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胶卷扫描=数码摄影吗?

内容主要原创,配图来自群友和网络,所有水印保留

最下方为微信自带广告,支持请点击(本号可获微量收入)

图像数字化探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发展,不久之后互联网技术也发展起来,半个世纪之后人类就进入了网络时代,视频,音乐,图像均完成了数字化的历程。比起音乐和视频,照片全数字化要稍晚一些,但21世纪数字化摄影技术成型,现在我们的照片拍摄,图片拍摄均完成了数字化。

我们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通过千万,上亿个感光元件将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存储起来,并直接读取,让人类摄影技术的效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另一方面,生存下来的胶卷摄影也不得不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将模拟信号的胶卷进行数字化才能进行分享,传播,也能更好地存储,因为感光材料本身是有生命的。

可这便引发了一个问题,最终我们获得的终端都是数字照片,都是JPG,PNG,TIFF等等格致的数字文件,都是在电脑上看,手机上看,那么胶卷摄影不就等于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除了反转片,负片你就是看出了鸡眼,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吧?那为什么飞思还要推出新的翻拍系统呢?

其实,有一个有趣的实验,你直接用数码相机拍一个风景,和翻拍以胶卷拍摄的同样的风景,在翻拍的时候数码相机其实也能展现出更多色彩,并不是干瘪无力的,但是,一旦直接拍摄,数码的原始色彩立刻扑街,必须通过后期调整。由于数码摄影的原理基本一致,所以无论你什么相机拍出来的照片都是差不多的,都需要后期。

同样,数码相机能够非常完整地还原黑白胶卷的颗粒感,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还原黑白的层次感(但是黑白的层次感的实际体现需要黑白直接放大,放大之后看到的相纸是像油画一样起起伏伏的)但是,如果你用黑白相机去拍照,它是怎么都不可能拍出颗粒感的,只能拍出噪点。

虽然胶卷能表现的色彩远超数码,但这并不代表数码能表现的色彩就少了,我们的显示器就这么点能力,胶卷的色彩早就爆表了根本表现出来,因此问题就是在于数码直接拍摄和胶卷直接拍摄这个过程本质的不同,决定了胶卷扫描和数码拍摄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回事。数码相机在直接捕捉时,受到传感器的限制,色彩表现力比较单一。

当然,胶卷的色彩本身就有一定的夸张性,其实大部分胶卷在设计的时候都不是本着你看到啥就给你拍出来,本来就能拍得更蓝,拍得更绿。而数码相机在设计的时候,直接摄影根本不考虑任何色彩因素,只考虑机制能否感应到相应色彩的光,以及后期能否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外面千变万化里面永远千篇一律,又由于后期的作用,导致前段的相机厂家缺乏改进这套原理的动力。换言之,只要数码这套原理还是这样,它在直接拍摄的色彩表现力就不可能比得上胶卷,只能依靠后期,这个问题不是富士给你挪传感器位置就能简单解决的。

那么,扫描是不是给照片拍照呢?除了一些模块捕捉扫描仪外(主要是工业用),大部分专业底扫的原理也和数字摄影不同。数字摄影是构建一个感光阵列,直接感光,遵从摄影的基本原则。感光材料曝光时间往往极短。

扫描仪其实就是一条感光元件,然后逐条地记录它扫到的色彩,然后组合起来,扫描的精度越大,时间就越长。一张底片拍照只要几百分之一秒,但扫描要扫几分钟,比较能够忠实地还原画面。

虽然扫描仪能够反映出非常好的色彩,但实际上这其中大部分色彩,甚至是绝大部分色彩你也看不出来,因为你的显示器没有那么厉害,但是它能够反应的种类还是不错的。

传统摄影数字化应当说是无法抵挡的趋势,尽管其技术部分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我们现在用的很多扫描仪都是20多年前的技术,但依然能够满足我们对于传统摄影的需求。

总有些人说,玩扫描的还不如去玩数码,那我是不是可以说你还玩什么相机,不会用手机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O.138【摄影课堂】胶片的优势,为什么我们还在用胶片
室内摄影技巧攻略
摄影爱好者必读
附录:摄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摄影悟道003
我的摄影师之路 - 0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