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蒙山片区(昭通)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五

第五章  产业发展

第一节  食品工业与特色农业

一、白酒产业

扶持盐津滇云酒业、绥江云龙峰酒业、威信晨曦酒业、及昭阳三乘酒业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云南高端白酒生产基地,培育滇和液、醉明月等知名品牌。

二、烟草产业

烟叶基地建设。以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围绕烟水工程、机耕道路、烘烤工场、育苗工场、烟草农业机械、土地整理“6大项目”,完成120万亩24个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单元建设。

烟草水源配套工程。实施烟水配套工程项目8件, 覆盖22个乡镇16.24万亩烟田受益人数21.37万人。

    三、特色农业及农林产品加工业

大力发展特色高原农业。以各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和产业为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因地制宜,着力实施提高粮食单产、特色优势种植业提质增效、畜牧业产值倍增、特色优质水产品推进等工程,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及流通体系,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进程,促进农业优势产业高效发展。

建设高标准林业产业基地。以资源为依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巩固集体林权主体改革成果,坚持生态优先,全面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建设一批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管理的示范基地。其中,核桃产业基地396万亩,竹产业基地216万亩,青花椒产业基地129万亩,天麻基地12万亩。

创新畜牧业发展模式。以生猪、肉牛、羊、家禽为重点,实施板块推进,促进规模扩张,创新畜牧业发展模式,使畜牧业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结构得到优化、生产收入要成为农民家庭生产经营收入的主要渠道。

农林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畜禽肉食品、薯类、苹果、核桃、天麻、花椒、魔芋、茶叶、荞麦、糕点等特色食品以及竹类、猪鬃、茧丝绸产业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力争把金钱亚麻、巧家长江丝绸公司、镇雄华业淀粉有限公司、鲁甸云香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打造为主营业务收入上10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把昭通市宏联制鬃、鲁甸理世食品、昭通三艾魔芋公司等一大批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为产值上5亿元的龙头企业。

 

第二节  重化工

根据环境容量、水资源和交通运输承载能力,按照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技术先进、带动作用大、竞争优势明显的大型磷硫化工、煤化工和生物化工项目,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产品链,形成煤化工、化肥、生物化工和磷硫精细化工紧密结合的重化工产业体系。

优化发展硫磷化工产业。加大镇雄、威信大型硫铁矿和沿江铅锌矿、磷矿等优势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力度,引进精细硫磷化工先进技术和重大企业集团,发展硫磷化工产业。推动跨区域的联合重组,加快形成一批大型企业,积极培育精深加工型中小企业,进一步提高优势资源和优势产品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建设国家级磷复肥基地和精细磷化工产品基地稳步发展煤化工产业。综合我市资源情况、环境容量和产业基础,重点建设昭通煤化工产业基地,在落实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力争建设昭阳褐煤液化和彝良、大关、盐津、水富乙炔化工以及镇雄煤制甲醇、烯烃化工等项目,形成与资源、环境、市场相适应,地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煤化工基地与煤炭规划矿区布局相结合的煤化工产业布局。

适度发展盐化工和硅材料为主的高载能产业。重点发展以电石乙炔为原料,PVC为主要产品的盐化工产业链,形成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盐化工产业。同时积极发展硅材料产业链等高载能产业。

 

第三节  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

一、旅游业

(一)重点景区和线路

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构建特色旅游组团。以交通通道为纽带,以国家公园、A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等重点旅游景区为依托,着力打造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及一条民族风情旅游线。加强与市外旅游热线的链接和旅游区域合作,开展联合营销,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构建跨区域旅游协作网。

(二)旅游设施建设

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强旅游组团景区之间的交通联结,形成片区高安全、快速度、无障碍核心旅游环线。加快改善旅游组团景区之间的交通条件,建设一批组团景区间便捷旅游环线。积极推进三条精品旅游线路交通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旅游通道,加强道路的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建设一批自驾车营地。

加快景区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景区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加强安全防护设施,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游客接待中心建设,完善配套交通、信息服务、餐饮等游客服务设施和功能,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景区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完善景区标识系统建设。

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加强昭阳、鲁甸、大关、盐津、彝良、镇雄、威信、永善、绥江等重要节点城市的旅游接待和服务功能建设,把昭阳、水富港建设成为片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对外形象窗口的两大龙头。完善和提升昭阳古城、豆沙古镇、永丰水乡、牛街古镇等城镇旅游服务功能,形成一批旅游名镇。支持发展一批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小旅游企业,繁荣旅游市场。

(三)旅游产品多元化开发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实施特色民族村镇和古村镇保护与发展工程,形成一批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旅游村镇。进一步开发观光、红色、文化、休闲、古镇和乡村旅游,逐步发展科考、康体旅游,大力支持度假养生、农业生态及会展等旅游,形成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和增收的支柱产业,成为未来乌蒙山昭通片区扶贫开发的重要产业。

