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曲氏家谱 家谱卷二 五服图 字辈谱

 曲氏家谱

 

 

 

五 服 图   

 

 

 

齐衣三月 

高祖

齐衣三月   

缌麻

曾祖 

嫁无服

齐衣五月 

曾祖

齐衣五月   

缌麻   伯叔

曾祖

     父母

 

缌麻

堂祖   

嫁无服

小功

     

嫁缌麻

齐衣不杖期  

齐衣不杖期 

小功     伯叔

         父母

缌麻     伯叔

堂祖

       父母

 

缌麻

再堂  姑

无服

小功

堂   姑

   嫁缌麻

不杖期

              嫁大功

断欢三年

断欢三年       

不杖期     

伯叔

父母

小功 伯叔

       父母

缌麻  伯叔

再堂

        父母

缌麻       

三堂 姊妹

              嫁无服      

小功

再堂 姊妹

嫁缌麻

小功

   姊妹

嫁缌麻

不杖期

    

              嫁大功

    

不杖期

    

兄弟  

小功

大功    兄弟

缌麻 兄弟妻

小功   兄弟

再堂

缌麻 兄弟妻

缌麻  兄弟

三堂

无服 兄弟妻

 

缌麻

再堂 侄女

嫁无服

小功

   侄女

嫁缌麻

期年

    

嫁大功

长子期

   众子期

   长妇期

众妇大功

期年

    

大功

小功        

缌麻     侄妇

缌麻     

再堂

无服     侄妇

 

 

缌麻

堂 侄孙女

嫁无服

小功

孙女

   孙女

缌麻

长孙不杖期

众孙大功

孙妇长妇小功

众妇缌麻

小功

侄孙

   孙妇

缌麻

缌麻   侄孙

无服 侄孙妇

 

 

缌麻       

曾 侄孙女

嫁无服

缌麻

曾孙

   孙妇

无服

缌麻 侄孙

无服 侄孙妇

 

 

 

缌麻

玄孙

  孙妇

无服

 

 

 

 

 

 

 

 

 

 

 

 

 

 

 

 

 

 

 

 

 

 

 

 

 

 

 

 

 

 

 

 

 

 

 

 

 

 

 

 

 

 

 

 

 

 

 

 

 

 

 

 

 

 

 

 

 

 

 

 

五服

 

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两千年来,汉族的孝服虽然有穿承和变异,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定制,基本上分为五等,即:斩榱、齐榱、大功、小功、缌麻。

第一等叫"斩榱",是五服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指丧服中披于胸前的上衣,下衣则叫做裳。斩榱上衣下裳都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左右衣旁和下边下缝,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未经修饰,所以叫做斩榱。凡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要穿斩榱。

次重孝服叫做"齐榱",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下摆贴边都在砸边际。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榱"的礼制。

“大功"是轻于"齐榱"的丧服,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榱"用料稍细。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

"小功"是轻于"大功"的丧服,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这种丧服是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和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而穿的。

最轻的孝服是"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做成的。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孝"。凡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和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穿孝都用这个档次。

 

 

 

   

          

 

 

        字辈谱

 

北宋以后,我国出现修续家谱之风,明清尤甚。自欧阳修之《欧阳氏谱图》与苏洵之《苏氏谱图》一出,后起谱牒多效之,重在谱例。修谱颇讲究世次系统,大宗谱例一线贯通,虽数十百世不绝,所谓"绝次不灭长"
  为了明世次,分经纬,永保同宗血脉的长存贯通,北宋以后出现了一种按"字辈谱"取名的方法;凡是同宗同辈,均用一个固定的字代表一代辈分,一代选用一字,秩序井然,世次整肃。所选的取名字辈,大都是文、武、富、贵、昭、德、庆、祥之类的吉字或"五世其昌""龙凤呈祥"等古语。
  

以字辈谱取名还被传进了紫禁城。清皇室自康熙开始,已按字辈命名。清皇朝为了防止满人汉化,特规定满族人用汉字命名,但不得用汉姓,名字只准用二字。一般满族人取名大多选用"安、泰、福、永、全、保、和、富、贵、崇、厚、裕、禄、常、荣、龄、桂、祥"等古字,故同名者甚多。

 

以字辈谱命名在民间广为流行,自明清至民国,随处可见。取名隆重者,常恭请地方的博学儒士或族中长者,于修续家谱时,选定字辈,按谱例字辈取名,方可入谱。常用的字辈大都为"诗礼传家""紫气东来""荣华富贵""尊孔崇儒""敬宗睦族"等内容。这些辈字的有序组合.便是一首含义丰富的诗,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为区分一族众人之间的长幼、尊卑,表白宗族里世系血统顺序,专门选用全族共行的辈份文字,这就是字辈谱。它是一个家族传代的字凭,是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毛主席的名字就是按传统的字辈谱命名的。是姓,是辈派,才是属于名。《毛氏族谱》里字辈是立显荣朝士,文方运济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救圣学,风雅列文章是第十四代辈字。

 

字辈,表示家族辈份的字,俗称派。其意均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起源于宋朝,《谱牒学研究》中记载:宋太宗赵匡胤立了13范字”——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加上14字。这恐怕是我国最早的辈字,字辈,是人们按伦理道德取名的一个规则。多在入学时家长请先生按辈字给孩子改个学名,即大名。字辈,它是各族祠堂的产物,或集体创作;或名人所笔,族门出个相公、举人什么的,往往为家族立派、续派;也有皇帝赐封的,孔族字辈就是明清两朝皇帝赐定。那是当今全国统一得最好的字辈。
   

字辈,或四言、或五言、七言,可长可短:长则五六十字,短则十多字,一般为二三十字。它虽说带封建宗族色彩,然而从文学角度来看,却是绚丽多姿的诗篇。各族姓氏,有不同的族谱,辈字就是族谱的核心和纽带。同一个姓氏,有不同的族谱,或字辈。

 

河边曲氏字辈谱,各股各派原不统一。参照本族总谱原辈字和本族总谱新定字辈谱,经本谱族人一致通过,决定辈字如下:(已起名的可不再更名,未起名的,遵照以下字辈谱执行):

 

世系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辈字 联 进 永 济 克 若 慕 铸 寓 必 栖 采 赞 逢

 

(字辈谱起名规定:第一字是姓,第二字是辈字,第三字才是名。

比如:二十二世 曲联中 曲联华 二十九世曲铸国 三十三世曲采和)

 

2007年岁次丁亥孟春之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谱的体例(五)
古代的婚丧嫁娶,风俗礼仪,具体是哪些?
妻族称呼
中国家谱体例概说(五)
五服礼制
五服指的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