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差不多”与“死较真”

      房弘毅书法

习字临帖常见两种情况:"差不多"与"死较真"。差不多者,只求大概外形相似,并不讲究细部的精准。甚至有的连大概的形似也达不到,其临作总有明显的个人痕迹;  死较真者,则将字帖奉为神明,临摹一丝不苟,力求惟妙惟肖。我临帖就属于后者。

 

    

 图1     
 图2
 《原色法帖选  20 九成宫醴泉铭》(日本二玄社1986年7月版)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习字临帖应该提倡死较真的精神。然而,有时不讲实际的死较真,也容易对字帖产生误解,甚至造成误识和误临。我就曾有这类经历。                           

       《九成宫醴泉铭》有句:“仰视则迢递百寻”,在碑帖中,其“视”字右侧“见”字框内少了一横(图1),我当时也是如实临写。先生看后质疑,我则拿出字帖作根据。先生见曰,天下岂有框内仅一横之“见”?此乃帖中残泐耳。我方如梦醒。  

       《九成宫》中又有句:“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字帖中“经”字右侧竖画,中部略细,貌如上“不”下“土”之状(图2),我也如此临写,实为误识误临。如今,虽早已了然“经”字之竖没有中断的道理,然而却习惯成为自然,成了我对“经”字的独特写法(图3)。

      习楷之间,我也临习了一些篆隶碑帖。也均出现过对字的误解与误临。《石鼓文》第一句是“吾车既工”,由于残泐,帖中“工”字中竖右侧,上下横之间,还多出一横,成为“三横之工”(图4)。我当然也照猫画虎,致使错临。及至见到吴昌硕、罗振玉等先生的《石鼓文》临本,方才猛醒(图5)。由此可见,过分死较真,而不讲实际、不寻根据,往往一错多年。

     碑帖的残泐与书者的修养不足,使不少书者犯了误识与误临的错误。而且这样的错误还较为普遍。由于有了误临“三横之工”的经历,我格外注意他人对该字的识读。我意外的发现,凡临《石鼓文》者,将“工”字临作三横者并不鲜见,日本书者亦不例外。前些年,见某书法报上教学版有教师批点二学生的《石鼓文》临作。结果是:  二生一师三人都作“三横工”(图6)。

     为使习字者少走临帖的弯路,我编辑出版了“复原高清法书选”系列。其中第一种《九成宫醴泉铭》(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还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购买版权,作为学生书法教材的基本范本;去年,偶得日本版《石鼓文》拓片,我又编了《复原高清法书选·秦石鼓文》(十鼓全拓片本)(新时代出版社2014年2月版)(图7、图8)。这些都是为了给死较真的临书者更多的信息,减少和避免临帖之误。

        死较真的临帖是提高临帖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还应多学习,多动脑,多看他人的临作。力求随着临帖功夫的日益加强,也逐渐积累一些碑帖常识。争取向专业书法家的方向发展,而止于"写字匠"的水平。

 


图3:《楷书水写纸描摹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局部,即将出版。

 


图4:《原色法帖选  37 周石鼓文   先锋本》(日本二玄社1990年11月版)

 


图5:从右至左:后劲本石鼓文、房弘毅复原本、吴昌硕临本、罗振玉临本(《石鼓文四种》,房弘毅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版)。

 


图6:某书法报刊局部

 


图7:《复原高清法书选  秦石鼓文 十鼓全拓片本》封面电子版局部。

 


图8:该书正文第8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碑帖欣赏《经训堂法书》第五册
《经训堂法书》第十卷
书法碑帖欣赏《经训堂法书》第九册
只唯书艺师生缘——忆刘维哲老师二三事
实用字帖:《石鼓文》临写范本
石鼓文篆书书法字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