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39年7月21日,河北省武强县周窝镇郭家院村战斗...
userphoto

2022.06.27 江西

关注

郭家院村位于河北省武强县周窝镇,在2017年11月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是一个安定祥和的现代村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抗战时期曾经有两个连的八路军,在这里和日军进行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


在激烈的战斗中,佘书申营长和100余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郭家院村民也有13人被日军杀害。史海钩沉,小编陈天刑经过多年的考证,基本还原了这次战斗的全貌。在此将之整理记述出来,以告慰先烈们的在天之灵!

一、我军参战兵力

据《武强县志》记载,那是在1939年农历六月初二(经查对是7月18日)傍晚,八路军赵东寰团青年二营的两个连,在营长佘书申的带领下,进驻了武强县周窝镇的郭家院村。


赵东寰(1907年~2002年1月30日),东北辽宁人,于东北陆军讲武堂就读,后常年在东北军中服役。他在1936年“西安事变”时参加革命,1937年入党。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华北地区沦陷,原东北军691团在吕正操的带领下奋起抗日。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硝烟,迎着日军烧杀掠夺的血雨腥风,毅然挺进深陷敌后的冀中平原,创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

而赵东寰其后一直在由691团扩编而成的冀中人民自卫军中任职,先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参谋处处长、3团团长、八路军第3纵队北上挺进支队司令员、冀中军区警备旅2团团长、八路军第3纵队南下支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9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务。

在1939年7月,赵东寰应该是在冀中军区警备旅二团团长任上,因此该部应该就是冀中军区警备旅二团青年二营的两个连。当时的营长是佘书申,营教导员姓高,具体名字不详,只知道是深县高古庄人。

二、青年二营的战斗任务

在1939年七八月间,华北地区大雨连绵,河北境内的多条河水泛滥,很多地区受灾。而在冀中这边,除了天灾还有人祸。这毫无人性的日本兽军,趁着天降大雨之际,用惨无人道的手段把大清河、子牙河、滹沱河的河堤直接炸开,用以水代兵的手段,企图破坏我根据地的生产。


日军的这种行为,造成了冀中地区前所未有的大水灾。当时大部分的道沟都被冲坏,灾区达30多个县,受灾村庄达到了6752个,被淹田地15,385,000余亩,被冲毁房屋168,904间,受水淹的灾民达到200多万人,经济损失大约在1亿6000万元以上!


而随着洪水而来的,是敌人的突袭和扫荡。在敌军和大洪水的双重逼迫之下,当时的冀中区党政军群各领导机关,迫于无奈转移到了武强县的南代、北代一带。这里地势较高,而且四面都有洪水的包围,日寇围攻扫荡并不方便。

所以当时的青年二营转移到这里,应该就是随着军区领导机关而来的,承担的是保卫冀中区领导机关的任务。在他们的后面,就是冀中军区的领导机关和后方人员。

三、战前形势

在当时的武强县,敌情极其复杂。虽然由于洪水的阻碍交通并不方便,但是日军的小股部队仍然不时从县城出击,多次下乡进行突袭。在青年二营刚刚到达郭家院村第二天的7月19号,二营就和从武强县城出击的日军小部队接上了火,在前期的战斗中,二营牺牲了一名战士。


战斗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这次交火意味着部队的位置已经暴露,日军很有可能会前来扫荡。为了避免在战斗中伤及无辜,因此战士们将村里的大部分妇女儿童都撤到外村,让他们投亲靠友进行躲避。

但是对于青年二营自己,由于任务就是负责保护领导机关,所以不能轻易撤退。这四面都是水,这二营可以走,后面的党政军群各机关一时走不了,必须要打一仗。当时的佘书申营长和高教导员经过商议,认为现在四面都是大水,日军并不方便调动大部队围攻。而我军有两个连的兵力,如果日军调动小队甚至中队级的部队来攻击,我们是可以坚持到天黑再转移的。

因此反复权衡之下,部队当时没有撤退,而是决定在原地构筑工事,进行防守作战。

四、我军的战斗部署


当时的郭家院村不大,全村只有一条中心大街,把村子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村南有一个水潭,因为形似古代的元宝,所以被叫作元宝坑,村北有一块坟地叫作侯家坟,村东有一座小小的龙母庙。

当时的青年二营,在郭家院村的兵力有两个连约200人,部队士气高昂,也有不少老兵。但是由于是刚刚招募抗日青年扩编而成的,所以装备很差,战士们手里大部分都是老旧步枪,全营没有任何火炮和重机枪,连掷弹筒都没有,最好的武器只是一挺缴获来的轻机枪——从这个装备来说,当时的八路军真是简陋到可以,一个营的火力都赶不上拥有两挺轻机枪两个掷弹筒的日军小队。


当时佘营长的作战部署,是将大部分兵力安置在村南,营部住在郭家岳村东南角一带。而由一个大个子排长(可惜英雄的姓名不详)率领着部分老战士,负责防守村北。为了应付敌人的进攻,我军构筑了工事,在院墙上开了枪眼,并且打通了不少房子。应该说如果敌人只来个一二百人的话,我们是有信心守住的。

但是和神剧不一样的是,这日军是非常善战、而且还残忍狡猾的。当得知郭家院村有八路军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草率出击,而是直接向上级进行了求援。


于是在7月20号,日军华北司令部就从深县调来了大队的援兵!而在7月21号凌晨,这大队的日军机动部队就连夜奔袭了60多里地,于拂晓时分团团围住了郭家院村!






