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良春泄浊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朱良春 (19172015),男,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医大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治学严谨,学术精湛,锐意创新,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尤擅治疗各类风湿顽疾,经验独特,效果显著,出版学术著作 10 余部,发表学术论文 180 余篇。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增高,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内沉积,反复发作的一种炎性代谢性疾病。朱良春根据本病的特征提出 “浊瘀痹”的病名,并创立了 “泄浊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朱良春 “浊瘀痹”学术观点


1. 1 “浊瘀痹”论


历代医家治疗本病多囿于外邪或湿热、郁火致病之说。朱老师认为,痛风多见于平素有饮酒史及喜进膏粱肥甘之品的中老年人,关节疼痛以夜半为甚,且有结石,或溃流脂液,或生关格。凡此种种,皆因脏腑失调,升清降浊无权,痰湿阻滞经脉,凝为浊瘀,非外邪所为,并由此创立了痛风 “浊瘀痹”论。


1. 2 “泄化浊瘀”法


在痛风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湿浊、痰瘀是贯穿始终的病理产物。浊瘀滞留体内,使气血运行受阻,反过来又可损及脏腑 3 ,如此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痛风反复难愈。朱老师根据脾肾不足、浊瘀阻滞的病因病机,制定了 “泄化浊瘀、调益脾肾”之法,以正本清源,兼治标本,预防复发。


1. 3 “痛风汤”方


自朱丹溪以来,诸多医家论治痛风,多以清利湿热为主,或辨证分型,或分期治疗,或以专方论治,此多种治法均有良效。朱老师指出,此病虽标在筋骨,但本缘自脏腑失调,湿、痰、浊、瘀结聚流注,痹阻气血,其创立的 “痛风汤” (土茯苓、萆薢、威灵仙、秦艽、山慈菇、桃仁、红花、土鳖虫、地龙、泽兰、泽泻、车前子、苍术、薏苡仁等) 即基于以上认识,方中诸药并用,泄化瘀毒、消肿止痛,能促进尿酸排泄、显著改善症状。


2 泄化浊瘀,贯穿始终,随证治之


2. 1 泄化浊瘀,推陈出新


浊瘀留滞体内,易致气血运行受阻,而生郁热,伤筋灼骨,状如虎噬。朱老师常用的部分活血解毒类中药对减少痛风急性发作大有裨益。如马齿苋清热活血,功擅解毒,多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疾患; 败酱草清热解毒、散瘀泄浊,风湿热瘀之证用之多效。二药合用,试治痛风则多用至 60g,可消肿定痛。大黄可推陈致新,常伍用清热解毒的栀子、黄芩,加用北柴胡 30g 疏理肝气,以降浊阴,随着患者垢腻苔的褪去,痰、湿、浊、瘀渐消; 白花蛇舌草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用于热毒瘀结体内,配伍散瘀定痛的虎杖,另佐以宣通止痛的白芷,搜风定痛的川乌,四者相反相成,无抑遏阳气之弊。


2. 2 泄化浊瘀,调脾益肾


朱老师认为,痛风各期的临床特点不同,急性期热毒浊瘀证候突出,如过用补肾,不易使邪速去; 慢性期及间歇期痰浊瘀阻征象缓解,脾肾失调稍显,适当用之,加以运脾,则能收标本兼治之功。朱老师常谓淫羊藿 “温而不燥,为燮理阴阳之佳品”,配合熟地黄、露蜂房、制首乌之品,能起顽痹大症。鹿衔草、豨莶草祛风湿、强筋骨,朱老师常云: “考之于古,验之于今,豨莶草有解毒活血之功,勿以平易而忽之”。白术健脾燥湿,可扶正祛邪; 薏苡仁淡渗利湿,主筋急拘挛,能舒筋展肌,二药在风湿病中甚为常用。黄芪、莪术相配,多用其治疗气虚血瘀之慢性胃疾,用于痛风治疗则有异曲同工之妙。灵活运用这些药物,可调益

脾肾,正本清源,尽快恢复和激发机体功能,防止痰湿浊瘀的产生,从而抑制和减少尿酸的生成。


2. 3 泄化浊瘀,养阴通络


痛风患者,或素体阴虚,或湿热内蕴,耗伤气阴,此时单用泄化浊瘀之法,易使阴血损耗更重,常需加以养阴通络之品,方能改善体质,加快病情恢复。朱老师认为,水牛角、牡丹皮、赤芍可治疗风湿病见环形红斑或皮下结节者,用于热痹之关节红肿热痛,颇为合拍; 葎草能除经络中之湿热,有祛邪止痛之功,与虎杖、寒水石配伍,可作为治疗热痹、湿热痹证的主药,尤其对久痹虚热用之效佳; 白薇善清解阴血之热,秦艽祛风而偏清利,合用可治阴虚兼有湿热痹证。我们临证将朱老师此类用药经验糅合入泄浊化瘀法中,既泄浊化瘀而不伤阴,又养阴清热不碍通络,对于痛风的病情恢复可谓一举两得。


