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代书法巨匠——沙孟海!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书法自成一派!
userphoto

2023.04.23 内蒙古

关注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书法大家——沙孟海!沙孟海先生出生于1900年6月11日,祖籍浙江鄞县沙村,鄞县就是现在的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现在在宁波还有一个沙孟海书学院,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因为一个人的书法专门为他建造的书学院,这里收藏了很多沙老先生的真迹,平常我们见到真迹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沙孟海

沙孟海出生的这一年1900年,也就是清光绪26年,正是清朝末年,当时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积贫积弱的时期,当然那个时候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正是这样一个潮起潮落的时期造就了沙孟海这样一个书法巨匠。

沙孟海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靠山吃山,父母都是农民出身,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他是家里老大,还有四个弟弟,当时周围的人绝大多数都不识字,不出意外的话,沙孟海作为家里老大,很可能就会继承父母的衣钵,当一辈子山民,聊此一生了。

然而,意外还是来了,在沙孟海6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沙孝能被狗咬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家里条件又不允许经常出去看病抓药,于是就决定让沙孟海学习中医,1906年的时候,父亲就把沙孟海送到了村里的私塾开始读书。

私塾里除了教四书五经之外,还有一门叫“午功”的课程,就是教孩子怎么用毛笔写字,就这样,沙孟海在私塾里一学就是5年,到了1911年,沙孟海11岁,这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时的沙孟海19岁,就读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当时正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时期,传统文化备受打压,但是沙孟海当时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修习传统文化!

他之所以选择传统文化而不是在当时看来花里胡哨的西方文化,主要原因还是他的父亲沙孝能,他的父亲后来身体一直不好,1913年就病逝了,这对沙孟海打击很大,小小年纪就要和母亲一起撑起这个大家庭,他的父亲留给他唯一的遗物是一本字帖,叫《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并且叮嘱沙孟海一定要把字练好,因为他的父亲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对书法和篆刻特别感兴趣,沙孟海最初也是受父亲的影响对书法产生了兴趣。

而沙孟海每当想起父亲就会反复临摹这本字帖,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沙孟海的的书法水平,几年的时间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当时他的字深受周围人的喜欢,于是就开始把字卖掉换钱补贴家用,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他的书法作品署名都是沙文若,沙文若这个名字其实是他的国学老师冯君木给他起的,冯君木当时特别欣赏沙孟海,觉得他日后一定会大有所为。

就这样沙孟海毕业之后,回到农村做了一名普通教员,教学生国学,闲暇时间就抄写古文打发时间,我发现这些大书法家除了临摹字帖之外,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抄书,我自己也在坚持抄写红楼梦,也想体会一下抄书的乐趣。有时候沙孟海也会跑到校外的空地上,用竹竿写字,发泄心中的烦闷。

到了1922年,沙孟海来到了上海闯荡,一开始来到上海就是做家教,教富商家的孩子国学和书法,有空了就写写字,卖掉之后也就勉强维持生活。

1923年1月19日下午,沙孟海在老师冯君木的引荐之下,见到了晚清书画巨匠吴昌硕,关于吴昌硕回头我们专门出视频介绍,当时吴昌硕已经79岁了,能见沙孟海完全是看在好友冯君木的面子上,这次见面也只是简单寒暄了几句,就草草结束了。

到了1925年,沙孟海第二次去见吴昌硕的时候,带了几枚自己篆刻的印章,吴昌硕看到之后,竟然亲笔写下了自己的评价,他是这样说的:虚和秀整,饶有书卷清气,惠风绝赏会之,谓神似陈秋堂,信然!并跟沙孟海说,这条路你可以站得住了,可以继续走下去!并且当场决定收沙孟海为弟子,成为吴昌硕倒数第二个弟子,而吴昌硕的关门弟子王个簃也是在这一年拜入吴昌硕门下。唯一可惜的是,吴昌硕两年后,1927年就逝世了。但仅仅这两年,沙孟海受到吴昌硕点拨,书法水平精进。

沙孟海的书法精进还有个原因,就是刚才我们能提到的沙孟海的老师冯君木,他有个侄子叫冯贞群,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而他当时就收藏了非常多的名家字帖,这对爱好书法的沙孟海来说,简直如获至宝,每天反复临写,在来上海之前的两年时间里,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临帖!

在拜入吴昌硕门下之后,对篆刻和书法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1927年,也就是他27岁的时候,写下了他的著作《近300年的书学与印学概论》,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看一下这本书。

然而也就是这一年的4月12日,国民党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运动”,虽然沙孟海当时看似跟这件事没什么关系,但是他的四个弟弟先后加入了共产党,从事地下党工作。这一年的12月,沙孟海被怀疑为他的弟弟传递信件,国民党发布了通缉令,不得已沙孟海只能逃回杭州,幸亏他的老师冯君木结识的人比较多,托人保荐他进入了中华民国浙江省政府,做了一名秘书,当时工作就是书写贺电、唁电、挽联等,在此期间还曾经为蒋介石修过族谱,后来老蒋去台湾,也一定要随身携带他修撰的蒋氏家谱!好在发挥了他的书法特长,就这样一干就是21年。

1949年,沙孟海终于等来了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天,如果大家仔细看他当时的书法作品就会发现,每个字都能表现出他当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富春山居图

1956年,发生了一件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的事,沙孟海登门拜访当时的收藏家吴湖帆,吴湖帆当时63岁,沙孟海56岁,当时吴湖帆手中收藏了一幅绝世名画,就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卷。两人见面后促膝长谈,结束之后,吴湖帆竟然在沙孟海的说服之下,把这幅画捐赠给了浙江博物馆!这幅画后来被列为永久禁止出境展览的一级文物,成为了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过现在展出的我们看到的也只是复制品。也就是说,没有沙孟海,就没有我们后来看到的《富春山居图》,也就没有现在的浙江省博物馆。

就这样,沙孟海在书画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后来在潘天寿的邀请下,来到浙江美院教授书法,并写下了大量的讲稿,为中国的书法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书法自成一体,被大家称之为“沙体”。

到了1979年,沙孟海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的第四任社长,这一年沙孟海79岁,西泠印社又被称为“天下第一社”,聚集了当时大量的书画界的大家,第一任社长就是吴昌硕,后来几任社长分别是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和启功,现任社长是国学大师饶宗颐。这些人在书画界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关于西泠印社回头给大家专门做视频看,记得关注一下。

1992年6月,沙孟海书学院落成,沙孟海在子女陪同下出席落成仪式,而就在这天夜里,他不小心跌倒,小腿骨折,后来在医院救治不及时,享年92岁。就这样,一代书法巨匠陨落,他这一生经历了晚清的动荡、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改革开放的突飞猛进,从一个小山村走出来,一步步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名大家,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好了,下期想听我讲哪位书画大家,评论区见,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昌硕、沙孟海...原来大师们的书房、书桌是这样的!
一代书法巨匠——沙孟海书法精品欣赏
“榜书”巨匠「沙孟海」书法品鉴...
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沙孟海
书法泰斗沙孟海的老师吴昌硕(上)
人书俱老、人印俱老之沙孟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