郭家院村战斗(二)

在1939年7月18日傍晚,八路军冀中军区赵东寰团青年二营的两个连,为了掩护转移到附近的军区党政军群机关,在营长佘书申的带领下,进驻到了武强县周窝镇的郭家院村。


当得知郭家院村有八路军的时候,日军却没有草率出击,而是直接向上级进行了求援。于是日军华北司令部从深县调来了大部队,在7月21号凌晨,这大队的日军机动部队就连夜奔袭了60多里地,于拂晓时分团团围住了郭家院村!

一、日军在凌晨的突袭

和神剧不一样的是,这日本鬼子是机动性很强,而且还非常刻苦耐劳的。当得知郭家院村有八路军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草率出击,而是直接进行了求援。在发现我军当天的7月20号,日军华北司令部就从深县调来了大队的援兵!


到了7月21号凌晨,日军在得到了深县来的大批增援以后,他们先是合并一处,然后于半夜悄悄出发,在凌晨到达了郭家院村附近,并悄无声息地从四面进行了包围!如果算一下这其中从深县来的援兵的路程的话,就会发现他们是顶着头顶的大雨,蹚着满地的洪水,跋涉了60多里地才赶到这里的。

应该说,这39年的老鬼子还是很精锐的,他们个个身体素质过硬而且意志顽强。仅从这远距离调集援兵的机动能力来说,确实是超出我军的意料之外的。而当年的我军冀中部队,大部分是刚扩编的新兵,参战的赵东寰团青年二营的两个连,更是刚刚组建不久的部队,在抗日热情上没得说,但是在武器装备和单兵素质上,还是赶不上日军的。

而到达了村子外围之后,日军也体现了很高的技战术水平。在野外一抹黑的情况下,他们首先是悄悄控制了村子的外围,把主阵地设在村子北边的侯家坟。与此同时,他们还在村东的龙母庙,村南的元宝坑,以及河道河沟附近的几片坟地上,都设置了火力阵地,布置了两挺重机枪和10挺轻机枪。

二、拥有绝对优势火力的日军

当年抗战时期的日军,编制和其他各国的班-排-连-营-团建制都不一样,而是独特的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编制。


1.日军分队

这日军最小的战术单位是分队,相当于各国军队的班和北洋军中的棚。每个分队13人,包括分队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轻机枪一挺(中国战场多是6.5毫米的大正十一年式歪把子轻机枪),编制四人(组长、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配备南部手枪或携带步枪自卫;除此之外还有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栓动步枪(中国战场多是三八大盖)。而在后期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还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掷弹筒。


这班属的掷弹筒往往是老式的大正十年式,该武器射程虽然只有220米,但是却仅有2.6公斤,而且支架可以从座板和炮筒上卸下来,然后固定在炮筒内携带,非常紧凑而且方便。

2.日军小队

日军的小队则非常独特,它远大于中国军队的排,一般由7人小队部、三个13人步兵分队和一个装备掷弹筒的8人掷弹筒分队构成。这小队属掷弹筒一般是89式重掷弹筒,该掷弹筒配备了瞄准用的水准仪,采用了专门的榴弹,杀伤力比十年式大的多。相应的重量也从2.6公斤暴增到4.7公斤,最大射程也从原本的220米增加到了670米。


步兵小队一般有54人,早期隶属两挺轻机枪、两个掷弹筒,后期加强到每样三个。极限状态时,每个分队可加强到15人,整个小队62人,掷弹筒也可以加强到6个。

而为了应付中国的游击战,日军还专门编制了反游击战小队:每小队下属6个分队,每个分队8人,其中有3个分队配置机枪和掷弹筒等重武器,而另外3个分队则全部都是步枪兵,专门用来和八路军长途赛跑。这样的6个8人分队加正副小队长,全小队共有50人。

3.日军中队


日军的一个步兵中队,一般拥有3个步兵小队,另外还有一个19人的中队部:有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其实是一个单独的战斗单元。这样一般的日军中队有181人,步枪139支,轻机枪6-9挺,掷弹筒6-9具。可以说日军中队比起同时期的中国军队来,在直射的轻机枪火力上并不占优势,但是在曲射火力上,日军在小队一级就有射程670米的重掷弹筒,而中国军队则是一直到营级才有2门82迫击炮,在营以下对抗中,是完全处于下风的。

而这还是拿正面战场的嫡系国军,来和日军做的比较。要是一些旁系军队比如川军,一个连才2-3挺轻机枪,那就是远远不如日军的火力了。而本文主角的八路军赵东寰团青年二营,两个连才只有一挺轻机枪,连日军一个小队的火力都不如。

4.日军大队


日军在中队之上,还有1100人编制的大队。与同期的中国军队相比,它远大于国军一个营,拥有国军团级才有的独立作战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日军的中队以下都是没有重机枪和火炮的,这些都集中编制在大队一级。首先就是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有14人的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和1个弹药小队,每个小队4挺重机枪,共12挺;一个55人的炮小队,拥有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分队,两个15人的炮分队各装备1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