二、民族文化产业

加大对特色民族文化品牌传承与保护力度。加强对全市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抢救和保护力度,展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一批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基地建设,不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大力扶持民族文化精品工程。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的挖掘、整理和开发,打造能代表乌蒙片区展示昭通少数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精神风貌的文化精品工程。

加强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乌蒙民族文化园、昭通市少数民族古籍陈列馆、民族乡建标准文化站、民族村建标准文化活动室、民族自然村建文化活动场地。

发展民族工艺品。从开发设计、工艺流程等方面加大对民族工艺品发展的扶持力度,以上规模、上档次为重点,打造昭通地毯等一批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影响力的民族工艺品品牌。

 

第四节   现代服务业与新型产业

现代物流业。加快现代物流发展,优化物流节点布局,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建成昭通综合物流体系,成为沟通滇川渝黔的物流网络和供应链体系的重要节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及新的经济增长点。构筑昭、鲁一体化物流圈,打造两大物流核心,建设六大物流中心,发展物流企业,形成南北、东西和沿江三大物流发展带,将昭通建设成为带动滇东北,沟通滇川渝黔,连接东、中、西部,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物流枢纽。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昭通建设成为滇东北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

商贸服务业。加强“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乡镇农贸(集贸)市场建设改造”、“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项目建设,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建设。形成天麻、苹果、马铃薯、茶叶、魔芋、竹笋等优势资源集中的专业农产品市场,建成以专业批发为主、特色零售为辅,辐射功能强、业态完整、服务配套、规范有序、活跃繁荣的商贸服务格局。

家庭服务业。把发展家庭服务业与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完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对自主创业从事家庭服务业的本市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开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和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合理布局,扶持社区内家庭服务场所建设,鼓励商业性投资或政府投资等方式,帮助小型家庭服务企业解决服务场所问题。支持家庭服务企业通过连锁经营、加盟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整合服务资源,扩大服务规模,增加服务网点,建立服务网络。

金融服务业。完善城乡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中心城市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和辐射力,打造昭通区域性金融中心。积极建设保险和证券机构,促进银行、证券、保险业协调发展。加快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改善支付结算环境。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加强科技信息服务的区域合作,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卫生等信息综合应用和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功能齐全、规范透明的社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新型产业。依托昭通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着力发展以天麻、半夏、杜仲等中药、天然药为重点,包括化学药、生物技术药物、植物提取物、生物材料、天然保健品、特殊化妆品以及药物研发服务外包、中药材种植在内的生物医药产业。在昭阳工业园区着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将昭通天麻开发列入“云药开发”重点项目。以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制剂等产品为主导,重点支持植物药提取,综合利用中药材资源,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特药品,建成全国重要的自然药物基地。

 

第五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协作发展

强化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强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资源再生利用。实施节能减排工程,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有选择承接产业转移。抓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利用便捷的交通、廉价的要素供给成本,积极引进项目,加快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按照扩展建设规模、留足发展空间、完善配套功能的要求,加强承接载体和平台建设,积极制定出台承接产业布局指导意见和产品目录,选准产业转移的主动承接点,积极承接发展食品、饮料、茧丝绸、服装、制鞋、玩具、五金、家电、石材、建筑卫生陶瓷、电脑、机械组装、机电制造及其关联产业。加快承接生产性服务业、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型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但对环境污染大、耗能高的企业项目不作为承接选择。

促进产业园区集约发展。科学确定园区产业定位,推进园区向现代化、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把工业园区建成市域经济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资金和人才密集区,行政管理高效区,生态环保和谐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重点支持昭阳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向家坝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和市级彝良工业园区、鲁甸茨院工业园区、盐津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产业集聚。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升格工作,适时增加省级工业园区数量。全面推行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

建立产业协作发展机制。重点在基础设施项目、支柱产业项目、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等方面,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发展一批跨区域、跨行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支柱企业及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优”的特色支柱产业群体。加大区内资源整合力度,将优势资源向大项目、大企业集中。制定相应的资源整合政策,按照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鼓励实施资源的跨区域配置,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资源共同开发、产业园区共同建设、发展利益共同享有的产业协作发展格局。支持异地兴办工业园区,实现基础共建、产业共育、利益共享、环保共担的机制。

 

第六节  产业化扶贫

把专项产业扶贫项目、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中的产业项目以及信贷扶贫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及其他经济组织,建立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把基地、企业、市场有效连接,形成基地带龙头、龙头促基地的新模式。发挥各种合作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经纪人等在带动贫困农户和协调企业方面的纽带聚合作用,促进企业和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加大扶贫贴息贷款的投放力度,创新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管理机制,完善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形式,进一步完善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推行好做法、好经验,帮助扶贫对象参与特色产业开发。鼓励企业在贫困村建产业基地,为贫困农民提供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优先吸纳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优先收购贫困农户农副产品。积极推行订单农业,努力促进增收脱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业明星丨看看蕲艾产业园董事长张迎峰怎样回归创业
陵•关注 | 中药材扶贫产业园区
承德全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县项目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陈仓区设施蔬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11-2015)规划
常州市城市概况与产业格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