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礼庭五禽图技术体系的初步研究

前言:五禽图不同于五禽戏。

这是老尤博后期间,在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戴国斌教授指导下完成一篇论文,原发于《中医学报》,限于当时的知识基础,仍有很多值得修改的地方。


五禽图是流传于四川重庆一带的导引功法体系,与通行的五禽戏功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本文对五禽图的技术特点以及功法理论进行初步的分析,希望能为五禽图以及类似传统功法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五禽图简介

1927年,王礼庭先生石印出版了《五禽图》,解放后,张觉人、余德华(19661979年内部印刷)、项扬惠(余德华先生徒弟)有单行本的著作介绍该功法。而后,《红蓼山馆医集》收录了张觉人的五禽图功法,《中国传统健身术》收录了项扬惠的五禽图功法。罗鸿于《精武》杂志刊登了这一功法,项扬惠弟子刘建川在《武魂》20101-3期连载了《五禽图健身法初探》。
此外,李少波《真气运行法》中的五禽导引法,是五禽图删除了拍打后的功法,且提到“可参考五禽图专书”。只是李少波未说明五禽导引法来源于师承还是已出版的五禽图专著。
与通行的五禽戏功法体系相比,王礼庭先生所传功法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行气为主重视呼吸锻炼,二是技法体系中有拍打功法。

2 与五禽图相近的功法体系

与五禽图功法类似,以行气与拍打作为锻炼手段的功法还有:
1)少林拳术精义(服气图说):周伟良介绍了浙江图书馆藏光绪十年(1884年)刻本的《易筋经义服气图说》以及1917年上海大声图书局的《少林拳术精义》,两书记述的六十四图式完全相同。大声书局版封面题有“一名《伏气图说》与《易筋精义》”,李鸿江1993年以《白话少林易筋经》为书名校注了重出了该书。而王敬等编著的《中国古代秘传气功》收录了“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刻本”的《服气祛病图说》,与大声书局的《少林拳术精义》虽有差别,但基本内容相同。该功法的特点为重视吞气与拍打。
2)《调气圭臬图》:清代李九华所传,目前笔者仅见到收录于周信文的《推拿功法学》的版本,功法取象于禽鸟动态,重点是呼吸锻炼,与武术、易筋经有渊源关系。
3)浑元一气功:1937年金警钟先生的《浑元一气功图解》由中西书局出版,1987年天津古籍书店翻印了该书,《少林与太极》杂志自2008年第10期至2009年第2期连载了该功法。该功法的内容主要为吞吐功、散气功、调和功、排打功等,其中吞吐功专练呼吸吐纳,散气功则为运气导引。
虽然以上三种功法与五禽图在技术细节上不同,但共同特点是对呼吸锻炼与拍打均非常重视,这与其他偏重于导引或行气的功法体系不同。
周伟良认为“自来章氏体系之后,易筋经基本沿着两个内容体系发展。一个是会辑更多的导引养生资料……另一个体系是更加突出易筋经武术功法方面的意蕴”,以易筋经为代表的武术内功的出现,是中国导引术发展的一大变化,也是历史上传统武术理论与训练体系的一次革命。从五禽图重视呼吸锻炼与拍打的特点来讲,与偏于武术的易筋经功法体系更为接近。此外,王礼庭先生学自余门拳传人(余有福-熊学能-谭步云-王礼庭),当代该拳法的传人们认为余门拳来源于华佗五禽戏,注重医武结合。
李建民认为:“技击与导引在马王堆医书形成的前后,合流已见雏形;古代掌握医学知识的职业身份有巫、医、技击家。那么,有没有可能马王堆甚至更古时代掌握医学知识的技击家结合导引与行气的技术创编了五禽图呢?虽然我们无法确定余门拳祖师余有福继承还是创编了这一功法,但可以确定的是五禽图与武术、医学、导引行气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3 讨论

