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最后一个月各科复习策略(2)
 英语:回归复习和梳理

  青海湟川中学柴俏高级教师

  高考在即,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建议考生做到以下几点:

  1.回归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梳理:将以前做过的题(尤其是单选和改错)整理、分类,看看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出错率高,有针对性地进行纠错,并再次检查。学习语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做好单项选择和短文改错,更在于有能力用标准地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人交流,并能流畅地写作。

  2.加强词汇,在进入高考考场前,务必将初中高中各册课本中的单词短语熟记并且确保会用;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构词法,在阅读理解及其他试题中出现需掌握的单词的派生词或合成词时,考生要具备根据构词法和上下文所提供的语境猜测词义的能力。

  3.保证每天花一定时间(至少10分钟)做听力训练,并让自己有机会听到各种发音不同的英美人士的语音片段,比对听力材料发现自己的听力理解问题所在,适当选择一些长对话和独白进行朗读背诵。

  4.加强阅读理解能力:不要以为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做多了就自然会好,不要以为每一篇阅读理解都要逐字逐句细细读来,不要以为阅读理解中遇到生词就查字典是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要学会通过Skimming(略读)scanning(查读)的方法获取文章的大意和题目要求的细节,要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路,甚至学会分析篇章结构,猜测词义,顺着作者的思路去做出符合文意的推测。多分析阅读理解中以往做错的题的错误原因,就阅读理解而言,题型无外以下几种:文章的大意,细节理解,推断。如果某一类题出错率高,就选取这一类的阅读理解题来加强,而不必每道题都做。

  5.让书面表达亮起来:掌握高中英语课本上每个单元的function(功能),在读到书面表达的导语后不要急着下笔,要明确书面表达所考查的功能是什么,在多种表达形式中选取最佳的方式,而不要千篇一律,多用已经掌握的语法结构来进行文章的构思和修改,要做到用自己最高的语言表达水平进行写作,对优秀范文多读,背和仿(写)。

  文综部分

  政治:掌握“窍门”

  青海湟川中学巴红英高级教师


  在高考前的一个月里,政治复习备考一定要重实际,求实效。具体建议如下:

  1.补缺补漏。

  建议学生可以按考试说明中考点规定查找,将有把握的知识划掉,看还有什么缺漏;考前的模拟、做题量都不会少,这些试题和习题有足够的覆盖面,在试题和习题中暴露出的问题正是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弱点,暴露出的问题解决得不彻底,高考中还会出现;在查漏补缺时一定要回归教材,对照教材看我们常用的知识和教材中“原汁原味”的知识有无出入,应及时纠正,避免考试失误。

  2.完成试题的时间训练。

  文综考试考生普遍感觉时间紧,书写量大。题做不完的压力大。文综考试中政治题一般放在最后,时间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紧,草草作答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建议:进行限时训练;常用的句子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要在考场上现场想;语言的组织要紧密,前言一定要搭后语,尤其是知识和材料的结合环节不能脱节。如:答题中要用联系的观点写,那就应在材料中找到谁和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影响”“制约”带来的结果。这样答题就会条理清晰,答案质量高,没有废话,不浪费时间。

  3.提高驾驭材料和知识的能力。

  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这两种能力尤显重要,也是部分学生的软肋所在。高考虽然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测试,但这毕竟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建议:应对照试题参考答案反复体会:“材料信息-调运知识-答案组织”的流程,以提升主要能力;这一阶段老师一般会结合时政进行复习。

  4.针对实际水平,确定主攻方向。

  在政治高考试题中,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占总分数的70%,难题和较难的题目也多出现在这两部分中。由于政治常识在高考中总体要求不高,所以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有必要在这部分知识内容上多花些精力。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调整好心态,增强信心,有助于将理想转化为现实。

  地理:回归教材

  青海湟川中学付文丽高级教师


  一、回归教材、保持适量的训练,提升综合实战能力

  临考之前一个月,应重新回归教材,把曾经整理过的基础知识资料结合教材再次复习、记忆。同时利用各地的模拟试题保持一定的训练量,建议每周地理单科及文综练习各做一套,以保持题感及提高实战能力。

