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人三尺,渡己一生!(说的真好)

人要常怀一颗慈悲善良的心,勤俭持家,待人接物则需谦虚忍让。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让,没什么大不了;不计较,自己的心也舒服点儿。

让人三尺又何妨,渡己一生福无量!

01

让小人,是智慧

弘一大师说:“我不能从外表判断一个人。但我知道,做事情愿吃亏的就是君子,处处爱占便宜的就是小人。“

大树从不跟杂草争高低,君子也不会跟小人论是非。遇到小人,你且远他、避他、让他,何必跟一个跳梁小丑一般见识。

寺里有个一空小沙弥下山去挑水,遇到一个送信的赶路人。

这个人很喜欢惹事生非,他看见有个小和尚在挑水,就存心想戏弄一下。

他跑上前对一空说:“小师傅,我赶路口渴了,想讨口水喝。”

出家人乐善好施,一空放下水桶,正想拿勺子给他舀水,这个路人却直接把脏兮兮的手伸进水桶里,捧了水来喝。这下把整桶水都弄脏了。

一空没法子,只好把水倒掉,重新去井里提了一桶水。

但是这个路人并没有走,他看到一空重新回来了,又说:“小师傅,我因为赶路出了一身汗,想借你的水洗把脸。”

说完自顾自把水桶里的水当洗脸水用了起来。

聪明的一空看出了这个人是故意戏弄他,但一空并没有生气,反而忍让他,任他糟蹋桶里的水。

这次一空慢悠悠地担着水回到路上,那个赶路人果然还在。

这回轮到路人不解了,问:“小师傅,我几次把你的水弄脏了,你一点都不生气吗?”

一空笑着说:“我挑水本来就是给人洗漱给人喝的,倒是施主你,再不赶路的话,你手里的信就该送迟啦。”

路人突然想起自己的事还没办,白白浪费了时间,气急败坏地边跑边骂这个狡猾的小和尚。

无相颂说:“让则尊卑有序,忍则众恶无喧。”

小人就爱没事找事,有时候让一让小人,不是懦弱,而是犯不着跟这样的人计较,不回应就是最好的回应。

让一个喋喋不休的人闭嘴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去理他。

让是什么?不计较,笑一笑,没必要在小事上起冲突。不拆穿,不说透,天有眼人有心,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大家心里都有数。

遇到小人让一让,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02

让友人,是共赢

有首忍辱歌这样唱:“退后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没烦恼。”

学会退让是一种福德,尤其是和朋友之间,相互宽容才能一起成就事业。

佛祖的大弟子舍利弗就是一个懂得谦让的人。

一次佛陀和弟子们外出布施回到住所,很晚了,弟子们都争着抢打坐睡觉的位子。

舍利弗原来的睡席也被比丘们占了。

他并没有跟比丘们一样去抢别人的地方,而是自己一个人走到屋外的大树下静坐了一晚。

第二天,弟子们发现舍利弗在屋外静坐,心里都非常惭愧。

从此众弟子们再也不互相争抢地盘,反而互相谦让,最终一起把佛法发扬光大。

“先人后己,忍让慈悲。”

朋友之间,遇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要成就自己,先成就朋友。好的朋友往往是相互搭台,彼此成就的。

占人好处难长久,祸福与共才叫朋友。坚固的情谊,都是让出来的,良好的关系,,都是用真诚换的。

朋友之间就是要推心置腹,在事业上一起努力,在生活中相互谦让,才能互利共赢。

03

让家人,是重情

俗话说:“亲人之间多包容,有理也须让三分。”

社会是讲理的场所,家庭是说情的港湾。家庭闹矛盾了,先不说有理没理,各让一步,才是重情重家的表现。

一对中年夫妻总是因为各种事情争吵,丈夫很气恼,怎么才能自己的婆娘闭嘴。

这个男人说:“我每天辛苦工作回来,就想回到家好好休息一下。妻子却总是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和我拌嘴。要么说我回到家啥事不干就知道躺沙发,要么就让我给她买盐打酱油。”

“那你可以试着去听听老婆的唠叨,帮她跑跑腿。”

男子说:“我挣钱养家累啊,我的妻子还不能好好给我做顿饭,能不吵吗?妻子一点也不体贴我。”

“家庭是比谁付出更多的地方,不妨自己先退一步,多付出一点。让妻子不唠叨的最好方法是做到让她不好意思跟你唠叨。”

这个中年男子按着大师的方法去善待妻子,夫妻间果然更加和睦了。

“忍让不是吃亏,而是无穷的乐趣。”

这句话用在家庭里面正合适,对家人多忍让,让亲人占点便宜,能算吃亏吗?当然不算。看着亲人抱怨少了,开心多了,自己也会开心快乐。

都说吃亏是福,为了自己的家人,付出再多,吃亏再多,也是心甘情愿。不对自己的家人好,对谁好呀?

去除我慢修德行,低头谦下卑作门。一句弥陀常常念,厚德载物利众生。

人不能有傲慢的心,常怀谦卑,多做善事,渡人也是渡己。

现在吃些亏,以后的路好走些;现在受些累,以后的担子轻一些;现在上点当,以后遇事也明白些。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忍让不是让自己忍气吞声,憋一肚子火。

人要有正气,原则性的问题绝对不能让,原则之外,小事上能让就让,这才是真正的懂得忍让。

忍让有度。心中的三尺良心地,一寸不让;心外的三尺是非地,让人又有何妨!

来源:国学静夜听F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我感悟」让人三尺,渡己一生
佛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有哪些人
佛是一切众生真善知识
水桶物語
【佛典故事】罗睺罗忍辱的故事
佛教故事:人生的境遇,皆早有前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