另外在下乡扫荡时,日军大队还可以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2门41式联队炮。在这些少量的炮中队中,还有一些装备20毫米反坦克枪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反坦克枪的小队。除此之外,日军大队还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有大车和骡马),具有很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这种日军大队武器配置合理、弹药供应也多,是非常难打的。在关家垴一战中,缺少重武器的八路军调集了大量的部队,也没有完全消灭一个日军大队,就可以看出这一问题。

三、街北八路军的顽强抵抗

而在郭家院庄战斗中,日军是调集了重兵的!他们有十几挺轻机枪、两挺重机枪。从这个武器配置来看,日军当时是出动了2-3个步兵中队,并且加强了至少两个重机枪小队,总兵力至少在五六百人以上!


这样从参战人数来说,日军是我们的三倍,从机枪火力来说,日军更是12:1的绝对优势。唯一比较庆幸的是,由于大水的影响,日军并没有携带步兵炮等重武器,曲射火力也只有十几个掷弹筒。但是这些狡猾的老鬼子,他们深知八路军战斗意志顽强,是很难打的对手。因此他们并不正面强攻,而是“悄悄滴进村、打枪滴不要”。在完成了包围网之后,在接近黎明的时候,趁着人最疲劳进入了深度睡眠,挺着刺刀的日本鬼子悄悄接近了村子!


当时值得庆幸的一点,是由于深知老鬼子有拂晓时分偷袭的毛病,八路军的警惕性很高,不仅在村子外围布设了哨兵,而且人员也是和衣而卧、枕戈待旦。这鬼子兵刚刚接近村口,立刻被我街北的八路军战士发现,他们立刻开始阻击敌人!

这日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见偷袭不成,立刻以三轻机枪为掩护,直接向村西头发动了强攻!鬼子的火力极强,八路军唯一的轻机枪又配置在村子的东南角,在村西头并无自动火力,这刚刚一开战,我军就因为极度的火力劣势,而陷入了被动之中。


在此情况下,八路军战士们也没有慌张。在村西口布防的,是一位大个子的排长,所率领的一个排的老战士。他们警惕性最高,技战术水平也很强。虽然事起仓促,但是战士们仍然占据了提前准备好的射击掩体,和敌人展开了对射。敌我双方的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郭家院村战斗(三)

在7月21号凌晨,日军从深县调过来了大队的机动部队,他们连夜奔袭了60多里地,于拂晓时分团团围住了郭家院村!驻扎在这里的冀中军区赵东寰团青年二营的两个连,陷入了日军的重围。


由于八路军战士的警惕性很高,村西口的一个排及时发现了敌人,双方立即展开了白热化的战斗。但由于双方的火力差距太大,我军的这个排只能且战且退。不久之后,日军的机枪火力就封锁了整个村子的东西大街。位于街北的八路军战士只能撤入侯家过道左右的民房,开始了节节抵抗。

一、弹药缺乏的八路军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另一个大问题又出现了:我军的弹药不足了!那时候的八路军,可真的是弹药匮乏到了极点,而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从抗战之初就已经存在了。

在1937年129师部队编成后,全师9000多人的部队,合计只有10万多发子弹。而日军一个普通步兵,随身携带的子弹就有120发,一个大队所拥有的弹药量就超过了10万发。在著名的四行仓库战斗中,国军“八百壮士”退入租界时,子弹尚有12万发。在当年的国共日三方之中,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弹药是最少的。


而随着全面抗战的持续,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了。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缴获量远小于消耗量,用句李云龙的话,那就是“次次都在做赔本生意”。

比如在120师这边,自1938年7月至1938年11月,全师共缴获各种弹药3万7990发,消耗各种弹药22万0731发,缴获量占消耗量的17.2%。1938年12月22日,一二〇师七一六团、七一五团一部、一支队奔赴冀中,至1939年2月15日战斗共约10次,共缴获各种弹药1万7177发,消耗各种弹药8万8744发,缴获量占消耗量的19.4%。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129师,在129师1939年的战斗中,共缴获了26万7366发子弹,同期却消耗了215万5579发,弹药消耗量是缴获量的8倍之多!就连著名的百团大战时期,八路军把多年积攒的家底都拿了出来,平均每位八路军战士也不过只消耗了8发子弹。

二、重视拼刺的“三枪八路

所以那时候在开战之前,一般的战士只能分到两三排子弹,极限情况下甚至只能领到一个桥夹5发子弹,弹药袋里面都是塞满了秸秆充数。当年的冀中军区八路军部队,就连主力部队每人身上也仅有20发弹。干部除了步枪外通常还有一把手枪,但却只有3发子弹。如果在战斗中要动用手枪,那么肯定已十分危急,所以老兵们说“干部的手枪只能开2枪,最后1发子弹给自己”。


这样在战斗的时候,只有5-20发子弹的八路军,在面对随身携带120发子弹的日军时,在持续的对射时是非常吃亏的。特别是在只剩下最后一排五发子弹的时候,一般只能对射三枪,战士们就得上去拼刺刀了!而由于这种战斗中只放三枪的特性,当年的八路军也由此得了个外号——三枪八路!

