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陆渊雷医案--暑湿
       郑先生
       初诊 微有寒热,脉数甚,舌黄口苦,胸微闷,是疰夏之类。
       藿香9克,青蒿6克(后下),苡仁15克,佩兰9克,银柴胡6克,银花9克,夏枯草9克,北沙参12克,六一散12克(包)。
       【按】本案属于疰夏。所谓疰夏,又名注夏、苦夏。是指因素体虚弱、复感受暑热之气而引起的以乏力倦怠、眩晕心烦、多汗纳呆,或有低热等为临床特征的外感热病,为夏季的常见病。一般夏季过后,病情可自行改善,部分患者可呈现出逢暑必发的周期性特点。疰夏亦为中暑的先兆,若进一步发展可致中暑。
       本案患者证见微有寒热,脉数甚,舌黄口苦,胸微闷,当为暑湿困脾型疰夏。治宜清暑化湿,陆氏用藿香佩兰芳香化湿为主药;六一散清暑化湿为辅;再加青蒿银柴胡、银花清热解表;苡仁健脾化湿,夏枯草清暑散透,北沙参养阴清暑。
       施先生
       初诊 天热,汗出太多,忽然眩晕,吐利。舌白脉迟。急性肠炎之疑于霍乱者。
       六一散12克(包),干姜3克,黑附块6克(先煎),川连1.5克,姜夏12克,藿香12克,淡芩4.5克,太子参9克,夏枯草9克,楂炭9克,炒麦芽9克。
       【按】本案患者大汗出,突发眩晕,上吐下利,舌白脉迟,此感暑热之邪,兼具湿邪内阻的证候。根据陆氏的分析属于急性肠炎疑似霍乱。患者冒暑之后,眩晕,并且暑湿病邪,直趋中焦,以致升降失司,清浊相干,故而吐利并作,且有厥脱的危险。陆氏针对病机,以六一散、半夏藿香夏枯草清解上焦的暑热,并化中焦的湿浊。黄芩黄连合用取泻心汤之意,止吐利;山楂炭与炒麦芽助消化、行湿浊;最后合用干姜附子温中回阳防止厥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天没劲?中医“疰夏”了解一下
中暑分阴阳切莫用错药
【科普】酷暑难耐,肾友怎么过?
暑热的天儿谈藿香正气散
“暑必兼湿”的临证体会
夏季感冒的预防、治疗措施(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