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坑探奇19

天坑探奇19-3:“天坑(TIANKENG)”,继“峰林”、“峰从”之后又一个来自中国的岩溶术语

@真实探索税晓洁 江北

(天坑之父朱学稳教授@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陕西汉中伯牛天坑旁的地缝@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相关链接:

天坑探奇19-1:引言,能亲眼目睹如此壮丽的奇观,可谓时间的宠儿

天坑探奇19-2:贵州打岱河,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大喀斯特负地形?

(航拍湖北长阳千丈井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航拍广西凤山三门海@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2010年5月31日,遥远的南美洲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突然出现一个深达60米塌陷洞,有目击称一幢3层建筑坠入洞中,至少造成1人死亡,有媒体报道为“天坑”。在此前后,国内媒体上也是“天坑”频现,比如广西贺州、江西南昌、浙江杭州市、四川成都、宜宾、崇州等地也不断有这种地面陷坑出现。

不仅如此,几条高速公路上也出现了这种东西,因为当时临近传说中的2012,一时众说纷纭。百度上那时候有个“天坑”贴吧,很是热闹,说什么的都有。有人想象力丰富,说天坑就是地底人的武器发射口,是蜥蜴人干的。也有人说不一定用来发射武器,可能是各种各样的通道,战斗对象也不仅仅是ET。还有人说看到天坑,第一反应是气候变暖,再下来想到的就是墨西哥湾的原油泄漏,至少我听到关于出现天坑的消息,都是在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发生之后,会不会是原油泄漏之后,海水压力增大,导致地下水流动异常,出现压力增大,冲破岩层,或者改道,使地表塌陷?

还有人认为要从地球收缩来考虑,什么情况下地球会收缩?答案是:冷的时候。因为热胀冷缩。地球为什么会缩?地球的内在燃料不够或者外来能量不够。太阳给的供给不足了?南极冰化了带走了更多的能量?火山喷发带走了很多能量?似乎都有可能!地球上很多地下都有暗流,大约有三米到上百米的水层,石头掉进水里了,就会出现天坑。什么好好的会掉下去?聪明的人会立刻想到“动荡”!也可以理解为地壳的上下动荡!甚至地幔的运动!为什么会上下动荡?热量不足了,或者热量因为别的原因被释放了。地球的热量哪里去了?太阳衰减,黑子增多,供热不足!频繁的日食,光照不足!火山喷发释放了!外星人向抽水一样在抽我们地球的热量!南极冰化了,带走了热量!

后来有专家解释说,这些现象其实应该称为“地陷”。

地陷是地面塌陷,而天坑是一种喀斯特地貌的专属名称,二者并非一个概念。发生地陷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地下的平衡被打破,地表自然就下沉了。危地马拉的巨洞,据专家分析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地下管道系统年久失修,长期渗水,在地下掏出一个洞穴,最终导致这个塌陷洞形成。

通常情况下,地底下的水侵蚀地层,带走土石,形成地下空洞,一旦不足以支撑地表重力,就会导致地陷。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局部地表靠充斥的地下水维系压力平衡,如果地下水流失,平衡被破坏,地表就会坍塌。暴雨侵袭和过度开采地下水,是导致引发地陷的两个主要原因。

(湖北利川天坑底部的植物@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湖北利川天坑底部的洞穴@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湖北利川大瓮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天坑在我国民间并不是一个新鲜东西,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新开通的“天地图”网站以“天坑”为地名搜索,一下子就能蹦出几百个。假天坑、前天坑、后天坑、天坑槽、天坑垄、天坑小学、天坑湾、天坑窝子、刘家天坑、彭家天坑、雷打天坑、天坑村民委员会等等各种各样,不一而足。

天坑虽然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几十万、数百万年甚至更久,但是直到2005年,英国诺丁汉特林特大学Tony WALTHAM教授在英国专业刊物《Cave and Karst Science》用了这样一段话来表述天坑:

天坑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喀斯特地貌,是一种大型塌陷漏斗。天坑概念之所以最近才被引入喀斯特词汇中,是因为大部分石灰岩景观最近才由喀斯特地质学家在中国偏远山区“发现”它们。天坑的“出现”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副产品——近几年才修了公路使科学家们接近这些喀斯特地貌。

现在这种地貌已按汉语命名为天坑——大致相当英文的“sky hole”。

——这段话还被刊载在我国权威的《中国岩溶》杂志和美国的Speleogenesis网络期刊上,三家刊物均专门出版了“天坑专辑”。

自此,“天坑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喀斯特地貌,地位得到确立,名词得到定义。”英国诺丁汉特林特大学Tony WALTHAM教授说。

从此“karst tiankeng”一词及其意义与概念为国际学术界所接受,并获广泛传播。

这一切,都与一位中国人息息相关。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学稳研究员朱学稳与所在的研究集体,历经多年实地考察和研究,提出了“喀斯特天坑”理论体系,使“天坑(TIANKENG)”成为继“峰林”、“峰从”之后,又一个来自中国的岩溶术语。

(待续)

(广西凤山天坑与天生桥@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全文现约6万余字,目录如下:

天坑探奇19-1:引言,能亲眼目睹如此壮丽的奇观,可谓时间的宠儿

天坑探奇19-2:贵州打岱河,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大喀斯特负地形?

1、贵州打岱河天坑群,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大的喀斯特负地形?

2、“天坑(TIANKENG)”,继“峰林”、“峰从”之后又一个来自中国的岩溶术语

3、什么是“天坑”?

4、天坑、漏斗与竖井

5、航拍湖北长阳“天坑”

6、万人坑与第一坑

7、一位民间探险者的天坑新发现

8、陕西汉中天坑群横空出世: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故里竟有21世纪地理大发现

9、外国专家和中国爱好者在卫星图上发现“陕西天坑”

10、石笋记录了3.4万年前的瞬间,发育动力还在作用

11、天坑是由溶洞大厅崩塌形成的、四周或大部分周壁陡崖环绕的大型漏斗

12、探索的脚步不会停止,镇巴山脊上的天坑,像一个个巨大的问号

13、广西左江岩画背后石柱林中,掩藏中国最南的天坑

14、长寿之乡巴马的超级大天坑

15、巴马三联坑与凤山三门海大脚印天坑

16、乐业:大石围西北两三公里处新发现大天坑

17桂林七星岩就有天坑,天坑的由来与生命

18、还有多少天坑,等待发现?

(陕西汉中圈子岩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广西凤山大脚印天坑@真实探索税晓洁 摄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精练1-3
课外地理 | 你知道喀斯特地貌在地表的各种地貌么?
天坑,出人意料的陷落
绝美而神秘,喀斯特到底有多神奇?
鹿寨国家地质公园,天造的香桥
天坑,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