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娃造一个“纯摆设”私人图书馆?做个秀做到这份上至于吗?

1


23号就是世界读书日,DrBing一直都鼓励亲子阅读,鼓励家长们为孩子尽早建立阅读习惯。然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呀,屯了一堆书,好多娃翻了两下就不读了,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如果你也这么想,我其实很清楚你心里打的小九九是什么:

“妈蛋,这本书的22块钱打了水漂!”


我想:“哼,短视的人类!


看了DrBing之前那么多篇文章,你应该知道,DrBing在教育投资上算账piapia响,老实告诉你:


书(不光是娃的童书,还有自己的专业,境界,修养书甚至时装杂志,故事会、知音,类型不限)是对娃的教育投资里面打底性质的,并且性价比最高的一项。


而且——哪怕娃压根没读过!


我家藏书近万册,书墙总长15米


我家图书馆,大部分书连我没读过,甚至没碰过。很多是旧货市场收市的时候问“白送中不中”“中”然后直接拖车拖回来的。


目的是什么?嗯,实话实说,首先,我喜欢博狗、叫兽、校长来窜门时对我说:




你要知道,如果我拿出kindle对硕博狗、叫兽、校长说:“你看我存储空间还剩...”


那我是肯定赢不了的嘛!


你问:



我说:



追求的就是这个视觉效果


你问:为什么为什么?作个秀这么下血本至于么?


至于的。


更重要的目的,是给娃展示、承传一种家庭氛围,延续一种家族精神。这就要从我自己的亲身体验说起。



2



话说我小学时,爸是个著名的甩手掌柜,妈妈是只一心扑在升职称上的刷标狗,除了我6岁前那几年管过我(虽说管的挺好),那以后我就沦为无人地带三不管的野猴子,自生自灭。作为野猴子,最擅长的就是爬树、翻墙等危险动作、恶作剧和捣乱,身为当年全校出入校医室频次最高者——“文质彬彬”这个属性既不流淌于血液,也不根植于DNA。


有时候想,如果这么一直野下去,今天会沦落到什么地步。。。

幸好,家里有个私人博物馆——爸妈在文革校图书馆烧图书团期间,偷出来的几千册书籍——当时的“禁书”。(这充分解释了我为何三观不正,见《媒体和教育如何毁娃三观》)

我爸妈这两个人为了书,也实在是命儿都豁出去了。


不过,记忆中他们一本都没看过。。。

回归主题,“图书馆”中包括仅因由“大英”二字而没逃脱被烧命运的几十部大百科;还有世界各个早期文明的神话如希腊,希伯来,北欧,巴比伦,埃及,印度,甚至中国山海经,因为他们愚昧腐朽——烧;大量西方小说和诗集,例如香艳巴尔扎克,悲(jiao)情海明威,混乱马尔克斯,卿卿我我叶芝雪莱王尔德聂鲁达等等等,展现了资本主义靡靡之音——烧;启蒙运动时期的著作如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展现资本主义糜烂思想——烧;还有古典时期的柏拉图、先秦孔孟到尼采、海德格尔的各种哲学巨著——封建思想严重——烧。

之前一直都只觉得这一大坨东西堆满整间房子,很奢侈,很有气势,但从不敢也没碰过这些脏兮兮灰扑扑字密密麻麻的破东西。爸妈三不管,更是没要求过我读些什么。但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书名和作者都混了个眼熟。直到上学以后,慢慢接触到课本中提到的世界顶级名著、重要思想家时,忽然心中产生一系列思考:

Step 1) 咦!我家私人图书馆原来辣末牛啊?


Step 2)简直是涵盖整个人类文明精粹耶!


Step 3)辣末校图书馆里面岂不是只剩下垃圾?


Step 4)这时,我产生了这种自我赶脚:


Step 5)进而变成:劳资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守护者啊哈哈哈哈哈!!!


那以前,每次考试前琢磨着:“这是去复习好呢,还是去爬树好呢?”

那以后,每次考试前琢磨着:“这是去复习好呢,还是去复习好呢?”

必须要有个相应的学霸形象,才对得起人类文明守护者这个神圣伟大的身份啊!

