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0《太极拳起源之程灵洗传拳说》
《太极拳起源之一说》;1.程灵洗传拳说;公元500年的南北朝梁武帝时,梁人韩拱月夫子(5;所著《观经悟会法》云:“太极功非研易不能得,尤须;世人不知己之性,何能得知人之性;之后,徽州程家又出了好几位武术大家;脱脱的《宋史》对程珌有详细的记载;因为程珌著述极丰,尚在寻找;几年之后的程鸣凤,也是一个文武全才;程鸣凤(1225-?)字朝阳,号梧冈;当然,最值得称道
《太极拳起源之一说》
1.程灵洗传拳说
公元500年的南北朝梁武帝时,梁人韩拱月夫子(502——557)创编太极功。皖南休宁程灵洗年轻时,从韩拱月夫子学习太极功苦练多年有成,步履轻快,日行二百里。尝以徒手搏数十人不喘,以太极功训练里中子弟御侮。会太清二年八月,侯景叛乱,梁京建康被陷。程灵洗应征防守歙州,迄元帝平乱后,以程氏防守有功授为休宁太守。
所著《观经悟会法》云:“太极功非研易不能得,尤须朝夕悟在心内,会在身中,超乎象外,得其环中,有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妙。” 另传韩拱月夫子所授《四性归原歌》:
世人不知己之性,何能得知人之性。五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 我赖天地以存身,天地无物不成形。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偏独灵。 传有用功五字诀:敬,紧,径,劲,切。后为内家拳遵为用神秘诀。 然不管所附会的太极功与我们的太极拳是否有传承关系,徽州程家在北宋时期出的程氏弟兄值得太极拳界关注。程颐、程颢,北宋时期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古歙篁墩人。世有“二程”之称。又因他们都是河南洛阳人,其学派被称为“洛学”。其学说后为大理学家朱熹继承和发展,创立了程朱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但对后世太极拳理论的创立,应该是功不可抹的。
之后,徽州程家又出了好几位武术大家。
脱脱的《宋史》对程珌有详细的记载。程珌大凡生活在1164——1242年间,
官至吏部尚书,拜龙图阁学士。但未曾谈及太极功。而宋书铭说,程珌称擅长远祖程灵洗一脉流传下来的太极功。程珌精研易理,改太极功为小九天,共十五势,势名有:七星八步,开天门,什锦被,提手,卧虎跳涧,单鞭,射鹰,穿梭,白鹤升空,大裆拳,小裆拳,叶金花,猴顶云,揽雀尾,八方掌。
因为程珌著述极丰,尚在寻找。程珌“称擅长远祖程灵洗一脉流传下来的太极功。”一节文字。权当存疑。
几年之后的程鸣凤,也是一个文武全才。
程鸣凤(1225-?)字朝阳,号梧冈。祁门县善和里村人。程鸣凤自幼习武,1246年中乡试,获武举人称号。1253年参加进士考试,射策名列第一,成为名闻全国的武状元。历任殿前司同正将、阁门宣赞舍人、德庆府知府和南雄州知州等职。在朝时曾进献《无逸说》给皇帝,颇受赞许。三年后辞职返乡,在故里建造梧冈书院,讲授文武之道,教育乡中子弟。程鸣凤除武艺超群外,文才也十分出众,精草书,善诗文,著有《读史发微》和《梧冈》、《盘隐》两部诗集。 徽州程家历史上有名望的人物,不计其数,如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戌子科状元程宿,今浙江衢县人,其实也是从徽州迁延的。宋学者程大昌也是徽州程家人,南宋右丞相程元凤、南宋状元程扬祖都是安徽歙县程家人。主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的元代学者程钜夫,数学家、珠算大师程大位,明代著名诗人、画家程嘉燧,制墨大师程君房,明代其文与李东阳齐名的文学家程敏政,清代著名经学家程瑶田,清代围棋大师、与梁魏今、施定庵、范西屏并称国手的程兰如等,都是徽州程家出来的。