然后在双方挺着刺刀接近的时候,八路军战士们会再开第四枪,随之进入惨烈的白刃战。而枪里的最后一发子弹,则是在最后关头保枪用的,轻易不能射击。当年的我军战士,正是靠着这极度匮乏的一点点弹药,和日军进行着殊死的战斗!


而这也导致了在八路军各级部队中,都普遍进行拼刺训练。当年在冀中军区吕正操司令员,对此更是特别重视。冀中军区的老战士王汝林,在多年后依然对此记忆犹新:

“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拼刺刀”“你200枪,他300枪,我就非刺上400枪不可,谁也不服谁”“白天训练一天,晚上月亮下仍然杀声震天”。

弹药不足的话,我们就来拼刺刀吧!

三、郭家院战斗中的白刃战


在郭家院村的战斗中,据后来的幸存村民回忆,当时为了避免被日军压缩,八路军村西口的这个排在大个子排长的带领下,向着日军发起了多次的反冲击!在缺少弹药的情况下,他们肩并肩挺着刺刀,向着敌人发起了一次次的冲锋,用着惨烈的刺刀战,把敌人一次次打了回去!

而这刺刀战是非常残酷而迅速的,如同传说中的“石牌会战”那种长达三个小时的刺刀战,实战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双方刺刀对冲,都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决出胜负的。而在郭家院战斗中,这日军本就人多,又营养良好精于拼刺格斗,在惨烈的刺刀拼杀中,我军的战士纷纷倒下,村西口的这一个排,很快就没剩几个人了!


在影视剧《亮剑》之中,八路军骑兵连在最后的关头,向着日军骑兵大队发起了多次白刃冲锋,即使是最后只打剩了骑兵连长一个人,仍然发出了:“骑兵连、冲锋!”的决死口号。

而在真实历史上,这种情况也所在多有。当年在郭家院村战斗中,那位悍勇无比的八路军大个子排长,在最后的关头,仍然一个人挺着刺刀,向着扑过来的日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四、大个子排长以一敌二的刺刀战

据目击的村民回忆,当时大个子排长挺着刺刀,刚出村民郭文忠家的大门,就迎面碰上了两个冲在最前面的日军。他双手紧握步枪,眼疾手快地抬手一枪,打死了一个日军,然后马上和另一个日军拼开了刺刀!可是就在他的刺刀捅进日军胸膛的同时,日军的刺刀也挑破了他的肚子!


这日本人拼刺刀的时候,在进刀出刀的时候都是右手上抬,左腕下压的。过去的老辈人,曾经有一个说法叫作:“某某人被鬼子拿刺刀挑了。”这个所谓的“挑了”,就是指的鬼子使用刺刀的时候,这个特有的压腕动作——这样的话整个刀是斜着进出的,一下子就是一个一尺长的大口子!

这样的拼刺方式,你就是一个铁人,那也是各种动脉脏器全部受损,会瞬间会失去战斗力的。所以当时虽然这个日军被大个子排长捅死,但是日军向后倒拔刀的时候,也挑破了大个子排长的肚子,就连肠子都流出了一截!

应该说我军的战士,真不愧是钢铁铸成的无畏铁人。在身受重伤之后,大个子排长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提枪,转向街北过道而去。这个时候另一个日军一边打枪,一边哇哇大叫着尾随追来!

大个子排长非常机智,他立刻闪到了村民郭寿长家的大门后面躲了起来。而随后这个日军也冲进了大门,在院子里四处张望。排长的枪里还有最后一发子弹,立刻抬手一枪将其击毙!但他自己因为流血过多,也虚弱的倒了下去,最后因为伤势过重而壮烈牺牲了!


烈士的姓名,我们今天已无从知晓!但是烈士的事迹,却可以通过记述者的笔,永远地流传下去!郭家院村战斗中大个子排长于最后关头,在惨烈的刺刀近战中杀死三名日军的身影,是永远铭刻在中国民族反侵略战争的史册上的!正是有了无数大个子排长这样的无名英雄,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郭家院村战斗(四)

在1939年9月21号佛晓时分,冀中军区武强县郭家院村的八路军两个连被日军包围。当时驻守在村西口的八路军一个排,首先和绝对优势的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在惨烈的刺刀白刃战中,率领这个排的大个子排长带领战士们多次冲锋,最后在打死三个日本鬼子以后,不幸壮烈牺牲了。

一、侯家过道西侧的战斗

当时村里的青年二营两个连,是新扩编的部队,而其中村西头大个子排长的部下里面,有经验的老战士比较多。他们虽然被敌人分割在侯家过道东西两侧,但是打得非常英勇顽强,和日军进行了多次的争夺战。不过毕竟鬼子人多、火力也很猛,战士们双拳难敌四手,在大个子排长英勇战死以后不久,过道东侧剩下的几个战士在日寇的团团包围之下,很快也全部牺牲。


而在侯家过道西侧,这时候还有一些战士在坚持抵抗。而村里其他地方的八路军,听到枪声也纷纷支援了过来。虽然因为子弹缺乏,使得他们的火力密度不足,但是战士们仍然凭借着精准的射击,把一个个敢于冲锋的日军打倒在侯家过道的巷子里。一时之间,这条不过三四尺宽的小小过道,似乎成了鬼子的忘川河和奈何桥,那是谁上谁死,冒头就完。

