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健品是食品 并非等同于药品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越来越有所提高,尤其是秋季,选择通过保健品“进补”的市民更是不在少数。那么,保健品与药品究竟有何区别?如何才能购买到正规的保健品呢?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现象

  秋季保健品销售旺,老年人专用补品唱“主角”

  昨日,记者在洛阳市区多家医院走访发现,药店里销售的保健品种类繁多,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其中,以专门为老年人补身体的保健品居多。“这是蛋白质粉,卖得非常好,能有效改善老年人较弱的体质,增强免疫力,无论是给老人补身体还是送礼都很好。”龙门大道一药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除了蛋白质粉外,该工作人员表示,适合老年人的保健品种类繁多,如价值298元的深海鱼油,对老年人降压、降血脂、改善视力等效果较好;液体钙软胶囊,可以为中老年人补钙,预防骨质疏松;还有钙镁片、维生素咀嚼片及护肝的螺旋藻等,这些保健品价位都在百元以上。

  此外,在市区内一些大型超市和保健品专卖店内,同样有大量的保健品在卖。记者在西工区一大型商场内发现,各种保健品琳琅满目,燕窝、血燕、虫草口服液等保健均放在显目位置,价格则从几十元至数千元不等。

  据一药店老板介绍,秋季气候变幻莫测,温差大,是老年体弱及患有呼吸道疾病和慢性病者复发季节。因此,不少老年人在这个季节选择服用保健品。“这段时间保健品销量不错,多以老年人购买为主。”

  误区

  多数市民认为保健品等同于药品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10余位市民,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的市民表示曾购买过保健品。“给父母买过,吃过一段时间,但也没觉得有啥作用,后来也就没再买了,我认为保健品可能只有心理作用。”一市民说。

  此外,多数市民认为保健品和药品区别不大,同样有治病的功能。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保健食品和一般食品进行了严格区分,强调保健食品在标签和说明书上,都必须宣告“本保健食品不得替代药物治疗”等相关规定。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做过一次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服用保健品,75%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购买过保健品。但这份数据同样显示,30%的受访者有过购买保健品上当的经历。此外,在另外一次关于食品安全的网络调查中,保健品当选为网友最不放心的食品。

  据一业内人士介绍,市场上保健品种类繁多,质量不一,有不少“三无”保健品充斥市场。此外,一些商家会通过听课有奖、免费旅游、回收药品、免费体检、家访送礼等途径向老年人推销“三无”保健品,很多老人会在不自觉中购买。

  提醒

  市民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认准“国家正式批准文号”

  记者了解到,不少人对保健品的理解有一定偏差,他们将保健食品当成药品来食用,对产品的期望值很高,甚至认为有治疗疾病的功能。据专家介绍,保健品属于食品,不是药品,即使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也根本达不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对于一些疾病,绝不是任何保健品能够替代的,必须到医院等专业机构进行正规的治疗。

  记者从洛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了解到,正规厂家出品的保健品都会有国家正式批准文号,买时一定要看是否有“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的批号,然后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查一下有没有这个批号。

  此外,市民还要看清保健品上面有没有药品批号,只要商家坚定宣称产品能治病,就应属于药的范畴,如果找不到相应药品批号,则说明商家在欺骗顾客。即使是国外进口原料在国内包装的保健品,如果想要在国内销售,也必须要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检验批准,贴上保健品标志的“小蓝帽”,才可以在国内销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健品与药品区别
    国食健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查询方法
    别让老人陷保健品"忽悠圈"
    老年群体为何成为“保健品诈骗”受害重灾区
    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和标识的解读
    汤臣倍健涉嫌虚假宣传 普通食品冒充保健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