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諒七步曲 教你如何對待背叛
原諒七步曲 教你如何對待背叛

閱讀提示:面對讓我們失望的人,怎樣原諒他們對我們的背叛和傷害?來自法國的兩位專家,卡布里娜-若班(Gabrielle Rubin)和尼珂-法布爾(Nicole Fabre)認為:原諒的真正目的不是去赦免那些有罪的人,而是讓我們的內心重獲自由。

  在沒有痛苦的情況下接受別人過分的言辭或動作,這是普通意義上的原諒。此外,一些非同尋常的原諒是我們很難做到的,因為有些事情讓我們深受傷害。比如我們的父母太過殘忍,或是某個人傷害了我或我的親人,這樣的原諒需要一段很艱難的心路歷程。

  有些人認為,原諒是軟弱的表現,他們更願意去報複對方,原諒很難從自己身上開始。有些人卻覺得這是勇氣的証明,原諒讓他們如釋重負,甚至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新的能量,因為原諒別人首先就是讓自己解脫。無論請求別人的原諒還是原諒別人,都是給自己做大量工作的結果。有時候,這項工作還缺乏成效── 我們只是希望去原諒對方,而沒有真正的行動。

  原諒首先要從克服自己的迷茫無知開始。當然,每個受害人的具體情況不同,但在「能否成功開始」這個問題上,你是怎樣做的,比你所受到的是哪種傷害更重要。就像兩個被拋棄的嬰兒不會有同樣的命運。

  一個可能會把生活當成是一場戰斗,另一個則會認為生活未戰已敗。他們也許會原諒父母,也許不會。每個故事都不相同,有多少被傷害的人,就有多少原諒在人們的期待中。盡管很難,我們還是和「原諒的」專家一起做出了原諒的幾個步驟,也許對你會有所幫助。

  下定決心不再痛苦

  只要傷害還存在,原諒就不會開始。那麼,怎麼讓這一切結束呢?面對那個犯下錯誤的人──歧視女性的同事或是失言的朋友,受害者可能會無能為力,只能被自己所受的傷害折磨。第一步就是讓自己不要為別人犯下的錯誤而痛苦了。走出痛苦的深淵,不再讓自己為別人的錯誤負責。

  如果涉及身心方面受到的重創,只有憑借法律手段強迫施害人承擔責任,才能有效地完成第一步。要說明的是,原諒一個傷害你的人,和你要把他/她繩之以法並不矛盾,就像哲學家西蒙-偉爾(Simon Weil)所說的:我們只能原諒那些我們可以懲罰的人。當然,法律的公正是以社會的名義懲罰當事人所犯下的錯誤,指証其有罪。而真正的原諒只有受害人自己才能夠決定。

  承認錯誤的存在

  過去是不會消失的,想遺忘傷害是不可能的。忘記傷害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它可以讓我們逃避痛苦。但是,隱藏在無意識中的那些仇恨會變得越來越強烈,遲早會更加劇烈地爆發。這會給自己帶來傷害。

  施害者犯了錯誤,是有罪的,認識到這一點對受害人繼續自己的生活很有必要。精神分析師卡布里娜-若班說:「把罪責推還給施害人就是重建自己。」這樣做還能讓我們免除一些心理疾病,消除不斷出現的負性情緒。

  表達憤怒

  為了原諒對方,受害人必須要向施害人表達憤怒。這就是承認痛苦,並願意讓痛苦發洩出來。攻擊,生氣,甚至是仇恨在第一時間都是有效的,它們都是心理健康的表現。這代表受害人不願意把施害人的錯誤放在自己的身上。

  正如卡布里娜-若班所說:「仇恨是很強烈的負面情緒,我們無法使它自己消失。如果不把這種負面的能量轉回給肇事者,它就會來傷害自己。」這種能量會讓自己產生出一種自我破壞的機制。

  一般說來,我們都不願直接向肇事者表達自己的氣憤、仇恨和斥責。我們認為這樣做不好或是害怕面對對方的反抗。我們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寫下對方帶給自己的所有傷害,再把它和一個自己信任的人分享。如果情況實在嚴重,就需要去求助於心理治療師了。

  停止負罪感

  很多受害人都會悖論般地為自己所受的傷害感到負罪。要弄清楚自己到底在哪方面受到了傷害,有助於你較為客觀地看待負罪感,看待它帶給你的痛苦。驕傲?名譽?尊嚴?傷害了我的什麼呢?