在近现代的战争中,惨烈的巷战历来是双方的绞肉机,在几十米甚至几米的近距离,双方犬牙交错,什么重武器都用不上,那就是拼双方的技战术水平和意志力的时候了。这日军固然弹药多装备好,但是八路军战士凭借着保家卫国的旺盛士气,也弥补了部分武器上的差距。

双方隔着这小小的一条侯家过道,不停地互相对射和投掷手榴弹,两军的精确射手也在不断移动,不停寻找对方的破绽。在一时之间,敌我双方竟然打成了相持状态。

二、宁死不屈的村民侯东来

应该说这1939年的老鬼子,那还是非常精于战斗的。眼看着正面打不下来,他们就学起了那老鼠精,准备掏墙挖洞迂回进攻了!这郭家院村当年比较穷,村里并没有多少砖瓦房,院墙也都是土坯墙。这日军是工兵铲和小镐刺刀齐上,不一会儿就掏通了碾棚院的土坯墙,绕过了我军防守的正面,进入了村民侯东来的家里。


当时的郭家院村,在头一天八路军已经疏散了绝大多数的村民,老弱妇孺都已经转移到了邻村躲避。但是还是有一部分身强力壮的村民,或者是想着帮助八路军,或者是舍不得家里的东西,而留在家里看守。当时住在碾棚院隔壁的洪东来,就是这些舍不得走的村民之一。

侯东来这个倔强的庄稼人,从战斗一开始就拿起了菜刀,悄悄地躲在了屋子里,一心想着和敌人拼命。但是这敌人却不走大门,从背后破墙而入了!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挺着明晃晃刺刀的日军已经冲进了屋子!面对着凶残的侵略者,这个一贯老实的农民凛然不惧,他高高举起手中的菜刀,朝着鬼子就冲了过去。


影视剧里面的菜刀劈鬼子其实很难成功

可惜的是,他手里只有短短的菜刀,哪里有日军的三八刺刀长,结果手里的菜刀还没有落下,鬼子的刺刀就扎进了他的胸膛!这位一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就此惨死在鬼子的刺刀之下。战后村民们替他收尸的时候,他还怒目圆睁,手里仍然紧紧地攥着那把还未沾上侵略者鲜血的菜刀!

宁死不屈的村民侯东来,正是千千万万觉醒的中国人之一,他代表的正是奋起反抗的中国人民!只要人民群众发动起来了,有了千千万万勇于反抗的老百姓,那么再强大的侵略者,也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终只能可耻的失败,落得个万劫不复的下场!

三、日军机枪占领制高点


而在侯东来被敌人的刺刀挑死之后,这日军就爬上了侯东来家的房顶,在高房上架起了机枪。这架在高处的机枪居高临下,隐蔽在侯家过道西侧院子里的八路军战士被一览无余,很快就被日军的机枪所压制。而有了高处机枪组的指引,日军装备的50小炮——89式重掷弹筒也很快就响了起来!

当时日军的这个掷弹筒,是令我军非常头疼的武器。89式重掷弹筒4.7公斤,大正十年式轻掷弹筒更是只有2.6公斤,日军把它装备到分队(步兵班)一级,当正面对射不利的时候,他们就会用这种50小炮开始射击。

这个小东西虽然并不起眼,但是发射专用的50毫米掷弹筒弹的时候,每发弹都能产生400多片弹片——这主要是得益于它的大装药量,89式掷弹筒弹的装药为145g,而同期苏联和德国普遍装备的50毫米迫击炮,装药量都在75~90g之间,就连美国的60毫米迫击炮的杀伤弹,装药量也不过是113g。


根据战后美军的测试,日军1941年产掷弹筒弹能产生弹片403片,43年产的掷弹筒弹更是能产生弹片657片。而美国的60毫米迫击炮的弹体材料是铸铁,因此弹丸的爆散性能比89掷弹筒弹还差,只能产生弹片500-550片左右。

这样的掷弹筒在日军熟练射手的操作下,每分钟可以发射十几发掷弹筒弹,这每发400多个破片的掷弹筒弹一炸开,瞬间就是上万个破片在空中飞舞!这样的破片对于毫无防护,连顶钢盔都没有的八路军的伤害,无疑是非常巨大的。仅冀中军区在1940年至1941年的统计,掷弹筒破片伤就占到我军战伤总数的32.5%。

当时我军据守的土坯院墙、以及多数是茅草覆盖的屋顶,根本挡不住日军的机枪弹和掷弹筒破片。因此在屋顶高处的日军轻机枪和掷弹筒的威胁之下,侯家过道西侧八路军只能无奈退却,日军最终控制了过道周围的巷子和院落。


据守在这里的部分八路军战士,其后只能逐家逐屋的进行抵抗,而在占领制高点的日军轻机枪的压制之下,这样的抵抗力度也在逐渐地减弱,这村北的战斗形势,开始逐渐对我军不利起来。




郭家院村战斗(五)