3.1 行气

导引是“由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自我按摩三大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类中国传统养生术和体疗方法”。狭义导引仅指躯体运动,而广义导引则包括了按摩、行气等多种方法。
《汉书·艺文志》将方技分为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支,导引与行气均为神仙家之术。行气是“呼吸吐纳之术”,导引是“屈伸俯仰之术”,导引与行气本是两种方法。从目前考古资料看,《行气玉铭》与马王堆的《却谷食气》,更侧重于呼吸锻炼。而张家山汉简《引书》则呼吸锻炼不多,更多是肢体锻炼。随着发展,导引与行气两者渐渐融合在一起。比如明清时期与南北朝时期“五禽戏”相比,操练幅度和强度降低了,而关于“气息吐纳”的“行气”内容增强了。尤其在道教产生后,继承和发展前人的行气方法,形成了系统的行气修炼体系。“行气术,理论沉淀深厚,历史渊源流长,运用广泛多样,是蕴含着生命体验的实践功法。其神奇功效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也不为我们所全面认识。”

3.2拍打

拍打或击法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用于推拿临床与养生健身,其技术史的研究以及作用原理还不够明确。目前使用拍打法治疗的有葛氏捏筋拍打,其技术体系来源于《少林拳术精义》。朱增祥有《棒敲击疗法》,功法属于自创。从练习角度来看,拍打目的是使躯体更加强壮,这种技术在武术内功中使用颇多。如前述易筋经体系、宝鼎《形意拳与内功十三段》、心意六合拳的六合大撞,八极拳的靠桩等等。

3.3五禽图功法理论

1927年王礼庭版以及1962年张觉人版功法介绍中,基本没有涉及该功法理论。张觉人先生为著名的中医学家与丹道学家,笔者分析张先生没有阐述五禽图的原理可能是因为:
1)五禽图是大道至简的功法,易学易练且功效明显,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再解释其理论。
2)时代原因:1966年余德华版的前言即提出“提倡科学反对玄学”。
3)不愿意解释原理:传统拳法与功法历来重视“非其人不传”。
项扬惠先生1990年版与1983年版相比,提出功法“是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的指导下创编出来的”,或许受到当时“气功热”的影响,还提到了“发放外气与特异功能”。项先生弟子刘建川2010年连载此功法时,更多出现了脏腑以及经络理论。
笔者对于五禽图功法原理持“不强加解释”的态度,这是因为:
1)从起源看,《汉书·艺文志》将方技分为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支。虽然四家的知识均与医药有关,但起源并不完全相同,用属于医经家或者经方家的理论解释神仙家的导引之术未必合适,但这并不妨碍发展中理论的相互借鉴。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现有体系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加以整理的产物”,有些问题尚待商榷,强加解释可能会出现错误,但这也并不妨碍用中医的基本理论去思考五禽图的功法机理。
2)高大伦认为经络学说是导引的理论基础,导引促进和完善了经络学说,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近年来,随着经筋学说受到重视,有学者用十二经筋理论阐释导引术,但黄龙祥教授对于经脉与经筋关系的论述却并不支持这样的解释。实际上,不管经脉还是经筋学说,说明导引术与医经家关系更为密切,用医经家的理论而不是经方家的理论去解释导引术原理或许更接近古人的编创思路。

3.4 五禽图的应用价值

因《外科十三方》而关注张觉人先生著作,到《红蓼山馆医集》中看到五禽图的功法进而收集五禽图相关资料,作者一直觉得五禽图与医学关系密切。对于五禽图的应用,作者的观点是在深入研究五禽图以及类似功法体系的基础上,对机理以及技术体系有一定的认识的前提下,除了探讨其在健身以及健康促进的应用之外,或许还可尝试应用于康复医学尤其中风后遗症的运动康复。这是因为:
1)解放后成都中医药研究所、重庆科委等部门即重视五禽图治疗慢性病的作用,且在张觉人与项扬惠先生的著作中均附有慢性病康复病例,然属个案,但可提供思路。
2)五禽图功法以行气拍打为主,行气可由恢复期中风患者自己完成,而拍打可被动完成,非常适合中风病人的康复。
小结
王礼庭所传五禽图,是以行气与拍打为主要练习手段的功法,与偏于武术的易筋经功法体系相近,医武特色明显。深入研究五禽图,有助于加深对易筋经等导引行气功法体系的认识,且对传动运动康复疗法的开发有着借鉴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湖不传之秘,珍本易筋经口诀
易筋经-本衙藏版 六、七、八月行功法
【简易导引法】求医不如求己,千年“揉腹法”人手一份(BTV养生堂介绍多次)
组图:易筋经之龟蛇采气 教您延年益寿
梦寐以求的易筋经,医院都开始公开修炼了,是真是假?
太极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