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收藏:抗日战争年代的一把日本武士刀
在古代日本,武士们习惯携带刀,用以防身与格斗。日本军队中的军官们也携带刀,一是作为地位的象征,二可用以格斗。其实,这种单面刃、长柄的刀,在日本制作由来以久。

日本武士刀(又称日本剑或东洋刀)全称为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刃,在日本又称为刀(かたな,Katana),与伊斯兰诸族的大马士革平面花纹刃马来诸族的糙面焊接花纹刃并称世界三大名刃。日本刀虽然是由中国的唐仪刀传承而来,但是在日本本土随着战争的锤炼,形状和锻造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脱离中国唐刀的影响,在亚洲剑系中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

中国古代就对日本刀有很高的评价。北宋文人欧阳修曾赋《日本刀歌》诗一首赞美日本刀: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类似对日本刀的赞美记载还可见于明代人的著作中。明代中叶,日本海盗在对中国沿海地区大规模的侵扰中,日本刀作为倭寇最主要的武器,曾对中国军民造成很大威胁。抗倭寇名将戚继光在十二卷本《纪效新书》卷4短器长用解》中说: 长刀,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明朝军事家何良臣在其《阵纪》卷2技用》中说:日本刀不过三两下,往往人不能御,则用刀之巧可知。明末徽州武艺家程宗猷在《单刀法选》中也说:其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故长技每每常败于刀。晚明岭南三家之一的番禺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语器》中的一段描述最为精到:其人率横行疾斗,飘忽如风;常以单刀陷阵,五兵莫御。其用刀也,长以度形,短以趋越,蹲以为步,退以为伐。臂在承腕,挑以藏撇。豕突蟹奔,万人辟易,真岛中之绝技也。很清楚,日本刀与实战刀法都引起了中国军事家们的赞叹与关注。

与其他国家的刀类不同,日本刀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外形装饰与刀体上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感。日本刀刀身很窄,但由于采用精钢作为原料,锻造及淬火工艺十分精良,因此强度很高,刀刃锋利,波浪形的刀纹清晰可见;刀鞘及护手的外观精美。因此,日本刀自古以来作为武器的同时以其优美的造型著称,很多日本名刀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当作美术品收藏,并象征着武士之魂。



1.昭和十三年(1938年)铭日本武士刀



2.刀身左面的銘文昭和十三年

2010124日,周末无事,我去了一家美国的古董店,意外地发现了一把日本武士刀(图1)。见刀身左面有銘文曰:昭和十三年1938(图2;刀身右面的銘文为本田囗郎,应是刀的制做者或使用者的名字,可惜第三字看不清。1938年,是日军全面侵略中国的第二年,也是19371213开始的持续六周的南京大屠杀后半期的那一年。发现此刀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我就买了下来。

这是一把制作精良的武士刀。一般日本刀柄与刀刃的比例是1:4,刀柄双手持握,劈杀有力。刀背称,用以抵挡攻击。这把武士刀合鞘总长为100.9厘米,刀身长71厘米,为花纹钢铸成,使刀身的两面呈现出水波纹。花纹钢(pattern steel),是用来制作宝刀、宝剑一类名贵器物的带有花纹的钢,中国古代又称"花铁""文铁",在中国南方称为锻纹”,在日本称为地肌。花纹钢的花纹形态有如流水,有似彩云,或类似木纹等。中国古代关于花纹钢的记载至迟始于东汉时期,在唐、宋、明、清都可见到。西晋傅玄正都赋》说的白辟文身刀剑、宋沈括《梦溪笔谈》说的鱼肠剑、松文剑等都是由花纹钢制成的。目前,此种工艺在中国已经完全绝种。其实,花纹钢是指刀具为了增加强度与韧性,经重复折叠锻炼而在刀面上所浮现的肌理纹路。这种纹路的原始意义在于适用,而后发展成一种艺术,纹路的艺术程度自然与作品的价值相关。