在郭家院村的战斗中,日军在佛晓时分的偷袭未果之后,又直接发动了强攻。而防守村西口的大个子排长所率领的部队,在排长牺牲以后,仍然没有乱,而是进行了激烈的抵抗。


而就在与此同时,驻扎在村南的八路军青年二营的主力,在佘书申营长和高教导员的带领下,也和日军进行了殊死的拼杀。

一、村南八路军主力的战斗

这郭家院村当时被一条东西大街,分为了南大北小的两部分。当时营长佘书申同志把大部分兵力,都布置在了村南的这一边,而青年二营的营部,就设置在村子东南角一栋砖瓦房的院子里面。为了防备敌人的袭击,二营的战士们在村里提前构筑了防线,在院墙上也挖出了掩体。当时全营唯一的一挺轻机枪,就架设在营部所在砖瓦房的房顶上,牢牢控制住了村子东西大街的东口。


而在这一方向上,日军也同样投入了他们的主力。这日军共带来10挺轻机枪和2挺重机枪,除了3挺轻机枪攻打村西口、3挺轻机枪在龙母庙附近待命以外,其余4挺轻机枪以及加强的2挺92式重机枪,全部用于攻打村东口!

在两挺重机枪的交叉火力掩护之下,约一个中队的日军分成了两个波次,分别在两挺轻机枪的掩护之下,排成散兵线,从村东、村东南、村东北三面围了过来。

这里的八路军战士共有一百四五十人,他们在佘营长、高教导员的带领下沉着迎战,干净利落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退后的敌人恼羞成怒,集中了6挺轻重机枪、十余个掷弹筒的火力压制我军,然后再一次发起了进攻。


在敌人的火力之下,我军沉着应战,把敌人放到100米左右的近处,然后再同时射击,用排子枪把敌人一一打倒。而对于少数悍勇的敌人,我军则在他们接近到三四十米的时候,一起扔出手榴弹,把他们炸了回去!

二、八路军的火力被压制

而在战斗最危急的时候,少数敌人冲进了村子,这时候我们的机枪手就爬上高房,用唯一的一挺缴获来的轻机枪向敌人开始还击,把这些哇哇大叫着“板载”冲锋的日军一一打倒!这恼羞成怒的日军就集中了所有的轻重机枪、以及最优秀的精确射手,开始全力压制我军的轻机枪!


这日军的机枪手都是精于射击、久经沙场的老兵,而他们操作的机枪,特别是其装备的重机枪,那多数都是装有瞄准镜的!日军正是通过这些久经训练的老兵,操作着装有瞄准镜的机枪,在数百米外对中国军队的战士进行精确点射的,而这也是所谓日军射术精良,能够“八百米爆头”的秘密所在。

如今眼见打不下来,日军轻重机枪就如同那凶狠的毒蛇,开始追着我军这唯一的一挺轻机枪撕咬了起来。这日军的火力太猛,我军的轻机枪只要一开始射击,没打几发就会被日军发现,然后就是一梭子30发子弹的火舌就舔了过来,导致我军的机枪手不断伤亡!

我们可只有唯一的一挺轻机枪,如果被敌军压制,那这防线就难守了!

三、不断变换位置的八路军“影机枪”

但是英雄的八路军战士,又岂会被鬼子的机枪所吓倒?只见我们的机枪不断变换射击地点,打几发就换一个位置,神出鬼没地让日军机枪摸不准我们的路数。而我军的机枪手也极其英勇,主射手被打倒了,副射手补上,副射手牺牲了,弹药手拿起机枪又开始射击。机枪组伤亡殆尽了,连长排长们就一个箭步冲过来,接替着继续射击。


所以在接近一个上午的战斗中,虽然我军的轻机枪都是刚打了几发子弹,就被敌人的疯狂火力压制住,但是始终在不停地射击,每次都是在日军即将突破的时候,密集的弹雨就将他们打了回去!一来二去的,这日寇逐渐也摸不到头脑了——对面这支八路军小部队,究竟是有多少机枪啊?

在日本战国时代,有名的武将“甲斐之虎”武田信玄镇长,非常喜欢用“影武者”的分身之法,搞得对手“越后之龙”上杉谦信镇长、以及“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县长都非常狼狈。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如今这抗日战场上的八路军,居然也有一手“影机枪”的绝活儿,就这一挺轻机枪,凭着不断变换位置和悍不畏死的替补机枪手,居然打出了好几挺轻机枪的效果来!

在我军战士的浴血奋战,和“影机枪”的加持之下,敌我双方的激烈战斗,从五点左右的拂晓时分,一直打到了日上三竿,又打到了近午时分,这日寇始终拿我军没有办法。

四、缺乏弹药的八路军已经无路可退

而在战斗长时间持续之后,我军弹药不足的缺点,就逐渐显露出来了。这日军在战斗的时候,每个士兵随身携带三个皮制子弹盒,共120发子弹,大规模战斗时还有280发的备用。而一挺轻机枪的备弹,则有8000发之多。特别是一挺重机枪的全部备弹加起来,可以有23000发之巨。


虽然在扫荡作战中,日军不见得会携带这么多的子弹,但每挺机枪有上千发子弹也毫不出奇。而我军的主力部队,人均不过5-20发子弹,轻机枪也不过是顶多一二百发可用,比起日军那泼水般的弹药来,那真的是天上地下!

