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的蛋疼

  在手机上看博客,有一篇说赞成把《背影》从教科书中撤下来。我感到很惊讶,仔细看了一遍,理由有三点:一是说文中有父亲横穿铁轨,不遵守交通规则,影响青年学生。二是流泪太多,无病呻吟。三是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说是他父亲怎么怎么,我在这里就不转述了。末了,还建议用汪曾祺先生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来代替《背影》。我又找了《多年父子成兄弟》来看,是蛮好的,用来代替《背影》也合适。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这些议论是两年前的事,而且好像这些建议都成事实了。我现在再说这些已经不合时宜了。但是谁又能关注我呢!白头老宫女,闲坐说玄宗。我就像她们学习一下又何妨?

  

  《背影》写于年,《多年父子成兄弟》写于年,隔了一个人生;朱自清先生年出生,汪曾祺先生年出生,年龄刚好差一辈人。其实在西南联大的时候,朱自清先生有段时间是汪曾祺先生的系主任。尽管汪先生师从沈从文先生,我还是相信汪先生是听过朱先生的课的。撤远了,还是说这两篇文章吧。两篇语言都很平实,有各自有其时代背景在里面。让现在的学生学习的话,还是后者比较合适。因为比较贴近现在,孩子不仅可以领会父爱的真挚,还可以学习怎样与父亲相处,最不济,他以后会知道怎样和他孩子相处。这是我乐意看到的。

  

  我感到不快的是那博客陈述的理由,不守交通规则,别说那个年代并不完备,就是完备,让学生在书上看到又有什么?老师难道就不能纠正么?孩子们在大街上看不到不守规则的事?我们不能一边担忧孩子们不再单纯,一边把社会弄得很复杂。再说了,《多年父子成兄弟》里还有父亲教孩子喝酒抽烟的描写呢,依照这条理由,那也不应该让孩子们看到。可是他又偏偏建议用它来代替《背影》。奇怪!

  

  流泪太多,无病呻吟。我还记得当时学这篇文章时候,老师曾详细的讲解了作者三次流泪的原因。老师是按教案讲的,教案是专家编的。此专家与彼专家意见不同,也是常事,就证明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让孩子自己去学着判断不很好吗?

  

  至于牵扯到朱自清先生的父亲,我真感到无言。这明明就是狗仔队的作风。我很是蔑视,我在心里面瞄准了他的头,抠下扳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所羡慕的父子情
这个父亲节,感受名家笔下的父爱伟大
不以“背影”示人,鲁迅、汪曾祺等作家的父亲形象如此“离谱”开明|父亲节
【教学随笔】阅读"父亲"
【散文百家】读懂父爱,我们已不再年轻丨丨王兴亚
那个买橘子父亲的背影,为何会让孩子流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