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个《二泉映月》

两个《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二胡曲,作者署名:阿炳。

阿炳,是无锡人对华彦钧的口头称呼。他家是道士,因为自小起跟着父亲做道场,其间接触了丰富的道教音乐。阿炳这个“谥号”,大约来自他为人家做红、白事较多,与人来往频繁,叫得简单、亲切;也许因其贫寒,被当作阿猫阿狗称呼也说不定。旧时,搞艺术的完全不能与今天搞艺术的相提并论,管你造诣多深,不但穷得像鬼,并且属于玩物丧志一脉,享受不到人格尊严。一九五零年暑假,由当时的中央音乐学院学生杨荫浏在民间采风活动中予以发掘,并且做了录音:三首琵琶曲、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即是其中的一首。

原版《二泉映月》已经听不到了,那是阿炳自己演奏的。我必须向世人声明,那份炉火纯青的功力不是如今的人能够达到的。原曲演奏时,用的是老弦与二弦相配,今人都是二弦与子弦相配。本人是门外汉,不大懂得之间的奥妙。据杨荫浏说,以老弦与二弦配合使用,音色、音准极难控制;阿炳的说法另成一理,说是它不容易断,可以多用一些时日。

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听过无数遍:凄凉、深沉、朴素、大方、没有丝毫卖弄,在运弓、控弦上表现得张力无穷,游刃有余,他是把自己的生命注入进去的!所以聆听的过程到底是欣赏还是与演奏者共命运,很难区分。《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总的基调十分苍凉,阿炳演奏得来遒劲、老到。当杨荫浏遇到阿炳时,他已经完全瞎了,还“毫无道理地戴着一副墨镜”。我觉得,阿炳是用这个“道具”维护着自己最后的一份尊严吧。这位民间奇人,在生命历程里,算是最后“火”了一把,也为祖国的艺术宝库增添了或者叫留下了一份难以磨灭的遗产,我们于聆听美妙的音乐的时刻,能够感叹着伟大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全赖阿炳所赐。

阿炳拉的《二泉映月》,尽管是面对着天下第二泉,听起来却非常忧伤。尽管这么美好的景色,人们也都予以赞叹;可是他自己那么贫穷、那么卑微,而且自己的命运不由自己掌控,所以他的琴声听起来是忧郁的。他热爱生活,却又命运不济;他多才多艺,而且心地善良——琴声流淌出来的不是欢愉,而是面对老天的无奈。在音域转换的当儿,低音的“多”,他使用了一个顿音(我写东西从无资料在手边,很想引用两个小节,不知怎么写),它一出现,人听到这儿,心马上就往下一沉。在如泣如诉的乐句里头,低沉回环的旋律后面,听众只能窥见景色与人物命运的巨大反差。月光照着荡漾的泉眼,二者是那样相互辉映;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境遇却因人而异。听他的乐曲就像是听他叙述自己悲惨的遭遇,他是通过自己的音乐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呢——人们感到的只有同情、悲愤!听!周遭的事物那么美好,然而自己却是那么多的不幸;他有多少的委屈,怎么如此地悲怆?阿炳的二胡,已经不是一件乐器,简直是对旧社会愤怒控诉的武器。

杨荫浏满载而归,相约次年的暑假再来相会。阿炳看见终于有人赏识自己的艺术,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临别之时,与相会之时一样,他们各自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演奏了《梅花三弄》,他们各自在曲中加了花,耍了彩,各自鼓动着对方的兴致,尽欢而别,等待着来年的约会。这种即兴变化的本事,也只有造诣极高的民间艺人具备。谁知道这竟然是最后的绝响;当杨荫浏再来的时候,阿炳已经撒手人寰。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阿炳的部分作品得以保存下来,灌制成唱片。而阿炳随身带走了多少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财宝?及身而绝!杨荫浏认为,这是阿炳的自度曲。阿炳不承认,说了几个名目,其中说了一个《寒春风曲》;杨先生认为阿炳过于自卑,不敢相信自己的创作能力。《寒春风曲》是一首古曲,我倒是有幸听过一次(是台湾的一位音乐爱好者演奏),主要乐段与《二泉映月》吻合,旋律也一致。阿炳是老实的,不肯掠前人之美;音乐素材其来有自,但是相似之处只有四五成,其他部分则是阿炳所作的附丽,给原曲增添繁复的华彩。他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再创作搁在一边,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激发的创作部分无偿地交给了古人,他就是不肯说出自己的贡献。这与当下剽窃成风的艺德判然成趣。

因为阿炳的这首二胡曲,我对道教音乐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一九六零年,学校对面的一家人家做道场,三位道士吹的、拉的、敲的(敲磬并且时不时换着敲铃),变换了好多的曲目啊;我就傻乎乎地驻足听了三个多小时。这岂仅是那位被追荐、已然作古的,连我的魂也都被这番音乐牵动了呢。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啊?中华音乐艺术的文化,的确多藏于道家,那里有音乐的宝库。云南丽江纳西古乐,既是汉族音乐的遗蜕,也是道教音乐的留存。听说传人也不多了,很让人揪心的事。

今天我们听到的《二泉映月》,估计来自作曲家兼二胡演奏家张锐先生(在印象里,他好像是某一个或者几个歌剧的曲作者)。第一次听到,说不出是何感想;他拉得那么流畅,那么优美,只有对美好景色舒缓的赞颂,完全改变了原作者的味道;阿炳的原曲的意境听来让人感受到的是已经由秋入冬,张锐先生的二度创作已经是春天的故事了。开始不知道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后来还是接受了。因为,换了人间,如果阿炳能够活到今天,他也会很欢快地过着安稳的日子。

这首二胡曲,可以让我百听不厌。今夕复何夕,人们有理由过得更加和谐。只不过对我们这些接触过两种不同味道的听众,会产生别样的感慨:如果要让人们记住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让两种版本一起流传也许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前精彩3分钟-----102 40 二泉映月
历史上的今天——1893年8月17日,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瞎子阿炳)出
阿炳二胡全集:《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
二泉映月
《阿炳在1950》
寻访阿炳 一个真实的阿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