其气、温其中、祛其寒、燥其湿。方中厚朴辛苦温燥;行气消胀,燥湿除满为君药。草豆蔻辛温芳香,温中散寒,燥湿运脾为臣药。陈皮、木香行气宽中,助厚朴消胀除满;干姜、生姜温脾暖胃,助草豆蔻散寒止痛;茯苓渗湿健脾,均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功兼佐使。诸药合用,共成行气除满,温中燥湿之功,使寒湿得除,气机调畅,脾胃复健,则痛胀自解。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胃寒湿气滞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痛,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本方重点在于温中,对于客寒犯胃致脘痛呕吐者,亦可用之。

2.加减变化  若痛甚者,可加肉桂、良姜以温中散寒止痛;兼身重肢肿者,可加大腹皮以下气利水消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妇女白带等属寒湿气滞者。

7、四逆汤 出自《伤寒论》(温里剂-温中祛寒)

炙甘草(君,二两,约6克) 干姜(臣,一两半,约9克)附子(使,一枚,生用,破八片,约12克)

治:病危。本方乃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方。主治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现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各种高热大汗所致之虚脱,各种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属于阳衰阴盛者。

本方具有抗休克、强心、升血压之作用,用治危症病人之少阴大寒者,少阴者,肾脉也。《南雅堂医案》云:少阴为病,内寒外热,腹痛下利清谷,四肢厥冷,恶寒不渴,拟用四逆汤主治。附子1枚(生用)、干姜1钱5分、炙甘草3钱。《伤寒论汇要分析》:苏某妻,30余岁。月经期间不慎冲水,夜间或发寒战,继即沉沉而睡,人事不省,脉微细欲绝,手足厥逆。此乃阴寒太盛,阳气大衰,气血凝滞之故,拟大剂四逆汤:炮附子25g,北干姜12g,炙甘草12g,水煎,分4次温服,每半小时灌服1次,此为重药缓服办法,如1剂顿服,恐有“脉暴击”之变。服全剂未完,四肢转温,脉回,清醒如初。此大剂量使用者,须辨证施治。

心肌梗塞治用

《伤寒论汤证论治》云:赵某某,男,58岁,农民。胸闷气短年余,服冠心苏合丸可缓解。突然心痛难忍,心神不安,冷汗出,四肢冰冷,神昏欲睡,面色赤,唇紫甲青,四肢逆冷,冷汗不止,下利,臭味不浓,舌质淡,脉微欲绝。西医诊为急性心肌梗塞伴休克,中医诊为少阴病,当即针人中、内关,神渐有爽。急以回阳救逆:制附子18g,干姜10g,炙甘草25g,肉桂3g,急煎,冷服。良久,四肢渐温,冷汗消,面色已复常态,口语已利,脉复渐有神。《天津医药通讯》(1972;11:1):在治疗的10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23例并发休克,经治无一例死亡。其中亡阳型用四逆汤治疗。认为本方有升压、强心作用,如与生脉散等合用,可解决较长时间用升压药以后停药血压下降的问题。

高血压治用

《广西中医药》(1980;1:30):刘某,女,55岁,高血压病十余年,服滋潜清降药反剧。精神萎靡,步态蹒跚,面赤颧红,彻夜难寐,口干不渴,身着棉衣,四肢逆冷,大汗淋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欲绝。血压20.0/14.7kPa。证属阴盛格阳。拟四逆汤加味:熟附子9g,干姜6g,炙甘草6g,党参12g,龙骨12g。一剂后手足转温,仍心烦难寐。上方加黄连3g,服3剂,诸症悉除,渐能入睡,血压18.7/12.0kPa。

8、参附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世医得效方》卷六

方:人参12克  炮附子9克

另方:人参附子(炮,去皮、脐) 青黛各15克

主治:病危。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现用于心力衰竭见有上述症状者。凡大病虚极欲脱,产后或月经暴崩,或痈疡久溃,血脱亡阳等,均可用本方救治。但一见阳气来复,病情稳定,便当辨证调治,不可多服,免纯阳之品过剂,反致助火伤阴耗血。

9、大建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金匮要略》

川椒(6克 ) 干姜(12克) 人参(6克)

治:此方温中补虚,降逆止痛。症见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腹痛连及胸脘,痛势剧烈,其痛上下走窜无定处,或腹部时见块状物上下攻撑作痛,呕吐剧烈,不能饮食,手足厥冷,舌质淡,苔白滑,脉沉伏而迟者用之。

10、附子汤(温里剂-温经散寒)出自《金匮要略

方:炮附子(12g)  茯苓三两(9g)  人参二两(6g)  白术四两(12g)  芍药三两(9g)

