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苏军巧用夜战技巧 击败纳粹装甲集群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包克认为,从通常意义上来说,夜晚“不是任何人的朋友”,在黑暗包围的战场上,人们很容易就会怀疑身边隐藏着险恶的敌人,每一个不明来源的声音听起来都充满危险,就像不吉利的征兆。

今年11月7日,俄罗斯在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73年前那场“前线阅兵”的壮举。当时,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为了鼓舞士气,苏联统帅部决定仍按惯例举行阅兵式庆祝十月革命胜利,受阅部队在完成阅兵式后直接开赴前线。在随后的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巧妙运用夜战技巧,成功击溃德军装甲集群。

据档案记载,到了1941年11月29日,进抵莫斯科郊外的德军在各个方向上的进攻都被苏军遏制。反观前线苏军,由于持续从莫斯科城内得到兵力和兵器的补充,苏德两军布置在前线的力量对比逐渐发生了变化——苏联西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获得新补充的3个集团军,总兵力增至110万人,配备7652门火炮、774辆坦克、飞机1000余架,而莫斯科战场的德军虽然总兵力达到170万人,拥有13500门火炮、1170辆坦克、615架飞机,但由于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战线并不稳固。考虑到德军习惯在白天动用优势的航空兵和装甲兵,朱可夫大胆地选择夜战作为反攻的主要样式。

1941年11月下旬,苏军中最熟悉夜战的18个西伯利亚师被投入第一轮反攻作战,其中一个师向驻扎在莫斯科以南至瓦茨罗瓦娅以东防线的德军第112师发动夜袭。第112师是德国第2装甲集团军的一部分,当时该师已有500人被冻死,而且寒冷的天气使得德军坦克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更重要的是,德军坦克上的小口径火炮无法击穿苏军T-34坦克的正面装甲。

一份德军战报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在漆黑的夜色里,大约20辆苏军坦克在苏联西伯利亚师的前面带头突击,令许多德军官兵大为震惊。由于不清楚有多少敌人,也看不到敌人的位置,德军的拦阻射击毫无章法。事实上,当时德军士兵手中并没有能有效抵御苏军坦克的武器。当苏军步兵跟随坦克冲过德军战壕时,阵地上的德军惊惶失措,苏军在数小时内就达成了战役目的。

可是苏军在取得局部胜利后并未乘胜扩大战果,原因居然是部队受到过时的作战条令的约束。原来,当时苏军仍沿用1936年起实行的《基础野战条令》,其中规定夜间攻击只能由营团级单位实施,师级单位的夜间行动受到严格限制。面对这一尴尬情况,朱可夫要求苏军统帅部迅速撤消这种不合时宜的限制,并向部队发出号召:“务必对德军展开大范围夜间突袭。所有夜间行动必须在黄昏前准备妥当,部队也应当在黄昏前进入出发阵地。”

随着苏军在莫斯科前线广泛运用夜战手段,德军面临的危机进一步加剧,德国第4集团军参谋长布鲁门·特里特甚至用“夜战精灵”来形容俄军士兵。他发现苏军为了保持进攻的突然性,居然在行动前不进行火力准备,有时甚至连起码的掩护火力也被取消。布鲁门·特里特认为,尽管苏军在夜间行动时经常会出现偏离进攻方向和部队编组失控的情况,但他们善于利用原始的工具(如指北针和燃烧的火堆)进行方位判定,从而保持进攻方向。

遭到持续夜间攻击的德军疲于奔命,至1942年2月,纳粹德军被完全驱离莫斯科附近地域。在此期间,德军指挥官逐渐感到苏军士兵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身体上都越来越适应夜战。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包克认为,从通常意义上来说,夜晚“不是任何人的朋友”,在黑暗包围的战场上,人们很容易就会怀疑身边隐藏着险恶的敌人,每一个不明来源的声音听起来都充满危险,就像不吉利的征兆。可是,苏军士兵在黑夜中的适应能力和行动能力令德军士兵感到敬畏,“苏军士兵可以在严寒天气下趴在冰天雪地里数小时一动不动,耐心等待完成任务的机会。每当夜幕降临,精神抖擞的苏军士兵就会向德军营地发起突袭,取得一定战果后又迅速消失,而暴露在冰天雪地下带来的伤亡完全不能吓倒苏军战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大战役集群: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兴亡
基辅会战:69万苏军被俘,战斗民族,就这? | 循迹晓讲
二战中苏军的一次最为惨痛大溃败
凛冬反击:莫斯科保卫战
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始末(36)德军最后冲刺莫斯科~B
100万德军防御柏林,为何连一个月都守不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