所以虽然我军千省万省,但是从早晨四五点钟,一直打到接近中午的11点左右的时候,也已经进行了6个多小时的战斗了!在这个时候,我们本就不多的子弹,已经基本上打光了!

而这狡猾的日军指挥官,也从我军这逐渐减弱的枪声之中,判断出了我们的弹药不足!他立刻调来了全部的轻重机枪和掷弹筒,用密集的弹雨和破片,压制住了我军的反击火力!


而在绝对优势的火力之下,不久之后日军就占领了村里的几座高房,用密集的机枪火力封锁了了整条大街,把街南街北的八路军切割成了两部分。应该说日军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相对正确的战术,他们利用绝对的火力优势,封锁了中心大街,把我军分割包围了!




郭家院村战斗(六)

经过近一个上午的奋战,面对着兵力火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日军围攻,八路军郭家院村的这两个连在弹药基本耗尽以后,终于抵挡不住了。


这日军不仅从村西口越过了侯家过道,开始逐渐压缩村北的八路军。而且还成功打进了村子东口,在几栋房顶上架起了机关枪,封锁了村子唯一的东西大街。八路军被日军分割成了南北两部分,再也无法互相救援。

一、八路军战士已经无路可退

当时首先危急的,是侯家过道的西侧几十名八路军战士。他们其中既有大个子排长的部下,也有排长牺牲以后增援过来的战士。在主官战死以后,他们在各班长的带领下奋起抵抗,一度将敌人挡在了侯家过道东边。但是这狡猾的鬼子穿墙掏洞,从村民侯东来的家里上了房顶,控制了制高点。


这股日军有至少三挺轻机枪和三个掷弹筒,在炽热的火力之下,这些八路军战士只能向后退却,开始逐家逐屋的进行抵抗。他们进入一家后,先是据守院墙,然后在土坯院墙被炸塌以后,再退入屋子进行战斗。在屋里也无法防御的时候,他们就打通后山墙上的老爷龛(村民供奉神像的龛位,这里的墙壁会薄一点),从这处院子退到另一处院子,继续和日军死战!

可惜的是,这郭家院村北部太小,一共只有几十栋房子,这日军从四面八方围上来,我军的活动空间就越来越小了。终于到了接近中午时分,当战士们退到贾家大院的画作坊的时候,外面已经无路可退,四面都被日军团团围住了,最后的死战开始了!

不久之后,日军又炸塌了画作坊的院墙占领了屋顶,战士们坚守在作坊里面,进行着最后的拼死抵抗!

二、最后的突围开始

而在村子的南边,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日军凭借着轻重机枪的火力,逐渐压缩村南八路军的阵地。这时候战士们的弹药已经见地,唯一的一挺轻机枪也已经被打坏,就连还击的枪声都是寥寥无几了。


经过同样艰难的战斗,这里的八路军主力100多人,最终被困在了郭书德和郭崇德两家的院子里。这两家虽然是村子里的大户,住房也是比较坚固的砖瓦房,但是每个院子里都密密麻麻挤了五六十人,根本不利于火力的发挥。

而在压制了我军屋顶的唯一一挺轻机枪之后,日军数挺机枪居高临下,开始对两个院子进行扫射,压得我们抬不起头来。与此同时,日军又故伎重施,集中了数个掷弹筒,开始对两个大院进行了密集的轰击。


这青砖的院墙能挡住部分日军的6.5毫米子弹,却对曲射的50毫米掷弹筒弹毫无办法。一时之间,院子里的掷弹筒破片四处飞舞,把毫无防护的战士们一一打倒。聚集在院子里的八路军新兵们,伤亡十分惨重!

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营长佘书申果断命令:一部分战士继续抵抗,一部分战士将院墙打通,组织起来向村外突围!

三、惨烈的突围

当时八路军的唯一生机,是坚持到天黑再突围。但是因为弹药不足,到中午时分我们就已经坚持不住了。而这大白天突围,这危险性自然可想而知,而且当时的道沟里又全是水,根本无法隐蔽和行走。所以那时候选择的突围方向,是村东头道沟的长城堤。


在院墙打通之后,佘营长和高教导员一马当先,率队冲在最前面,战士们随后跟进。而这时候围攻的敌人都被我们留守的战士缠住,一时增援不过来。眼看着再有几十秒的时间,我们的绝大多数人就能冲过村口的开阔地,沿着道沟旁的长堤顺利突围了!

可是这1939年的老鬼子,那不仅非常凶残善战,更是非常狡猾的。负责指挥的老鬼子不仅同时向村东和村西派出了部队,他们还在村东唯一的制高点龙母庙留了预备队!我军刚冲出村口几十米的距离,就中了敌人的埋伏!刹那之间,日军架设在龙母庙附近的三挺机枪就同时扫射了过来,密集的机枪弹雨之中,营长和教导员先后牺牲,冲出来的七八十名战士也纷纷倒下,当时从元宝坑南侧的村街口,一直到大井一带,遍地都是烈士们的尸体。

但是在战士们的奋勇冲锋之下,我们仍有几十名八路军战士突出了重围。他们在战友们的拼死掩护之下,顺着长城堤突围成功,然后转向了五里屯方向,最终甩掉了敌人的追击!