3.刀镡正面浮雕骑马日本武士

再来看看这把武士刀的配件。日本刀的刀装配件包括鞘、柄、镡等。镡相当于一般的剑格或护手,是刀柄与刀身连接处突出的部分,也是出刀与收刀的开关。格斗时,镡可以保护手掌与手腕。另外,镡上雕刻的纹样也可以显示刀主人的社会地位。这把刀的镡表面浮雕一头戴斗笠年老留须的日本武士形像,骑一马,马首回看后方(图3)。有趣的是,刀镡正面仅表现马的前半身,而马的后半身却出现在了镡的背面。骑马武士的周围是以简略的手法雕刻成的山水与竹子。所以,该刀镡的两面整体图像表现的是这位武士骑马游于山水竹林之间。

刀柄与刀鞘表现出了日本的漆器工艺。这把刀的刀柄与刀鞘为木制,表面涂有深绿色漆,绿漆之上用金色与白色漆描有花草纹样。在刀销与刀柄的两面中间各画着一个描金圆形图案,圆的中间为描金的米字形图案,圆的四周是卷草纹。这可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徽章。由于年久与保护失当,表面的部分漆皮有脱落。为了保护木制刀鞘,在鞘的两端有黄铜皮包饰。前端的铜皮包饰表面有阴刻龙纹。



4.刀鞘前端右侧插着的小匕首

在刀鞘前端的右侧插着一把长22.5厘米的匕首。该匕首的刀身长15.2厘米。匕首柄上镶有一铜片,表面有阴刻花草纹(图4)。关于这把匕首的用途,一种说法是武士们为在穷途末路时自杀殉国用的,因为小匕首在剖腹自杀时总比长刀要方便得多。但同时,这种小匕首也可能被用做一般的切割工具。

像这把刀一样,刀身上的铭文为刀增添了不少价值,一是纪年,二是刀的做制者或拥有者的名字。相传日本在公元702年,也就是大宝二年颁布“大宝律令”,规定了刀工制作刀剑必须刻铭。从那时起,日本人就延续了在刀上刻铭的习惯,一般是刻制做年代与刀工的姓名,有的也刻订做者的名字。这种制度,也许是为了起到管理武器的作用,就象现代美国政府规定枪只的拥有者必须在警察局注册一样。

由于此刀的生产年代与原拥有者可能的用途,我原意称它为罪恶的艺术品。艺术作品,根据它们的功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象商业艺术、政治艺术、军事艺术、性艺术、以及纯艺术等。由侵略、蹂躏他国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使用的军事艺术品,对被屠杀与侵略国的人民而言,就可以称为罪恶的艺术品,因为它们是为罪恶服务的。当然,对于侵略国的军国主义者而言,它们却不是罪恶艺术,因为艺术品的价值与功能有着明显的主观性。

不论怎么定论我收藏的这把日本武士刀,它制做于1938年是无疑的,而193712月底至381月初发生的南京大屠杀也是无法从历史上抹掉的。我不知道这把武刀的原主人订做它的最初想法,也不知道这把刀是否在中国活动过。由于它被制做于日军大规模地侵占东亚国家的年代,我有理由猜想这把刀的原主人可能曾经携带着它加入了日本军国主义实行扩张政策的行列,曾经用它为日本昭和天皇(1926-1989)效过力。

古董店的老板讲了这把刀的来源。一位居住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年过九十岁的老人是这把刀的第二个主人。他是二战时的美国老兵,在1945年曾经跟随美国军队进占日本本土。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复员回国,并带回了一批战利品,包括这把刀。之后,他在美国开了一个旧武器专卖店,可见他从日本确实带回了不少东西。象他这样的美国老兵还有不少,很多则是从德国带回了不少战利品。



5.本文作者与他收藏的昭和十三年铭日本武士刀

我现在是这把武士刀的第三个主人了(图5)。由于它的明确制做年代,使我无法象欣赏其他艺术品那样去欣赏这把武士刀的制做艺术。我已侨居美国多年,今后还将在美国住相当长的时间。但我打算让这把日本刀最终能留在中国,让它成为一项日本军国主义者穷兵黩武的见证、在中国保存的一件战利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军刀
日本人承认唐刀就是日本武士刀的祖宗| 日本物语
日本武士刀技艺的的8类匠人
赏镡 日本刀工艺之镡
日本军刀详解【明治--昭和】
九五式铁棒 日寇侵华战争的最屠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