到了小五,虽然仍然贪玩,但基本确定了稳定的学霸地位。


3


初中课外阅读看到了个美国的心灵鸡汤故事:有个白人牧师被分配到全芝加哥最脏乱差的黑人区,失业、贫困、犯罪、辍学率都奇高无比。牧师于是送了每家每户一副雪白的雪纺窗帘并且帮每家人都装上。那以后,区里的人,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不知不觉地,主妇们开始愿意打扫了,没钱,于是种些小花小草,家开始有家的样子,丈夫们也开始变了,他们不再在外胡混而是开始愿意回家了,也开始找工作好让家里能添置些像样的东西,家庭开始和睦了,孩子们开始懂事了回到了学校。。。整个区因为雪纺窗帘焕然一新。

我当时就恍然大悟。要让一个人发奋、上进,一点都不难。只要给他一个信物,让他无时不刻地被提醒:

“你要成为什么人?

将来要到哪去?

你要为之付出什么努力?”

这一切的答案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浮出了水面,照亮了心智。无论是那副雪纺窗帘和我的私人图书馆都是那个“照亮心智”的信物。这是我生命中对“教育”产生的第一个概念。

“照亮心智”就是孩子找到内在的自我定位的过程,那天以后,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混混度日。自我定位为“古惑仔”的兴许有天黑道混出了名,自我定位为“知识之友”(不是文艺青年哦!)的也一定会学业有成。

我一直认为“自驱动力”的要点就在这里。


如果在你问:私人图书馆的书你都读完了吗?

当然没有!真正精读的只有不到1/10, 翻着跳着读的大概1/5, 1/2是大概看开头和结尾,好多没碰过。但即使一天只瞄了10分钟,这可是从小三到高二近10年的日积月累!那已经对一个人的整个通识的基底和世界观形成造成了天翻地覆的影响。还有学术必须的快速信息处理能力,都是这个长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技能。

有人说要教孩子自律自律——自己是谁该做什么都不知道,自什么律啊?所以,大多数芸芸众生最后还是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因为他们别说早年了——而是一辈子——都不曾对自己有过定位。

如果他们又有那么一点不甘心的话,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4


原因讲完了,现在讲技术要点

首先要做出至少有小许“视觉震撼效果”的书柜,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出整整一面墙做书墙,“视觉震撼”的必杀技是自由组合让柜子高达天花板,那就有“图书馆”的气势了。

书柜制作丰俭由人,土豪随意,抠逼请到某宝找可自由拼接的组合书柜,3米宽书墙,实木约3K搞定,人造板300-500¥就成,真是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注意购买可调节每格高矮的设计,方便不同大小的书。手巧的娃妈娃爸大半天可以堆砌成功。


要有气势就不要装门!(要娃的狗眼自出娘胎就每日每夜被书轰炸!能随手摸到!)书只要靠边沿放不留边就不会积灰。

书分两类:一类是真正看的,一类充数做视觉效果。充数的放最上。非充数的放下面。非充数应该包括什么呢?屯经典!(另开文章讲)。万事开头难,想当年我到德国时两手空空,能攒到现在至少大半是我的,那也是万丈高楼从地起。我的常用方法是:1)和亲朋好友打招呼拿下他们不要的书,2)旧货市场按斤买拿旅行箱运,3)见到收破烂的有现货就立马拦下。屯到旧书后,仔细分类,没营养的放上面充数即可。这样下来,2-300元花费,书墙很快就能“满”,满以后就可以做“精”了,保持长期习惯,久而久之就连充数的地方都是好书了。

以3米书墙,最低要求计算,到墙满这步总花费约600¥。

真正要花钱的,买刀刃上的书。(另开文章讲)

另:怕自己没动力?有人来窜门时,高冷秀一下。。。如果你听到“你赢了”说明你朋友圈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结  

这个时候,无论你自己阅读习惯如何,你都为娃奠定了一个很好的文化氛围。

这个“纯视觉”的书墙,对于还不会看书的娃,和英语启蒙“磨耳朵”一样原理。你可能看不到显性的,立即的作用,但是它的确分分秒秒都用一只看不见的手作用在娃那你看不见的心智上。直到有一天它用爆发的力量觉醒

然后,从讲故事起,再过渡到亲子共读,然后独立阅读,这时娃就算是“带上路”了,以后他被“点亮”的某天,他就能自己在“小博物馆”的知识天空中翱翔了。有一天,他会在真正的天空翱翔。





|这是DrBing公众号第266篇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有书柜!爱读书的她,将家中书籍这样安顿
书房已经没人装了,现在流行家庭式图书馆
书房已经落伍了,现在流行家庭图书馆!
别再想着装一个书房了,太落后!现在流行的是家庭图书馆!
如今,很少有人能做到这样了,在家设小型图书馆,享受沉浸式阅读
书富如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