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种体质揭示健康的秘密:好习惯养生53
 
 生活中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非常怕冷、怕风,甚至夏天室内温度略低些就受不了,但是稍微运动一下却又大汗淋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13亿中国人是否有基本的体质分类?又有怎样的分布规律?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带领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研究及其应用”课题组,经过对我国东、西、南、北、中5个地域9省26市进行的21948例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推出中国人9种体质的论断,该课题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人体“气”的玄妙
 
 王琦介绍说,中医学认为,人体中的“气”具有调节人体体温和控制毛孔开阖的功能,因此,当人体的“气”缺乏,即“气虚”时,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减弱,也难以控制毛孔的开阖和汗腺的分泌,从而出现怕冷但又爱出汗的症状,而常常出现这种症状的人,一般称作“气虚体质”。他说:“气虚体质的人除了怕冷和爱出汗外,还往往表现为肌肉松软,体力较差,只要体力劳动的强度稍大就容易累;讲话声音低弱,老是感到自己上气不接下气,身体防御能力下降,一年四季都容易感冒,且感冒后难以痊愈。”
 
 王琦指出,对于气虚体质的人,饮食方面,平时应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日常生活起居方面,平时起居应规律,夏季午间应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工作不要过于劳累,以免损伤正气。运动锻炼方面,气虚体质的人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或做长久憋气的动作,可做一些柔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操等,并持之以恒。
  
 此外,对于气虚症状较为严重的人,也可适当服些补气的中成药,以补充身体的正气,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常用的补气的中成药有玉屏风散、补中益气丸等,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结合个人身体情况选用。这样方能补脾益气,改善怕冷而又爱出汗的症状。
 
 王琦对记者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出生、成长背景,这决定了不同的人,拥有的不同的体质。然而你是哪一种体质?这种体质倾向于发生哪些疾病?在众多的养生方法中,究竟哪一种适合你呢?
 
 体质不同特点各异
 
 据介绍说,中国人可分为9种体质类型,其中健康的平和体质仅占33%,而其他8种偏颇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特禀体质)占到了67%,居于前4位的则是:气虚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和气郁体质。而当代中国人的体质状况受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相应开展生活行为指导、养生保健和个性化健康管理势在必行。
 
 中医有同病异治之说,比如一个东北人和一个广州人患同一种病,中医处方可能不一样。因为两个人体质不同,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人的体质与他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其饮食结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存环境,都会影响到个体体质。我国东部地区湿热体质较多;南部地区湿热体质和血瘀体质较多;西部地区气虚体质、阴虚体质较多,阳虚体质较少;华北地区湿热体质较多;东北地区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较多。气虚体质在西部和东北较多,可能与西部高海拔地区低气压、低氧分压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东北地区冬季长、春秋气温比较低有关。阴虚体质在西部较多,可能与西部地区多风、干燥、强紫外线辐射等特殊气候环境有关。湿热体质在南部和东部较多,可能与南部和东部地区高温多雨,易酿生湿热,且经济发达,老百姓生活相对富裕,常吃热量大的饮食有关。注意了上述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
 
 由于男性一般代谢旺盛,肺活量大,在血压、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等方面均高于女性,一旦患病,病情反应会比女性激烈;而女性免疫功能较强,基础代谢率较低,虽然体质较弱,但一般寿命较长。王琦说:“男性平和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明显多于女性;女性血瘀体质、阳虚体质、气郁体质、阴虚体质明显多于男性。所以男同志平时要少吃羊肉、狗肉、辣椒等辛温燥烈的食物;女同志要少吃寒凉食物,尤其夏天,切忌贪吃生冷而损伤脾胃;日常生活中,女同志应注意适当缓解压力;在用药上,女性用药量一般应比男性轻。”
 
 同时,随着年龄增高,平和体质逐步减少,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血瘀体质逐步增加;中老年人痰湿体质多见,可能与其生活趋于稳定,且总体生活水平提高有关。在年轻人中,阴虚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多见,可能与年轻人喜欢吃煎炸烧烤等类食物或嗜好烟酒以及生活压力增加有关。
 
 “治未病”是健康的根本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医学的目的被定义为“治已病”,人们也普遍认为“有病才需要去医院”,忽略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如今,随着大众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治疗“已病”是消极的,甚至是得不偿失的。“治已病”不仅会给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也使国家的财政支出不堪重负。
 
 王琦认为,当今医学发展方向正在改变,已由关注人的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治未病”是以健康为目标,着眼于把握健康,防患于未然,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健康观和方法论。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必将有力地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必将更好地实现调整后的医学目的。他说:“‘治未病’,是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主动的‘治未病’,超越了被动的‘治已病’,有利于主动把握身体健康。”
 
 与西医不同的是,中医的“治未病”并不是简单的体检加治疗建议。中医有系统的养生防病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传统疗法。对那些“感觉不舒服,但查不出病”的亚健康人群,西医的治疗手段比较单一。而中医可以运用其特有的体质辨识、整体调理的方法对这类人群进行具体细致的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运动)、中药调理及中医特色治疗,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对那些已经患病的人,中医药可以对其作整体调理,以减少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预防疾病进展,促进疾病康复。对大病初愈者,中医药更可以发挥其整体调理的优势,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元气。
 
 9种体质的学说就是以中医重视整体、强调“治未病”为根本,“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几层含义。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原则在于道法自然、平衡阴阳,通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对每个人的养生方案(老中医王琦解读国人九种体质)
健康之路(王琦)
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_王琦_中医体质养生
王琦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建立
中医入门2:看透“中医体质”的奥秘
健康生活 ?体质划分实现因人制宜保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