  尼珂-法布爾說:「回答這個問題會讓我們為自己脫罪,不再為錯誤承擔責任。」這個過程也要求你放棄理想的自我,不要責怪自己當時沒有用別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對於一些嚴重創傷的情況,如強奸和亂倫等,只有原諒自己,受害人才能繼續生活下去。

  理解傷害我們的人

  仇恨讓我們在面對攻擊時能繼續生存下去,但是長此以往,它會毀了我們。要擺脫這樣的困境,就必須換位思考。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對方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說也讓這種行為變得可以接受了。理解對方的動機決不是為對方開脫,而是去看到對方也有弱點和不足。哲學家保羅-理科(Paul Ricoeur)說:「不要認為一個做出惡舉的人就真的像他做出的事情那麼邪惡。」

  循序漸進

  原諒絕不是用塊海綿一抹就萬事大吉的。原諒需要時間,太快的原諒沒有意義,也不會讓任何人得到幫助。最好的時機是等到原諒的念頭自己浮現的時候。

  尼珂-法布爾說:「你可以一邊耐心等待一邊醞釀原諒。」太快的原諒會被施害者認為是一種赦免,對受害人來說也是一種欺騙,因為受害人內心還有仇恨的情緒,即使是無意識的。太快的原諒帶來的危險就是讓受害人再次受到傷害。

  重新積極生活

  怎樣知道我們是否真的原諒了對方?當我們對對方所做的事不再感到氣憤和仇恨,「不再對所發生的事感到負罪」時。卡布里娜-若班認為,這就表示我們真正原諒了對方。尼珂-法布爾認為,另一個表現就是在行動上,我們開始重新積極面對生活。原諒可以讓痛苦解脫,讓傷害變成生活的動力,甚至讓你變得強大。他說:「原諒是自己的壯大,是讓自己的內心給別人騰出一個位置。真正的自我解放道路就是要超越原諒的腳步。」

  我們應該等待別人開口請求我們的原諒嗎?

  29歲的娜娜在祖父逝世的時候意識到,應該趁著家人還健在的時候和他們重新建立聯系:「我爸爸總是不在家,除了指責我們,他就不會做別的。但是我明白我永遠也不可能和他脫離關系,就算不和他來往,他也永遠是我的父親。所以,我該原諒他,這是為了更好地繼續自己的生活。我不要求他的愛,也不要求他留在家里,我也不需要他給我作出任何解釋,也不對他作出任何評價。我只是對他說,他從來沒有成為我希望的那個父親。

  從此,我原諒了他。這個原諒讓我很有收獲,我感到自己身上的束縛解開了。這個原諒是為我自己做的,他沒有請我原諒,但是他對我說謝謝。我從他的眼睛里面看出我讓他也如釋重負。」

  尼珂-法布爾認為,等待別人來向自己請求原諒,是在要求施害人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如果對方不開口,我們怎麼辦?受害人應該自己給自己做工作,擺脫負罪感。如果你一直等待對方開口,就像是把自由的鑰匙交給了別人。如果對方來請求原諒,那對受害人還是有所幫助的。但是,如果他直接接受自己被原諒,受害人的等待就等於是在延長甚至加深自己所受的傷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谅七步曲 教你如何对待背叛
愛情小語
如何懺悔及飯前供養文
【章服之美】喜乐:襻膊——實用的小細節(附系法兩種)
故唐律疏議卷第八衛禁 凡一十五條
慢慢的,你就會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