主治:温经助阳,祛寒化湿。凡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但因风湿关节肿痛者,不宜用本方。

注明:附子汤与真武汤组成药物仅一味之差,均主治肾阳虚衰兼水湿泛溢之证。不同之处:附子汤重用附、术,并伍以人参,重在温补脾阳而祛寒湿;真武汤附、术半量,更佐生姜,重在温补肾阳而散水气。《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11、当归四逆汤(温里剂-温经散寒)出自《伤寒论》

[组成]当归三两(12g)    桂枝三两(9g),去皮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甘草二两 (6g),炙  通草二两(6g)    大枣二十五枚(8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月艮)。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现代常化裁运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偏头痛、新生儿硬肿症等属于血虚,阳气不足,寒侵经脉所致者。

化减运用:

老年慢性头痛用本方加减:当归9g,桂枝9g,赤芍9g,细辛3-6g,甘草6g,通草6g,大枣1枚。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川芎、生地、白术;肝肾阴虚如以肝阳偏亢为主者则加天麻、钩藤、白蒺藜、蔓荆子;若以肾阴虚为主者则加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痰湿郁甚者加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川芎、莪术;疼痛甚者加蜈蚣、地龙、全蝎。日1剂水煎服。

虚人感冒用本方加减:当归、白芍、桂枝、细辛、木通、防风、紫菀、生姜、大枣、甘草。日1剂水煎服。治疗虚人感冒42例,结果:全部治愈。

肩周炎用本方去通草、大枣,加葛根30g,鲜姜3片。日1剂水煎服。同时配用十香暖脐膏(附子、干姜、吴萸、丁香、肉桂等),松香散(松香、姜黄各10g,冰片3g)外贴痛处。治疗肩周炎33例,结果:痊愈17例,显效6例,有效10例)。又用本方加减: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鸡血藤、甘草、大枣。日1剂水煎服,12剂为1疗程,一般服l-3个疗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结果:痊愈30例(无疼痛,功能恢复正常),有效1例(疼痛轻微,功能恢复稍差),无效1例。

坐骨神经痛用本方加减:白芍15-30g,当归、桂枝、乳香、没药、制川乌各10-15g,威灵仙10-13g,细辛3-5g,甘草5-10g。日1剂水煎服。随证加减。并用小活络丹,每次5丸,日2次服。治疗坐骨神经痛62例。结果:痊愈55例,基本痊愈3例,显效3例,无效1例。又用本方去通草,加牛膝15g,威灵仙、鸡血藤各30g,制川草乌、乳香、没药各10g,痛剧者酌加田三七末(冲服)6g。治疗坐骨神经痛20例。结果:痊愈18例,好转2例。

肥大性脊椎炎用本方加狗脊、伸筋草、杜仲、牛膝。日1剂水煎服。治疗肥大性脊椎炎24例。临床上除局部症状外,常见冷痛、活动受限等“寒痹”征象。结果: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

12阳和汤(温里剂-温经散寒)出自《外科症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黄一两(30g)  麻黄五分(2g)  鹿角胶三钱(9g) 白芥子二钱(6g),炒研  肉桂一钱(3g),去皮,研粉  生甘草一钱(3g)    炮姜炭五分(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方解]阴疽一证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而成。阴寒为病,故局部肿势弥漫、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并可伴有全身虚寒症状;舌淡苔白,脉沉细亦为虚寒之象。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13、回阳救急汤(温里剂-回阳救逆)出自《伤寒六书》

【组成】熟附子(9g)  干姜(6g)  人参(6g)  甘草炙(6g)  白术炒(9g)  肉桂(3g)  陈皮(6g)  五味子(3g)  茯苓(9g)  半夏制(9g)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煎之,临服人麝香三厘(0.1g)调服。中病以手足温和即止,不得多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麝香冲服)。

【功用】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恶寒蜷卧,吐泻腹痛,口不渴,甚则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

【方解】本方证是由寒邪直中三阴,阴寒内盛,真阳衰微欲脱所致。素体阳虚,寒邪直中,三阴受寒,故腹痛、吐泻、肢厥、神衰、脉微俱见;身寒战栗、唇指青紫、无脉乃阴寒内盛,阳微欲脱之兆。治当回阳固脱,益气生脉。本方以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生姜组成。方中以附子配干姜、肉桂,则温里回阳,祛寒通脉之功尤著。六君子汤补益脾胃,固守中州,并能除阳虚水湿不化所生的痰饮。人参合附子,益气回阳以固脱;配五味子益气补心以生脉。麝香三厘,辛香走窜,通行十二经脉,与五味子之酸收配合,则散中有收,使诸药迅布周身,而无虚阳散越之弊。诸药相合,共收回阳生脉之效,俾厥回脉复而诸症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四肢厥冷,神衰欲寐,下利腹痛j脉微或无脉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呕吐涎沫,或少腹痛者,可加盐炒吴茱萸,温胃暖肝,下气止呕;泄泻不止者,可加升麻、黄芪等益气升阳止泻;呕吐不止者,可加姜汁温胃止呕;若无脉者,可加少许猪胆汁,用为反佐,以防阳微阴盛而成阳脱之变。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休克、心力衰竭等属亡阳欲脱者。

