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事情经常算不清账?都是因为缺少财务思维

一、不如意事可以减少

宋人方岳有诗云:“不如意事常八九”,意思是说,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占到了80%-90%。

事情好像确实是这样。每个人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工作上的烦恼,身体上的小毛病,家庭生活鸡毛蒜皮的琐事,孩子的学习教育,经济的压力......

不如意已然成了人生常态,于是有人劝慰大家:把麻烦和不如意看作生命中伴生的一部分,以豁达、从容心态对待。机智!鸵鸟把头埋进沙子就看不见敌人了,偷铃铛的人把自己耳朵堵上就不会被发现了!

面对高达90%的不如意,其实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有一个很著名的判断,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也就是说,虽然生活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不如意事,但是通过对这些事做出不同反应,却能够决定大部分事情的未来走向。

费斯汀格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卡斯丁疼爱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气,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

于是二人猛烈地斗嘴起来。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

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卡斯丁钥匙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

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不让她走,要她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

待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批评,卡斯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

试想,卡斯丁在那10%产生后,假如换一种反应。比如,他抚慰儿子:“不要紧,儿子,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这样儿子高兴,妻子也高兴,他本身心情也好,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可见,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

费斯汀格列举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当面对看似数不尽的烦恼时,可以通过主动作为、优化作为来影响事物的发展,而不只是用阿Q似的心法来加以面对。

费斯汀格法则让人们知道了“应对方式”对事件发展的影响,却没有告诉人们什么样的应对会推动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什么样的应对会加剧事情的麻烦。

这仍然是一个关键的难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算得清账”。

二、“算得清账”不是件容易事

人们常用“算不清账”来形容一个人的糊涂、轻重不分,在卡斯丁摔坏手表的案例中,我们也可以套用一句:“卡斯丁,你打孩子、骂老婆做什么?现在满意了?真是算不清账!”

费斯汀格法则说,人们对事件的应对方式决定了将来90%的事情。这与《三世因果经》中所说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颇为相似。当然,费斯汀格与佛教因果观得出的结论存在很大差异——费斯汀格讲的是现世的问题,而《三世因果经》则是讲来世的问题。

显然,一个正常的人更应该关注现世,而不是来世。

费斯汀格法则将惯于将结果归因于运气的人拉回了一步,让他们明白现在的状况很可能不是运气决定的,而是自己过去的行为造成的——这是一项很大的贡献。

被费斯汀格拉回一步的人虽然知道了自己是“自作自受”,但仍然是一脸懵逼,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做才对。他蹲在地上,双手抓着头皮大叫:“我知道是我的问题,但是,请你告诉我到底该怎么做!”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做出某个行动,人们会认为他已经想好了。“当然,你想好了,要不你不会这么做的。”(《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但是,我们从费斯汀格所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很难说卡斯丁的系列行为已经“想好了”,在当时的情境下,他很可能是连想都没想的自然反应。

“算得清账”的第一步应该是有算账的意识。准备采取一项行动的时候,先思考下这个行动的结果,逐渐养成算账的习惯,直到形成“遇到问题先算账”的条件反射。

一个人有了算账的意识和习惯,离“容易做错事”就远了一步。

当然,光有算账意识还不行,怎么才能算清账呢,这就需要财务思维了!

三、会计们的思维不等于财务思维

由于会计在人群中广泛分布,人们都与会计或多或少地打过交道,单位上的会计经常让人觉得门难进、脸难看,脾气也不太好。(当然,也有很多会计能够时常把服务放在心中,但他们也不得不面对其他人的这种偏见)

在社会交往中,如果听说对方是会计,很多人会在脑子里浮现出一些标签:锱铢必较、难打交道、谨小慎微等等。

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如果说掌握财务思维,就是让自己也像会计那样做事,变成人们印象中的会计那样,首先从心理上就不能接受。

那么会计们表现出的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是不是财务思维呢?不是!

所以,掌握财务思维并不是要成为会计们那样的人。

财务思维一词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人们对它的使用却存在一些问题。有人把财务思维理解成会计们通常表现出来或者根据其行为推测出来的思维方式,也有人把财务思维理解成做一名好会计应该有的工作思维。

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

前者将财务思维解读为存在各种人性缺点的会计们的思维习惯,而后者将财务思维解读为财务技术的熟练高超,这都歪曲和缩小了财务思维的范畴。概念错了,必然谬种流传。

四、有了财务思维才能算得清账

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思维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的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心智操作的过程。

财务思维应该是指运用财务学理论和知识进行科学思维的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现实世界中的会计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那些带有缺陷的思维方式,也不是在单位做一名好会计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或思维方式。

财务思维告诉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配置资源、优化行动、计算得失、迭代改进,从而实现趋利避害,助益生活的目的。比如,在卡斯丁手表的例子中,卡斯丁在面对手表摔坏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分别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哪种结果更有利?经过一番权衡计算后,自然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避免后续发生的一系列“不幸”。

财务思维最直观的运用场景是经济活动,而世界运转过程中的大量活动都是经济活动,比如,对于绝大多数成年人来讲,每天的主题都是工作,睁开眼睛就在为当天的工作做准备,工作就是一项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多样性、普遍性决定了财务思维的普适性。

另外,生活中也有大量活动不是经济活动,比如读书、健身、交友、约会、就餐、娱乐、生养子女、赡养老人等等,但这些活动同样充满了资源配置、行动选择、得失判断和决策优化,比如,今天的约会参不参加,健身要不要坚持,这本书要不要读?这都需要“测算”才能得出结果,但人们在遇到问题时常常是根据本能和条件反射进行应对。其实,这些问题可以用财务思维来辅助解决。

正像《通用财务思维:人人都成财务高手》书中总结的那样,只要符合追求某一目标,并伴有资源限制和利弊得失的场景条件,都是财务思维的用武之地,都可以用财务思维来观察、分析、判断、行动、回顾损益和迭代优化。

具备财务思维后,自然就能够算清账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费斯汀格法则
必须刻进骨髓的非凡智慧——“费斯汀格法则”
掌控人生的90%
脑洞(721)费斯汀法则_王石
“费斯汀格法则一(Leon Festinge)
抱怨是诸多不顺的根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