当然,最值得称道的还算是明朝武术家程冲斗。
程冲斗,休宁县汊口乡人。字宗猷,又字伯嘉,号新都耕叟。随洪纪、洪转
师法学习棍法,并得到僧人宗恕、宗岱的指点。此后,又拜广按为师,侍奉甚谨。尽得广按真传绝技。以少林白眉棍法弛名武林。程冲斗长枪和单刀技艺也非常精湛,他的长枪法学自名师李克复和刘光度,单刀则传自一代倭刀大师刘三峰,再加上他自己善于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因而武功达到出神入化之境。
族人程伯诚喻为:"其击刺时,虽山崩潮激,未足喻其勇也;烈风迅雷,未足喻其捷也;积水层冰,未足喻其严且整也。"
程冲斗一生长期在江湖上奔波,因江湖险恶,他又独出机杼地将古弩改制成更便捷的形式,腰肘均可携藏,非常实用。
晚年,程冲斗因志向无法实现,被迫返,教授乡里子弟,并组织子弟兵保卫家乡,一时汊口一带盗贼潜迹,百姓安居乐业。县令侯安国赞道:"宗猷所携子弟兵,虽不及数十人,然可当数千之用。"
程冲斗有《耕余剩技》一书流传后世,包括《少林棍法阐宗》、《单刀法选》、《长枪法选》、《蹶张心法》四部分,民国年间周越然影印出版时,更名为《国术四书》,是享誉武林的一本名著。另有《射史》一书传世。
千年最古老的拳其中有:提手,穿梭,单鞭,揽雀尾等动作的名称与现在的太极拳名称相同。
《用功五志》云:“博学,是多功夫;审问,不是口问而是心问;慎思,听后当留心想念;明辩,生生不已;笃行,如天行健”。
《拳云》“一要心灵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三要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如询大用缘何得,表里粗精无不到”。 2,唐朝许宣平传承说:
许宣平,唐时江南徽州府歙县人,许宣平所传太极拳之名为“三十七式”,
三十七式而得名,拳招如下:1推碾,2凤凰展翅,3簸箕式,4十字手,5双鞭,6手挥琵琶,7高探马,8肘下捶,9海底珍珠,10上提手,11,下势金鸡独立,12云手,13反云手,14倒撵猴,15揽雀尾,16单鞭,17提膝拗步,18斜飞式,19玉女穿梭,20指裆捶,21如封似闭,22野马分鬃,23进步搬拦捶,24弯弓射虎,25上步栽捶,26抱虎归山,27扇通背,28翻身白蛇吐信,29分脚式,30转身蹬脚,31挂树踢脚,32单摆莲,33双摆莲,34十字摆莲,35下势上步七星,36退步跨虎,37白鹤亮翅。
练习方法为单势练习,一势练成再练一势,至三十七式逐一练成,动作自然连贯,一气呵成,滔滔不绝,由此可见,至许宣平时太极拳三十七式已成定名,后传自宋远桥,称宋氏太极拳,辛亥革命时宋氏传人宋书铭将拳谱公开。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曾去拜访而不遇,题诗仙桥,怅然而归,诗曰:“我吟传舍脉,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萧萧,倚仗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据此看来,李白仗剑慕道,并在宣州,池州,徽州一带滞留过,其意当在访习太极拳技艺及轻身术。
掤捋挤按世界稀,十个艺人十不知,若能轻灵并坚硬,粘连连随具无疑。 採挒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机,果得粘黏连随艺,得离环中不支离。
吴天佑(鉴泉)送杨露禅祖师。送了一程又一程。禄禅祖师给吴天佑说:该说的都说了。记住,站住中定往开里打就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徽州——太极拳文化的摇篮(下)
太极魂程灵洗:鞍马建奇功,汗青载英名
(分享)太极拳修练指迷
[转载]太极秘要/练拳要练桩_
形意可传,太极不可传!
宋代以前的太极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