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坚持辩证施治,国医药战胜癌症无悬念
王欲雪
遵循并掌握传统医学辩证施治及整体观念两大法宝,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我大胆用药,不断探索,先对排毒直接有出路的膀胱癌,宫颈癌,直肠癌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疗效。
记录如下:
钱林珍,女,时年59岁,住浙江桐乡钱林公社合心大队范家渔池。1969年春节前后,不时尿血、疼痛,当地医院多次治疗无效。1969年3月19日转往“浙一院”,膀胱镜诊断(检号24)摘录如下:胱内一片通红,冲洗后近口处隐约可见浸润性肿物一个,有坏死组织被复……
1969年4月21日往杭州肿瘤医院治疗(门诊号:087196)。检查后,已确诊膀胱癌广泛扩散,不接收住院治疗,嘱其回家料理后事,预言不会超过一个月。
1969年5月9日,患者经亲友介绍请我前往诊治。见病人绻卧在床,双脚不能伸直,面色暗黑,呈极痛苦状,呻吟不断,已两天废寝不食……脉象:细数急促;舌质:绛紫苔厚腻。此乃热毒炽盛,尿血结块拥塞,排尿艰难所致。故腹部微微隆起,生命危在旦夕也!
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之医理,乃急用“犀角地黄汤”合“桃仁承气汤”治之。患者傍晚5时开始服药,至晚上十时排了六七次大小便,所排污黑淤血足有半马桶。这一晚,我也整夜未合眼,犹如经历了一场大风险……至次日终于转危为安。以后连续服药,直至治愈,病人又活了十余年(详见二零零六年一月,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王欲雪中医药治癌奇迹100例》“23,24页)。
1970年7月2日,我还在嘉兴治疗一名男性晚期膀胱癌患者。他是原嘉兴南湖服装厂的老师傅,叫徐玉华。其时,每次小便半个多小时,尿血淋沥,不时堵塞,痛得头上汗珠象黄豆般大小下来。两家省级医院,都说已不能开刀,也没有什么药好可治,估计生存期半个月也不到。厂领导想送他去上海治疗,当时去上海看病,要开介绍信。“卫办”劝他们不必去了,弄不好会死在半路上。我正在办事,看他痛苦不堪,又束手无策,十分同情。就毛遂自荐表示愿意为他治病,而且义务诊治。经过数月的服药,奇迹终于出现:患者不仅“死而复生”,而且半年后复工。以后又活了二十三年,瓜熟蒂落离世,享年83岁(详见《奇迹》60—63页,记者采访纪实)。
我认为,膀胱癌是所有癌症中最易治的。原因有二:其一:容易早发现,特别是男人小便时站着,发现尿血,必然尽快去检查。二,排除癌毒,直接有出路。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患的也是膀胱癌,怀着对总理的无比崇敬的心情,75年5月,我曾写信给中央领导,希望能接受我这个有实践经验的民间医师的治疗。但是鸿雁传书,杳无音信。在现代高科技和专家们的眼里,我这个乡村民间医生是不屑一顾的。我在电视上得知,二年内周总理经历大,小手术17次,所受痛苦和折腾难于言表。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一个被称之为“国宝”,带着传奇色彩,起死回生的医案数也数不清的国医药却得不到利用,这不能不说是莫大的遗憾和悲哀!