当时的营青年干事王济民,那时候只有16岁,他是小范北牌村人,突围时紧跟在营长和教导员之后,亲眼目睹了最后突围的惨烈过程。而在营长和教导员牺牲以后,他纵身跳入了元宝坑,藏在小坑东侧的芦苇从里面,最终躲过了搜查的日军幸免于难,并于战后返回了部队。

而在部分战士突围以后,负责留守的和没有来得及冲出院子的十几名战士,在敌人密集的机枪火力之下,再无任何突围的机会,只得退回院内继续坚守,最终大部分牺牲,少部分战士则在子弹打光以后,不幸被敌人俘虏。

而在村北这边,被敌人压制在画作坊里的一些战士,在激烈的抵抗之后,被日军接近并爬上了屋顶。这些凶残的鬼子在屋顶掏出了一个洞,然后往作坊里扔下了手雷和硫磺制造的燃烧弹!

这画作坊里面顿时燃起了大火,大部分战士被烧死!少数从墙洞冲出的几名战士,也遭到埋伏在侯家坟上的日军机枪扫射,最终也全部遇难了。

四、村民的牺牲

到了中午以后,日军终于占领了郭家院村,然后开始了疯狂的烧杀报复!当时郭家院村的老百姓牺牲也很大,除了前面提到英勇抵抗被日军用刺刀挑死的侯东来之外,躲在屋里的郭庆昌夫妇也不幸被找到,双双被鬼子打死在了家里。郭瑞恒的妻子孙秀荣抱着孩子躲在里屋墙角,听到枪不响了打算出来躲避,结果刚走到院中这敌人就进了门,她转身往屋里逃,日军一枪打过来把她的胳膊打断,怀里一岁多的幼女中弹死亡。


当时占领侯东来家房顶的日军机枪手非常凶残,那是见人就打。50多岁的侯淑琴在自家院里被敌人一枪打死,侯润身在堂兄侯炳权的院子里被敌人打死,同时被无辜打死的还有侯淑晶、郭长安、郭双印等村民。

到了下午战斗结束,日军又挨家挨户进行搜索,一旦找到受伤的八路军,就全部用刺刀一一挑死!这日军杀人以后还放火烧房,郭满仓、郭满宏兄弟出来提水救火,结果却双双被日军打死。郭抽抽是个患有抽风病的重病号,他躺在床上不能逃走,结果被日军刺死在病床上!

村民侯炳伦藏在一个死夹道内,不幸被敌人抓住,日本军官把东洋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侄子侯春来的妻子见状,拼死冲出来说是自己的丈夫,最后才得以活命。在贾记周家,十几岁的侯明启被贾纪周的祖母死死搂在怀里,说是自己的孙子才幸免一死。除了无辜被日军打死的村民之外,当时被敌人打伤的村民,还有刘万年和贾友。刘万年被日军子弹打在脖子上,不过幸好这是一发已经飞行到最后的流弹,子弹半截入肉,半截还露在外面。贾友的脖子则被鬼子的刺刀划伤,血流如注的他躺下来装死,才侥幸逃过了一命。


而这股凶残的日军在杀人放火之后还不满足,在押解被抓的八路军战士返回据点的路上,又将这些放下武器的俘虏,全部用刺刀挑死,尸体丢弃在武强县城东北角的大坑里。这日军暴虐的罪行,那真的是罄竹难书,让人闻之是恨得咬牙切齿!如此的血海深仇,岂容后人忘却!

郭家院村一战,我军赵东寰团青年二营自佘书申营长和高教导员之下,有大约100多人牺牲,村民也有13人惨遭伤害。而日军这些兽兵在杀人放火后还不算完,又扒开了附近的滹沱河和滏阳河的河堤,郭家院村人在兵灾火灾之后又遭到了水灾,真的是民不聊生!

而当时村民从大水之中,将八路军的尸体一一捞出,集中葬在了狮王殿和龙母庙等三个地方。可惜的是,这100多名八路军战士的坟墓,至今已无准确位置,也没有树立烈士纪念碑纪念。悲壮惨烈的郭家院村战斗,由此淹没在史料的石沉大海之中。


小编陈天刑一支秃笔,自知也不能改变什么,唯有尽量把这次战斗还原,真实记载烈士们牺牲的过程。在此之外,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引起重视,给烈士重修坟墓并树立纪念碑,让英灵的事迹能够永远流传下去,被后世所传颂!

致敬先烈,治史铭记!

参考资料:

《冀中军区抗日斗争资料》

《武强县志》

《中国共产党武强县历史》

《党史百年·衡水钩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战英烈乾云清:冀中军区黄龙战斗中壮烈牺牲
对峙阶段八路军的主动出击,和日军的毒气战。里贵子村战斗(九)
八路军突围后血战占领同连村,留在白塔的部队打退日军多次进攻
鲜闻的八路军冀中对日作战
宋庄战斗
八路军英雄连大战日本刺刀队——鬼子队长装死,炊事员去缴枪遭暗算,愤而用手榴弹将其脑袋开了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