  二、学会做题、学会分析、学会自己总结

  考前一个月,不能再一味大量做题,要对前期做过的、考过的、同一类问题进行归纳、比较、分析、总结,形成一定思维模式和答题的“基本公式”。例如:归纳总结有关描述地理特征(地形特征;地表环境特征;气候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农业生产特征;工业生产特征;农业、工业、城市、旅游区位特征;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等)的答题思维模式。

  三、掌握读图技巧,突破读图分析题

  读图分析灵活、综合性强、空间跨度大,由于这种题能考查考生多方面的能力,也是地理学科命题中富有特色的题型,所以考生要答好这种题型,必须做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强。又由于这种题能够命出智力价值较高的题目,所以考生失分率也较高。

  突破读图分析题的一般步骤:

  (一)仔细审题,提取信息

  审题要做到:一不看错题目和材料;二不遗漏题目和材料;三要看全题目和材料;四要审准题目和材料。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资料(榨干材料),找关键词(得分点)。

  (二)针对问题,图文转换,组织答题

  答题要注意做到:述语专业化;逻辑合理化;结构层次化;顺序科学化;分析彻底化。一定要在自己能说得明白的地方毫不犹豫地说彻底不保留;一定要注意轻重有别、前后有别,比较有把握的写在前面,没那么有把握的写在后面。

  历史:依据考纲,夯实基础

  青海师大附中张雪莲高级教师


  高考最后一个月,正是历史复习的黄金时期。复习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复习。

  第一,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树立信心。

  一、历史学科的高考,在考查重点上以学科知识为根本,以学科能力为核心,以学科素养为主导,也就是高考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突出对能力的考查。虽然现在距离高考只有一个月,但历史学科复习仍然大有可为。

  二、要依据考纲,夯实基础。为考纲上的每个考点标上时间,然后背记下来,建立完整的历史时间体系;把考纲上的考点展开,认真翻阅教材,为每个考点注上背景(原因)、过程(内容)、意义(影响);背记不是一页页地翻课本,而是要将考纲上的考点展开复述。

  三、由于高考阅卷是踩点给分,语法上的问题倒是其次,要强化对可充当关键词、核心词的历史术语的理解和掌握。不厌其烦地做好以上工作,再辅以少量的练习(如每日十道选择题、一道大题),按部就班、夯实基础,那么到高考时在历史学科上获得相对满意的分数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二,基础中等的学生,现阶段复习的关键是突出主干、突破重点。

  何谓主干知识?课本上笔墨多的知识并非就是主干,主干知识是指与其他知识产生较多联系,能形成完整体系,并对现实有较多借鉴的知识。比如社会生活在书上篇幅很少,却从细节上反映着所属时代的历史特征,社会生活的变迁则能体现历史进步的步伐,所以社会生活史是主干知识。同学们在现阶段要从繁杂的历史知识点的海洋中跳出来,突出主干,形成对历史的较为宏观的认识。

  何谓重点?历史学习的重点不是某一部分的知识,而是联系和运用的能力。在背记的时候,要打开思路,想一想本处知识点的时代背景,再想一想本知识点在历史上的发展脉络,这就叫联系;背过之后问问自己,把这个知识点背下来有什么用?能说明什么问题?能产生哪些认识?先回忆,后看书。可先按照纲目提示,回忆教材内容。对回忆不起来的考点,再及时找到教材中的相应内容,加强记忆。前后看滚动发展。考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重复前几天记过的东西,并按照教材结构,前后联系起来。

  第三,成绩优秀的学生要立足于以下三点:订计划梳理考纲,拉网式地排查知识漏洞;就某一知识点,找来多道高考试题,体会高考设问角度的变化,熟悉高考考查的多种方法;进一步打开思路,丰富答题角度,比如同学们早就掌握了在回答历史事件的背景或影响这类题目时,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入手分析,现阶段则要使答题得分点更加多样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高考大纲考试说明变化解读(全国新课标II卷)_2016年高考政策改革_新梦网高考
腾讯新闻
高考最后一周复习要点
高考前最后十天“临阵磨枪”诀窍
“牛校”6名高考名师传授争分秘笈
学习遇到瓶颈突破不了怎么办?《352解决方案》为您解决一切难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