2. 4 泄化浊瘀,化痰通络


痛风之人多形体丰腴,喜食肥甘厚味,脾失健运,痰湿浊瘀难以运化,阻滞气血,导致骨节肿痛反复发作,形成痛风石。朱老师认为,白芥子可搜剔内外痰结,半夏长于化痰散结,为治疗痰核之要药,两药合用治疗皮下结节效果可靠; 天南星消肿散结,善止骨痛,久痛多瘀多痰,配伍白僵蚕、地龙、水蛭、蜈蚣、全蝎等,能搜剔深入经隧骨骱之痰瘀,痰祛瘀消,肿痛自止; 猫爪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可化痰浊、消郁结,用于痰火、痰气、痰瘀、痰浊所致各种病证,配合山慈菇可增强化痰散结、消肿止痛之功。


2. 5 泄化浊瘀,蠲痹通络


朱老师治疗痛风,虽以泄化浊瘀法贯穿始终,但祛风通络类药物亦较常用,认为 “痛风日久,绝非一般祛风除湿、散寒通络等草木之品所能奏效,必须借助血肉有情之虫类药,取其搜剔钻透、通闭解结之力”。然对于草木之品同样不可忽视,如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的穿山龙,辛温走散、宣通见长的徐长卿,行气活血、通络定痛的片姜黄、海桐皮,祛风除湿、通利关节的忍冬藤、青风藤、鸡血藤、络石藤等。我们将朱老师运用草木类祛风药物与虫类药合用,配合泄化浊瘀之法,较单独运用某一类药物更能迅速收效。


3 验案举例


患者,男,43 岁,2015 12 15 日初诊。主诉: 右足跖趾关节疼痛 1 年,加重 1 周。1 年前患者饮酒后出现右足跖趾关节红肿热痛,自行服用双氯芬酸钠胶囊后症状缓解,未予系统治疗。近 1周劳累后再次出现右足跖趾关节疼痛,红肿不甚。当地医院检查: 血尿酸 525μmol/L,空腹血糖6. 23mmol/L,甘油三酯 2. 50mmol/L。刻诊: 右足跖趾关节局部胀痛,纳差,脘腹痞闷,小便黄,大便黏滞,舌质淡胖、舌边齿痕、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 浊瘀痹,证属痰湿内盛、浊瘀痹阻。处方: 麸炒白术 15g,麸炒苍术 15g,土鳖虫 10g,露蜂房 10g,土茯苓 30g,萆薢 20g,威灵仙 15,泽兰 15g,泽泻 15g,川牛膝 15g,薏苡仁 30g制天南星 30g,法半夏 15g,路路通 15g,络石藤30g,丝瓜络 30g5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


2015 12 21 日二诊: 右足跖趾关节局部胀痛稍减,大便仍黏滞,胃部已无明显痞闷,舌淡胖、苔白腻,脉细。处方以初诊方加黄柏 10g、秦艽 15g5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


2015 12 27 日三诊: 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大便通畅,舌质淡胖、苔薄腻,脉细,在二诊方基础上减法半夏、制天南星,5 剂,每日1 剂,水煎服。


2016 1 4 日四诊: 关节已无明显不适,复查血尿酸降至正常,症状消失,嘱其适当运动,清淡饮食,1 个月后复查血尿酸水平正常,未再复发。


按语: 朱丹溪 《格致余论》云: “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酒为湿热之品,患者饮酒后出现右足跖趾关节疼痛,症见局部胀痛,红肿不甚,纳差,痞闷,舌质淡胖、边齿痕、苔白腻等脾胃虚弱、浊瘀痹阻的表现,以及小便黄、大便黏滞等湿热下注之症。综合来看,为虚实夹杂、正虚邪恋之象,辨证为痰湿内盛、浊瘀痹组,遂以痛风汤为基础加减,方以麸炒白术、麸炒苍术、薏苡仁、制天南星、法半夏健脾燥湿,土茯苓、萆薢、川牛膝、泽兰、泽泻泄化湿浊,另配以土鳖虫、露蜂房、威灵仙、路路通、络石藤、丝瓜络活血行气、蠲痹通络,诸药标本兼治,共收泄化浊瘀、蠲痹通络之效。患者服上药 5 剂后疼痛即缓解,胃部已无不适。二诊时患者大便仍黏滞不爽,在上方基础上加黄柏清热燥湿,加秦艽增强祛风通络作用。三诊时患者大便通畅,舌苔变薄,说明湿邪渐去,因惧燥药过用有损阴液,遂减法半夏、制天南星二药。四诊时诸症消失,嘱其适当运动,清淡饮食,定期复查,以防复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朱良春经验:痛风汤加减,泄浊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中医药治疗
国医大师朱良春:这三味药合用,显著降尿酸!
国医大师朱良春:痛风性关节炎辨治
左振素辨治痛风经验
痛风的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