14吴茱萸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组成]吴茱萸一升,洗(9g)  人参三两(9g)  生姜六两(18g),切  大枣十二枚(4枚),擘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方解]本方证乃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巅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胸满脘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则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等均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既能温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呕,一药而两擅其功,是为君药。重用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用为臣药。吴茱萸与生姜相配,温降之力甚强。人参甘温,益气健脾,为佐药。大枣甘平,合人参以益脾气,合生姜以调脾胃,并能调和诸药,是佐使之药。四药配伍,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食后欲吐,或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凉,舌淡苔白滑,脉弦细而迟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呕吐较甚者,可加半夏、陈皮、砂仁等以增强和胃止呕之力;头痛较甚者,可加川芎以加强止痛之功。肝胃虚寒重证,可加干姜、小茴香等温里祛寒。

    3.现代运用  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4.使用注意  胃热呕吐,阴虚呕吐,或肝阳上亢之头痛均禁用本方。

15、归脾汤  出自《正体类要》,原载宋·严用和《济生方》

[组成]白术  当归  白茯苓  黄芪炒  远志  龙眼肉  酸枣仁炒,各一钱(3g)  人参一钱 (6g)  木香五分(1.5g)  甘草炙,三分(1g)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16、温脾汤 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方》★

[组成]大黄(15克) 当归(9克) 干姜(9克)附子(6克) 人参(6克) 芒硝(6克)甘草(6克)

另方:大黄(6克,后下)干姜(6克) 炮附子(9克)人参(6克)甘草(3克)

治:腹中积冷,阳虚寒积,便秘,肚脐下绞结,苔白不滑,脉沉弦迟。现代常用于治疗肠梗阻、幽门梗塞、慢性痢疾、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属于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者。若腹中胀痛者,加厚朴、木香以行气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吴茱萸以增强温中祛寒之力。

17、实脾散 出自《严氏济生方》

方:厚朴(姜制)白术 木瓜(去瓢) 木香草果仁 大腹子 炮附子,去皮脐 白茯苓干姜炮,各一两(各30g) 甘草炙,半两(15g)

治:脾肾阳虚,肾半以下水肿,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涨满,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沉弦而迟。沉主实,弦主瘀,迟主大寒,宜温之。

18、健脾化育汤(现代名中医方)

人参15 山药15 半夏15 白术15 芡实15 熟地15 茯苓30 薏苡仁15 白芥子9 肉桂6 河黎勒1.5

治:健脾除湿,化痰强肾

19四君子汤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15g),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解]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本方与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20六君子汤 出自《医学正传》

人参  白术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 陈皮一钱(3g)  半夏一钱五分(4.59)  上为细末,作一服,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21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人参一钱(3g)  茯苓二钱(6g)  白术二钱(6g)  茯苓二钱(6g)  甘草七分(2g)  陈皮八分(2.5g)  半夏一钱(3g)  砂仁八分(2.5g)  木香一分(2g)  上加生姜二钱(6g),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22、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人参切,去顶  茯苓去皮  白术  陈皮锉  甘草各等分(各6g)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加生姜五片,大枣二个,同煎至七分,食前温服,量多少与之。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等。

23保元汤(《博爱心鉴》) 

黄芪三钱(9g)  人参一钱(3g)  炙甘草一钱(3g)  肉桂五分(1.5g)(原书无用量,今据《景岳全书》补)上加生姜一片,水煎,不拘时服。

功用:益气温阳。

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证。倦怠乏力,少气畏寒;以及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

24、参苓白术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500g)  薏苡仁一斤(500g)    缩砂仁一斤(500g)    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g)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s)    白茯苓二斤(1000g)    人参二斤(1000g)   甘草炒,二斤(1000g)    白术二斤(1000g)    山药二斤(1000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今有同仁堂制中药)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方解]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脾胃虚弱,纳运乏力,故饮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见肠鸣泄泻;湿滞中焦,气机被阻,而见胸脘痞闷;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25、加味平胃散 出自《现代日本汉方》,源自《医方考》。

