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酒茅台文化之历史文化
国酒茅台文化之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14-03-18    作者:    来源:

        历史文化:千年积淀香醉天下

  2013年10月13日,茅台集团广场。

  这天是茅台集团举行祭祀茅台酒历代祖师宗师和祭水活动的第十个“茅台酒节”。

  上午9时9分,鼓角争鸣。4000余茅台集团员工,在身着唐装的集团现任高层和离退老领导的带领下,拉开了祭祀活动帷幕。

  一如既往,祭祀程序仍然是向酿酒祖师敬献高粱、小麦、净水、陈年茅台酒和花篮。现场气氛庄严肃穆。

  置身活动现场,不禁让人想起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的“大酒神节”。每年3月,为表示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敬意,古希腊人都要在雅典举行这项活动。

  而在仁怀的民间,一直都有“九月九,下河挑水煮新酒”、“重阳下沙芳满缸,重阳酿酒香满缸”等民谣。而这些民谣,对应了赤水河仁怀段的一个奇特自然现象:每年端午节至重阳,河水呈赤红色;而重阳节至翌年端午,河水则清澈见底。

  重阳以后下沙投料,需大量用水,赤水河正当澄碧。

  由此,九月九这天便成了茅台酿酒行业流传千百年的祭水日子。

  10年前把这一天定为“茅台酒节”,并坚持每年举行九月九大型祭祀活动,只是茅台对历史文化尊重的表现之一。而茅台本身,因为历史的不断推进演变,也积淀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考证,茅台酒最早的历史文化,可追溯至公元前135年。

  这一年,唐蒙出使南越,将茅台一带产的“枸酱”美酒带回中原,汉武帝饮后赞曰“甘美之”。

  唐、宋时期,茅台出现了以粮食制曲和酿造谷物酒的工艺,开始酿造蒸馏酒。

  元、明之际,茅台已出现了“回沙”工艺。

  清代,茅台回沙酱香酒逐渐定型。康熙年间,“茅春”、“茅台烧春”、“回沙茅台”等已成为中国西南市场的佼佼者。

  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留下了“智掷酒瓶振国威”经典佳话,茅台从此成为世界名酒。

  这个历史的演变,让人们对茅台酒的历史认知,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时光空间里的逻辑:始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兴盛于当代。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过茅台,茅台人捧出茅台酒为红军洗尘疗伤,茅台酒从此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的红色情缘。

  1949年10月1日,前国家领导人指定开国庆典宴主酒用茅台酒。此后,茅台酒在中国的经济、外交、文化等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赞誉为国酒、文化酒、友谊酒、健康酒等。

  记者在茅台听到这样一个故事:2004年,为了让茅台酒在历史演变中,不出现历史文化细节上的遗漏,茅台集团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亲自飞赴美国旧金山,百年寻根,万里求证,经过多方努力,费尽周折,还经历了一场车祸,最终了解到茅台酒获巴拿马金奖的详实历史过程,也丰富了茅台酒的历史沉淀。

  正是因为具有如此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累,1999年,在贵阳召开的全国白酒发展研讨会上,茅台集团率先在国内提出了“文化酒”的概念,这不仅为茅台酒以文化酒定位而成为中国酒林至尊奠定了坚实的品牌基础,也让“文化酒”的概念纵横中国白酒市场。

  历史还在被续写,中国茅台正沿着时代的轨迹,一路散发出愈发醇厚的文化芳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庚子年茅台酒节祭祀大典今日上午举行
曾经的西南第一酒镇——白沙镇
茅台文化的灵魂(二)
东方论坛名酒网——中国酒文化战略路线图(二)
茅台1935正式发布上市
贵州茅台酒2011年产量突破3万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