1969年7月17日,一名年仅25岁的直肠癌患者来找我治疗,他叫姚季荣,浙江桐乡县钱林合心村人。经杭州和上海二家肿瘤医院诊断为直肠癌,由于肿瘤离肛门仅4公分,因此二家医院同时认为,必须做人工肛门(肚皮上拉屎)。而患者刚结婚不久,还未有小孩,怕新娘子接受不了而离他而去,所以死活不肯手术,慕名前来找我。同样,经我诊治并服药半年后基本康复。一年后田间脏活、重活样样干,至今已44年,依然健在。
1970年2月2日,(农历12月23日小年夜)对于大家来说,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然而,对于
浙江省桐乡县梧桐公社新安大队(现改为桐乡市梧桐镇新安村)张家兜农民张锦堂一家人来说却沉浸在悲痛之中。因为张锦堂的年仅48岁的妻子张三娜半年前开始发病,经杭州市肿瘤医院二次诊断为宫颈CAⅢ级,采用放疗手术后,不见效果。三个月后癌细胞广泛扩散,且大出血,杭州肿瘤医院医生遗憾地告诉病人家属:把病人领回去吧,估计活不了多久,能过上春节已经是不错了。
为了救人,我在朋友和张锦堂女婿的陪同下,步行前去给张三娜诊治。农历12月23日,天寒地冻,三天前又下了一场鹅毛大雪,当时农村还是泥路,路上泥泞不堪……在刺骨的寒风中,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我们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了张三娜的家。然而呈现在我面前的张三娜,还着实让我吓了一跳——人被安置在大门口的东旮旯里,下面垫着稻草,上面盖着两个破烂不堪的老破絮。病人面色如尸,气如游丝,连呻吟的力气已经没有了。每天只喝二匙粥汤,已无大、小便,肛门里流出来的全是黄水……邻居亲戚来看望她的,没有一个说她能吃上年夜饭的。
对于这样危重的病人,经过辩证施治后我开了三贴药,嘱他们立即到嘉兴药店去配全。为了把药配齐,她的丈夫张锦堂,一天要走好几个地方,回家已是半夜了。在这样精神的支持下,经过七个月坚持不懈的服药,张三娜的疼痛终于慢慢减轻。又经过三个月的服药,终于自己慢慢起床,生活逐步自理。二年后基本康复,能够参加农村的“双抢”劳动。24年后的1994年7月
,“嘉兴电视台还给她拍了专题片。三十二年后,张三娜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一岁。
70年3月中旬,我由张锦堂陪同约走三、四里路去他们大队加工厂会计陆顺生家里治病。陆患的是胃癌,桐乡人民医院剖腹后发现胃部肿瘤已广泛扩散,且穿孔。采用割补术肿瘤切片送“浙一医院”检验,证实已属癌症后期。张锦堂陪我去治病的前二天,陆上吐下泻大出血,已准备好后事,棺材也定好。陆顺生躺在大门内客厅间的门板上,面色灰白似尸,已不能开口,医生到了连睁眼看一下的力气也没有。脉象细微沉弱,似有若无……我急拟扶正固本,养胃育阴等辩证施治。经过不间断的服药,一年后康复。我到他家先后去过十余次,没有吃过一餐饭,没有住过夜(均住在张锦堂家),更没有收过一分钱。二年后我收到他亲自用手工纸做的一张彩色“奖状”,上面写着“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算是表达他对我的感激之情。
1994年2月19日,“解放日报”科教组吴德宝先生写了《绝症不绝,妙手回春》的文章发表,记述了这一事情的经过。当时,他康复24年,已经73岁了。
以上二名已跨入黄泉路口被拉回来的垂危病人的康复,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以后遇到一些挫折和艰难才不致畏难而退。
1970年下半年开始,我决心把治癌重点放到肝和胰腺癌上,因为这两种病恶变更快,手术切除和化疗多不尽人意。
我在祖方“疏肝消积散”的基础上,进行充实提高,组成“疏肝消癌散”和“镇痛疏肝消癌散”,简称“二疏散”。在众多的临床实践中,对尚无腹水,或高烧不退,肿块在6×6cm以下,不是坚硬如石者,只要有条件坚持服药,严遵医嘱配合好,多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
1988年3月17日,被诊断为肝癌,在上海肿瘤医院治疗三个月,病情无法控制,肿块已增至10X12cm,并出现腹水,身体浮肿的海宁农民唐德才,慕名前来求医。面对这个面色暗黑,呼吸已出现短促的危重病人,我确实紧锁眉头,煞费苦心的思索了各种治疗方案。由于唐德才已经没有退路,他死心塌地,一丝不苟的服用我配制的国药“二疏散”,三个月后肿胀尽除。以后连续服药二百余贴,次年春耕即基本痊愈并重新参加田间劳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便这样要警惕膀胱癌
肺癌脑转移,6年之后仍健在,怎么做到的?
与“癌”共生,中医无绝症
芦笋防癌抗癌有科学依据
癌症来之前身体给过你的9次机会 你非要一次次错过?
为什么那么多的医生患癌后都得到治愈,他们的秘诀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