苍术4-6,厚朴4,陈皮4,甘草1.5,生姜2-3,大枣2-3,神曲2-3,麦芽2-3,山楂2-3。此方日本中医失数道明方,裁化自《医方考》。

26、启脾汤 出自《万病回春》

白术4,茯苓4,人参3,莲肉3,山药3,山楂2,陈皮2,泽泻2,大枣1,生姜3,甘草1。(日本中医失数道明方,引自万病回春)

治: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肠虚弱。

27、人参启脾汤 出自《医统》卷二十三

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5分,半夏(制)5分,藿香5分,砂仁5分,橘红7分,神曲(炒)4分,麦芽(炒)4分,黄连(微炒)4分,甘草(炙)4分,木香3分(磨)。

治:不进饮食,胃肠虚弱

28、和胃饮 出自《景岳全书》

陈皮、厚朴4.5 干姜6 炙甘草3

治:寒湿伤脾,霍乱吐泄,胃脘不清,虚寒不食,涨满腹痛。

29、平胃散

苍术五斤(9克) 厚朴(姜制)(6克) 陈皮(去白) (9克)各三斤二两 甘草(炙)(3克)三十两

用法:煎,去姜枣,食前。

歌:平胃散是苍术朴 陈皮甘草四般药

主治:燥湿健脾,消胀散满。

30枳实导滞丸(消食化滞剂)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大黄一两(30g)  枳实麸炒  神曲炒,各五钱(各15g)  茯苓去皮  黄芩去腐  黄连拣净  白术各三钱(各9g)  泽泻二钱(6g)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温开水送下,食远,量虚实加减服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食积证。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31保和丸(消食化滞剂)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两(各30g)

    [用法]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方解]本方证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饮食过度,食积内停,气机不畅,则脘腹痞满胀痛;脾胃升降失职,浊阴不降,则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清气不升,则大便泄泻等。治宜消食化滞,理气和胃。

32、健脾丸(消食化滞剂)《证治准绳》

    [组成]白术炒,二两半(75g)    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甘草各七钱半(各22g)    白茯苓去皮,二两(60g)  人参一两五钱(45g)    神曲炒  陈皮  砂仁  麦芽炒取面  山楂取肉  山药  肉豆蔻面裹煨热,纸包槌去油,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 (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33枳实消痞丸(失笑丸)(消食化滞剂)出自《兰室秘藏》

  【组成】干生姜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各6g)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各9g)  厚朴炙,四钱(12g)  枳实  黄连各五钱(各15g)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食远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小丸或糊丸,每服6~ 9g,饭后温开水送下,日2次;亦可改为汤剂,水煎服)。

 【功用】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苔腻而微黄,脉弦。

34、葛花解酲汤(消食化滞剂)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木香五分(1.5g)  人参去芦  猪苓去皮  白茯苓  橘皮去白,各一钱五分(各4.5 g)白术  干生姜  神曲炒黄  泽泻各-钱(各6g)  青皮三分(1g)  缩砂仁  白豆蔻仁  葛花各五钱(各 15g)

【用法】上为极细末,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观代用法:共为极细末,和匀,每服9g,温开水调下。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分消酒湿,理气健脾。

【主治】酒积伤牌证,眩晕呕吐,胸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大便泄泻,舌苔腻,脉滑。

35、健脾益肠汤(慢性结肠炎)

淮山药、马齿苋 党参各15克 柴胡白术 白芍 陈皮各10克茯苓12克     黄连5克 广木香9克  甘草3克 日服一剂,分两次服。10服为一疗程。

辨证:腹胀加枳壳、厚朴;肛门坠胀加煨葛根;兼脾阳虚加附子、炮姜;久泻加乌梅、五倍子;肠充血加茯苓、桂枝。

治:脾虚泄泻,慢性肠炎。《脾胃论》云: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大便泄泻,从黄芪建中汤;感寒而泄用理中汤加紫苏。

36、黄芪建中汤

 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生姜(9克) 大枣(6枚) 黄芪(5克)炙甘草(6克)

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大便泄泻。《温热论》作者,大清温病中医大家叶天士为黄芪建中汤治虚劳提出具体指征:(1)久病消瘦;(2)胃纳不佳,时寒时热,喘促短气,容易汗出;(3)脉虚无力:(4)有操劳过度史:(5)阴虚内热者忌用。



[1] 《伤寒论》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补益方之六神散
治疗肝病的常用古方
健脾第一方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丸)的功效与作用
适合全家饮用的养生汤(男同胞尤其适合)
四君子汤的配方及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